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将"混凝沉淀-前置砂滤池-升流式生物活性炭滤池"工艺出水分别进入后砂滤池与超滤膜组件,比较两者对水中的浊度、COD_(Mn)、氨氮、颗粒数及微型生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超滤膜平均去浊率为31.57%,去浊优势不是很明显,但明显高于后砂滤池去浊率;对于COD_(Mn)的去除,后砂滤池的平均去除率为6.80%,优于超滤膜;后砂滤池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50.08%,相比超滤膜优势很明显;超滤膜出水颗粒数相对较平稳,且能有效保证饮用水生物安全性。后砂滤池的微絮凝作用,可使其出水浊度、COD_(Mn)及微型生物数量均有所降低,但其对微型生物的去除效果与超滤膜相比仍有不足。  相似文献   

2.
利用生物膜环状反应器模拟配水管网系统,将水厂砂滤池出水经过臭氧氧化后投加氯然后进入该模拟管网,另外把水厂砂滤池出水加氯后通入另一模拟管网作为对照实验。通过对两管网出水余氯、总铁、浊度、溶解性有机物(DOC)、以及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THMs)、卤乙酸(HAAs)生成情况的测定,研究了饮用水臭氧处理对管网出水水质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管网出水的余氯、总铁、浊度以及THMs、HAAs含量相差不大,但DOC在臭氧氯管网中消耗较多。同时通过高效凝胶色谱(HPSEC),红外光谱(FTIR)和三维荧光光谱(EEM)表征了不同管网进出水DOC变化,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后的管网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荧光光谱中三区富里酸和五区腐植酸荧光峰值(ФⅢ+Ⅴ,n)减小较多,管网出水消毒副产物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3.
刘阳  张燕 《环境工程学报》2012,6(11):3822-3826
以嘉兴市某水厂沉后水为进水进行实验,研究炭砂滤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性能,以及炭砂滤池取代活性炭+砂滤池的可能性,探讨了短流程工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炭砂滤池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浊度、氨氮、CODMn和铁、锰等污染物,与活性炭柱相比,炭砂滤池在降低出水浊度和水中颗粒数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即砂垫层对控制出水浊度和保障微生物安全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在实验条件下,增加活性炭层厚度或者降低滤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对CODMn的去除率。在设计滤速为9~10 m/h,CODMn〈4.5 mg/L时,可直接以炭砂滤池取代活性炭池+砂滤池,仍然能保证出水CODMn〈3 mg/L。  相似文献   

4.
李芳  陆少鸣 《环境工程学报》2013,7(7):2414-2418
采用中置O3-BAC工艺进行中试实验,通过对微生物、微型生物、消毒副产物和AOC进行检测分析,研究了不同的消毒方式对砂滤池出水消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氯消毒对微型生物、微生物的去除效果稍弱于臭氧联合氯消毒;对于消毒副产物而言,氯消毒产生的卤代烃、氯酸盐的含量高于臭氧联合氯消毒,产生的溴酸盐两者处于同一水平,而产生的甲醛则是氯消毒低于臭氧联合氯消毒;氯消毒最终砂滤池出水AOC平均含量75.93μg乙酸碳/L,臭氧联合氯消毒为101.23μg乙酸碳/L,大于100μg乙酸碳/L,不利于供水管网的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新型炭滤-砂滤工艺对南方湿热地区微污染源水进行中试规模的微絮凝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接触絮凝时间为2~5 min时,投加1.0 mg/L的PAC微絮凝效果最好。运行稳定后,砂滤器出水浊度≤0.1 NTU,对COD Mn的去除效果有一定改善,微型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较炭滤器有大幅度下降,其中双层砂滤的效果优于单层粗砂,但其水头损失增长较快。通过微絮凝,砂滤器对炭滤器反冲洗后初滤水能有较好处理效果,可有效简化运行工艺。同时可保证滤后水中铝含量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廖伟  陆少鸣 《环境工程学报》2011,5(9):2013-2017
在给水曝气生物滤池内置粉末活性炭,对比分析其对各工艺单元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确定给水曝气生物滤池内置粉末活性炭的作用与最佳投加量,研究表明,给水曝气生物滤池将活性炭截留在滤池内,大幅度提高了粉末活性炭利用率,部分未饱和粉末活性炭通过反冲洗排入后续常规处理系统,作为生物载体仍能够进一步发挥生物强化作用。当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为8 mg/L时,砂滤出水氨氮、CODMn、浊度和色度均值分别为:0.02 mg/L,1.82 mg/L0,.46 NTU和6度,去除率分别达到99.6%、71.2%、99.1%和80.6%,出水指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规定的标准。与常规工艺相比,投加量降低了20%~60%。  相似文献   

7.
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启动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曝气生物滤池是在普通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开发的污水处理新工艺.研究了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时各级的启动状况,考察了出水中主要污染物和生物滤池内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氧化有机物的碳化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速度要远快于氧化氨氮的硝化曝气生物滤池.鉴于这两部分在启动期间表现出来的不同特性,在处理生活污水的时候,为了获得更快的同步启动速度,这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应分别启动,并重点针对硝化滤池增加强化措施.  相似文献   

8.
饮用水中的病毒会引发人体健康风险,故消毒是饮用水生物安全的重要屏障。为了比较不同消毒工艺对病毒的灭活效果,在总结水介质中常见病毒的种类及特性的基础上,围绕当前饮用水处理中广泛应用的消毒工艺(氯、氯胺、臭氧、二氧化氯、紫外线),梳理了各种消毒工艺的原理、影响因素、消毒效果及实际应用中的问题。鉴于消毒工艺进水水质对病毒灭活效果影响较大,且饮用水常规、深度处理工艺均可直接、间接强化对病毒的去除效果,故提出"常规处理+深度处理+消毒"协同高效运行的饮用水多级屏障处理工艺,以有效控制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引发的饮用水水质风险。  相似文献   

9.
锰广泛存在于天然水体中,含量过高对人体健康存在诸多不良影响。将膜分离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技术相结合,深入探讨了传统饮用水净化工艺对溶解态和悬浮态锰的去除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水深的增加,水源水体中的总锰呈上升趋势,溶解态锰则无明显变化。在各处理单元中,混凝-沉淀过程对颗粒态锰的脱稳沉淀和部分溶解态锰的吸附去除起着主要作用,砂滤对溶解态锰的氧化去除可以忽略;当原水中的总锰含量在0.28 mg·L-1时,处理出水中的锰含量在0.21 mg·L-1,平均去除率仅为25%。进行高锰酸盐预氧化,可有效提升总锰在后续各净化单元中的去除效率,处理出水可满足居民饮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0.
在连续式65d运行过程中,采用砂滤/超滤回用处理校园景观水,对校园景观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浊度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生物滤池对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为1.5%~37.0%,平均去除率为18.7%;超滤膜对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为40.5%~93.7%,平均去除率为67.5%。(2)生物滤池对氨氮去除率为1.0%~77.6%。(3)砂滤/超滤工艺对浊度的去除率为24.6%~100.0%。(4)生物滤池内生物相以菌胶团和后生动物为主,利用后生动物对有机颗粒等的吞噬,使系统具有良好反堵塞自我调节作用。(5)利用10%(质量分数)NaOH对膜清洗效果要优于10%(质量分数)HCl。  相似文献   

11.
Minimiz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drinking water industry is required to minimize DBPs levels while ensuring adequate disinfection. In this study, efficient and appropriate treatment scheme for the reduction 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 (DBPs) formation in drinking water containing natural organic matter has been established. This was carried out by the investigation of different treatment schemes consisting of enhanced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disinfection by using chlorine dioxide/ozone, filtration by sand filter, or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GAC). Bench scale treatment schemes were applied on actual samples from different selected sites to identify the best condi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effluent of each step in the treatment train in order to analyze pH, UV absorbance at 254 nm (UVA254), specific UV absorbance at 254 nm (SUVA254),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haloacetic acids (HAAs) and trihalomethanes (THMs). The obtain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using pre-ozonation/enhanced coagulation/activated carbon filtration treatment train appears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for reducing DBPs precursors in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2.
紫外线杀菌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来水的消毒目前普遍采用氯及含氯化合物药剂,消毒过程中产生三卤甲烷等致癌或致突变物质,从而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许多国家已经禁止在消毒中使用含氯药剂。因此,具有安全可靠高效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消毒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紫外线的使用也有一定的限制,通过紫外线照射时间及进水浊度的变化,研究了具有一定照射强度的紫外灯的杀菌效能变化,并得出了紫外线具有最佳杀菌效果的进水极限浊度和照射时间。同时还研究了紫外线对具有不同抗性的细菌的系灭效率,为饮用水和污水的消毒处理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深度处理高浓度氨氮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研究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对于高浓度氨氮原水的处理效果以及工艺运行稳定情况。以某自来水厂常规工艺沉淀池出水预加硫酸铵作为研究对象,原水氨氮平均浓度3.67 mg/L,实验条件:温度31.2℃,pH 7.13,滤速8~12 m/h,气水比0.5和1。采用3种不同工况条件进行实验,确定滤速10 m/h和气水比0.5的为最佳运行工况。在此工况下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对于氨氮和COD 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7.5%和19.2%,亚硝酸盐积累率为0.9%;出水氨氮浓度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同时炭滤池的出水浊度相比进水略微上升。  相似文献   

14.
反冲洗周期是生物除铁除锰滤池的一个重要运行参数,实验中分别设定反冲洗周期为24、48和72 h,考察反冲洗周期对成熟稳定运行的滤柱出水铁、锰、氨氮和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反冲洗周期,滤柱对铁、锰和氨氮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出水中的总Fe、Mn2+和NH4+-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018、0.003和0.016 mg/L,0.010、0.001和0.014 mg/L,0.013、0.001和0.014 mg/L,均远低于国家标准,说明反冲洗周期变化对三者的去除效果没有影响。反冲洗周期为24、48和72 h时,出水平均浊度分别为0.27、0.38和0.57 NTU,反冲洗周期越长,出水浊度越高。滤柱沿程浊度分析发现,浊度主要在0~0.4 m去除,出水浊度与滤层厚度无关。反冲洗后5 min出水浊度为3.16 NTU,15 min降到了1 NTU以下,25 min降到了0.5 NTU,60 min大约降到了反冲洗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光催化处理饮用水微量污染物以及在饮用水消毒和杀菌方面的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论述了 TiO2光催化处理饮用水中的微量卤代物、腐殖质、微生物代谢产物,以及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光催化杀灭微生物的作用机制,最后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反冲洗周期是生物除铁除锰滤池的一个重要运行参数,实验中分别设定反冲洗周期为24、48和72h,考察反冲洗周期对成熟稳定运行的滤柱出水铁、锰、氨氮和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反冲洗周期,滤柱对铁、锰和氨氮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出水中的总Fe、Mn“和NH?-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018、0.003和0.016mg/L,0.010、0.001和0.014mg/L,0.013、0.001和0.014mg/L,均远低于国家标准,说明反冲洗周期变化对三者的去除效果没有影响。反冲洗周期为24、48和72h时,出水平均浊度分别为0.27、0.38和0.57NTU,反冲洗周期越长,出水浊度越高。滤柱沿程浊度分析发现,浊度主要在0~O.4m去除,出水浊度与滤层厚度无关。反冲洗后5rain出水浊度为3.16NTU,15min降到了1NTU以下,25min降到了0.5NTU,60min大约降到了反冲洗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管道分质供水消毒副产物及其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毒副产物是饮用水中应主要控制的毒害物。然而,管道分质供水中消毒副产物特征及污染水平很少研究。以某一管道分质供水工程为例,对其中消毒副产物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管道分质供水消毒副产物在量与质上与其源水自来水存在很大差别。在管道分质供水中消毒副产物量少,一般不到自来水的1/10,且主要是一些毒性较低、与供水管材有关的溶出物。据此计算出管道分质供水由消毒副产物引起的致癌风险性一般不到其源水的1/10,其安全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小型CAF气浮设备处理滇池含藻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制的小型涡凹型气浮(CAF)设备处理滇池含藻水,结果表明,在气浮时间为1min,分离时间为6min的条件下,聚硅硫酸铁铝(PFASSI)用量为40mg/L时,对藻类和浊度的净化效率最大分别为801%和786%;在聚丙烯酰胺(PAM)的用量为2mg/L时,对藻类和浊度的净化效率分别为959%和932%。使用PFASSI(20mg/L)和PAM(1mg/L)的组合絮凝剂时,滇池含藻水的含藻量由557mg/L降到557mg/L,浊度由375度降到27度,二者的去除率分别为99%和928%。  相似文献   

19.
活性氧化铝和其他滤料除微量磷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活性氧化铝和其他7种滤料在饮用水工艺中对微量磷和浊度的去除效果,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活性氧化铝对溶解性总磷的去除效果明显要优于其他7种滤料,对颗粒态总磷的去除效果和其他7种滤料相比没有优势,活性氧化铝对总磷的去除优势主要在于对溶解性总磷的吸附性能,对于浊度的去除效果和其他7种滤料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