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京都议定书,2008-2012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1990年减少5.2%,这一规定为各国提高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利用提供了机遇。至今全球风电装机总功率已达5000万kW,全球风机从业人员约10万人。欧洲风机占全球市场70%,按每生产100万kW·h风电可减排二氧化碳600t计,至2020年每年生产的风电可减排二氧化碳18.3亿t,至2040年,每年可减排51.1亿t。目前新装风机单机平均功率为1200kW,2007年将增至1500kW,2013年可增至2000kW,单机装机功率增大,风机数量将减少,风机价格和风电生产成本也将降低,目前风电生产成本为每千瓦小时3.79美分,至2010和2020…  相似文献   

2.
钢铁行业是NOX污染减排的重点领域。在预测钢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基于情景分析法,设置3个NOX排放情景,估算出2020年不同情景下钢铁行业NOX排放量及不同控制措施的减排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未来钢铁行业产品产量的快速上涨加大了NOX减排压力。在不实施额外NOX控制措施的情况下,2020年钢铁行业NOX排放量约为108万t,相比2013年上涨9%。实施钢铁行业NOX排放控制措施可取得显著的减排效果,根据两种控制情景预计NOX的减排比例分别为5%和13%。淘汰落后产能和烧结烟气循环技术是NOX减排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原铝生产流程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基础材料,然而由其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排放也逐渐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本研究计算了我国原铝生产不同年度的生命周期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分析了资源消耗和生产工序能耗等影响因素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各年原铝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电力和阳极效应导致的排放所占比重分别为68.5%和7.9%,其他影响因素所占比重均低于6%;与温室气体排放关联度最高的3个影响因素依次是电耗、煤气燃烧和石灰石煅烧,其值分别为0.937、0.899和0.893;在目前铝电耗和阳极效应控制水平提升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降低煤气的消耗,提高石灰石的使用效率,是实现原铝生产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5):106-107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专家在2008年4月23日表示,电力行业、车辆交通已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两大“罪魁祸首”,其中电力温室气体排放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0%,而车辆交通温室气体排放占20%。  相似文献   

5.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的生效要求有 5 5个国家批准 ,且其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应占 1990年工业化国家排放总量的 5 5 %以上。据统计 ,工业化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 ,美国占 3 6.1% ,欧盟占 2 4.2 % ,俄罗斯占 17.4% ,日本占 8.5 %。迄今已有 47个国家批准该条约。欧盟国家中 ,丹麦、法国、卢森堡和葡萄牙已批准 ,约占欧盟排放量的 1/3。美国拒绝参加京都议定书 ,但布什政府于今年 2月宣布一项替代计划 ,即 10年内减少温室气体“强度”18% ,其所称“强度”是指排放量与经济产值之比。许多专家对此持否定态度。欧盟正努力促其成员国在 6…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废弃物的产生量显著增长,而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也成为了产生温室气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排放源。采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和《浙江省市县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推荐的方法,估算了2005—2013年宁波市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针对固体废弃物填埋、焚烧和废水处理等过程估算排放总量和强度。结果表明,2005—2013年宁波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13年比2005年增长了78%,其中,固体废弃物焚烧过程增幅最大,增长了7倍。至2013年,固体废弃物填埋过程仍是占比最大的排放源,其次是固体废弃物焚烧和工业废水处理过程,排放比例分别为40.12%(质量分数,下同)、26.00%、22.53%。最后,提出了减少宁波市废弃物处理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即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减少垃圾产生量、增加焚烧处理比例、加大垃圾填埋气回收和适度控制温室气体高排放行业的发展规模等。  相似文献   

7.
为推进欧盟国家加速实现京都议定书 ,欧盟于 2 0 0 2年 12月 10日同意建立第一个国际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系统。欧盟部长会议讨论并通过这一实施计划 ,并报请欧洲议会批准。该交易系统涉及 15个欧盟国家共约 5 0 0 0家设施 ,2 0 0 5年起 ,电力工业等部门将确定二氧化碳排放限额 ,如超额排放每吨二氧化碳将罚款 40欧元 ,至 2 0 0 8年 ,罚款将增至 10 0欧元。据称 ,欧盟还计划在交易系统中增加甲烷等其他温室气体欧盟第一个国际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系统建立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指导广东省进一步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运用统计分析和空气质量模拟方法,分析广东省实现各城市PM_(2.5)浓度全面达标的污染物减排需求,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结合各行业的污染物排放强度,识别广东省加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需要关注的重点行业领域,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结果表明,仅依靠既定的末端治理和能源、交通结构调整措施无法实现2020年广东省各城市PM_(2.5)浓度全面达标的目标,产业结构调整在SO_2、NO_x、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减排中至少需发挥11%~19%的减排贡献作用,重点应针对区域内的非金属矿物制品、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造纸、纺织印染、化学纤维制造等行业进行调控,主动淘汰落后产能。  相似文献   

9.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控制污染物排放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石燃料燃烧利用过程中排放的大量毒害气体和CO2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危害,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相应的控制排放技术不断发展,其中生物质能利用由于其CO2零排放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技术之一.采用LCA方法,选择生物质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生物质热裂解发电、生物质与煤混烧发电3种方案与燃煤发电进行了对比,分析生物质利用过程减排温室气体CO2、毒性气体(SOX、NOX)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生产1 kW*h电能的生命周期中,3种生物质发电方案的CO2排放量远远小于燃煤发电,特别是生物质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和生物质热裂解发电两种方案减排CO2达到了87%~94%.由于生物质低硫和低氮特性,该两种方案中NOX和SOX的减排量也非常显著,即使是生物质与煤按1∶9(质量比)混燃都可以达到25.2%和8.9%的减排效果.综合而言,生物质能的利用,不论是气化、热解或者共燃都是减排CO2、NOX和SOX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美国布什政府坚持不参与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有关行动 ,即 :将美国 2 0 0 8~ 2 0 12年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到 1991年水平以下7%。美参议院的 1名共和党人和 1名民主党人议员拟联合提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提案 ,该提案要求到 2 0 1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降至 2 0 0 0年水平 ,到 2 0 16年降至 1990年水平。该提案提出排放源的限值 ,对排放额度可进行交易。但提出的额度仅适用于年排放量超过 1万 t温室气体的单位。提案人称 ,“该提案将向其盟国表明美国是认真对待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通过排放额度和市场运作将激发美国人的革新精神 ,减缓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11.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3):203-203
美国最大化学公司———道(Dow)化学公司己向新闻媒体公开了2015年要达到的环境目标。以2005年为基线,至2015年将降低75%的环境、健康和安全指标数。尽量减少生产事故,没有死亡事故,减少泄漏和安全隐患。该公司承诺将能效提高25%,每年削减温室气体排放2.5%,相当于削减300万辆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美国道(Dow)化学公司确定2015年环境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以《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ISO 14067:2018)为依据,以等量镍资源生产1 t高镍镍钴锰酸锂(NCM811)电池的正极材料为目标,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退役低镍镍钴锰酸锂(NCM111)电池回收再利用过程的碳足迹进行研究。计算得到,通过回收NCM111电池生产1 t NCM811电池的正极材料净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8.4 t(以CO2当量计),比正常使用原生材料生产1 t NCM811电池的正极材料可以减少36.3%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建议NCM811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过程中关注氢氧化钠和电的温室气体减排。假设全部使用绿色能源,通过回收NCM111电池生产1 t NCM811电池的正极材料净温室气体排放量则将减少90.7%。  相似文献   

13.
油气田行业节能减排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相对于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油气田行业面临着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根据清洁生产源头控制以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原理,从清洁生产工艺、设备改造、废物回收利用、余热回收、能源管理5个方面介绍了油气田行业的节能减排途径,为中国油气田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欧盟已于2 0 0 3年7月建立温室气体多国排放交易体系,预计在2 0 0 5年开张。欧盟官员、环保团体和工业界均将该交易系统作为实施京都议定书规定目标的关键步骤,可望使工业费用节省达3 5 %。该项排放交易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 2 0 0 5~2 0 0 7年) ,将有10 0 0 0家以上大型设施面临排放限制,涉及电力、炼油、水泥、钢铁、玻璃、陶瓷和造纸等部门。要求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欧洲公司可以购买、出售或储存其碳额度( Carbon Credit) ,电力部门更希望实行灵活机制,使更多排放额度能进入市场,以便降低其价格,保持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第二阶…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环境和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山东省重点工业行业废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排放特征,并通过情景分析对2020年该省重点行业的石油类污染物减排潜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2006—2012年山东省石油类污染物排放的行业结构特征明显,包括石化行业在内的7个重点行业的排放量占该省排放总量的85%以上;从年际变化来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排放量所占比例出现明显的下降,由2006年的约48%下降至2012年的20%左右;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排放量所占比例明显上升,由2006年的0.18%迅速增加到2012年的23.69%,成为山东省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放的主要行业;在设计的高标准方案下,2020年石油类污染物的排放量预计为485.31t,比2012年降低了8%,其中石化行业的石油类污染物减排潜力最大,与基准情景相比,2020年在高标准方案下石油类污染物的削减量约达1 006t,约占减排总量的55%。  相似文献   

16.
近期,国务院发布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环境保护部指出,《规划》与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相衔接,侧重于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措施的细化和目标的量化,对有关领域、行业的节能减排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是我国污染减排工作的具体部署和要求,也是实现"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核算了2006—2016年杭州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对两者协同控制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2006—2016年,杭州市城镇污水处理厂COD年去除量和TN年去除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COD年去除量和TN年去除量分别为349 168.73、20 715.10t,比2006年分别增长了28.8%、90.8%。2016年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年排放总量为614 231.47t(以CO_2当量计),主要来自去除COD产生的CH_4和消耗电力产生的CO_2,主要影响因素是COD年去除量和年耗电量。建议杭州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开展废水处理CH_4回收示范工程,开展污泥厌氧消化CH_4收集利用、选择合适的低碳水处理技术等污染物去除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协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国内燃油工业炉首次应用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的运行情况.设计脱硫前SO2质量浓度1 200 mg/mN3,脱硫率95%;实际运行脱硫前SO2质量浓度250 mg/mN3以下,脱硫后SO2质量浓度在10 mg/mN3以下,脱硫率达97%以上,污水达标排放,吨SO2减排成本为4 983.8元,折算成吨原油加工成本为0.2...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能源基地,温室气体排放量位居中国前列,减排压力巨大。采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修正性方法,测算并分析了近年来山西省能源消费的CO2排放情况,并以山西省CO2排放大户——火电行业为例,构建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研究了火电行业实施CO2减排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1)2001—2011年,山西省CO2排放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在中国占比较大;(2)能源消费构成不合理与产业结构不均衡是山西省CO2低排放缺陷正在快速加剧的主要原因;(3)火电行业短期内较有效的减排措施主要为提高管理水平以及传统火电机组改造扩容,从中长期看,则更多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同时,针对山西省CO2排放特点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与建议,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山西省低碳经济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 2 0年能源方案表明 ,亚洲未来 2 0至 3 0年内 ,煤和石油的需求将会增长 2至 3倍 ,因此全亚洲的硫排放未来数十年仍会继续增长。据美国估算 ,1995年后亚洲二氧化硫排放量开始减少 ,由 1995年的 3 85 0万 t降至 2 0 0 0年的 3 440万 t。主要是由于中国二氧化硫的减排 ,中国占整个亚洲二氧化硫排放量的 2 /3。 2 0年来 ,亚洲地区只有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采取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等有效措施削减二氧化硫的排放。尤其是中国 ,关闭一些小型低效的工作 ,停止开采高硫煤矿 ,改革工业和电力行业 ,1998年开始实施“两控区”二氧化硫减排政策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