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利用活性炭纤维有机废气吸附回收装置治理二氯甲烷废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介绍了一种化工生产过程中排出的二氯甲烷废气的治理装置-活性炭纤维有机废气吸附回收装置和治理工艺,由于采用了优越的吸附材料和先进的工艺设计,使吸附回收率达97%以上,收到了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活性炭纤维(ACF)有比普通活性炭吸附量大、吸附和脱附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应用于有机废气的回收和净化,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文中介绍了ACF的微观结构、表面化学以及吸附性能,并综述了近年来ACF在有机废气回收和治理方面的国内概况。 相似文献
4.
5.
活性炭纤维吸附废水中对硝基苯酚及其脱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新型高效吸附剂——活性炭纤维吸附废水中对硝基苯酚,对其吸附和脱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并对动态吸附一脱附进行了稳定性实验。在最佳的吸附条件下,装填4g活性炭纤维可处理含对硝基苯酚1000mg/L的废水1400mL,出水对硝基苯酚浓度〈2mg/L,达到国家综合污水一级排放标准,活性炭纤维有效吸附量可达349.87mg/g。在最佳脱附条件下,脱附率〉99%,并可从高浓度脱附液中回收对硝基苯酚。稳定性实验表明,吸附-脱附性能稳定,采用活性炭纤维吸附处理对硝基苯酚废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实际工业应用中活性炭吸附VOCs存在的竞争吸附导致吸附量减少的问题,以彩板印刷过程产生的甲苯、乙酸乙酯、异丙醇为代表,采用浸渍法对煤基活性炭进行掺杂氧化镁改性,提高活性炭在实际应用中多组分吸附体系的吸附容量。结果表明,氧化镁的最佳掺杂比和焙烧温度分别为1%和450 ℃,相比原始活性炭,AC/MgO-1%在单组分吸附实验中对甲苯、乙酸乙酯、异丙醇的吸附容量分别提高了42%、18%、25%,在二元吸附实验中,弱吸附质在AC/MgO-1%的被取代量由51%、55%、38%下降至24%、44%、33%,二元竞争作用减弱,吸附容量提高34%~80%;经五次吸脱附循环实验后,AC/MgO-1%的吸附容量仍维持在92.68%以上。DFT计算结果表明,甲苯、乙酸乙酯、异丙醇在AC上吸附的过程中,甲苯为强吸附质,在氧化镁上吸附时异丙醇为强吸附质,氧化镁掺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二元竞争作用;SEM、BET、FTIR及XRD表征结果表明,掺杂氧化镁虽会减少比表面积,但会增加其极性官能团和活性位点,提高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7.
8.
采用动态吸附法在25℃下,测定了3种活性炭纤维(ACF-1、ACF-2和ACF-3)对含溴甲烷气体的吸附性能和回收效果,并对活性炭纤维的孔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了孔结构、溴甲烷浓度、气体流量、循环使用次数等因素对活性炭纤维吸附溴甲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比表面积大小及0.4~0.8 nm左右的微孔数量决定了其对溴甲烷吸附性能的优劣;气体中溴甲烷的浓度的提高使活性炭纤维对溴甲烷的穿透和饱和吸附量增加,而气体流量的增加则使活性炭纤维对溴甲烷的穿透和饱和吸附量降低,但两者均使穿透和饱和吸附时间缩短;活性炭纤维多次循环使用后,对溴甲烷的吸附容量明显地降低,循环12次后达到稳定吸附,其稳定吸附值为133.5 mg/g.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活性炭纤维在高含水率下对二氯甲烷气体的吸附回收性能,以道康宁184为试剂,通过气相沉积工艺在活性炭纤维表面制备疏水涂层,并表征其结构,评价其疏水和吸附性能。表面处理样品ACF-P250与水的接触角达到126°,SEM检测结果也证实其表面沉积了低表面能物质聚二甲基硅氧烷。采用自制的溶剂回收吸附装置对改性样品ACF-P250和原样ACF-YY进行动态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同样在100%~110%含水率条件下,ACF-P250的动态吸附量高81.2%。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浸渍焙烧法对活性炭进行负载锰(Mn)改性,考察改性活性炭对甲苯、乙酸乙酯及甲苯-乙酸乙酯二元混合气体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活性炭浸渍于1.0%高锰酸钾溶液改性后的吸附性能最好.对于单组分VOCs气体,改性后活性炭对甲苯和乙酸乙酯的吸附量较未改性前分别提高了12.7%和16.3%;对于二元混合VOCs气体,改性后活性炭对甲苯及乙酸乙酯的吸附量分别提高了13.1%和22.9%.BET、SEM、FTIR等分析表明, Mn改性活性炭比表面积变大和总孔容增加是改性后吸附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12.
微生物还原浸出法回收废旧电池粉末中的金属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驯化培养K1、K2、K3 3株锰还原异养微生物,使微生物耐受电池重金属离子的能力提高.通过微生物的还原作用将二氧化锰还原成二价锰离子回收利用.微生物利用MnO2作为代谢呼吸链最终电子受体,传递氧化有机物产生的电子,还原溶浸锰于介质中.与其他菌株相比,K1菌株表现出很强的金属耐受性,最终浸出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13.
改性半焦脱除烟气中SO2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内蒙工业副产褐煤半焦(比表面积49.187m^2/g,孔容0.0351cm^2/g),采用加压水热化学活化法,HNO3活化法和高温煅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半焦烟气脱硫剂,并对脱硫剂的脱硫性能进行固定床活性评价。分析表明,其脱硫效果比较好,转化率维持在50%以上的累计硫容可达24.30%,脱硫时间长达35h,远远高于原料半焦的脱硫效果(硫容为0.68%,时间为1.5h);同时采用水洗法对脱硫剂进行再生,其再生液可用来制备浓度为9.01%的稀硫酸。 相似文献
14.
利用废弃绿茶叶粉末(简称茶叶末)作为吸附剂,考察了pH、温度、时间等对水溶液中Co2+的影响。结果表明:(1)茶叶末对Co2+的吸附量随着pH的上升而上升,其中pH=5.50为最佳。茶叶末对Co2+的吸附量均随时间延长呈现上升趋势,吸附速度先快后慢,吸附最佳时间为90min。(2)不同温度下,茶叶末对Co2+的吸附较好地符合Langmuir模型。该吸附过程是化学离子交换过程,主要发生在重金属离子与羟基、氨基的氢原子之间。(3)茶叶末对Co2+的吸附是自发、放热过程,降温有利于吸附,反应时吸附界面上的混乱度增加。(4)盐酸是很好的解吸介质,解吸率为92.65%。通过灼烧(或燃烧)可以回收水溶液中绝大部分的Co2+,不仅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节约了资源。 相似文献
15.
国内成功运营的餐厨垃圾处理厂臭气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目前国内成功运营的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厂为采样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该厂的主要工段,如卸料室、破碎室、湿热反应器出气口、好氧发酵仓、厌氧发酵区以及厂界的臭气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6个采样点共检测出包括芳香烃、硫化物、卤代物、烯烃、烷烃、醇、醛、酮和酯在内的9类66种物质,各采样点臭气总浓度分别为:11.738、18.390、30.917、25.097、4.737和2.635mg/m3。其中湿热反应器出气口处恶臭气体浓度最高,其芳香烃、硫化物、卤代物、烯烃、烷烃、酮及酯类物质均高于其他检测点,需对该工段进行重点监测和控制。恶臭排放特征分析表明,各点的H2S浓度均超过嗅觉阈值,除厂界外甲硫醇和二甲二硫检测值均超过嗅觉阈值。 相似文献
16.
Removal of phenolic estrogen pollutant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of water using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ic microsphere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n Y Shi Y Jiang M Jin Y Peng Y Lu B Dai K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arking, Essex : 1987)》2008,153(2):483-491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s of using Bisphenol A-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ic microspheres (MIPMs) to remove phenolic estrogen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of water were evaluated. MIPMs prepared by precipitation polymerization removed a group of phenolic estrogens from different kinds of water selectively and effectively. The highest removal efficiency was observed at pH=5. Fifty millimoles per litre ions or 10mg/L humid acid improved removal efficiency. MIPMs were more suitable to remove trace estrogens in large volume than high concentration of estrogens in small volume.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spiked tap water, lake water and river water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distilled water. Hundred milligrams of MIPMs had higher removal selectivity and efficiency than those of 100mg or 300mg activated carbons. Moreover, MIPMs can be re-used for at least 30 times without losing any removal efficiency. MIPMs provided a selective, simple, reliable and practicable solution to remove trace phenolic estrogen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of water. 相似文献
17.
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苯乙烯废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进口气体中苯乙烯浓度、气体流量和液体流量等3个因素对生物膜填料塔净化苯乙烯废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进口气体中苯乙烯浓度为1000mg/m^3以下、气体流量为200L/h、循环液流量为10L/h的操作条件下,废气中苯乙烯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餐厨垃圾处理厂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目前国内成功运营的餐厨垃圾处理厂为采样点,该厂以利用餐厨垃圾生产生物蛋白饲料和厌氧发酵为主要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较高的工段,如破碎室、湿热反应器、好氧发酵仓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个采样点共检测出65种物质,包括醇、醛、酮、酯、芳香烃、硫化物、卤代物、烯烃和烷烃9类.湿热反应器排放VOCs浓度最高且包含物质种类最多,其中酮、酯、芳香烃、硫化物、卤代物、烯烃及烷烃类物质浓度均高于其他检测点,需对该工段进行重点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