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环境保护任务非常艰巨。要从根本上改善环境状况,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速发展环保产业,一方面为污染治理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环保产业是环境保护的技术保障和物质基础,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环保产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环保产业是指那些专门从事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环保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环境治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环境科技信息的咨询和服务、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三废”的综合利用等的新兴产业。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保护成为一项基本国策,环保产业被纳入了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体系。中国的环保产业始于70年代初期,由各行各业随着环保事业的发展,自发转产形式,现初具规模,在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总体上看,中国的环保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期,基础较为薄弱。环保厂家中90%以上是县以下的乡镇企业,工艺设备和技术水…  相似文献   

3.
随着当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峻,环保产业能够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环保产品和服务,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本文在1993年、2000年、2004年和2011年四次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的基础上,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技术状况三个方面分析了环保产业的发展状况;指出当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四大问题,并建议应在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环保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环保产业是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是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供给能力逐步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成熟的环保产业相比,还存在产业集中度不高、进入门槛低、产业细分程度不够等问题.建议未来环保产业发展需统筹绿色、循环、低碳三大主题,并将其作为战略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始终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政府、企业、用户三大主体,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环保产业发展大格局.  相似文献   

5.
中国环保产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瑞祥 《环境保护》1999,(7):25-26,48
发展环保产业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本文就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其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以及重点领域和技术,提出了发展中国环保高新技术产业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6.
廊坊市环境保护局自一九九五年机构改革以来,十分重视环境科技创新和环保产业的发展。经认证环保产业已从一家发展到十六家,并且有五家使用的是自己的专利,其中三水锅炉厂的三回程热水炉一九九八被省环保局评为环保科技三等奖,神春锅炉厂生产的吊胆锅炉一九九六被国家环保局评为最佳实用技术,京廊环保技术工程服务部生产的高效气浮设备被国家环保局评为最佳实用技术,并被国家科委列为“九五”推广项目。局内根据工作实际问题,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每年都有多篇科技论在国家一级刊物发表和华北五省论评比中获奖。但由于各方面实现的存在,使我市环境科技创新和环保产业发展相对处于起步阶段。本从有实现情况着眼,探讨廊坊市环境科技创新和环保产业发展应以高科技、清洁生产、投资小,见效快为方向,引导本市环境科技和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业信息     
《环境》2007,(10):76-81
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环保产业,发挥本刊的资源优势,我们对[产业资讯]专栏进行了全新的调整,在确保足量信息的同时,力求信息的服务性和行业广度覆盖的结合,希望通过本刊的专业媒体优势,为环保产业界提供一个发布商务信息、实现业界交流的平台。在此,欢迎环保产业界的厂商与本刊携手,共同办好该栏目。  相似文献   

8.
1前言我省环保产业起步于七十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产业的综合实力位居全国中等水平,一些技术、设备和服务项目拥有一定实力,或达到了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近几年,我省率先强化了环保产业管理工作,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截止目前,在我省注册从  相似文献   

9.
国际竞争与中国环保产业技术跨越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总结发达国家实现环保技术跨越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为中国环保产业的技术跨越必须首先抓技术引进与吸收,同时开发与本国科技发展相适应的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拳头技术,不能指望自主掌握全部的先进技术。并提出中国环保产业必须以较低成本、走捷径的方式,引进吸收国外的环保技术,实现技术替代与技术融合;以帮助国内产业扩大对环保技术的需求,积极开拓市场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污染减排工作的不断深入,环保产业正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引领产业升级和各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技术支撑。以齐齐哈尔市环保产业发展为例,对老工业基地发展环保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森林与径流关系——一致性和复杂性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论文综述国外近一个世纪以来在配对集水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结论,从水的自然属性出发,从森林变化对径流(年径流量、洪峰与枯水径流)的影响,径流响应的干扰临界值及水文恢复各方面探讨森林变化与径流关系的一致性与复杂性。森林变化与径流关系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由较长时间尺度表达的年径流量上。绝大多数的配对集水区的试验研究表明,采伐森林就会增加年径流量,而在荒地上造林就会减少年径流量。而由较短时间尺度表达的洪峰径流与枯水流量则呈现较大的复杂性和难预估性。综述表明,对径流特别是洪峰与枯水径流的定义及分析方法的不同也是造成森林与径流关系复杂性的重要原因。森林与径流关系的复杂性要求人们在研究及应用其关系时就必须有系统观,必须考虑植被、径流与其它过程(土壤变化、气候变化等)的相互作用。论文还认为尽管配对集水区试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为研究者提供了许多可靠的结论,但由于许多研究者只把集水区看作是“黑箱”Q从而对认识森林与径流关系的复杂性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应把配对集水区的试验与其它对过程的研究技术(同位素、GIS等技术)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从雾和霾形成的原因以及与机动车尾气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阐述了机动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了对机动车尾气的预防、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4):106-110
阴阳观念与古代文学的关系密切。在文学创作方面,阴阳对举、"物生有两"、"惟两能化"的宇宙发生观,导致了古代文人重视骈丽的创作倾向,是古代骈文发生发展及古代文学语言形式普遍骈化的深层文化原因;在文学的变化方面,"物生有两"、"惟两能化"的自然变化观,导致了古人以天道自然变化以解释文学发展变化的现象,形成了以刘勰为代表的"质文代变,变不失常"文学发展观;在文艺的审美方面,阴阳交感、、刚柔相济、得中为吉的万物根本论,导致了古人普遍以"中和"为美的现象,使"中和"美论成为古代几千来的审美主潮。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对生产力3个要素的渗透性影响。而且表现在它促进生产力结构的优化和系统功能的发挥,但经济发展会带来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应在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同时,遏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瑞典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各国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的一项制度和技术,都与政府的环境管理机制有着直接的关系。中瑞两国的环评制度都体现了“环评为先,项目决策在后”原则。所不同的是,在瑞典,政策颁布前必须进行战略评价;环评审查按A、B、C类项目分别由不同机构负责;公众参与的方式也更为多样。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6):115-117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资和扶持力度,深入改革现行单一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执行特殊灵活的更为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考核考试选拔机制,对于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推进民族教育和谐健康发展,增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立体种植与水土保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自然相协调的立体种植,迁用于护堤、护岸、渠道衬砌和城市绿化,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作用,将其与生态开发相结合,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真菌和细菌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及再生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行了真菌和细菌共培养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和吸附脱色能力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青霉菌G-1首先对偶氮染料S-119、蒽醌染料艳紫KN-B(C.I.Reactive violet 22)水溶液中染料进行快速吸附去除,菌丝对同种染料的吸附速度随菌丝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吸附染料的G-1菌丝在与细菌的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降解,脱色速度受培养液中葡萄和氮源浓度影响较大,从吸附速率和完全脱色时间综合评价,以葡萄糖浓度为5g/L、酒石酸铵为20mmol/L的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对染料的吸附脱色效果最好,吸附在菌丝上的艳紫KN-B脱色后菌丝吸附脱色能力得到再生,菌丝对100mg/L的艳紫KN-B染料水溶液可重复处理4次。青霉菌G-1对酸性染料废水处理3h,色度去除率为75.9%,吸附染料的菌丝在与细菌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对试验所用染料废水,菌丝的处理能力获得1次再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