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程鹏  李叙勇 《环境工程学报》2017,11(8):4513-4519
确定水体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时空变化趋势,对流域水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1995年、2005年和2015年洋河流域10个监测断面的重金属监测数据,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洋河流域As、Cd、Pb、Hg 和 Cu 的浓度及其引起健康风险的时空变化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洋河流域重金属污染及其健康风险在时间上呈降低趋势,超过地表水质量标准三类标准的重金属由1995年的Cd、Pb和Hg变为2005年和2015年的Cd、Pb。致癌物质As和Cd所引起的个人年均风险远远高于非致癌物质 Pb、Hg 和 Cu。重金属健康风险总和在1995年所有监测断面均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2005年全部在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以下,2015年只有响水铺略微高于该水平。在空间分布上,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及其健康风险较大的区域集中于南洋河下游城区段、清水河下游张家口市区段和洋河干流下游段。  相似文献   

4.
大气降水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10年1月至12月采集鄱阳湖流域8个县市的大气降水样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大气降水中溶解态Pb、Cu、Zn、Cd、Cr、Fe等重金属离子,阐述鄱阳湖流域大气降水中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并分析各种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Pb年际平均质量浓度为9.53μg/L,Cu为11.32μg/L,Zn为33.73μg/L,Cd为1.55μg/L,Cr为9.09μg/L,Fe为142.65μg/L。Pb、Cu、Cd、Cr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Zn和Fe受人类影响较小,Zn主要来源为天然源,Fe来源于混合源。  相似文献   

5.
李子阳  李恒凯 《环境污染与防治》2021,43(9):1201-1204,1208
大量的污染场地给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害,为提高健康水平以及生存环境质量,需科学地对污染场地进行污染风险分析及评价,进而制定有效的治理方案.从人为角度对当前场地污染来源进行了梳理,并针对生态风险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更为丰富的数据采集手段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出了在污染大数据支持下的...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2016年北京市的PM_(2.5)及其中的Zn、Pb、Mn、Cu、Cr、As、Ni、Cd、Sb、Co、V、Ba、Al、Fe、Mg、Ti、Ca、S 18种元素含量,并对重金属As、Cr、Pb、Cd、Ni、Mn、Cu和Zn进行了相应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PM_(2.5)质量浓度为14.63~206.35μg/m~3,年平均值为74.00μ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35μg/m~3)1倍多;PM_(2.5)中S、Zn、Sb、Pb和Cd的富集程度较高,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燃煤和工业活动;Mn、Pb、Cr、Zn、Cu、As、Cd、Ni 8种重金属对儿童、成人女性、成人男性的非致癌总风险均小于1,不存在非致癌风险;As、Cd、Cr和Ni 4种重金属的致癌风险为1.94×10~(-7)~6.04×10~(-5),均小于10~(-4),部分重金属可能存在潜在致癌风险,主要是As和Cr存在潜在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7.
8.
介绍了淮安市里运河底质污染的现状,运用单项和内梅罗指数评价方法系统地对里运河底质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燃煤电厂重金属排放对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测定了某燃煤电厂烟囱入口烟气中Cd、Cr、Hg、Ni、Pb、As含量,同时根据当地气象及地形条件,在燃煤电厂周边采集19个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分布情况,并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燃煤电厂烟气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为0.02~2.00μg/m3...  相似文献   

10.
主要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X市土壤重金属Cd、Hg、As和Pb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并通过地统计学、地理信息系统(GIS)评价法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研究土壤重金属分布空间特性。结果表明:X市土壤中Cd、Hg、As和Pb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0.509 8、0.162 8、8.774 7、34.601 5mg/kg,受人为影响较大,特别是As和Pb;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得出,有8.8%、5.2%、7.8%样点分别属于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总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得出,有8.7%、5.2%样点分别存在中等危害和强危害生态风险;Cd、Hg、As和Pb都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总体上呈现南高北低或东高西低分布的现象,东南部的p镇有较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大辽河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其污染程度,对大辽河上游来水以及主要排污口的表层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主要重金属(Cr、Co、Cd、Mn、Zn、Ni、Cu、Pb、As)浓度进行了研究,并分别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和地累积指数评价法对表层水体和表层沉积物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辽河上游来水中Cr、Cd、Zn、Cu、As、Pb元素浓度均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Ⅰ类标准规定的限值;太子河中Cr、Co、Ni、Cu、Zn、Cd、Pb元素浓度较高,海城河Mn、As元素浓度较高;主要排污口水体中Cr、Cu、As、Cd、Pb元素浓度均低于GB 3838—2002的Ⅰ类标准规定的限值,其中纱厂潮沟、港监潮沟排污口水体重金属浓度较高。大辽河沉积物重金属浓度表现出自上游向下游递减的特征,西潮沟、港监潮沟排污口沉积物重金属浓度高于其他排污口。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表明,大辽河水质情况较好,太子河存在较高的潜在污染风险;而地累积指数评价法表明,大辽河主要汇入河流和主要污染源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大多为清洁,只有西潮沟排污口沉积物中As处于轻度污染,需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2.
采样分析了内蒙古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中Cu、Zn、Pb、Cr、Cd、Hg和As的含量、分布特征和富集状况,分别以现代工业化前正常颗粒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最高背景值和河套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背景值为参照,采用瑞典科学家Lars 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7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和生态危害系数以及各采样点的生态危害指数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中As和Pb的空间变异性较大;以2种背景值为参比得出的重金属污染水平顺序相近,Hg和As为对乌梁素海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影响的主要重金属元素;同时表明,以河套地区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为参照更能直观地反映出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3.
安徽铜陵新桥河的沉积物样中,重金属浓度为Cu〉Zn〉Pb〉Cr,按国家土壤环境二级质量标准评价,Cu、Zn含量已超标。其新桥河的沉积物样中,Cu、Zn的污染参数很高,含量为高风险或极高风险;Pb污染参数较高,含量为一般风险或高风险。同时新桥河的沉积物样中,Cu具有很高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4.
巢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污染评价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巢湖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BC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沉积物中Cr、Co、Ni、Cu、Cd、Zn、V和Pb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同时运用潜在风险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综合评价了巢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巢湖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在空间上表现出东西高、中间低的分布特征。巢湖表层沉积物中Cr、Co、Ni、V和Cu 5种重金属都主要以残渣态为主,Zn和Cd主要以弱酸提取态为主,Pb以可还原态为主,同时,Co和Cu 2种元素的可交换态及可还原态含量占有较高比例,具有潜在危害性。相关性分析显示,Cr、Cu、Pb、Ni、Zn和Cd 6种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和分布可能具有相似性,Co和V 2种重金属元素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且其主要来源可能与其他几种重金属不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巢湖表层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元素构成的生态危害顺序为:Cd>Pb>Co>Cu>Ni>Zn>V>Cr,Cd具有高的生态危害等级,其他7种重金属元素均为低生态危害等级。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巢湖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为Cd>Zn>Pb>Co>Cu>V>Ni>Cr,Cr属于清洁级别,Co、Cu、V和Ni处于轻度污染水平,Zn和Pb处于偏中度污染,Cd达到了重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15.
宝应县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宝应县农田土壤重金属调查为依据,采用污染指数法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邯郸市区大气降尘的污染状况,在3个功能区逐月采集了2年的大气降尘样品,分析了降尘中Al、Fe、Cd、Cr、Cu、Mn、Ni、Pb、Zn和As等10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使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和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APCS-MLR)解析其来源,并采用大气降尘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IPI.dhm)模型评估8种重金属(Cd、Cr、Cu、Mn、Ni、Pb、Zn和As)的污染水平,并结合最优源解析结果定量计算各源的污染贡献。结果表明:除Al外,邯郸市大气降尘中9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均超过河北省(A层)土壤背景值,不同功能区元素含量差异明显;PMF模型解析出5个源,分别为燃煤源、冶炼排放源、自然源、道路交通源和工业排放源;APCS-MLR解析出3个源,分别是工业与冶炼排放源,燃煤和交通混合源及自然源;PMF的解析结果更优。IPI.dhm结果显示,Cd、Cr、Zn和Pb为显著污染因子。基于源贡献的污染评估结果表明,5个源的贡献率依次为工业排放源(32.81%)>燃煤源(21.73%)>冶炼排放源(16.80%)>道路交通源(15.02%)>自然源(13.63%)。以上结果表明,该地区大气降尘重金属污染主要受工业和燃煤排放影响,建议优先控制工业排放和推进清洁能源以控制区域降尘重金属污染。本研究用到的大气降尘污染的来源解析与综合污染评价方法可为其他工业城市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提高植物提取修复功效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随着对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研究的加深 ,用植物提取修复技术来改良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已逐步进入实用阶段。本文所探讨的提高此技术功效的方法基于两个方面 :提高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的浓度 ,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 ;根据已了解的超积累的生理机制可能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王母湖和野猪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生态风险和潜在来源,实现重点污染物和优先控制污染源的准确识别,分析了8种重金属元素(Cr、Ni、Pb、Cu、Cd、As、Hg、Zn)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累积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协同评价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水平,并使用相关性分析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定量解析重金属的来源贡献。评价结果表明,王母湖和野猪湖表层沉积物中Hg表现出中等生态风险,且野猪湖沉积物中Hg处于中度污染,Ni会频繁产生毒性效应。两湖沉积物中的重点关注污染物为Hg和Ni。溯源结果表明,王母湖和野猪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主要来源有水产养殖源、工业活动和农业活动的复合污染源、交通污染和大气沉降源、自然源,贡献率分别为32.35%、18.23%、32.43%和16.98%。交通污染和大气沉降源是王母湖和野猪湖沉积物源头防控的优先控制污染源。  相似文献   

19.
湖北网湖位于长江中游,与长江干流相通,研究其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对长江经济带水质安全和水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网湖20个样点0~25 cm深度沉积物中As、Hg、Cu、Zn、Cd、Pb、Cr等7种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和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了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来源,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一致性沉积物质量基准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As、Hg、Cu、Zn、Cd、Pb、Cr等7种重金属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37.5、0.137、108、123、0.283、37.8、108 mg·kg−1。与长江流域其他重要湖泊如巢湖、太湖等相比,网湖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处于较高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As、Zn、Cd两两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p<0.01),这说明其具有同源性,分析主要来自于农业源;Cu和Pb之间也呈极显著正相关 (p<0.01),分析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污染源。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整体受到极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和很强的潜在生态危害,入湖区附近相对较严重,需及时防控和治理。一致性沉积物质量基准评价结果显示,Zn、Cd、Hg和Pb引发生物毒性的概率低于25%,As、Cu和Cr有25%~75%的概率产生有害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