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52(4)一484~491环信P一l 用199。年7月在天津市郊的观测资料,计算了风速谱、温度谱及动量和热量通量的协谱。结果表明,垫面上的大气湍流谱特征与平坦地形上得典型结果基本一致,但满足各向同性的湍流尺度似乎比在平坦地形上的略大,谱的峰值频率区域略窄,谱的低频区(含能区)特征与平坦地形上的情况也不同。图5表2参10X16 9501389论环境湍流对烟气抬升的作用/杜曙明(南京气象学院》二//气象学报/中国气象学会一1994,52(4)一470一476、环信P一1 考虑环境湍流对烟气抬升具有增强烟气夹卷和促进烟气与环境空气间动、热量交换的双重作用,导出了中…  相似文献   

2.
X169 200100687山区盆地大气湍流特征与污染扩散的数值试验/吴涧(南京大学人飞科学系)…//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000,20(5)一554-557环图X一9 运用三维非挣力大气动力学数值模式,模拟了稳定、中性和不称定3种层结下山区盆地的大气湍流和污染扩散待征。通过模拟认为,在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由风切变引起的机械湍流是湍流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主要受风速的影响。同时,在非中性层结下,热力湍流也是湍流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地形复杂和层结变化,使得污染扩散与平原地区有较大差异,在稳定层结条件下可以产生高浓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环境地学     
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9,20(3)一,l一4环图X一5X143 20(X) 00031水环境两相分层流数值模拟/沈永明…(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9,19(3)一2巧一218_环信X一58 以研究水环境两相分层流精细预报模型为目标,广泛地涉及了两相湍流精细模拟的理论和方法,用Eulerian坐标系中多流体模型统一描述两相各自的运动,并分别对两相本身的湍流输运规律以及相间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模拟。建立了水环境两相分层流的双流体模型。对包含有浮力和密度分层的两相湍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正确地…  相似文献   

4.
X52以X)202137水体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垂直分布模型的建立及应用/方涛…(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2,21(l)一7一13环图X一盯 应用对流扩散理论,将沉积物固相、液相作为一个整体,建立并求解了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的垂直分布模型,并应用于武汉东湖3个污染程度不同站点的AVS垂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沉积物中AVS的垂直分布,这种分布是非线性的,且时空分布不均匀。图1表l参5X522(X曰犯138水体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垂直分布模型的参数计算及相关分析/方涛…(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法规大气扩散模式及其与其他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中国法规性大气扩散模式(CRADM),分析了CRADM和西方一些模式(如HPDM,AMS)的差别。采用同样条件作为输入,比较并讨论了CRADM,HPDM和AMS在各方面的性能差异。分析了中国大气扩散模式在环境影响评价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特别地,研究表明中性条件下Briggs烟气抬升公式对实际抬升有过高估计,原因是没有考虑环境湍流对烟羽的累积作用   相似文献   

6.
性原则/宣捷·“(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11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一1993,6(6)一l一4环情X一6 风洞模拟实验是研究起、降尘过程最有效的手段。前人只研究了低湍流度气流中,平坦表面的实际起尘过程。作者提出一组扩展的相似性原则,用于模拟大气边界层湍流及复杂地形对起、降尘过程的影响及防尘风障在此条件下的减尘效率,并得到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图1表1参I4X 16 9401960汽车尾气的初期扩散与扩散参数/程紫润一(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刀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4.l4(l)一17一21 环情X58 通过风洞模拟实验,分析研…  相似文献   

7.
X1692(X)2叨713面源模式反扩散参数研究/谷清…(中国环科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2001,14(5)一54一56环图X一6 笔者对我国大气环境界普遍采用的面源模式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概念—面源反扩散参数。采用反扩散参数的方法可以解决各种不同的扩散参数反演,准确模拟面源模式计算。文中给出了计算的范例和计算机程序。表1参5X169 2(X)2(X) 714大气封闭型扩散浓度估算模式细探/石剑荣…(苏州城建环保学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2加l,14(5)一51一53环图X一6X1692印2(X)715香港海风条件下的内边界层结构二Intel二…  相似文献   

8.
起雾期间。图6参46(尹洋译)X1692(X) 301913利用低Rek一。模型对交通造成的流动和湍流情况下街道峡谷处和交叉口内污染物扩散的研究=压卿rsionof即llutants in a street eanyon and street in-te玲ection under饥西e一indueed flow anel turb司eneeusing a low Rek一。m仪lel〔刊,英〕/M .Jicha…//In-tem .J.Envlron.&Pollut.一2(X犯,18(2)一1印一170 国图 本文提出了一个适用于运行车辆的3D欧拉一拉格朗日计算法,该计算法考虑到了由交通造成的流动和湍流。分别在一个独立的街道峡谷和一个由两个垂直相交街道峡谷形成的交叉口系统使用…  相似文献   

9.
一般性问题     
X501 XllZ(X)3(X) 124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胡雪涛…(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2,23(3)一124一128环图X一5 随着工业污染源的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重要污染类型之一,如何科学地认识并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因而成为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本文回顾了描述非点源的基础工具—非点源模型so多年来的发展历史,就非点源模型的主要类型、结构和特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对目前主要的非点源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非点源模型发展的趋势,以期为我国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图1表1参4D…  相似文献   

10.
环境地学     
X143 200101284紊动水体复氧规律研究/李然…(四川大学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0(X),20(6)一723一726 环图X一9 根据紊动扩散理论及气液界面质量传递过程,在对流场精确描述和对表面传质系数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紊动水体复氧模型。模型充分考虑了流场及紊动特性对复氧影响。图4参7X1442(X) 101285黄土高原南部土壤退化机理研究/李光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学院)//云南环境科学/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一2000,l9(增刊)一89、92 环图X一98环境地学~~…  相似文献   

11.
X169200700053怠速时汽车污染物在排气尾流中扩散特性的数值分析/宁智(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6,27(3).-424~430环图X-5X169200700054连续点源烟气空间扩散的模拟/刘平…(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与技  相似文献   

12.
X16 9702624小风和静风状态下TSP大气扩散模式的理论推导/张仁泉(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7,17(1)一34~36环信X一58 以移动烟团积分模式为基础,采用数学模型分析法,从理论上导出了小风和静风状态下的TSP大气扩散模式。该模式描述了重力沉降和地面不完全反射对颗粒物大气扩散过程的影响;与现有的大气扩散模式体系完全相容,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小风和静风状态下TSP地面浓度的预测计算。参5X16 9702625模拟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二Modelling theimpaets of elimatie ehange on water resourees[刊,英3/R…  相似文献   

13.
X851 200002572Msl COMPACT分析仪在火电厂烟气监测中的应用/顾兴俊(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所)//电力环境保护/国家电力公司电力环保所一2000,16(1)一49,55环图X一112X853 200002573利用光学传感器测定氢氟酸=才了于了沙七夕廿一l二上乙7,酸刃定量〔刊,日」/小田呜次胜…//水处理技术一1999,40(9)一11一15环图9285 通过利用光的化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进行了氢氟酸浓度的测定。以往的传感器基于吸光光度法,利用分析对象成分和固定感应物质的化学平衡。本文制成的光学传感器,以叶琳作感应物质,以聚苯乙烯作固定剂并制成吸收元件。用制作的…  相似文献   

14.
环境遥感     
X87 X51入X)303134基于GIS的船运液体化学品溢漏大气扩散模拟系统/庄学强…(大连海事大学环境学院)//交通环保/交通部环保科技信息网一以刃3,24(1)一14-17环图X一95 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船运液体化学品溢漏事故上,利用MaPinfo自带的二次开发工具M即-Basic对船运液体化学品溢漏大气扩散模拟系统进行开发研究。介绍了系统设计的总体结构,系统的功能模块;详细叙述了系统的建设过程;数学模型建立,数据库建立与管理,编程语言及其关键技术。系统能连续动态地模拟显示溢漏化学品大气扩散污染范围,为应急反应科学决策服务。图2表5X87 X5222(X…  相似文献   

15.
X169 200501312 街道峡谷中汽车排放的CO气体扩散特性的数值模拟/陈朗…(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与环境学报/北京理工大学.-2004,4(4).-70-73 环图X-142 为了研究平行街道中汽车排放的污染气体扩散特性,本文采用RaNG k-ε湍流模型和污染气体扩散方程对几种不同结构的平行街道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得到厂峡谷内的流场和质量浓度场分布。结果表明,与单个街道峡谷相比,平行街道内污染气体扩散特性有很大不同,通过增加街道单侧建筑物的高度,可使污染气体容易扩散,减少污染气体在峡谷巾的聚集。图9参8 X169 200501313 基于高斯线源模式的主要尾气扩散模型综述/王文…(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交通环保/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一种新型排烟冷却塔烟气排放方式,将净烟气向冷却塔内排放定义为浮力射流问题。首次建立双曲线烟塔柱体三维、定常、不可压缩黏性多组分传输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封闭N-S时均方程,同时耦合多组分扩散和热扩散。通过模拟对比发现:改进后的烟塔避免了双平行烟道间低压区产生的气流扰动;降低了因湿热空气没有有效包裹烟气而造成烟塔喉部腐蚀的可能性;使排放烟气温度梯度明显,高温区呈现单峰特性,抬升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 ,汽车排放已经成为我国一些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本文在分析城市街道流场和湍流场特征的基础上 ,改进了丹麦开发的OSPM街道峡谷汽车污染扩散模式 ,并开发出城市交通路口汽车污染扩散模式 ,建立了适合我国车辆特征的汽车源排放模式 ,为准确模拟我国城市交通导致的空气污染 ,从而进行有效的控制决策 ,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手段。本文定量给出了由于涡流导致的峡谷流场和湍流场的特点 ,以及因交通引起的湍流的变化规律。用K ε流体动力学模型 ,计算了二维街道峡谷流场和湍流场结果 ,与实际测量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由丹麦开发的OSPM街道峡谷汽车污染扩散模式 ,经过模式中街道底部风速系数的修改 ,可以较好地模拟北京街道汽车污染的扩散规律。在OSPM模式的基础上 ,本文研究开发了一个简单的模拟城市街道十字路口汽车污染扩散的模式 -OSIPM。经实测数据验证 ,该模式可以较准确地模拟十字路口的污染扩散规律。MOBILE汽车源排放因子模式计算获得的北京市排放因子 ,与根据实测污染浓度用OSPM扩散模式反算出的结果相比 ,发现模式计算结果比实际值约高出30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 :(1)定量给出了由于涡流导致的峡谷流场和湍流场的特点 ,以及因交通引起的湍流的变化规律。(2)用K ε流体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预测理论一统计模型/李本纲…(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000,21(6)一1一5 环图X一5 在分析影响道路交通噪声各因素的基础上,根据道路交通噪声预测的理论公式,结合实测数据,建立了适合中国城市交通、路况和环境标准的理论一统计模型。该模型对机动车参考噪声、车流量、车速、路面坡度、地面植被等因素对噪声的影响作了有效的预测,使模型的实际应用中计算更简单、结果更准确。图l表3参9X593 200101533棉纺车间噪声综合治理/邹定(广东省佛山市环境工程装备有限公司)…//环境工程/冶金部建…  相似文献   

19.
环境医学     
X18 20()l0l34l共存氛代酚结构对1一NP致突变性的影响/张朝(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0,19(6)一550~555 环图X一87 研究了氛代酚与1一NP的单一和联合致突变效应,结果发现,各级代酚对1一NP的致突变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系数(s)与各氛代酚的分子描述参数的关系能用QsAR方程表示,由方程得出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能较好地吻合。表5参13X18 200101342成都市幼儿体铅水平与环境铅污染的关系/王林(四川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四川环境/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一20(X),19(3)…  相似文献   

20.
X5912(X)l(X) 256花岗岩体单裂隙中核素迁移数学模型皿.扩散模型及其有限单元法解/苏锐(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会一20()0,22(2)一80一86 环图0一16 以北京市阳坊地区地表新鲜花岗岩为实验介质,在含有天然裂隙面切割的花岗岩柱中进行了核素扩散实验。考虑了花岗岩基质扩散,裂隙表面吸附和基质吸附等因素对核素扩散的影响,着重探讨了花岗岩基质扩散对核素在裂隙中迁移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二维扩散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单元法求得其数值解。将数值解、解析解和实验值进行了对比,三者较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