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速分布不均导致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IODVC)出现污泥沉积等问题。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IODVC进行了二维单相流模拟。研究中采用多重参考系模型来模拟曝气转刷的转动及沟内动力的来源,风扇模型来模拟水下推流器对水流的推动作用以及RNG k-ε模型来模拟氧化沟中流场的湍流变化,将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拟合验证,再运用验证后的模型研究了加装导流板及其位置对IODVC内部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CFD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出IODVC沟道中液流速度分布及沿程变化,加装导流板及合理布设其位置可增加主沟内液流高速区所占比例,同时改善隔板背后的流速分布。因此,在弯道处加装导流板将有利于减少和防止沟道污泥沉积现象,对IODVC的优化设计及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卡鲁塞尔氧化沟流速与水质组分分布的现场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测卡鲁塞尔氧化沟不同位置处流速与水质组分,分析了流速对沟内污泥、溶解氧浓度的影响以及溶解性组分的微生物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溶解氧与流速呈正相关、污泥浓度(MLSS)与流速呈负相关;水质组分在沟中不同区段呈现出各自特点,反映了COD、氨和磷酸盐的生物转化历程;流速也是影响溶解性组分混合的重要因素,改善进水口附近混合液的流场,提高局部流速有利于缩短进水组分均布的距离。  相似文献   

3.
生物膜氧化沟污水处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物膜氧化沟是在普通氧化沟内放置合适填料,使之成为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的混合污水处理工艺。本研究通过清水试验,选择出了生物膜氧人诉合适填料及其安装方式,并同时比较了生物膜氧化沟和普通氧化沟的传质效果,水流阻力、水力混合特性。通过污水试验,确定了生物膜氧化沟的填料最佳填充率。并比较了生物膜氧化沟和普通氧化沟的去除COD、SS、TN效率及两者的污泥性能。  相似文献   

4.
氧化沟中微型生物特点及指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邯郸市东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工艺自运行以来沟中所出现的微型生物共计56种,并提供了正常运行条件下,微型生物的优势种群。另外,作者就环境条件、溶解氧、有机负荷等的改变以及工业废水的冲击、污泥膨胀等不同状态下氧化沟的生物相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李峥  齐嵘  安伟  顾剑  文洋  李生涛  杨敏 《环境工程学报》2013,7(7):2453-2458
在利用ASM2d模型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工艺进行动态模拟的基础上,将曝气能耗、污泥产量与出水水质超标率整合为一个综合效能指数,对该工艺进行了成本-效能分析。最优运行策略为:3~10月温度高于15℃时运行8台曝气转刷,其余时间段运行10台转刷,同时剩余污泥排放量控制在250 m3/d。这一策略能够使出水NH4-N和TN的超标率分别低于5%和2%,保证出水TP的持续达标,与常规运行策略相比,在明显降低氮磷超标率的同时,节省曝气能耗约12%。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厌氧+氧化沟"运行模式对低碳源污水除磷能力不佳的问题,采用耦合回流污泥预浓缩系统的新型氧化沟工艺对其强化除磷进行了中试实验研究。通过采用回流污泥预浓缩系统,调试回流污泥浓缩比,提高系统的除磷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最佳回流污泥浓缩比为55%的情况下,出水TP浓度和去除率分别为0.92 mg/L和67.5%,相比于浓缩比为100%、70%、50%和30%的工况,其去除率分别增加了24.3%、27.3%、8.2%和28.6%,强化了系统的除磷效果。另外,ORP可以预示预缺氧池内无效释磷和反硝化程度,以此作为自动调整最佳回流污泥浓缩比的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7.
Carrousel氧化沟的三维流场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FD的Fluent软件,采用标准的三维K—ε紊流模型,对桂林市七里店污水处理厂1#氧化沟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导流墙和推进器附近的流速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氧化沟下层流速较低,局部区域流速低于0.2m/s。为了防止污泥沉降,应进一步降低推进器位置。能量损失分析表明,卡罗塞氧化沟能量损失主要来源于沿程摩擦损失和局部损失。可通过增加墙体光滑度、降低入口高度以及增加导流墙的曲率半径等措施减少能量损失,改善现有氧化沟的水力特征。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的脱氮除磷效果,结合某污水处理厂3年的运行实践,讨论了该工艺的处理效果,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及影响出水效果的因素.分析表明将DO控制在0.3~0.7 mg/L范围内,能够使出水中的TN浓度低于20 mg/L;在氧化沟中发生的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SND)对总氮的去除的贡献占总系统脱氮的66%;该系统剩余污泥的含磷率为3.0%,生物细胞中平均含磷量可达细胞干重的4.2%;总磷去除率与污泥龄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加大污泥排放量可以提高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9.
不同工况条件对Carrousel氧化沟脱氮除磷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arrousel氧化沟处理实际生活污水,考察了DO、TCOD/TN和污泥回流比对氧化沟单沟内同步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HRT、污泥回流比、TCOD/TN比的工况下,氧化沟系统对TN、TP的去除率随着DO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HRT、污泥回流比、DO的工况下,氧化沟系统对TN、TP的去除率随着TCOD/TN比的增加而提高;在相同HRT、DO和TCOD/TN比的工况下,氧化沟系统对TN的去除率随着回流比的增加而提高,而对TP的去除率随着回流比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Carrousel氧化沟系统出水COD预报的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南漯河市污水净化中心的氧化沟系统为考察对象,针对该系统进水水质复杂,控制滞后的难点,引入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模拟分析,建立了基于BP网络的氧化沟系统出水COD预报模型。模型性能检验和灵敏度检验表明,建成的模型准确度高,适应性强,可直接用于该系统出水COD预报。这为氧化沟工艺在线控制提供了一条简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从氧化沟的水力特性入手,实测并分析了混合液在应用型氧化沟内的流态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在曝气机不同的旋转条件下,混合液液流在氧化沟内的流态分布规律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上部液流经曝气机加速作用,流速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而下部液流速度变化不明显,液流随之在沟体内进行流速均布,在返回第一直道时不同水深和内外侧流速已基本达到一致;混合液液流除了受到曝气机的推动力作用外,还受到沟体沿程阻力及弯道局部阻力的作用,导流板对混合液流态也产生了影响;在1.56m水位、120r/min逆时针转动条件下,第一直道末端下部液层内侧与中侧的流速较低,成为沟底污泥淤积的危险区;当转速为100r/min时,能保证氧化沟底混合液流速不小于0.15m/s;在1.56m水位、80r/min顺时针转动条件下,能保证氧化沟底混合液流速不小于0.15m/s。在实际运行中,只有将曝气设备调节到适合的转速才能有效防止污泥在氧化沟沟底沉积。同时,在保证沟底混合液流速满足要求时,为节省动能损耗,还应选择较低的曝气机转速。  相似文献   

12.
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工艺生物脱氮除磷效果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提高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的脱氮除磷效果,结合某污水处理厂3年的运行实践,讨论了该工艺的处理效果,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及影响出水效果的因素。分析表明将DO控制在0.3—0.7mg/L范围内,能够使出水中的TN浓度低于20mg/L;在氧化沟中发生的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SND)对总氮的去除的贡献占总系统脱氮的66%;该系统剩余污泥的含磷率为3.0%,生物细胞中平均含磷量可达细胞干重的4.2%;总磷去除率与污泥龄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加大污泥排放量可以提高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比研究传统A~2/O工艺和氧化沟型A~2/O工艺的脱氮除磷性能,通过实验分析了2种工艺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不同混合液回流比、不同污泥回流比、不同污泥浓度条件下的脱氮除磷效果及典型工况下的污染物去除过程。结果表明,2种工艺在大多数情况下均可实现良好的脱氮除磷性能,出水COD、NH_4~+-N、TN和TP等各项水质指标均可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要求。在传统A~2/O工艺的缺氧段发生了反硝化除磷反应,在氧化沟型A~2/O工艺中则未发生。  相似文献   

14.
微孔曝气器一体化氧化沟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刘祖文1,2宋存义1(1.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00083;2.江西理工大学,江西赣州341000)利用新型微孔曝气器一体化氧化沟工艺进行生活污水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氧利用率高、不需污泥回流系统和运行成本较低等优点。在进水COD为260~580mg/L、TN为36~67mg/L等条件下与HRT为15h、SRT为24d时,其COD、BOD5、NH3-N及TN等指标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关键词生活污水微孔曝气器一体化氧化沟去除率羟基金属柱撑膨润土吸附氟的性能研究李益民1,2张华1李海洋2,3(1.绍兴文理学院化学系,浙…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考察了厌氧-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工艺(AN-IODVC)中厌氧释磷效果及诸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AN-IODVC除磷脱氮系统中好氧污泥的VSS/MLSS值比厌氧污泥小,好氧污泥含磷量与厌氧污泥含磷量的差值和TP去除率、厌氧磷释放率及厌氧ORP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厌氧磷释放的最佳条件为:污水COD/TP>55,维持厌氧区ORP低于-400mV.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考察了厌氧-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工艺(AN-IODVC)中厌氧释磷效果及诸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AN-IODVC除磷脱氮系统中好氧污泥的VSS/MLSS值比厌氧污泥小,好氧污泥含磷量与厌氧污泥含磷量的差值和TP去除率、厌氧磷释放率及厌氧ORP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厌氧磷释放的最佳条件为:污水COD/TP>55,维持厌氧区ORP低于-400mV.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西安市户县污水处理厂西厂及同用水工程的设计水质、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工程设计特点及工程建设运营模式.其中污水处理生化段采用改良型氧化沟工艺.回用水处理采用曝气生物滤池为主体的工艺,污泥处理采用机械浓缩脱水一体机,采用二氧化氯消毒.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少传统生物处理工艺剩余污泥排放量及强化脱氮效果,设计了高铁酸盐氧化-A/O工艺。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对比了破解后不同回流比对高铁酸盐氧化-A/O工艺的污泥减量和强化脱氮效果的影响,并对出水水质和污泥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剩余污泥破解回流比r为50%时,污泥产率系数YOBS为0.05 g·g~(-1),剩余污泥量减少最多,为46%;高铁酸盐氧化-A/O工艺对TN和NH_4~+-N去除率分别达到71.7%和88.8%,CFS污泥破解液具有较好的可生化性,可被反硝化菌有效利用,脱氮效果明显提高;该运行工况下,污泥浓度、污泥活性均有所提高,污泥沉降性得到改善。此外,污泥破解液引入系统的Fe~(3+)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TP的去除率。高铁酸盐氧化-A/O工艺能够提高污染物去除率,实现污泥减量同步强化脱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制革废水处理工艺的特点及其研究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制革废水的水质情况,结合第一次全国对皮革行业的污染源调查,介绍了制革废水综合治理工艺,即包括序批式活性污泥(SBR)法、生物膜法、氧化沟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工艺等,阐述了其在制革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20.
江宁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的调试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宁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为4万m^3/d,分两期建成,采用氧化沟处理工艺,污泥采用不经消化的带式脱水处理工艺。文中简述了各工艺构筑物的设备配置、功能、设计参数及二期工程的试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