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丽  赵新 《环境保护》2023,(8):42-45
生态环保法律制度体系协同是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得以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区别于“权力+干预”的权威型模式以及“主导+单向”的激励型模式,以“领导+主导+参与”为主要导向的生态环境合作型治理模式已成为制度协同运行过程中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关键环节;由“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构成的协同性生态环境责任制度保障机制为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中制度协同存在的制度体系目标与制度体系效能客观相悖、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主体职能重叠与信息缺位、责任保障机制的适用性及可操作性有待加强等不足,提出了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制度协同创新的路径:注重用最严格的法律规范保护生态环境,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体系;科学明确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公众在制度协同运行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与参与机制,逐步实现智慧型治理模式;合理衔接生态环境公法与私法责任制度,实行终身追究制,有效回应适度法典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水污染形势极其严峻,要加强城市水流域污染的治理,可以采用地方政府主导企业、公众、社会组织相协同的方式进行治理,剖析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由政府单一化治理转变为社会主体多元化协同治理,促进水流域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在部分区域和小流域探索水环境协同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水污染治理仍处于"各管一段"的碎片化状态,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建议加快推动建立京津冀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建立高层权威的领导推进机制和工作机制,制定"京津冀及海河流域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建立全域统一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建立区域流域整体性精细化协同管理机制,完善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和市场交易机制,健全水污染联防联治责任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4.
“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主要是通过五年规划推动的,如‘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确定‘十一五’期间淮河流域规划建设项目656个、投资306.7亿元,同时要求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多方筹集资金,落实规划项目。但如今时间过半,完成投资的项目却只有1/3。”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相关负责人感慨道,资金短缺是困扰中国重点流域治理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5.
1前言辽河污染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被列为“九五”期间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之一。国务院环委会在辽宁召开的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辽沈战役决战的气魄根治辽河,决不把污水带人对世纪。“并且明确提出:到2000年前,我省辽河流域在枯水期要消灭超五类水体。为完成上述目标,根据辽河流域污染特点,将沈阳、鞍山。抚顺等六市列为重点治理地区,将水源地大伙房水库、浑河、太子河做为重点保护对象,并要求各级政府提高认识,看到辽河污染给我省乃至各市经济建设带来的不同程度危害,从全局出发,为子孙后代着想,增强…  相似文献   

6.
随着污染减排全面推进和流域污染治理的深入,水污染防治的投融资机制正在影响水污染防治绩效的提高。为满足水污染防治的资金需求、实现水环境保护目标,必须拓宽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水污染治理领域。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水污染防治的复杂性和难度将会进一步增加,仅靠政府投资难以满足水污染治理投资需求,亟须建立  相似文献   

7.
地方传真     
《环境工作通讯》2009,(7):70-71
江苏全面推行流域治理“双河长制” 江苏省积极探索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新思路、新举措.率先在太湖流域建立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的“河长制”,将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职责落到实处。2008年,为推进太湖水污染防治,江苏省决定在太湖流域推广无锡首创的“河长制”,15条主要入湖河流已全面实行“双河长制”。  相似文献   

8.
现如今水污染问题变得愈发的严重,虽然说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强大的水污染治理产业,但是现阶段水污染治理产业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的。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水污染治理产业的运营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真正实现企业与政府的联手治理。因此,本文将针对政府与企业联手,在关于水污染治理行业的运营模式方面作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认为,创新支撑了宜兴水污染治理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同时也是水污染治理企业间出现分化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实力、产业集聚、环保法规与产业政策共同作用,打开了宜兴水污染治理行业的创新局面;而制度性障碍则成为当前水污染治理行业创新过程中的主要不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城市黑臭水体是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污染防治攻坚这场大战的重要战役之一。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自2015年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在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方面持续推进。近日,由住  相似文献   

11.
王江  王鹏 《自然资源学报》2023,(5):1334-1348
府际协同治理是推进流域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但其优于传统属地治理模式的证成逻辑并不明晰,这使得地方政府对生态协同治理效能的信心不足,流域府际生态协同治理机制的实行面临法制规范缺失、治理主体缺位和内生动力缺乏的问题。以成本—收益为驱动分析框架,分别构建生态属地治理模式与府际生态协同治理模式的博弈模型,可厘清地方政府在流域生态治理中的行为逻辑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央政府是推动流域府际生态协同治理模式实施的有效领导力量;府际协同创造的生态治理加成效益证明了生态协同治理模式能够提升流域整体生态质量水平;生态治理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与公平化分配应当并重,以此作为流域生态治理的二元目标。  相似文献   

12.
浅谈城市水污染治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水污染及污水治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城市水污染治理中要引入市场机制,加快水污染治理步伐,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3.
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历程与“十四五”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晰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十四五”需求,进一步科学合理地推进辽河流域治理与保护进程,通过调研历史监测数据、统计年鉴等资料,回顾辽河流域水环境演化和治理历程.将辽河流域的治理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1991—1999年),该阶段流域水环境呈重度污染并持续恶化,环境治理逐渐起步;第2阶段(2000—2006年),该阶段辽河流域水质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控源治污初显成效;第3阶段(2007—2019年),该阶段辽河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整体持续提升,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有力支撑流域综合调控.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颇显成效,但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①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经历了从单一的控源治污向河流综合治理转变,污染程度由重度转为轻度,但流域水污染控制依然不容乐观;②辽河流域属寒冷地区缺水型河流,生态流量不足;③水质改善及水生态恢复成果不稳定;④流域管理机制体制有待完善.“十四五”应针对性增设分水期考核方式和水生态考核指标,完善水环境标准;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科学施治,构建减排和增容相结合的水污染控制模式,推动水量、水质、水功能良性循环发展;建立流域统筹管理、垂直领导的管理体制,制定辽河流域河流空间管控的长效机制,促进环保技术产业化,发展流域循环经济,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矛盾,最终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雾霾问题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引起了全社会高度关注.针对雾霾治理难题,政府作为唯一的治理主体已经不足以及时解决由此带来的社会负效应,通过公众参与、简政放权实现社会协同治理势在必行.从社会协同治理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雾霾治理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我国雾霾治理的社会协同治理模型,并提出优化我国雾霾治理政策的建议,以期寻求雾霾治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海岛地区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普陀海岛渔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及对附近河道、水环境造成的影响,通过分析当前海岛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的利弊和条件、常用的渔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技术以及归纳总结普陀区已投入使用就地处理技术。进一步阐述海岛渔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应当结合海岛特殊地理、土地使用、经济水平和农村居民生活习惯。以及处理技术角度,提出了海岛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国家治理体系当中,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是三个相互结合的有机整体。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则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改革内容。政府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在现代"治理"理念下具有独特的中国语境,要从政党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公民治理的整体关系中把握政府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提出的国家重大战略,要求在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构建三地协同的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倍显紧迫。文章分析了现阶段京津冀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治理的客观必要性,初步提出了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构想,主要包括高度协同的区域发展战略、基于“三线一单”的环境准入制度、全局性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协调联动的区域污染防治机制、全方位的环保监督考核问责制度和社会参与的市场调节体系,以期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率先突破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河长制”是从河流水质改善领导督办制、环保问责制衍生出来的水污染治理制度。它有效地落实了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这一基本法律制度,为区域和流域水环境治理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城市老城区水体污染的形成原因和特点,提出在进行水污染治理时要贯彻“点面结合,上下并重”、“近期截流、逐步分流”的实施原则。探索城市老城区水污染治理的具体实施模式。为居民提供适合休憩、观光的水环境,美化城市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20.
“河长制”:破解中国水污染治理困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江苏、云南、河南、河北、湖北等地,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正在适应属于自己的一个新头衔--河流的"河长"、湖泊的"湖长"、水库的"库长"."河长制"是从河流水质改善领导督办制、环保问责制所衍生出来的水污染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