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一般资料1996年5月~1998年收治38例小儿烧伤患者,年龄最大13岁,最小者9个月。男12人,文12人。31例沸水烫伤、3例燃放鞭炮火药烧伤,4例其它灼伤。重度及特重度占10例,受伤原因多是在家中不慎自我烧伤。烧伤深度Ⅱ度~Ⅲ度,面积3%~60%。2临床观察与护理小儿烧伤入院后,对周围环境生疏,常具恐惧心理,创面疼痛而哭闹燥动不安。年龄小烧伤后水、电解质紊乱、血浆丧失,感染等引起的反应较成人病情变化快且严重。加之语言表达能力差,极不配合,给治疗和护理造成很大困难。因此在护理上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林计补液计划,合理…  相似文献   

2.
小儿烧伤是小儿创伤中常见病和多发病。我院自1994年6月至1997年6月共收治烧伤病人340例,其中小儿烧伤96例,占28.2%。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情况:96例中,男性64例,女性32例,最大年龄13岁,最小年龄15个月,1至5岁59例占61.5%,6至10岁32例占33.3%,11岁以上5例占5.2%。面积:最小2%,最大40%。深度:浅Ⅱ度~Ⅲ度。致伤原因:热液烫伤96例占94.8%,其中热水烫伤69例;菜汤烫伤18例;油烫伤4例;火烧伤3例;电灼伤2例。致伤部位:头、面、胸、背、四肢,四肢占多数。并发症:96例中发生休克20例占20.8%,高热80例占83.3%,上消化道出血1例。  相似文献   

3.
厂矿、石化企业呼吸道烧伤时有发生 ,一般均兼有特大面积体表烧伤 ,病情严重 ,死亡率高。1 一般资料1 .1  1 994~ 2 0 0 0年 1月 ,我院收治烧伤总面积在 5 0 %以上者 6 6例 ,其中合并呼吸道烧伤 2 4例 ,占 36 .4%。而属于厂矿者有 31例 ,其中呼吸道烧伤 1 3例 ,占 41 .9%。这 1 3例中 ,男 1 1人 ,女 2人。年龄 :最大 47岁 ,最小 2 2岁 ,平均 39.7岁。合并体表烧伤面积最大为 95 % , °烧伤最大为 85 %。均有休克。合并头外伤、骨折脱位、皮肤撕裂伤等复合伤8例。最早入院为伤后 1小时 ,最晚为伤后 1 0小时。1 .2 均属中度呼吸道烧伤。其…  相似文献   

4.
我科于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4年间收治小儿烧伤893例,占住院总数22.6%,成功救治特重小儿烧伤患者51例,占小儿烧伤5.7%,现将成功救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组病例共计51例,年龄从8个月~14岁,其中0~3岁33例,占总数64.7%,4~7岁12例,占总数23.5%,8~14岁共计6例,占总数11.8%。1.2 从烧伤部位与烧伤程度看,合并头部面部烧伤12例,占总烧伤23.5%,伴有呼吸道烧伤者7例,占14%,入院伴有休克者9例,占17。64%,多见于四肢烧烫伤。1.2 从烧伤部位与烧伤程度看,合并头面部烧伤12例,占总烧伤23.5%,伴有呼吸道烧伤者7例,占14%,入院伴有休克者9例,占17.64%,多见于四肢烧烫伤。  相似文献   

5.
张XX,男,38岁,工程师。病例号:114788。因化学爆炸昏迷、烧伤、有毒气体吸入3小时收入ICU。1997年12月27日10时45分左右,因化学(含有原料浓硫酸、27%双氧水、喹啉,硫酸铜及反应产物2,3-喹啉酸铜、二氧化硫、新生态氧)高压、高温爆炸事故受伤,当场昏迷。约20分钟后送入急诊室。当时检查深昏迷,R40/min、T36.0℃、P140次/min、BP0/0kPa;头面部外伤。烧伤,两耳道溢血。给输液、输血,高频给氧后送入ICU。入院检体:T36.6℃,P140次/min,R40次/min,BP10.2/64kPa。深昏迷,头面颈部Ⅱ~Ⅲ度烧伤合并多处裂伤,颈…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质燃油对公交车道路颗粒排放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国Ⅳ排放柴油公交车为样车,研究了3种燃油公交车的颗粒数量排放特性. 3种燃油分别为纯柴油、B20燃油〔V(生物柴油)∶V(纯柴油)=2∶8〕和G20燃油〔V(天然气制油)∶V(纯柴油)=2∶8〕. 结果表明:公交车燃用3种燃油的排气颗粒数量随粒径变化均呈双峰对数分布,其中核态颗粒数量峰值粒径均为10.8 nm;聚集态颗粒数量峰值粒径则因燃料差异而不同,其中纯柴油、B20燃油和G20燃油分别为80.6、69.8和60.4 nm. 对于不同类型道路,在公交车燃用纯柴油时,其快速路下的排气颗粒数量(7.35×1015 km-1)最低,分别比主干道和次干道低47.7%和55.1%. 对于不同品质燃油而言,在全程测试线路内,燃用G20燃油的公交车排气颗粒总数量(6.92×1015 km-1)最低,较纯柴油和B20燃油分别降低了42.5%和32.4%. 其中,G20燃油排气中核态颗粒数量为1.81×1015 km-1,较纯柴油和B20燃油分别降低了3.1%和15.4%,而聚集态颗粒数量则分别降低了49.7%和37.0%. 表明公交车燃用天然气制油可有效降低颗粒排放.   相似文献   

7.
废塑料催化裂解生成汽柴油中试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研究开发了一套废塑料催化裂解一次转化成汽、柴油的中试装置 ,可日产汽、柴油 2 t,能够实现进料、出油和排渣的连续化操作。裂解反应器具有传热效果好、生产能力大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 :在催化剂加入量为 1%~ 3%、反应温度为 35 0~ 380℃条件下 ,汽油和柴油的总收率可达 70 %以上 ;由废聚乙烯、废聚丙烯和废聚苯乙烯炼制的汽油辛烷值分别为 72、77和 86 ,柴油的凝固点分别为 3℃、-11℃和 -2 2℃。该工艺操作安全 ,无“三废”排放。  相似文献   

8.
1事故经过1986年8月25日上午 ,某热电厂水处理车间准备用盐酸处理阳离子树脂。领导派R和Y去库房搬取盐酸。R穿着泡沫拖鞋和不能防酸碱的衣服 ,误将一罐浓硫酸搬运过来。在盲目采取稀释措施时 ,错误地让水流入浓硫酸罐 ,引起浓硫酸猛烈爆炸喷溅 ,喷溅到操作者R身上和地面上 ,R紧急躲避。但是 ,由于他穿的是拖鞋 ,行动不便 ,结果被地面上的酸液滑倒。继续在喷溅的酸液使R的面部、胸部、手臂以及腿部严重烧伤 ,面积达全身的30 % ,烧伤等级为Ⅱ~Ⅲ度。2原因分析(1)库房管理混乱 ,硫酸、盐酸混合存放 ,更为严重的是无标签 ,导致工人“误将一…  相似文献   

9.
2019年5-6月,用"活体观察法"研究西藏农牧学院内水体肉鞭虫的物种多样性。共鉴定出肉鞭虫有122种(包括4个未定名种),隶属于5纲、16目、33科、65属。眼虫目(Euglenida)和团虫目(Volvcales)为优势类群,各有27个和21个物种,优势度分别为22.13%和17.21%;次优势类群为变形目(Amoebida)和表壳目(Arcellinida),都各有20个物种,优势都为16.39%;其中绿滴目(Chloromonadida)、溪滴目(Prasinomonadida)、定鞭目(Prymnesiida)、腰鞭目(Dinoflagellida)为罕见类群,每个类群都只有一个物种,优势度为0.82%。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显示3#样点的物种丰富度最大。Pielou均匀度指数,得出3#和5#样点物种均匀性强,表明其群落稳定性高。计算Simpson优势度指数,得出3#样点物种间差异性最小,群落最稳定。计算Jaccard群落相似性系数,得出5个样点间物种极不相似(0.02~0.15)。综合各指数对水质进行评价,3#和5#为轻度污染,其他各点为中度污染。5个水样的污染程度从重到轻依次为:1~#>2~#>4~#>5~#>3~#。  相似文献   

10.
以一台汽车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为样机,采用发动机尾气颗粒粒径谱仪EEPS研究了发动机燃用天然气制油(GTL柴油)的排气颗粒数量及粒径分布规律.所用燃油分别为纯柴油(G0)、纯GTL柴油(G100)及GTL柴油掺混比为10%、20%的燃料(分别表示为G10、G20).试验工况为最大转矩转速1500r.min-1和标定转速2300r.min-1的负荷特性试验,负荷百分比分别为10%、25%、50%、75%和100%.结果表明:无论燃用柴油,还是GTL柴油或混合燃料,该机排气颗粒数量随粒径变化大都呈现明显的双峰对数分布状态,其排气核态颗粒的峰值粒径在10nm附近,聚集态颗粒峰值集中出现在40~50nm之间.随着GTL柴油配比的增加,各工况下不同粒径的颗粒数量大都持续下降,其中,排气核态颗粒数量明显下降,在高速高负荷下更为显著;而聚集态颗粒也较纯柴油有一定的降幅,其中,G20和G100柴油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验证等容燃烧室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测定了三种标准燃料的衍生十六烷值。采用等容燃烧室法和标准发动机法测定出厂柴油和成品柴油的衍生十六烷值,基于Bland-Altman方法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表明:等容燃烧室法测定三种标准燃料衍生十六烷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31%~1.72%,相对标准偏差为0.33%~1.32%;出厂柴油两种方法测定差值均值为0.02,标准偏差为0.54,一致性界限内单次测定差值最大值为0.9;成品柴油两种方法测定差值均值为0.14,标准偏差为0.57,一致性界限内单次测定差值最大值为0.9。  相似文献   

12.
应用半静态双箱动力学模型在室内模拟了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对燃料油(0#柴油)和东海平湖原油乳化液的生物富集实验,通过对富集与释放过程中缢蛏体内石油烃的动态检测以及对检测结果的非线性曲线拟合,获得缢蛏对0#柴油、原油乳化液的吸收速率常数k1、释放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因子BCF、平衡状态下缢蛏体内石油烃含量C Amax、生物学半衰期B1/2等动力学参数.拟合结果得到的各动力学参数平均值分别为:缢蛏对0#柴油乳化液的吸收速率常数k1为10.67、k2为0.0795、BCF为122.56、C Amax为129.07 mg·kg-1、B1/2为9.61 d;缢蛏对原油乳化液的吸收速率常数k1为7.79、k2为0.0948、BCF为89.38、C Amax为110.68 mg·kg-1、B1/2为7.88 d.缢蛏对0#柴油、原油乳化液的吸收速率常数k1、BCF均随外部水体中石油烃浓度的增大而减少,对0#柴油、原油乳化液的释放速率常数k2与外部水体中石油烃浓度无明显相关性,C Amax随外部水体中石油烃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对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0#柴油在缢蛏体内的富集量高于原油乳化液、释放量低于原油乳化液,其原因与不同种类石油的烃类组分有关.  相似文献   

13.
经消油剂处理的石油水溶组分对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研究溢油经消油剂处理后对刺参幼参的危害,进行了如下试验:(1)表皮分别涂抹原油、0号柴油和消油剂;(2)消油剂分别处理原油、0号柴油所形成的水溶组分(chemical enhanced water accommodated fraction,CEWAF)和消油剂对幼参的96 h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1)仅0号柴油和消油剂使幼参出现较短时间的收缩,表皮均未溃烂;(2)由高浓度至低浓度组先后出现部分幼参收缩、排脏、附着力下降,甚至表皮长疱、溃烂或死亡等现象,原油CEWAF对3月龄和4月龄幼参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95%置信限)分别为246.09(211.16~286.81)mg/L和399.15(374.71~425.19)mg/L,4月龄幼参在0号柴油CEWAF浓度为125.89和19.95 mg/L时出现72 h内100%死亡和96 h内100%存活的现象,消油剂浓度为6 000 mg/L时幼参死亡率<50%。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生物柴油的品质,文章将桐油生物柴油和地沟油生物柴油按体积比1:1混合,评价其对生物柴油品质的影响;研究了抗氧化剂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BHT(二叔丁基对甲酚)和BHA(丁基羟基茴香醚)对混合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及其它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混合生物柴油加速氧化后过氧化值和粘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桐油生物柴油和地沟生物柴油混合可以调和两者之间的性能,降低桐油生物柴油的粘度,提高地沟油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TBHQ抗氧化效果明显优于BHT和BHA,TBHQ能够延长混合生物柴油的氧化诱导时间且对生物柴油其他性能影响较小,当桐油生物柴油与地沟油生物柴油以1:1混合,TBHQ添加量为1%时其各项指标基本符合生物柴油国家标准;生物柴油加速氧化后粘度和过氧化值增加,TBHQ的加入减轻了氧化前后粘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近地层臭氧作为一种二次污染物,其不断增加的浓度及其对作物的影响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基于大田OTC试验,对OTC内气象因子和气孔导度进行连续观测.引进气孔导度模型,并进行本地参数化研究,结合通量模型,研究冬小麦气孔臭氧吸收通量的变化特征,并对江苏省各市冬小麦气孔导度和O_3吸收通量的时空分布进行模拟.结果表明,O_3浓度增加会限制其叶片气孔导度,浓度越高,限制作用越明显;利用修订后的气孔导度模型对冬小麦叶片气孔导度进行模拟,表明模型解释了实测气孔导度90%、77%和83%的变异性.结合通量模型对冬小麦气孔O_3通量进行模拟,则CK(约为53.67 n L·L~(-1))、100 n L·L~(-1)和150 n L·L~(-1)O_3浓度处理下冬小麦在整个O_3熏期的累积吸收通量分别为6.42、12.27和13.90 mmol·m-2;江苏地区冬小麦在其生长季期间O_3浓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冬小麦平均气孔导度的大小表现为:中期后期前期的时间变化特点,在整个中期时段气孔O_3累积吸收通量最多.  相似文献   

16.
餐饮废弃油脂的生物柴油生命周期能耗与CO_2排放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以餐饮废弃油脂为原料,利用化学催化法生产的生物柴油进行了生命周期能耗与CO2排放分析,以具有1 MJ能量的生物柴油产品为功能单位.结果表明:生物柴油生命周期总能耗为1.648 9 MJ,化石能耗为0.616 9 MJ,化石能效比为1.62,生命周期净能量产出为0.383 1 MJ,生命周期CO2净排放量为-10.34 g.与生产和使用1 MJ能量的石化柴油相比,生物柴油生命周期总能耗升高37%,化石能耗降低49%,可减少CO2排放90.99 g.  相似文献   

17.
20 0 0年 5月 2 4日下午 1 2时 45分 ,俄亥俄州阿克伦涂料油漆厂发生短暂而猛烈的蒸气火灾 ,使 2名工人受重伤。火灾发生时 ,工人们正在用易燃液体溶剂清洗生产区的设备。溶剂蒸气被驶过的牵引车点燃。牵引车操作员和 1名清洗设备的人员被“闪火”烧伤。2 0 0 0年 5月 2 7日下午 3时 ,俄亥俄州阿克伦涂料油漆厂发生爆炸事故 ,造成 3人重伤 ,这次事故离上次使工人受重伤的火灾事故仅 3天。事故发生时 ,工人们正在混合化学品。爆炸力使水泥墙倒塌 ,引起火灾 ,但被架空的喷水系统迅速扑灭。事故造成 3名工人 2度、3度烧伤 ,烧伤面积超过 50 % ,…  相似文献   

18.
砂土中柴油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加油站污染土壤中筛选出对柴油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比较研究菌株及菌群降解柴油的差异,探讨植物苜蓿和芥菜对菌株降解柴油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菌株Q18和菌群对砂土中柴油都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菌群对柴油的降解率明显高于菌株Q18.菌株Q18 和菌群在5 d内对柴油的总降解率分别为40.29%和54.15%.与菌株Q18降解柴油相比,菌群主要是强化了中、长链烷烃化合物的降解.②在砂土中,苜蓿和芥菜都能显著地强化菌株Q18对柴油的降解,但苜蓿强化菌株Q18降解柴油的能力强于芥菜. 5 d内菌株Q18-芥菜和菌株Q18-苜蓿复合体系对柴油总降解率分别达到60.05%和56.68%.③菌群和苜蓿及芥菜复合体系降解柴油的能力也有显著提高,但芥菜强化菌群降解柴油的能力强于苜蓿.5 d内菌群-芥菜和菌群-苜蓿复合体系对柴油总降解率分别为75.53%和70.50%.   相似文献   

19.
利用休止细胞法选择性脱除燃料油中有机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球菌(Rhodococcus sp .)FS-1菌株能通过专一性断裂C—S键的途径脱除二苯并噻吩 (DBT)中的有机硫作为自身生长需要的硫源 ,从而降低油品中的硫含量 .本文利用该菌的休止细胞对DBT和柴油的脱硫活力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菌株对DBT及柴油中的有机硫均有良好的选择性脱除作用 .DBT浓度为0.5~1.0mmol/L、油水比例为 1:5时 ,脱硫效果最佳 .采用二次脱硫法可使柴油脱硫率达85%以上 ,证明FS-1能有效脱除柴油中的有机硫 .烃质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表明 ,FS-1作用前后的柴油烃类组分基本没有改变 ,说明该菌的脱硫作用是特异性针对硫原子的 ,不会破坏柴油的有效成分 .  相似文献   

20.
高效石油降解菌群构建及降解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从受石油污染海水中分离出6株石油降解菌D3、T4、R4、T1、D4和R3,对单一菌株的降解能力进行了鉴定,采用等比混合的方式构建了混合菌群分析其降解性能。试验结果表明,T4受柴油浓度影响较小,T1和D3在柴油浓度为0.2%(v/v)时降解率最高,分别为78%和88%;R3和R4的降解率随柴油浓度的升高而上升,D4的降解率随柴油浓度的升高而下降。6种菌株构成的混合菌群的降解能力优于单一菌株,对C13~C19的组分几乎全部降解。二元混合菌T4/R4和R4/D3的实际降解率高于理论降解率,表现出较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