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软锰矿浆烟气脱硫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软锰矿浆吸收烟气中SO2 ,该方法不仅可脱硫 ,还可副产具有工业价值的硫酸锰产品 ,是一种较好的脱硫资源化方法。通过对软锰矿浆与SO2 的反应机理的分析和实验验证 ,确定该体系的主要反应 ,为该工艺过程可行性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软锰矿浆烟气脱硫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软锰矿浆烟气脱硫工艺SO2与软锰矿反应的动力学特征,考察了搅拌强度、温度和SO2浓度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计算出反应活化能和反应级数,建立了揭示SO2与软锰矿反应动力学特征的锰浸出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软锰矿浆烟气脱硫工艺SO2与软锰矿反应的动力学特征,考察了搅拌强度、温度和SO2浓度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计算出反应活化能和反应级数,建立了揭示SO2与软锰矿反应动力学特征的锰浸出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4.
对软锰矿催化氧化法去除烟气中SO2的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烟气中SO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nO2与Mn^2 的催化效果较好,传质过程对脱硫过程的影响较大,软锰矿浆在合适条件下能有效吸收低浓度的SO2。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SO2-4浓度的分析,研究了低浓度软锰矿浆烟气脱硫过程中的液相和固相催化作用.研究表明:低浓度软锰矿浆中Fe(Ⅱ,Ⅲ)的浸出率很低(< 7%),致使Fe(Ⅱ,Ⅲ)离子的液相催化作用和Mn(Ⅱ)、Fe(Ⅱ,Ⅲ)离子间的液相协同作用不明显.该过程中实际生成的so2-4主要来自3个方面:MnO2的直接氧化还原作用,Mn(Ⅱ)的液相催化作用以及软锰矿固相组分的催化作用.其中,Mn(Ⅱ)的液相催化作用始终占据主导地位;MnO2的直接氧化还原作用与固相催化作用相比,在20 min前有明显的优势,而20 min后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6.
软锰矿浆催化氧化烟气SO2的动力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液固比软锰矿浆与烟气SO2产酸过程进行了研究,在考察液固比、氧浓度和pH值等对反应过程影响的实验基础上,认为高液固比下主要发生的是软锰矿浆对烟气SO2的催化氧化生成硫酸的反应,并认为在[O2]控制区内,反应可以分为线性阶段和幂函数2个反应阶段。  相似文献   

7.
烟道式脱硫装置处理冶炼厂高浓度SO2烟气的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烟道式脱硫装置的特点及工艺原理,采用该装置处理某冶炼厂高浓度SO2烟气,其脱硫率达90%以上,净化后的烟气可直拉达标排放,并年产合格脱硫石膏近万吨。烟道式脱硫装置解决了常规脱硫除尘装置共同存在的结垢和堵塞问题,在冶炼烟气治理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吸附法烟气脱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燃油和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SO2,这些SO2排入大气中,形成酸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烟气脱硫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常见的脱硫技术具有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甚至有二次污染等问题,吸附法烟气脱硫工艺简单,脱硫效率高,是一种具有深入研究价值与应用前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复合型除尘器除尘脱硫一体化工艺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专利产品“高压静电滤槽复合型卧式除尘器”的除尘脱硫一体化工艺。试验表明,在布袋前方的末级电场中实行半干法脱硫工艺具有可行性,可达到除尘脱硫一体化目的。试验同时研究了钙硫比、脱硫灰循环率、饱和温距、喷水量和SO2浓度等对脱硫率的影响。该工艺适用于以低硫煤为燃料的锅炉进行除尘脱硫。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烟道式脱硫装置的特点及工艺原理 ,采用该装置处理某冶炼厂高浓度SO2 烟气 ,其脱硫率达 90 %以上 ,净化后的烟气可直接达标排放 ,并年产合格脱硫石膏近万吨。烟道式脱硫装置解决了常规脱硫除尘装置共同存在的结垢和堵塞问题 ,在冶炼烟气治理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软锰矿浆催化氧化烟气SO2的动力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液固比软锰矿浆与烟气SO2产酸过程进行了研究,在考察液固比、氧浓度和pH值等对反应过程影响的实验基础上,认为高液固比下主要发生的是软锰矿浆对烟气SO2的催化氧化生成硫酸的反应,并认为在[O2]控制区内,反应可以分为线性阶段和幂函数2个反应阶段.  相似文献   

12.
强电离放电模拟烟气脱硫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强电离放电方法进行烟气脱硫,将烟气中大部分O2、N2和H2O等气体分子电离后加工成OH等活性粒子,在高温、不加吸收剂的条件下,直接将SO2氧化成H2SO4。实验中分别研究了烟气在反应室内的停留时间、烟气中含水量和含氧量等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烟气在反应室内停留时间为0.74s,烟气中含水量和含氧量分别为2.8%和20.8%时,SO2脱除率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13.
根据双模吸收理论及SO2在溶液中电离特性,建立了逆流喷淋塔的SO2吸收模型,在考虑浆液飞溅到塔壁的影响后,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根据吸收模型,对塔内液气比和浆液的含固率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减少浆液飞溅到塔壁可提高浆液利用率及脱硫装置性能;根据烟气中SO2的初始浓度及最终脱硫效率,可合理选择液气比及吸收时问(塔的高度);浆液中的含固率直接影响到SO2的吸收速率、循环浆液量、脱硫效率及浆液中SO2浓度等,在液气比较小时,含固率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4.
Fenton氧化法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Fenton液相氧化吸收法进行同时脱硫脱硝实验。首先,利用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H2O2浓度、Fe2+投加量、初始pH值、UV照射和温度对脱硫脱硝的影响。结果表明,SO2和NO去除率随着H2O2浓度和Fe2+投加量的增大而提高;初始pH对SO2和NO的去除有较大影响;UV能促进SO2和NO的净化;温度对脱硫效率影响不大,但对NO的去除有显著作用,适当升温可以提高脱硝效率。随后,考察了SO2对NO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单独脱硝和同时脱硫脱硝的对比实验发现,SO2的加入对NO的去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Fenton法可同时获得起始约80%的脱硝效率和98%以上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15.
SO2是产生酸雨的主要气体,其主要来源于工业燃煤锅炉。以沈阳一家电厂为例,该厂选用新型高效的喷淋泡沫脱硫除尘器对锅炉排放的SO2进行治理。进入喷淋泡沫塔前的SO2平均浓度为2780mg/m^3,经脱硫后出塔平均浓度为289.3mg/m^3,去除率为89.6%。结果表明,这种有别于传统湿法的新型高效的喷淋泡沫脱硫技术及装置具有脱硫效率高、装置占地少、运行稳定、沉淀物易于回收利用等特点,对锅炉排放的SO2进行治理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吸附法烟气脱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油和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SO2 ,这些SO2 排入大气中 ,形成酸雨 ,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危害人类健康。一个世纪以来 ,人们对烟气脱硫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但常见的脱硫技术具有投资大、运行费用高 ,甚至有二次污染等问题。吸附法烟气脱硫工艺简单、脱硫效率高 ,是一种具有深入研究价值与应用前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了专利产品"高压静电滤槽复合型卧式除尘器"的除尘脱硫一体化工艺.试验表明,在布袋前方的末级电场中实行半干法脱硫工艺具有可行性,可达到除尘脱硫一体化目的.试验同时研究了钙硫比、脱硫灰循环率、饱和温距、喷水量和SO2浓度等对脱硫率的影响.该工艺适用于以低硫煤为燃料的锅炉进行除尘脱硫.  相似文献   

18.
高温下氧化焙烧细磨后的砷华生产废渣,利用软锰矿浆吸收产生的SO2气体,吸收液经净化除杂、浓缩结晶等工序可制备工业产品硫酸锰。适宜的焙烧条件如下:焙烧温度为650℃,焙烧时间为60min,废渣粒度为-97μm。选择合适的吸收工艺,Mn的浸出率可达96.20%,此时SO2脱除率为87.20%。  相似文献   

19.
Mn(Ⅱ)液强化电晕放电烟气脱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线筒式电晕放电反应器,测定了其放电特性,研究了电压、水流量、Mn2+浓度和SO2浓度等对电晕放电与Mn(Ⅱ)液相催化协同脱硫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协同脱硫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脱硫效率随着放电电压、水流量和Mn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SO2浓度的影响不明显.电晕放电与Mn(Ⅱ)液相催化协同能够加强SO2的氧化作用,提...  相似文献   

20.
石灰石湿法脱硫过程中SO2吸收数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揭示石灰石湿法脱硫体系中喷淋塔内SO2的浓度和脱硫效率的变化情况,针对喷淋塔内石灰石在气膜控制、气液膜控制和固体溶解控制的3个不同阶段,以双膜理论为基础,以单个石灰石颗粒为研究对象,通过石灰石在不同阶段的转化率和粒径变化,得到SO2在不同阶段脱硫效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SO2吸收的数学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烟气行程上,脱硫效率受SO2气膜传质阻力和石灰石溶解速率限制.在吸收塔底部和上端SO2吸收速率较低,在SO2和石灰石摩尔比在适宜条件下,有效吸收段高度为2 m左右.理论模型揭示的规律对喷淋塔的设计和运行参数选取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