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考虑到机械行业磷化废水的特点,利用混凝沉淀与结晶除磷的原理,设计成2t/h的磷化废水处理成套设备。  相似文献   

2.
磷化处理是对汽车外壳进行电泳、喷漆的前道工序。磷化前需先对金属表面的保护层油脂进行碱煮除油、冲洗等清理工作 ,以确保金属表面清洁、无油。在这一过程中 ,所产生废水有 4股 :定期碱煮池废水(每月排放 1次 )、碱煮件冲洗废水 (连续排放 )、定期磷化池废水 (每月排放 1次 )、磷化件冲洗废水 (连续排放 )。1 试验准备1 .1 废水来源及组成试验水样取自某轻型汽车制造厂涂装车间碱煮池内定期排放废水、排水沟内碱煮冲洗废水、磷化池内定期排放废水及排水沟内磷化冲洗废水 ,4股废水采样分析结果如表 1。表 1 废水的来源及成分名称及水量…  相似文献   

3.
开发活性高和价格低廉的电极材料是溴酸盐(BrO3-)电化学还原技术的关键.贵金属电极因其高活性受到广泛关注,但贵金属储量低且价格昂贵导致其推广应用受限.为此,本研究在不使用粘结剂的情况下,通过直接在高温条件下将磷化泡沫钴原位生长转化为磷化钴,从而制备出磷化钴-泡沫钴自支撑电极(CoP/CF),并将其用于电化学还原BrO...  相似文献   

4.
沉淀-絮凝结合法处理磷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沉淀-絮凝结合法处理高浓度的磷化废水,以生石灰、氟化钠为沉淀剂,聚炳烯酰胺为絮凝剂对高浓度磷化废水进行了水处理与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磷化废水磷酸盐含量高达158 mg/L时,通过控制反应的pH值、沉淀剂及絮凝剂的投加量、沉淀时间等参数,使出水磷含量<0.5 mg/L,达到国家综合污水排放一级标准, 磷的去除率达99.5%,分别较氯化铁和硫酸铝等传统絮凝剂的磷去除率提高17.4%和15.2%;同时磷化废水中的COD和SS的去除率也能达到78.6%和83.6%, 絮凝剂及其处理成本均明显低于传统絮凝剂,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5.
磷化废水处理工艺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碱处理及气浮法,可去除磷化废水中的锌,磷酸盐及乳化油,去除率可达96%。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高钙粉煤灰(HCFA)对模拟废水脱氮除磷特性的基础上,先后采用氧化镁烟气脱硫废渣(MFGDR)、烟气脱硫(硫酸镁)废水和HCFA综合处理酸洗磷化废水和垃圾渗滤液。当酸洗磷化废水和垃圾渗滤液混合废水的NH3-N浓度为1 135 mg·L~(-1)、PO3-4-P浓度为2 766 mg·L~(-1)时,通过调整氮磷比,经过吸附、化学沉淀反应等,将污染物吸附、转化为磷酸铵镁等,并进行固液分离,NH3-N和PO3-4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8%和99%,废水经处理可达到排放标准。不仅同步解决了热电固废、硫酸镁废水、酸洗磷化废水以及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处置问题,还以废治废,降低了药剂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汽车工业电泳磷化废水成分复杂、COD值高、可生化性差。聚合氯化铝 (PAC)对乳化油珠的电中和破乳及其凝絮对高分子有机物的吸附起主要作用 ;选择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 ,由于其水解产物带有正电荷铵盐基团 ,加强了残存COD的吸附 ,完善了絮凝分离过程。选用恰当的混凝剂和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 ,采用以混凝为基础的物理化学方法 ,可以进行有效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汽车电泳磷化废水的特点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工业电泳磷化废水成分复杂、COD值高、可生化性差。聚合氯化铝(PAC)对乳化油珠的电中和破乳及其凝絮对高分子有机物的吸附起主要作用;选择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由于其水解产物带有正电荷铵盐基团,加强了残存COD的吸附,完善了絮凝分离过程。选用恰当的混凝剂和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采用以混凝为基础的物理化学方法,可以进行有效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以金属表面处理的副产物磷化渣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羟基磷酸铁。通过对样品的成分、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分析,探讨了铅离子在改性羟基磷酸铁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180℃制备的羟基磷酸铁晶型结构较好,呈正八面体,粒径比较均匀,约为13~16μm;在氮气下热处理改性的羟基磷酸铁P_2表面有碳氮沉积。电化学分析表明,在空气下热处理改性的羟基磷酸铁催化剂P_1以及催化剂P_2均具有明显的催化活性,其中,P_2催化剂修饰电极的峰电位差仅为265 mV,同时峰电流显著增大,表现出优于P_1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这主要归因于P_2催化剂表面具有提高催化活性以及增大电极表面电子传递速率的石墨碳和氮。  相似文献   

10.
采用DSA电极电催化处理变性木薯淀粉生产综合废水,研究了槽电压,电流密度,支持电解质,pH值,电解时间等因素对其中COD去除率的影响.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槽电压8 V,电流密度为40 mA/cm2,支持电解质为0.1g/L的NaCl,pH值为8.5~9.0,电解2 h,废水中COD的去除率达88.3%.  相似文献   

11.
间歇曝气SBR工艺脱氮除磷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间歇曝气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通过曝气时间、交替次数的调整对该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进行了研究,最终将工艺确定为厌氧1.5 h、好氧1.0 h、缺氧1.0 h、好氧20 min、缺氧1.0 h、好氧20 min.同时进行批式试验,对不同阶段的反硝化除磷菌(DPAOs)占除磷菌(PAOs)的比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系统与最初的厌氧/好氧SBR相比节省了44%的曝气量,且对COD、总氮、氨氮和磷的去除率分别达88%、89%、100%和100%,系统中DPAOs所占比例为39%.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Pasveer氧化沟内缺氧段碳源难以被反硝化菌充分利用的问题,采用内置缺氧区的改良型Pasveer氧化沟工艺,并进行中试规模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内回流比条件下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内回流比为200%的情况下,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最好,出水TN和TP的浓度分别降至12.7 mg/L和0.34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61.9%和89.2%。内置缺氧区的设置一方面能使有限的碳源充分用于反硝化,另一方面,促使了反硝化吸磷现象的发生,这使得系统在进水碳源较低的情况下仍能够获得上佳的脱氮除磷效果。但是,过高的内回流比会导致好氧区亚硝酸盐的积累,这对生物除磷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3.
以桂林市第四污水处理厂氧化沟活性污泥为对象,研究在具有厌氧-缺氧-好氧环境的污水处理构筑物中富集存在的反硝化聚磷菌聚磷能力的持久性问题。结果表明,在此环境中富集的反硝化聚磷菌在经过3个周期的厌氧-缺氧条件下运行,最大释磷率由0.90 mg P/(g VSS.h)下降为0.07 mg P/(g VSS.h),反硝化聚磷率由0.17 mg P/(g VSS.h)下降为0.04 mg P/(g VSS.h)。比较而言,在厌氧-缺氧-好氧环境下最大释磷率及聚磷率降幅较小,释磷率由0.59 mg P/(gVSS.h)下降为0.37 mg P/(g VSS.h),反硝化聚磷率由0.17 mg P/(g VSS.h)下降为0.10 mg P/(g VSS.h),厌氧-缺氧-好氧运行条件比单纯的厌氧-缺氧运行条件更有利于维持反硝化聚磷菌的聚磷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以城市富营养化水体底泥和上覆水为材料,研究了扰动状态下底泥对外源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扰动状态下,200 g湿底泥从上覆水中共吸收外源磷19.92 mg,而静止状态下,200 g湿底泥仅吸收了13.61 mg。然而,厌氧状态下,前者内源磷释放量仅占吸收磷量的43%,而后者则高达63.4%。说明底泥扰动不仅强化了底泥对外源磷的吸收,而且也强化了内源磷的固定能力。这与扰动状态下外源磷在不同形态磷间的数量分布有关。底泥扰动和静止状态下,难释放态磷(HCl-P、闭蓄态Fe/Al-P)的增加量分别占底泥吸收外源磷量的36%和21%。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厌氧 缺氧SBR反应器对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反硝化聚磷菌完全可以在厌氧 缺氧交替运行条件下得到富集。稳定运行的厌氧 缺氧SBR反应器的反硝化除磷效率 >90 % ,出水磷浓度 <1mg L。进水COD浓度对反硝化除磷的效率影响很大 ,在COD浓度 <180mg L时 ,进水COD浓度越高 ,除磷效率也就越高。较高浓度的进水COD浓度将导致有剩余的COD进入缺氧段 ,对反硝化吸磷构成不利影响。污泥龄为 16d时 ,厌氧 缺氧SBR反应器取得稳定和理想的反硝化除磷效果。污泥龄减少到 8d ,由于反硝化聚磷菌的流失导致反硝化除磷效率的下降。当污泥龄恢复到 16d时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 ,反硝化聚磷菌重新得到富集 ,除磷效率恢复到 90 %以上。  相似文献   

16.
太湖流域小型水源性湖泊氮、磷时空分布及营养状态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对太湖流域小型水源性湖泊20个采样点水体的TN、TP、NO3--N、NH4+-N、NO2--N以及PO43-等水质因子进行测定分析,讨论了氮、磷时空分布特征,并评价其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TN、TP年均值分别为1.50、0.05mg/L;TN、TP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具有一定差异,TN浓度为冬、春季高于夏、秋季,而TP浓度为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高于其他月份。由于受入湖河流的影响,TN、TP的空间分布格局较为相似,均表现为西南部高于东北部、入湖口分别高于湖中心和出湖口。NO3--N年均值为0.68mg/L,浓度变化趋势呈双峰型(2010年3、9月为峰值),基本同TN的变化趋势一致,空间分布表现为入湖口分别低于湖中心和出湖口(除冬季外),显示水体硝化过程对硝酸盐的贡献。NH4+-N年均值为0.23mg/L,从2010年4月开始浓度逐渐升高,到2010年7月达到全年最高值,其浓度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入、出湖口均高于湖中心(除秋季外)。NO2--N和PO43-的年均值都较低,均为0.01mg/L(以P计),时空差异不明显。根据CARLSON提出的营养状态指数法计算分析可知,该湖泊冬、春季处于中营养状态,夏、秋季营养状态略高,且磷是全年初级生产力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缺氧(75 min)-好氧(294 min)交替运行的SBR系统中除磷的原因,采用静态实验,对比了不同碳源、水质及运行环境下对磷的去除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SBR脱氮系统中的好氧段磷的减少是生物去除的结果。当供给碳源为丙酸-乙酸混合物(摩尔比为2∶1)、葡萄糖、淀粉或蛋白胨时,污泥都可将磷去除,去除效率依次降低;COD/NO3--N为8.77∶1(400 mg/L∶45.6 mg/L)时除磷效果明显好于5.41∶1(400 mg/L∶73.9 mg/L)和3.57∶1(400 mg/L∶112 mg/L);进水磷浓度为8 mg/L时,COD由50 mg/L增加到400 mg/L,污泥对磷的去除效果基本一样;完全的缺氧或完全的好氧环境下,污泥对磷的去除能力逐渐丧失。  相似文献   

18.
黄磷尾气中总磷及磷化氢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电炉法生产黄磷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气,其主要成分是CO(85%~95%).还有磷、硫、氟、砷、CO2、N2、H2等杂质。黄磷尾气中的磷主要以P4、PH3、P2O5等形式存在。一般尾气经过水洗后.P2O5大部分被水吸收,尾气中主要是P4、PH3。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总磷和气体检测管测定磷化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用释磷/聚磷装置和微生物筛选、分离方法研究A2/O工艺缺氧池污泥,确定缺氧池中反硝化聚磷菌(DPB)的比例,筛选、分离得反硝化聚磷单菌株且对单菌株聚磷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缺氧池中DPB占聚磷菌(PAO)的比例约为21.5%.从缺氧池分离得到的肠杆菌科、气单胞菌属和假单胞菌属都是DPB,而不动杆菌属仅是好氧PAO,葡萄球菌属和微球菌属仅是一种专职的反硝化菌.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O2和NO3时,肠杆菌科优先利用水中的O2进行聚磷;在缺氧环境中,肠杆菌科在COD为30mg/L时的聚磷效果优于COD为180 mg/L时的聚磷效果.可见DPB的反硝化和聚磷的特性与电子受体的存在形式和COD有密切关系.因此,改良传统A2/O工艺和研发同步反硝化聚磷装置时,必须控制缺氧反硝化聚磷单元中混合液的DO和COD.  相似文献   

20.
黄磷工业污泥的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磷生产及其废水处理工序中会产生含单质磷污泥 ,这是一种危险固体废物 ,会对周围环境造成长期污染。本文对黄磷生产中产生的不同类型的含单质磷污泥提出 3种不同处理工艺 ,并对这 3种工艺原理及在实践中使用情况做了分析 ,并做了相应的改进 ,为大型黄磷生产厂家处理含单质磷污泥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