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光催化技术可利用太阳光能对水体中的多种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要,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光催化技术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资源,氧化能力强.适用于广谱有机物,能使难被一般氧化剂氧化、又难生物降解的污染物降解.是当前太阳能利用及水污染控制方面开辟的前沿领域.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本文以溶胶-凝胶法、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煅烧沉淀法等多种方法制备光活性二氧化钛膜。 相似文献
2.
固定化二氧化钛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稳定、高催化活性二氧化钛膜的制备是光催化技术实用化的关键,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固定化二氧化钛膜并试验其光催化性能,考察了溶胶溶液组成、涂覆基材、涂覆方式、涂覆次数、焙烧温度等制备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组成及配比为钛酸异丙酯︰正丙醇︰乙酰丙酮︰水=4.5︰35︰1.5︰3.0(体积比)的溶胶浸涂钛板,并在400℃空气气氛下焙烧30min,重复浸涂4~6次得到的二氧化钛固定膜具有较高的活性,对活性艳红X-3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与悬浮式0.1g/L Degussa P25的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钛膜光催化氧化苯酚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在玻璃纤维布上制备了TiO2膜。分别以主波长253.7nm的15W紫外线杀菌灯和主波长365nm的15W兰黑管荧光灯作为光源,利用所制TiO2膜对不同起始浓度的苯酚水溶液进行了光催化氧化处理,综合分析了苯酚去除率,TOC去除率和吸光度-波长扫描曲线。 相似文献
4.
5.
通过水热反应法合成出了两种纳米二氧化钛粉体材料,通过差热分析、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粉体的平均直径小于100nm,通过光催化试验分析,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可以达到47%. 相似文献
6.
7.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Fe,N,F-TiO2膜和Co,N,F-TiO2膜的光催化剂,以亚甲基蓝为模型污染物,探讨了制备两种膜的最佳煅烧温度、镀膜层数和铁/钴掺杂量。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400℃,镀膜层数4层,Fe/Ti=0.05%,Co/Ti=0.02%时,得到的Fe,N,F-TiO2膜和Co,N,F-TiO2膜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最高。其中Fe,N,F-TiO2膜的光催化活性要略优于Co,N,F-TiO2膜。 相似文献
8.
钴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钴掺杂制备超细TiO2粒子,并进行了表征。CoO与TiO2形成固溶体抑制了TiO2晶粒的长大并促进相变。钴掺杂有利于提高TiO2光催化剂的寿命。 相似文献
9.
用活化反应蒸发技术制备了不同附载条件的TiO2薄膜光催化剂,膜厚度在0.5μm-1.2μm之间,经400℃退火后用XRD测定其晶型结构,发现无定型TiO2已部分转变为锐钛矿型。薄膜光催化剂连续使用两次活性会下降,用HCl冲洗活性即可恢复。考察了不同波长的电光源和不同辐射强度的太阳光下两种催化剂薄膜的活性比较,结果发现短波长电光源下(254nm)膜厚度以0.5μm最佳,而强烈辐射的太阳光下膜厚度以1.2μm最佳。 相似文献
10.
二氧化钛亲水性技术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氧化钛在紫外光照下具有亲水亲油性能,本文介绍了二氧化钛表面光照下双亲原理,亲水性二氧化钛膜的制备和研究,以及二氧化钛膜的超斥水性和光照亲水性的应用现状及前景,指出将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氧化,超斥水性及双亲性结合起来的技术将合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产生积极作用,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