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研究了阿尔丹含金云母区岩石中银和金的分布特点。这些岩石形成于该区两个依次发展的地质阶段:区域变质作用阶段和超变质作用阶段。第一阶段岩石为麻粒岩相基性结晶片岩和片麻岩。这些岩石平均含金6.8mg/t,含银74mg/t。金、银的这种含量主要取决于它们在原岩中的原始浓度。麻粒岩相岩石的超变质作用伴随有这两种元素的带出现象:暗色钾长混合岩含有5.4mg/t的Au和47mg/t的Ag。在新生的矿物共生组合之间,银也可能发生了局部再分配。所有岩石的Ag/Au比值很不稳定且变化无规律,这证明在超变质作用过程中这两种元素的性状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2.
在黔西南含砷热液金矿床中,砷异常与金矿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带性。研究结果表明,导致金、砷空间分带的原因由Au、As矿化分离引起,并受控于Au、As各自的地球化学行为及热液体系的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利用铂族元素(PGE)和挥发分来判别煌斑岩原生Au富集和次生Au富集的地球化学方法,对探索煌斑岩与Au矿化的共生关系、建立新的金矿成矿模式以及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生油岩样品中的中性氮系列化合物含量和组成变化的系统研究 ,指出了含氮化合物的热演化规律和形成机制 ,含氮化合物是沉积有机质成岩演化的产物 ,其含量和组成明显受控于有机质成熟度 ;认为 1- / 4-甲基咔唑、苯并 [a]咔唑 /苯并 [c]咔唑等比值可作为成熟度参数。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金矿床的岩石和矿石中Au、Ag、Pb、Zn、Cu和稀土元素的分配。测定了金属元素的相对富集系数、显微包囊体溶液中金的含量、交代岩中金的分布以及碳、氧和硫的同位素组成。根据取得的结果和对矿床分布规律的分析,并考虑到论及矿化赋存于具偏高金克拉克值岩石中的现有资料,得出了金矿床中的物质为混合来源的结论:挥发份来自深部源,金属和氧化硅来自壳源。最富矿石的形成作用特点是,在深部“透岩浆”流体与富金岩石长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物质经历了多次组合。  相似文献   

6.
研究区内不同时代的地层中 ,元素Au、Ag、Sb、Cu、Pb、Zn等具有不同的含量及统计参数特征 ,在区域上构成了 2个大的地球化学场和 1 0个次级场 ,它们控制了不同类型矿床的分布 ,显示了地球化学场与成矿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韧性剪切带金矿床不少已由勘探转入开采 ,当前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是矿床深部矿体延深评价。笔者对河台金矿床矿山资料进行第二次开发 ,在矿床三维空间进行系统取样分析 ,以研究河台金矿床Au与伴生微量元素在纵向及横向上的地球化学行为。本文拟运用元素含量、元素比值、元素共生组合相关分析等对河台金矿床矿体延深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熊英禹 《环境保护科学》2013,39(4):71-75,111
采用重介质分选选择性磨细酸浸联合工艺,利用磁铁矿重介质悬浮液,对粗碎后的PCB进行分选,再利用PCB中不同塑料可磨性的不同,将其进行选择性磨细,使PCB中所含金属成分与其他组分有效分离,采用酸浸工艺将各种金属成分转移到液相中,实现金属成分的高效回收。结果表明,在PCB的粒度小于等于2.5mm时,可使PCB中约55.26%的金属得到富集;86.08%的Au和89.21%的Ag被富集到磨细的粉末中,产品中的各种金属含量分别为:Au0.68kg/t,Ag0.91kg/t,Cu120.8kg/t,Al2.98kg/t,Sn28.02kg/t。当采用350mL浓H2SO4、浸出时间为8h,浸出温度为100℃条件下,对50g分选后的重组分进行酸浸时,可以使Au的回收率达到89.8%,Ag的回收率达到90.2%。与其他传统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回收效率高、低污染、低能耗等特点,可以作为PCBs资源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正> 在蛇绿岩带含金区见有常与矿体有空间联系的基性、超基性和花岗岩类的侵入体。但是,所述地壳构造的火山岩和侵入岩中金的背景值,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因此,为了查明阿尔泰-萨彦岭地区蛇绿岩套中金富集的地球化学原因,对该元素在不同成因岩石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並引用了业已发表的其他地区蛇绿岩套含金性的资料。查明蛇绿岩套各岩石中金的分布规律亦属本研究任务之列。运用所取得的新资料,对Au在天然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杀菌功能载银活性炭的NaBH_4还原法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自强  刘守新 《环境科学》2010,31(9):2129-2133
通过NaBH4还原法制备了银缓释杀菌功能载银活性炭(Ag/AC),研究了其对大肠杆菌(E.coil)的杀灭性能和抗银流失性能.以低温液氮吸附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Ag/AC表面形态以及Ag的含量和分布,以X射线衍射(XRD)观察Ag/AC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银以单质形式负载在活性炭上.活性炭的载银量、比表面积、银颗粒的粒径及分布取决于AgNO3溶液浓度.在不同AgNO3溶液浓度条件下,银的晶核形成和生长机制发生改变.随着AgNO3溶液浓度的增加,所制备Ag/AC表现出由无活性、抑菌到杀菌活性的变化规律.载银量为2.70%(质量分数)时,Ag/AC能在90 min内杀灭2×106 CFU/mL浓度的大肠杆菌,且在水中振荡600 h的银流失量为21.1%.在保持较高杀菌活性前提下,可以实现银的缓释.  相似文献   

11.
银是我国的紧缺矿种,也是全世界最走俏的金属商品,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新的银矿床。陆相火山岩 次火山岩型银矿床是最重要的银矿工业类型,多产于大陆板块边缘陆相火山岩广泛分布地区。根据元素组合可将银矿床分为单银型、金银型、银铅锌型和铜银型等等。它们在空间分布上与莫霍面有一定关系。单银型矿床多产于莫霍面比较浅的地区,铜银型矿床一般分布在莫霍面相对比较深的地区,金银型矿床和银铅锌型矿床通常置于单银型 铜银型中间地区。金银型与银铅锌型相比,前者分布地区的莫霍面深度比后者可能相对浅一些。  相似文献   

12.
由于近二十年来全世界工业的快速发展 ,银的用途益发广泛 ,白银需求量迅猛增加 ,它不仅是我国紧缺的矿产资源 ,而且已成为世界市场上的走俏商品 ,全世界已连续九年需大于供 ,九年累计缺银 1 0亿盎司 ,并且缺口越来越大。专家们预测 :到 1 998年底全世界库存的银锭消耗殆尽。我国前几年有 1 / 2 -1 / 3的白银靠进口 ,1 997年还进口白银 1 55吨。因而 ,银价剧烈上扬 ,从 1 996年的 4美元 /盎司 ,涨到 1 998年 2月份的 7.81美元 /盎司。与白银相反 ,近两年黄金供远过于求 ,1 997年全世界多出 3 93吨 ,故金价急剧下跌 ,从 1 996年的 3 87.87美元 /盎司 ,降到 1 998年 6月份的 2 87.9美元/盎司。由于银需求量增大 ,加之有色金属工业的不景气 ,银产量不仅不能增长 ,而且反而下降。因而人们提出寻找能根据需要而生产的、具有独立开采价值的银矿床 ,即独立银矿床。全世界有三大巨型成矿带 ,我国有四大银成矿区。这些成矿区带的核心是火山 -岩浆活动带。银成矿区带都受巨型或区域深大断裂带控制 ,独立银矿床多产于区域深大断裂带旁侧的次级断层交汇处或附近。独立银矿床的直接围岩可以是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但是它们位于火山岩浆活动带中 ,而且以火山岩为主。  相似文献   

13.
平山头铁锰帽型银(金)矿床位于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的氧化带内,矿床特征可与长江中下游“五通组之上层状硫化物矿床的氧化铁帽”相对比。银、金矿体赋存于纵向断裂F2破碎带内,削面上可分为氧化带、混合带和原生带。银主要以硫酸盐矿物及类质同象形式存在,少量呈独立矿物辉银矿和自然银;金以显微一超显微吸附状微粒自然金存在。银与Mn、Ba、S相关.金除与As、Si有一定相关性外,一般与其它元素的相关性差。银、金表生成矿作用过程即是原生硫化物中的银、金经氧化、迁移、重新沉淀聚集的过程,银的沉淀是在SO4^2-、Fe^3 等氧化剂和H2S、Cl^-、Fe^2 、Mn^2 等还原剂作用下完成的;金主要以AuCl^2-、Au(SO4)2^3-等络合物形式迁移,并在Fe^2 、H2S等还原剂作用下沉淀。  相似文献   

14.
长期地质矿产勘查和研究,武夷山地区已取得了许多成果和突破。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提出了更高要求,主攻矿床类型和矿田(靶区)等应首先确定,进而合理部署,才能取得新的成果和突破。本文将该区矿床分为:岩控、层控、构控及复控等类型,在成矿、分布规律研究基础上.经综合分析和统计,提出该区主攻矿床类型为岩控特别足斑岩型及其成矿体系,成矿时代为燕山期特别是燕山晚期,主攻矿田(靶区)为红山—小照、梅州—蕉岭、紫金山—龙江亭、锡坑迳—凤凰岽、冷水坑、银坑—窑背.其次为龙岩—永定、珊城、枫山埠和广昌—建宁等铜锡金银多金属矿田(靶区)。这对揭示该区成矿规律、部署国土资源大调查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中国东南大陆中、新生代岩浆作用的多旋回性和迁移性,构造演化与岩石系列和岩石组合的关系。前寒武纪岩石圈制约本区中、新生代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并在三种岩石围岩石学一地球物理综合模型中反映。总结了四个主要构造期岩浆作用源区特征和构造背景,并根据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在碰撞造山后近南北向刊近北东向伸展裂解,从造山带挤压碰撞向伸展裂解机制转换过程探讨了中、新生代岩浆作用和壳幔演化动力学。  相似文献   

16.
石油开采、炼制及储存过程中含油污泥的综合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石油开采、炼制、储存过程中产生的石油油泥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油泥经化学水洗调质处理后,通过特殊的分离沉降罐与卧式离心机和碟式离心机分别配合使用达到降低分离难度,提高工艺适应性和获得良好的油、水、泥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7.
江西于都银坑矿田银金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于都银坑地区是赣南东部的金银铜铅锌锰等矿集区。本文阐述该区地质背景,银金铅锌矿体特征、规模及其产状,并分析其与地层、构造等的关系。通过对铅、硫同位素和包裹体测温,论证该区的成矿年龄、成矿物质来源及资源潜力,提出成矿模式、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8.
李汉韬 《地球与环境》2001,29(2):104-108
关于石油天然气的形成 ,有机成因说目前已被普遍接受。但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中存在大量天际有机分子 ,其中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这就说明有机物并非是石油天然气的唯一来源 ,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可能十分复杂 ,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本文试图从原始地球的原始大气组成入手 ,简要分析其演化历程以及可能形成的有机物 ,重新探讨石油天然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洲水土盐形成演化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黄河三角洲形成与演化规律基础上,研究了浅层地下水赋存分布与水质特征以及土壤含盐量分布特征,重点探讨了地下淡水、微咸水形成与演化规律。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1)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携带泥沙填海造陆而成,据三角洲形成年代,将黄河三角洲划分为古黄河三角洲、近代黄河三角洲和现代黄河三角洲;(2)近年来,人类活动成为影响河口三角洲发育不可忽视的因素;(3)黄河三角洲咸水含水层广布,浅层地下淡水和微咸水主要赋存在黄河现代河床、古河道带和决口扇高地;(4)黄河三角洲地下淡水、微咸水的分布与形成演化及土壤含盐量分布状况与三角洲形成的早晚、黄河河道的变迁、所处微地貌部位及现代河道与渠系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5)三角洲形成时间越晚,浅层淡水和微咸水分布面积越小,水量越贫乏。  相似文献   

20.
贵溪冷水坑银矿田银元素富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贵溪冷水坑银矿田具超大型规模,矿化型式多样,主要有产于花岗斑岩体内及接触带附近的斑岩型矿化和产于上侏罗统打鼓顶组火山岩中层控叠改型矿化二大类。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空间展布、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围岩蚀变和伴生元素特征。深入探讨银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开拓矿田深部及外围找矿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