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环境保护规划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和谐发展而作出的计划和安排。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环境保护规划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就落实环境保护规划提出了对策建议,对完善环境保护制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与国计民生和社会长治久安息息相关 ,同时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中心议题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快速发展 ,环境统计作为反映经济发展、社会活动与环境资源变化的基础性工作 ,越来越显得重要。环境统计数字不仅广泛应用于环保系统各个层次的决策、规划、计划、管理等方面 ,而且还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土规划、城市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目前 ,由于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制约和干扰 ,有的环境统计数字的质量难以保证 ,虚报、瞒报、拒报、拖报甚至篡改统计数字的现象时有发生 ,…  相似文献   

3.
一、背景与进展环境保护既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又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无论是搞市场经济还是搞计划经济的国家,都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有目标、有计划地防治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加强环境保护计划工作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我国在"六五"和"七五"期间都制定了五年环境保护计划,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列有环境保护篇章,对指导和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起到过有益的作用.但是,由于没有环境保护年度计划,五年计划难以落实,计划工作作用受到很大限制,环保工作纳入国民经济主干道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正如李鹏总理在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  相似文献   

4.
实现跨世纪环境保护目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社会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 2 0 1 0年远景目标规划 ,确定了全省跨世纪环境保护工作总目标。本文就实现这个目标的对策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主要包括 :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 ;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产业和加强环保系统自身能力建设 ;推进环境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近日,市政府批复了《天津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天津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作为市重点专项规划,是全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细化和延伸,是指导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文件。推进实施这一规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手段,对  相似文献   

6.
加强环境保护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姝影 《环境保护》2011,(16):11-1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简称《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这表明《十二五规划纲要》对环境保护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的作用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特征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明确了"十一五"的目标及任务需求,要改变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被动状态,实现不欠新账、多还老账,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0%的约束性指标,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需要以加大环境保护投入为基础.投资需求与构成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及任务需求,规划提出了实现"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需要环境保护投资约为15300亿元,约占向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5%."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关键时期,要改变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被动状态,实现不欠新账、多还老账,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0%的约束性指标,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需要以加大投入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弼  李巍  李天威 《环境保护》2012,(11):36-38
战略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准则在政策、计划和规划等决策过程中的应用,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是支撑可持续发展决策的重要工具.我国目前实施的是主要针对各种规划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规划环评”).自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相继实施以来,规划环评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已经成为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
赵伟 《环境保护》2012,(6):83-84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2011年12月15日正式发布.作为经济发展关键时期的一部国家规划,《规划》对我国“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均作了明确的规定,是指导和推动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历史性重要文件.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12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推进“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设计了新的蓝图。  相似文献   

11.
把环境保护同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并且提到中长期发展规划上来统一考虑,提到同社会生产不可分离的高度来考虑,这是十分正确的,也是难能可贵的。我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经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有三个,国务院和国家有权单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高速发展,在提高我国经济实力的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环境代价。规划环评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规划环评的重要作用进行综合探究,以期能够实现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间的共存。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要上新台阶,如何迈出这一步呢?首先是要建立环境保护工作的新秩序。制定和完善应有的环境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是建立环境保护工作新秩序的核心。只有使环境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才能实现环境管理的科学化,确保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走上新的台阶。 环境保护规划(计划)是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所作出的安排和规定,其目的是指导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和改善外境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规划环评要求对规划区域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状况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文章引进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用于福建省某一石化工业基地的规划环评中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性分析,研究了当地经济与工业废物排放的耦合程度,丰富了规划环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历史已经进入八十年代,我国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都正在为实现四化制订近期、中期和远期的经济发展计划。如何更好地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计划,是计划工作者和环境保护工作者重要课题之一。这几年,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比起西方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展缓慢,这似乎是不  相似文献   

16.
前言     
环境保护规划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所作出的安排和规定。 环境保护规划是环境管理的核心。科学地制定和顺利地实施环境保护规划,是防治污染,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环境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先污染后治理,缺乏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划给人类带来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教  相似文献   

17.
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现阶段我国一直致力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要求坚持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走绿色发展之路。环境保护规划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文结合承德市取得的成效对环境保护规划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笔者个人的一些浅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两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建设"两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旨,是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全面落实,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实际出发,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和今后国家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提升中国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建设高度文明、高度和谐社会的大政方针.  相似文献   

19.
赵华林 《环境保护》2006,(20):22-23
中国目前尚处于国家行动计划的编制阶段,但是中国在保护海洋环境防止陆源污染方面已经制定和实施了相关的计划,包括国家层面的和地方层面以及区域层面的计划,这些计划均纳入了全国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流之中.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及今年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均提出了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纳入国家主流发展规划的思路.中国今后的重点工作将是按照国际社会倡议的GPA的有关理念,对这些流域、区域、海域的计划进行系统的整合,形成中国的国家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20.
公路建设在带来生产生活便利和社会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加剧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从根源上控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本文详细分析了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工作程序、技术路线、评价要点等内容,为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