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焦化行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不断探索"绿色焦化、生态焦化"之路.焦化生产用水系统复杂,废水产生点多,焦化废水是焦化厂末端治理的重点对象.在钢铁企业中实施焦化废水零排放,一方面需要在前端生产环节中结合节水减排措施,帮助焦化企业摆脱用水误区,减少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提高废水水质,降低末端废水处理负荷;另一...  相似文献   

2.
本钢焦化废水处理工艺清洁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保杰  杨芳 《环境保护科学》2001,27(2):16-17,20
通过对本溪钢铁公司 (以后简称本钢 )焦化废水生物脱酚实用技术的研究 ,分析了工艺中存在的工业水浪费等问题 ,提出了运用清洁生产手段提高去除效率 ,降低运行成本的一些方法 ,并给出焦化废水处理清洁生产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节水减排、一水多用的清洁生产目标,同时要满足废水处理后能够达标排放,解决焦化废水处理的难题,本研究采用两级A/O来处理焦化废水,本文对其工艺流程做了详细介绍,同时就其各阶段处理效率进行了简要分析,最终使其达到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在焦化行业开展清洁生产的必要性,结合焦化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实例,从废物最小化和资源化等方面概述了清洁生产技术在焦化行业中的应用;并以山东焦化企业为例论述如何做好清洁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前,焦化行业的清洁生产水平无量化标准,焦化企业间清洁生产水平无法量化比较,为此,将创新性地设立焦化行业的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和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将该体系应用于焦化行业的典型企业,对企业清洁生产水平量化打分,并进行了普适性研究。该方法的提出可以很好的解决对不同清洁生产水平的企业进行量化排序的问题,从而达到既能发现公司清洁生产潜力,又能够明确企业在同行业中的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焦化行业清洁生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清洁生产标准-炼焦行业>(HJ/T126-2003)标准开展焦化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评价指标达87个,存在数据收集困难的问题,并且采用标准对比法进行清洁生产评价只能得出每个评价指标清洁生产级别,为了明确焦化建设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和行业清洁生产水平间的关系,以河北省符合国家焦化行业产业政策的8家企业为样本,采用主成...  相似文献   

7.
利用沸石对氨氮的选择性吸附去除焦化废水中的氨氮,对不同粒度沸石、不同沸石投加量去除模拟废水和焦化废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沸石对焦化废水中的氨氮有很强的选择吸附性;焦化废水中其它离子会降低沸石吸附氨氮的能力;粒度越细,沸石对焦化废水氨氮的去除速度越快;沸石吸附焦化废水等温线可用朗谬尔公式和费兰德利希公式来描述.  相似文献   

8.
焦化废水生化处理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焦化废水是炼焦、煤气净化及焦化产品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总结了近几年焦化废水生化处理技术与工艺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近年来环境生物技术的前沿,提出了焦化废水生化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焦化废水属于高毒物质,其中的大部分多环芳烃都具有"三致作用"。为保护生态环境,焦化废水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阐述了焦化废水的生物危害性及生态毒性效应,分析了处理焦化废水的A1-A2-O生物法,并分别对焦化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去除规律,难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生物污泥相中的吸附累积效应,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生物学原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焦化废水是煤制焦化产品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是一种含氨氮和有机物浓度较高的难生化降解的有机废水.焦化废水的污染控制一直是国内外工业废水污染控制的重大难题,文章分析焦化废水治理的现状,介绍了传统常用的和当前先进有效的几种焦化废水处理技术,并详细叙述了各种技术的原理和处理效果,比较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劣,并对焦化废水处理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焦化废水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焦化废水以排放量大、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难于降解而成为水处理领域的一大难题.A-O法处理焦化废水的工艺对于处理焦化废水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含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工业废水,除含酚类化合物外,还含有多种芳香烃和杂环类有机物,成分复杂,水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焦化废水的处理越来越多的受到相关学者及专家的重视。本文首先从焦化废水的来源及特征出发,根据其特殊性,综合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焦化废水的常规处理方法及深度处理方法,为以后焦化废水的处理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焦化生产工艺的现状,指出目前焦化生产中污染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探讨焦化清洁生产和污染物治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改进装置工艺实现清洁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环境影响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入,清洁生产也倍受企业的重视.如何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现有装置,减少污染物的生成量和加强对产生污染物的处理,是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途径.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0.5Mt/a延迟焦化装置于2002年11月投入生产,开工近5年来,根据延迟焦化装置生产工艺情况,从减少焦化装置自身产生污染物量和处理已产生污染物两个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改进工艺工作,实现了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5.
以COD为控制目标,通过对10组焦化废水处理菌组的单独和混合实验,筛选出1组优势混合菌组,该菌组处理焦化废水72 h,COD从750 mg/L降到96 mg/L,去除率达到87.2%,可使焦化废水深度处理达标排放。对该优势混合菌组降解焦化废水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PH、溶解氧及碳氮比对优势混合菌降解焦化废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超声辐照-活性污泥联合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选取昆明焦化制气厂的实际焦化废水为处理对象,用水质模型对超声辐照-活性污泥法处理焦化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焦化废水初始浓度、曝气方式和声能密度对焦化废水中CODCr的降解效果影响显著.对初始浓度为807mg/L的实际焦化废水,选择空气作为曝气气体,向废水中曝气而不超声时,废水中CODCr降解率仅为4.5%;在声能强度为119.4kW/m2条件下,超声时其降解率可达65%;采用超声辐照-活性污泥法联合处理焦化废水CODCr,与单独采用活性污泥法相比,废水的CODCr降解率可由单独采用活性污泥法的45%提高至81%;经超声波预处理后的废水,加活性污泥后,其耗氧速率有明显的降低,说明经超声波预处理后的焦化废水对生物无毒性.  相似文献   

17.
焦化废水活性污泥细菌菌群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蒙小俊  李海波  曹宏斌  盛宇星 《环境科学》2016,37(10):3923-3930
焦化废水是一种高毒难降解的有机废水,以细菌菌群为主的好氧活性污泥决定焦化废水的处理效率,处理焦化废水的活性污泥细菌群落结构鲜见报道.利用454测序技术分析实际焦化废水污泥中的细菌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结果表明,热图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说明不同焦化废水活性污泥细菌菌群多样性存在差异;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中的细菌门类群主要为Proteobacteria、Planctomycetes、Acidobacteria、Candidatus Saccharibacteria、Bacteroidetes、Cyanobacteria、Actinobacteria、Chloroflexi、Firmicutes、Thaumarchaeota、Ignavibacteriae和Verrucomicrobia,其中Proteobacteria门占主导地位,丰度为36.00%~76.98%;主要属为Thiobacillus、Thauera、Comamonas、Caldimonas、Steroidobacter、Nitrosomonas、Phycisphaera和Gp4,大多数主要属与芳香烃的降解和硝化反硝化过程有关.这些结果为焦化废水污染物的去除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焦化企业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化废水排放量大,成分复杂、浓度高、可生化性差,是难降解有机有毒污水.中国90%以上的焦化企业对焦化废水的处理不理想,不能达标后回用,同时,在污水处理和回用时逸散出大量有机物,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本文通过分析焦化污水来源、水质、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中推荐的处理技术,指出了焦化企业在水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吸附法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焦化废水是煤制焦炭、煤气净化及焦化产品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成分复杂多变,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介绍了近年来焦化废水的吸附处理技术,包括常用吸附剂及吸附法与其它方法联用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焦化废水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焦化废水的成分十分复杂,除含苯系物外,还含有多芳香烃和杂环类有机物,研究表明,选择适合的微生物,并采用相应的生物反应器及处理工艺,可有效地除焦化废水中的COD和其他有毒化合物,文章从降解焦化废水的微生物种类,生物降解原理,降解方法,生物反应器及工艺流程等方面,阐述了焦化废水微生物降解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焦化废水微生物处理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