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膜堵塞机理研究与膜阻力测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膜污染堵塞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膜内部的生物堵塞机理 ,指出膜表面的浓差极化、膜表面与膜孔内的污染、膜内部的生物堵塞是造成膜通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对膜阻力进行了测定 ,得出实验所用超滤膜组件的自身阻力Rm 为 5 4 4× 10 1 2 m- 1 ,膜污染产生的总阻力RZ 为 19 88× 10 1 2 m- 1 ,RZ 约是Rm 的 3 6倍 ,是导致膜通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膜通量、抽停时间、曝气量对膜过滤压力的影响,得出适合的膜通量是减缓膜污染的决定性因素。并确定了适宜的运行条件:膜通量5L/(m2·h),抽吸时间8min,停抽时间2min,曝气量0.6m3/h;同时考察了EPS中多糖和蛋白质对膜污染的影响,得出多糖是主要的污染物质。  相似文献   

3.
膜生物反应器(MBR)在污水处理方面极具前景,在我国受到广泛地关注。然而膜污染严重影响膜通量,增加系统运行成本,制约MBR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膜污染分类及其影响因素两方面,概述了我国MBR研究进展,分析了研究中的不足,以期为今后膜污染研究方向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膜生物反应器中膜组件性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生物反应器中不同膜组件对废水的处理效果不同。论文主要对膜生物反应器中分别产自日本和德国的聚乙烯中空纤维膜膜组件处理生活污水的情况进行了考察,在给定的水力停留时间、污泥浓度、pH值等参数的条件下,对其膜组件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生活污水的降解试验发现,在相同的条件下,两种膜组件在浊度的去除方面均达到100%,并且系统处理出水COD均<50mg/L,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6%和85%,但对氨氮去除两者均未达到60%,另外两种膜组件的膜通量的衰减相差较大,日本膜组件的衰减较缓慢而德国膜组件的衰减很快。  相似文献   

5.
膜生物反应器(MBR)相比于传统活性污泥法具有出水水质好、设备占地面积小、剩余污泥产率低和便于自动控制等诸多优点,在污水处理和回用方面极具发展前景。然而膜污染是制约MBR广泛应用的最大障碍。文章着眼于总结MBR中膜污染机理和控制的研究新进展。介绍了MBR中膜污染的分类、污染机理和膜污染影响因素的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综述了MBR膜污染控制方法方面的进展,并对MBR中的膜污染机理和控制的研究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中的膜污染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这了各国研究者针对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污染问题所作的工作,认为膜本身的性质以及废水组成和工艺条件都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原因,利用反冲洗和清洗手段,可以有效地改善膜的性能,以提高膜的寿命,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的改进是避免膜污染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新兴环保领域,膜蒸馏(MD)技术经最近10年研究的不断拓展、深入,产业链逐渐形成。瞄准膜蒸馏技术涉及的疏水膜、膜组件、工艺与应用3个重要方面,概述了膜蒸馏技术的最近10年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从疏水膜制备的角度,重点探讨了兼具高通量、高强度、抗润湿及抗污染等特点的疏水膜制备方法;从膜蒸馏组件设计角度,重点探讨了结构形式优化、内/外场辅助等过程强化手段及具有稳定、高效、低耗传质特点的膜组件设计方法;从工艺与应用角度,概述了典型膜蒸馏集成工艺、清洁生产工艺及应用场景与国内外产业化现状。  相似文献   

8.
机械清洗膜组件对膜通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设计了强化机械清洗膜组件M1和机械清洗膜组件M2,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污泥浓度、曝气量、运行膜通量和抽吸时间:间歇时间对2组膜组件的膜过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1膜组件可以弱化不利条件如高污泥浓度(MLSS)、高运行膜通量和低曝气强度的影响;曝气量和运行膜通量是影响膜比通量的主要因素;并得到一组较佳的操作条件组合:污泥浓度6g/L、曝气量0.5m3/h、抽吸时间和间歇时间的比为12:1.在此条件下长期运行试验表明,M1和M2膜通量均可以维持在40L/(h·m2).通过测定2组膜组件的阻力分布,表明机械清洗可以大大减弱膜面泥饼层污染.  相似文献   

9.
目前膜分离已在分离过程中成为最新的技术之一,但膜的污染问题限制着膜的广泛应用.因此,对膜污染以及膜清洗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膜污染的机理、预防措施及其清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PVDF膜(第1~219d)和尼龙(Nylon)膜(第220~360d)长期运行膜生物反应器(MBR),分析MBR系统的脱氮性能和膜污染特性.结果表明,反应器最终在进水NH4+-N和NO2--N浓度分别为400~740mg/L和460~790mg/L的条件下稳定运行112d,总氮去除率(TNRE)维持在86%左右,总氮去除负荷(NRR)为0.61~1.08kg N/(m3·d).经过263d的运行,反应器中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从4918mg/L增至7230mg/L,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从2585mg/L增加至4455mg/L,比厌氧氨氧化活性(SAA)最高达0.46g N/(d·gVSS).无论是PVDF膜还是尼龙膜,Anammox-MBR系统在一个膜污染周期结束时,都是泥饼层阻力占主导,但二者的膜污染机制不同.与相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运行的PVDF膜相比,尼龙膜的膜污染发展速度显著减小.结合脱氮性能和膜污染情况,本实验条件下,MBR系统优先采用尼龙膜在HRT=1.5d运行.  相似文献   

11.
气溶胶中的水溶性有机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首先指出了对气溶胶中水溶性有机物研究的意义,接着对气溶胶中水溶性有机物的分子组成,来源和浓度水平进行了介绍,综合了采样和分析方法的历史及其进展,并对当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在中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降雨氢离子浓度的参数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酸 雨模式中降雨的物理过程进行了简化假设,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大气中影响降雨氢离子浓度的几种主要污染物及温度、天顶角,雨强等因素同降雨氢离子浓度的参数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桂林水南洞 1号石笋进行α能谱铀系测年及碳氧同位素分析 ,获得了距今 2 0~ 8万年的古气候信息。石笋大于 2 0万年前开始生长 ,8.0 7万年后停止生长 ,属中更新世的产物。其年龄与δ1 8O的变化可与深海岩芯V2 8-2 3 8同位素记录所揭示的第五和第六阶段进行对比。它反映此阶段区内经历了寒冷 (间夹短暂的小温期 )和温暖 (间夹短暂的小冷期 )等气候变化 ,与全球古气候变化波动基本一致 ,同时也存在地区性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4.
笔者自行开发并研制的低空分层降水和云水采集系统,该系统成功地应用于福建省厦门市和贵州贵阳市性降水来源和成因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探讨酸性降水来源和成因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大气气溶胶在酸性降水中的作用非常。在“八五”期间酸性降水的研究中,进行了华北地区冬季空中大气气溶胶污染特征的分析和研究,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气模式计算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对我国大气环境界普遍采用的模式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模式计算结果的多样性,地面平均风速,最大地面浓度公式,面源模式,多次反射计算,熏烟模式和静风公式的影响,分析了烟气抬升公式的问题,推荐一个新的烟气抬升公式。  相似文献   

17.
大气化学模式的数值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大气化学模式计算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是如何快速,精确地相关关联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组进行数值积分求解。由于大气各种种寿命长短相差很大,导致ODEs具有很强的刚性,因而在数值求算过程中存在着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8.
控制车用汽油有害物质降低机动车排放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首先介绍了汽油成分的基本特性,及不同组分对于排放的影响,汽油组成中硫对汽车排放影响较大,芳烃和苯的排放对人体健康有害;烯烃不仅是影响发动机喷雾、进气阀及燃烧室沉积物生成的重要因素,而且影响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We investigated removal of noroviruses, sapoviruses, and rotaviruses in a full-scale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plant by monitoring virus concentrations in wastewater samples during two gastroenteritis seasons and evaluating the adsorption of viruses to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MLSS). Sapoviruses and rotaviruses were detected in 25% of MBR effluent samples with log reduction values of 3- and 2-logs in 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s, respectively, while noroviruses were detected in only 6% of the samples. We found that norovirus and sapovirus concentrations in the solid phase of mixed liquor sampl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liquid phase (P < 0.01, t test), while the concentration of rotaviruses was similar in both phases. The efficiency of adsorption of the rotavirus G1P[8] strain to MLSS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norovirus GI.1 and GII.4 and sapovirus GI.2 strains (P < 0.01, t test). Differences in the adsorption of viruses to MLSS may cause virus type-specific removal during the MBR treatment process as shown by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