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鼓泡法研究了海水及浓海水对二氧化硫的吸收效果,并考察了吸收液温度、气体流量、盐度及碱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浓海水对二氧化硫的吸收能力较海水明显提高,且温度越高浓海水优势越明显,气体流量为200 mL/min,二氧化硫浓度为3 140 mg/m3,25℃时,浓海水的穿透时间较原海水延长20 min,60℃时则延长30 min.相同碱度条件下,盐度的增加对海水吸收二氧化硫无明显影响;而在相同盐度条件下,碱度的增加可显著提高海水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3.
4.
利用实验室规模的鼓泡式反应装置,对比了碳酸钙、氧化镁和氧化镁/硫酸镁脱硫剂的反应活性,证实脱硫液中高浓度硫酸镁的存在是保证镁法脱硫效率高于钙法的重要因素,并考察了硫酸镁浓度、脱硫剂(氧化镁)浓度、烟气量、SO2浓度和吸收液温度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硫反应可以根据pH分为2个不同阶段;反应过程中脱硫效率随着硫酸镁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烟气量增加将会导致脱硫效率有所下降;入口SO2浓度升高,脱硫效率下降;氧化镁浓度、温度对脱硫效率影响不显著。结合实验现象进行推断,氧化镁脱硫的反应过程受SO2在气液两相界面的传质扩散和其水解产物在液相的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5.
6.
7.
湍球塔和喷淋塔的海水脱硫冷态实验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湍球塔和喷淋塔的海水脱硫冷态实验对比,研究海水脱硫过程中烟气和海水参数对湍球塔和喷淋塔脱硫的不同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2分压力增大,脱硫效率和尾水pH值减小;海水碱度、pH值和液气比增大,脱硫效率和尾水pH值也随之增大;湍球塔的脱硫效率和尾水pH值与液气比改变方式无关,实验用湍球塔的合适液气比值为2.3 L/m3;湍球塔脱硫实验中,塔内气速为1.58 m/s,SO2分压力为20 Pa,水温为10.2℃,液气比为1.1~2.8 L/m3时,尾水pH值在2.4~2.8之间;增大液气比时,喷淋塔改变海水流量的脱硫效果要比改变气体流量的脱硫效果明显;塔内气速1 m/s以上时,一级喷淋塔的脱硫效率要比湍球塔小很多,有时只有湍球塔的1/2左右。 相似文献
8.
9.
在海水烟气脱硫中试实验台上进行了填料形式、填料高度变化对脱硫效率和系统压降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研究中将喷淋空塔和分别填装A型、B型、C型3种填料的吸收塔进行了综合性能对比,并进行了填料高度分别为0.6、1.2和1.8 m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填料塔的脱硫效率高于喷淋空塔;当空塔气速为3 m/s时,填装C型填料的吸收塔的综合性能最优;当空塔气速小于2.5 m/s时,填装A型填料的吸收塔的综合性能最优;在满足相同脱硫效率的指标下,虽然增加填料高度降低了海水喷淋量,并且系统压降出现一定比例下降,但是在工程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塔高、填料支架载荷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填料堆积高度。 相似文献
10.
钢渣脱除烧结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钢渣的分析,确定了其作为脱硫剂的可能性。从钢渣在不同操作条件下脱硫的实验研究看,钢渣能有效地脱除烟气中的SO2,在湿润状态、低流速条件下,微细钢渣的脱硫能力较强,钢渣作为脱硫剂使用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1.
应用批量平衡法,以膨润土、硅藻土和氧化镁为原料,探索了组配固化剂对Pb2+的吸附性能、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为将天然材料固化剂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组配固化剂对Pb2+的吸附行为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反应,以物理吸附为主,30、40和50 ℃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96.2、114.9和151.5 mg·g-1。吸附过程受pH值和盐度的影响,膨润土、硅藻土与氧化镁混合,能有效提高对Pb2+的吸附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选取柠檬酸盐改良磁性纳米颗粒汲取液作为正渗透汲取液,研究其在浓盐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热合成方法控制温度为30、60和90℃时制成了柠檬酸盐改良磁性纳米颗粒(MNP0、MNP1和MNP2)。对3种磁性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的结果显示,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分散性提高,同时温度升高,更有利于柠檬酸盐包覆到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不同温度条件下合成的3种柠檬酸盐磁性纳米颗粒处理浓盐水测定水通量和反向盐通量研究表明,MNP2的水通量较MNP0和MNP1高,为23 L·(m2·h)-1,且水通量下降较稳定,反向盐通量较小。不同粒径的MNP2处理浓盐水研究结果表明,水通量随粒径的减小呈现增加趋势,粒径为3.5 nm时的渗透压和水通量最高且减压渗透(pressure relief osmosis,PRO)模式下水通量较正渗透(forward osmosis,FO)模式高。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为了探讨低浓度磷吸附的方法,比较了粉煤灰、煤质活性炭和粉煤灰碎砖块颗粒这3种价廉易得的吸附材料的除磷效果。经对比确定以粉煤灰为吸附剂,研究了反应时间、粉煤灰投加量以及溶液pH对深度除磷效果的影响。同时为了解粉煤灰高效除磷原理,利用SEM和XRD对其表面形状、所含元素及其内部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粉煤灰比煤质活性碳和粉煤灰砖砖块颗粒的除磷效果更好,去除率高达98.9%;SEM和XRD表征结果显示,由于粉煤灰表面积较大、表面能高、含有Si—O—Si和Si—O—Al—O偶极键及铝、铁和钙的氧化物,使得粉煤灰对低浓度的磷有着高效的去除率;吸附磷后的粉煤灰表面形成了一层絮状物,经EDS分析显示其组成以钙磷沉淀为主;1 g粉煤灰对1 mg/L的磷酸盐溶液在pH=10、反应时间60 min时表现出最佳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8.
油田含油污泥热解制备烟气脱硫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油田含油污泥深度资源化,针对高含油的孤岛采油厂含油污泥采用热解处理,回收油气资源的同时将热解残渣制备成烟气脱硫剂。以苯吸附值和热解残渣含油率为基准对热解工艺进行了优化,对热解油品和残渣进行分析,热解残渣经过后续处理进行了烟气脱硫性能评价。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热解最佳工艺条件为:氮气保护下,热解温度550℃,热解时间4h,升温速率10℃/min。此时苯吸附值为60.12mg/g,热解残渣含油率为0.29%。最佳工艺条件下,热解油品产率可达10%左右,回收率大于65%,热裂解作用明显,热解油品的品质较好,产生的不凝气体可以作为洁净燃料气;热解残渣经过后续处理,可用于脱除烟气中的SO2,吸附脱硫能力较好,穿透硫容达到3%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以Y型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Ni-Y分子筛吸附剂。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低温液氮吸附法、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Ni-Y分子筛进行表征,使用静态吸附方法考察吸附条件对分子筛吸附燃料油中二苯并噻吩性能的影响,并使用Langmuir-Freundlich(L-F)方程对分子筛的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Ni2+离子的改性对分子筛的孔道结构影响不显著。吸附过程中,吸附时间、剂油比以及芳烃类物质的干扰,都对吸附效果有较大影响。利用L-F方程拟合,计算出25℃时Ni-Y分子筛对二苯并噻吩的饱和吸附量为72.9 mg/g。 相似文献
20.
以成本低的铝工业废矿渣(赤泥)为原材料,通过高温煅烧和酸化处理对赤泥进行活化,制备了除氟吸附剂。研究了反应时间、投加量、初始氟浓度、溶液温度、共存阴离子和pH值对活化赤泥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触反应时间为18 h时,吸附接近平衡。活化赤泥对氟离子的吸附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另外,初始浓度越高,吸附容量越大。与Freundlich相比,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氟离子的吸附特性,最大吸附量可达2.71 mg/g。SO24-、Cl-和NO3-存在时(〈1 000 mg/L),对氟离子的吸附几乎没有影响,然而,HCO3-、PO34-和氟离子共存时,会对氟吸附造成不利影响。活化赤泥在pH值3.5~11.0时,具有较好的吸附稳定性。活化赤泥是一种吸附容量高、性能稳定的环境友好型除氟材料,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