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温度变化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套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的UASB.生物膜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进行了温度变化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反应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温度从31℃下降到17℃后,反应器内的厌氧氨氧化活性受到显著抑制,氨氮、亚硝酸盐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迅速从97.0%、94.1%、86.0%下降为46.2%、41.8%、35.5%。当历时2个月反应器温度逐渐从17℃升高到31℃时,反应器内高效厌氧氨氧化活性逐渐得到恢复。反应器在17℃停止运行2个月后,直接升温至31℃再次运行,仅仅需要17d时间,反应器内厌氧氨氧化高活性就得到恢复,氨氮、亚硝酸盐氮和总氮的最高去除率达到99.4%、90.6%和85.0%。厌氧氨氧化反应的最佳温度应为31℃。  相似文献   

2.
在水质分析中,酚是必测项目之一。水样中酚类化合物不稳定、易挥发、氧化和受微生物作用而损失,因而国内有关单位以及国环办规定的标准方法中,都要求在水样采集后,加入保存剂现场固定,并置冰箱中4℃下保存,在24小时内测定。目前,对河、湖、水系的水质监测频繁,在人力和仪器设备的安排和使用上往往发生困难,为此,我们就是否可以在常温下延长水样保存时间,作了条件试验。  相似文献   

3.
水质总氮测定中的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总氮测定中的一系列影响因素,诸如实验用水,器皿的洗涤,实验室环境试剂的提纯、配制和保存,消解温度、压力和时间的控制,以及高氨氮水样中的总氮测定、总氮、总磷的同时测定和其他有关的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发光细菌法在水质综合毒性在线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洋发光细菌费氏弧菌(Vibriofischeri)作为检测生物,采用冻干菌粉快速复苏技术,研究费氏弧菌在水质检测中的最佳测试温度和有效性测试条件,并对硫酸锌等多种毒物和几种实际水样进行发光抑制作用分析。研究表明,费氏弧菌冻干粉复苏菌液保存在2~5℃条件下能有效测试7d,最佳测试温度为15℃,最佳测试时间为15min。氯化汞、硫酸锌、硫酸镉等重金属和苯胺、多菌灵、甲醛等有机毒物对费氏弧菌均具有较强的光抑制作用,也即费氏弧菌对以上毒物较为敏感,并能够连续7d保持对同一浓度硫酸锌的敏感性较为一致。对几种实际水样的测试和分析表明,以费氏弧菌为指示生物的发光细菌法能够应用于水质环境安全的综合毒性在线监测预警中。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宁波市污水处理厂进水 BOD5/COD比值偏低原因的调查 ,发现污水经过 2 4 h放置后 ,其 BOD5/COD值会有所下降。水样在 37℃条件下存放 2 4 h后 ,BOD5下降了4 1% ,BOD5/COD值平均下降 35 %。水样中混入脱水机滤液能使下降趋势更明显。但水样在 4℃下保存 2 4 h,BOD5平均下降幅度低于 10 % ,建议自动采样仪应具有冷藏功能。  相似文献   

6.
对亚硝酸盐氮测定的清洁水样及1.00mg/L亚硝酸盐氮标准使用溶液分别进行了稳定性试验,试验表明,清洁水样置冰箱内至少可保存30d;1.00mg/L亚硝酸盐氮标准溶液可保存180d,大大延长了国标方法中规定的24h的保存期,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约了试剂,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推广性。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氯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二氧化氯对生物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根据废水中有效氯浓度、COD、氨氮及细菌数等参数的分析,初步探讨了不同浓度的二氧化氯在不同处理时间内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对于COD初始浓度为450 mg/L左右的水样,二氧化氯的投加浓度达100 mg/L(有效氯),反应时间在50 min时,处理水样可达到同类废水的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对于同样条件下的水样,当加入约25 mg/L的二氧化氯时可以杀灭水样中的大肠杆菌,加入浓度达到90 mg/L的二氧化氯时,可以杀灭水样中几乎所有的细菌。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低温13~14%下取得较好的硝化效果,分3个温度阶段25℃,16~17℃,13—14℃对活性污泥进行了驯化培养,研究了进水氨氮浓度和混合液COD对硝化污泥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硝化污泥经过驯化培养后,氨氮去除率可达80%以上,且在DO浓度为2ing/L,pH为6.7~7.5,进水氨氮为300mg/L,混合液COD为80mg/L条件下,硝化污泥能取得较快的增长,氨氮平均去除率可达89%。  相似文献   

9.
)]发光细菌法在水质综合毒性在线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洋发光细菌费氏弧菌(Vibrio fischeri)作为检测生物,采用冻干菌粉快速复苏技术,研究费氏弧菌在水质检测中的最佳测试温度和有效性测试条件,并对硫酸锌等多种毒物和几种实际水样进行发光抑制作用分析。研究表明,费氏弧菌冻干粉复苏菌液保存在2~5℃条件下能有效测试7 d,最佳测试温度为15℃,最佳测试时间为15 min。氯化汞、硫酸锌、硫酸镉等重金属和苯胺、多菌灵、甲醛等有机毒物对费氏弧菌均具有较强的光抑制作用,也即费氏弧菌对以上毒物较为敏感,并能够连续7 d保持对同一浓度硫酸锌的敏感性较为一致。对几种实际水样的测试和分析表明,以费氏弧菌为指示生物的发光细菌法能够应用于水质环境安全的综合毒性在线监测预警中。  相似文献   

10.
从松花江原水中筛选出2株异养菌YX1和YX2,经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鉴定,YX1为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YX2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5℃菌株YX1的世代时间为3.03 h,菌株YX2的世代时间为3.87h。应用生物增强活性炭技术研究了异养菌株YX1和YX2对氨氮的降解特征,结果表明,菌株经过3~4 d的适应期后,在低温5℃对氨氮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且环境条件影响菌株对氨氮的降解效果。菌株YX1和YX2在高溶解氧浓度下氨氮降解效果好,属于好氧细菌,降解氨氮的最适合温度为12~15℃,属于耐冷型中温菌,最适宜的pH为弱碱性(7.5~8.0),以乙酸盐为碳源时对氨氮降解能力最强,其次为葡萄糖柠檬酸三钠碳酸钙甘油,以上结果可为低温水源水中氨氮的去除提供新的技术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低温和常温状态下AHR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氧处理的传统对象为城市污水厂污泥和高浓度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属于低浓度污水,追寻高效的生活污水厌氧处理工艺是研究者的一致目标,也是厌氧处理研究的热点。研究了在低温和常温状态下长期运行复合式厌氧反应器(AHR)反应器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并分析了其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进水平均温度分别为27.9℃和10.6℃情况下,COD处理效果接近,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0.68%和36.13%;常温工况B/C从进水0.525增加到出水的0.642,低温工况从0.459增加到0.503,常温相比低温可生化提高的幅度稍高;低温下不利于SS的去除效果的提高,常温工况比低温工况的污泥水解率高。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aqueous solubility of 39 insecticidal and related compounds was determined at 20±1.5°C, using a previously described shaking and centrifugation method. Fenamiphos, fenthion and methi‐dathion produced values substantially less than those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whereas, aminocarb, diazinon, dicapthon, pirimiphos‐ethyl and pirimiphos‐methyl gave solubilities substantially greater than reported literature values.  相似文献   

13.
在自行研制的蓄热式高温带压蒸气发生器上开展了高温空气制备实验。主要对不同换向周期及一个换向周期内工况条件下的高温空气的生产特性进行了研究,相应地,对不同换向周期条件下的高温带压蒸汽发生器的热回收效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以空气为介质时30 s的换向周期为最佳换向周期。随着换向周期的增大,热回收效率快速降低。在一个切换周期内,随着换热时间的延长,空气预热温度逐渐降低,排烟温度总体较低,蓄热体对烟气热量的吸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15.
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率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率研究不足的现状,结合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垃圾温度和垃圾降解率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填埋初期垃圾填埋体温度升高较快,服从三次曲线变化规律;温度对垃圾降解率有重要的影响,单一温度下垃圾降解率随时间变化近似符合微生物生长曲线;不同温度下,温度高,垃圾降解率快,试验证明41.00、45.00℃垃圾降解率最快,垃圾降解率相差不大,可以认为温度高于41.00℃时垃圾降解率可以按照41.00℃时垃圾降解率计算。  相似文献   

16.
对于厌氧消化过程的酸化阶段,反应器内温度的快速下降将对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产酸活动产生明显抑制。当温度依次从30℃下降到25、20和15℃时,反应器内厌氧微生物数量呈缓慢减少趋势,受温度影响不大;但是,厌氧酸化过程却明显表现出受到每一次骤然降温的影响,其碳水化合物的平均去除率随温度骤降从92%依次降低为84%、72%和25%,且最低分别达到78%、52%和10%。研究还表明,随着温度的骤降,厌氧酸化活动将立即受到强烈抑制,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以适应发酵温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对于厌氧消化过程的酸化阶段,反应器内温度的快速下降将对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产酸活动产生明显抑制。当温度依次从30℃下降到25、20和15℃时,反应器内厌氧微生物数量呈缓慢减少趋势,受温度影响不大;但是,厌氧酸化过程却明显表现出受到每一次骤然降温的影响,其碳水化合物的平均去除率随温度骤降从92%依次降低为84%、72%和25%,且最低分别达到78%、52%和10%。研究还表明,随着温度的骤降,厌氧酸化活动将立即受到强烈抑制,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以适应发酵温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蓄热式高温带压蒸汽发生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自制蓄热式高温带压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运行过程,对炉体结构进行了设计计算,设计并计算了保温层的厚度,通过部分热态实验,验证了高温带压蒸汽发生器设计的合理性和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高温带压蒸汽发生器蓄热室的换热,可以生产出压力在0.2~0.4 MPa、温度在650℃以上的高温过热水蒸气。从而说明系统的整体设计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融合污泥粘度与污泥浓度关系式、污泥粘度与温度关系式,得到一个新的关系式:污泥粘度与污泥浓度、温度的关系式,并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出各项参数,拟合效果比较理想.得出的污泥粘度与污泥浓度、温度的关系式对了解污泥的粘度变化非常有帮助,同时,该关系式也将为污泥处理、处置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管式炉热解实验和热重分析为基础,研究了初始温度对废轮胎热解产率及气相产物特性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温度对废轮胎的热解存在重要影响。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废轮胎的热解过程存在2个主要失重过程,第一失重温度区间为200~500℃,第二失重温度区间为650~800℃;升温速率仅改变了热解的最大失重速率,并未改变废轮胎最终热解失重率;可通过提高升温速率能够缩短热解反应时间。在初始温度低于100℃时,废轮胎在800℃时热解已基本结束;当终温为800℃、初始温度在100~550℃范围内时,随着初始温度的提高,固、气两相产物产率均提高,而液相产物产率降低;其中气相中H2、CO和CH4的含量高于初始温度小于100℃时的含量;分析认为,可以通过调节热解的初始温度调节废轮胎热解在不同热解阶段的时间分配,适当提高热解初始温度有利于提高整个热解过程中的时间利用效率、改变废轮胎热解产物的分布;废轮胎热解气化的最佳温度区间为500~8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