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舶防污设施见效海洋石油污染减少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的海洋石油污染近年来有所缓和,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船舶防污染措施见效。这是一项题为石油和有关化学废弃物对海洋环境影响的新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之一。该报告是海洋污染科学家小组(GESAMP)提出的第5...  相似文献   

2.
正一、塑料废弃物污染对陆地海洋和大气的破坏污染实例随着现代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人类的生活节奏也日渐加快。为了更加便捷地实现衣食住行等日常活动,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了便携式塑料制品和化纤制品,表面上看来是令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更加便捷了,实际上却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及无法在短期内降解的塑料废弃物,对地球陆地及海洋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污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地球——人类的共同家园被破坏污染了,人类作为依附于地球环境而生存的物种,个人生活还能有什么"便捷"可言?地球上的其他动植物也因人类的破坏污染行为而遭殃,如气候变化导致某些物种灭绝,  相似文献   

3.
华颂今 《轻工环保》1999,21(4):33-35
现有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环境造成多种污染和能源的枯竭,而生物质能作为一项低碳能源技术已受到广泛重视。因此,充分利用工农业废弃物,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一条非常有前景的路子。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国内外海洋倾废历史、现状以及管理实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建立海洋倾废法规、实行倾倒许可证制度、监督管理倾废活动等是控制、减少危险废弃物倾倒污染海洋的有效措施。论述了海洋倾废管理中涉及的废弃物分类及其分类标准,按科学、合理、安全和经济的原则选划倾废区,追踪废弃物入海后的行为和归宿,监测与评价倾废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等诸多的科学技术问题。还分析了我国固体废弃物向海洋倾倒的趋势,提出了加强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海洋污染灾害及防治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几年来,随着沿海工农业的发展和海洋开发事业的兴起,海洋污染事件逐渐增多。对海洋生态、资源、海水养殖业、旅游和人类健康造成破坏和损失。本文通过大量事例叙述了石油污染,赤潮、有毒化学品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对海洋造成的损害和对人类的威胁。探讨了预防和防治海洋污染灾害的对策及措施。今年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第一年,通过阐述海洋污染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带来的危害,提高人们抗灾、防灾意识和能力。呼吁社会各方面高度重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6.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已对海洋的塑料污染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在广泛调研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评述了世界各地对海洋塑料废弃物污染状况,塑料废弃物对海洋动物、渔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塑料放弃物污染的防治等问题研究的概况。详细讨论了有关研究方法、调查结果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海洋环境污染损害中直接损失的定量评估,已成为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及行政处罚的重要依据。针对目前中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工作中因环保职责分散和视角差异而存在的评估内容不衔接、量化方法不一致的问题,以人类与海洋生态系统组成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进行了剖析和梳理,明确了损害的分类与范畴,特别是海洋生态系统损害与人类活动损害之间的衔接与界限;并依据法学理论和法律文件,识别出各类损害中的直接损失;进而遵循科学性和可量化性等原则,建立了直接损失的评估指标体系。此指标体系涵盖了海洋环境污染造成的人身损害、财产损害、海洋生态损害和事务性支出四类损失,具体包括身体损害、精神损害、水产品损失、固定资产损失、流动资产损失、保护财产的额外支出、恢复期间利润损失、海洋生态恢复费用、恢复期间生态损失、应急处置费、调查评估费共11项指标。研究成果可为中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定量评估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损害赔偿和行政处罚工作的定量化和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大量数据表明,烟草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和排放煤尘、烟草尘、恶臭气体、生产废水、烟草废弃物等各类污染和工业噪声,不仅对生产现场和周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对作业工人造成呼吸道和听力损害及其他疾病危害。卷烟烟气中含有很多危及身体的毒性成分,吸烟场所空气中的尼古丁、颗粒物和有机物浓度均明显高于无烟和禁烟场所。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也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原因,更是多种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的重要诱因,被动吸烟的危害更为严重,全社会应正确引导烟草的生产和消费,最大可能地减轻烟草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该次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的“原则七”规定:“各国应采取一切措施,以防止那些可能危及人类健康、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破坏环境舒适或干扰海洋的其他合法利用的物质对海洋造成污染。“该原则吹响了对海洋环境进行全面保护的号角。  相似文献   

10.
综合利用工农业废弃物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环境造成多种污染和能源的枯竭,而生物质能作为一项低碳能源技术已受到广泛重视.因此,充分利用工农业废弃物,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一条非常有前景的路子  相似文献   

11.
再生资源,就是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排泄废弃物,马克思把它称为生产和生活过程的消费排泄物。这些消费排泄物主要有:生产消费排泄物,如边角废料、废渣、废水、废气,报废的机器设备及工具等;生活排泄物:人体自然排泄的粪便,废弃的穿着,用具及日常生活垃圾等。这些人类排泄物,因失去了原有资源形态及使用价值,把它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去,成为地球环境中的一种新的物质形态。这些排泄废物,不仅占据着地球环境的一定地域或空间,还要占用大量肥沃良田,更为严重的是,在这些废弃物中,有的含有大量有毒物质,从而造成对地球环…  相似文献   

12.
控制污染物入海量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海洋环境问题如同其他海洋国家一样,存在着两类问题:一类是自然环境问题,即海洋自然生态的破坏问题;另一类是人为环境问题,即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问题。大量的海洋污染调查、监测及研究资料表明:污染损害是我国海洋环境的主要问题,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原因主要是工业“三废”的排放,而产生“三废”的基本原因则是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原材料消耗及能耗大。同时,管理不善,也是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河口地区重金属元素环境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中物质的主要来源是河流的输入。工业发展之前主要来自河流经过地区,由于岩石风化,可溶性物质和悬浮物随着河流迳流而迁移进入海洋。工业发展后,矿山开发的废弃物、工厂的排出物、农肥农产品的废弃物、大量的生活污物都直接或间接通过河流排放入海,造成河口海岸区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绿色塑料     
绿色塑料胡德鑫(南京扬子塑料研究所南京210017)海面上漂浮各大量的废旧塑料废弃物,造成海水、海域的污染,工业发达的国家无不关注这一严重的事实。千年海龟误把塑料薄膜当海蜇吞食而死亡,可见人类消耗高分子材料后而废弃,严重地危害着生态环境.这个问题受到...  相似文献   

15.
塑料微粒是指粒径5 mm的塑料颗粒,目前已经在海洋、淡水及陆地发现了塑料微粒的存在,其造成的环境问题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几年,关于淡水受到塑料微粒污染的报道越来越多,综合这些研究结果,发现目前全球各大河流和湖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塑料微粒的污染。迄今淡水生态系统关于塑料微粒的研究进展包括:环境中塑料微粒的来源,塑料微粒在淡水生态系统的分布情况以及影响其丰度的因素,塑料微粒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潜在影响等,归纳分析这些成果,可为中国开展淡水环境中塑料微粒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克全 《山东环境》2000,(7):178-178
当今社会工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企业的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工业的快速发展既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又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进程。工业迅猛发展过程中,造成了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渡开采及大量消耗,同时产生了大量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对周围的水、大气等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同时也造成自然资源大量浪费,  相似文献   

17.
大量污水的排入造成整个水系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同时渗入地下污染了地下水,造成地下水铁锰含量、细菌总数严重超标。河水的污染,不仅使沿岸农村饮水和农田灌溉受到极大的危害,而且也不利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不同的包装废弃物对环境污染也越来越大.例如:经常使用的包装材料——泡沫塑料等使用的的氟氯烷烃类物质导致臭氧层破坏;造纸污水等有毒有害物质和包装废弃物对大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包装废弃物进入江河、海洋造成污染并危及海洋生物;焚烧包装废物特别是塑料等对空气的污染以及加剧温室效应等等.如何解决包装对环境的污染必须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一、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系列  相似文献   

19.
海洋面积辽阔,储水量巨大,长期以来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海洋为地球上生命的繁殖提供了条件,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能源,为人类进行海上交通提供利便利条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海洋,它所含的矿物、能源是无可估量的。随着全球工业的发展,海洋受到的污染程度越发严重,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海洋受到的污染呈逐步上升趋势,只有保护海洋,减少其受污染的程度,地球万物的生存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0.
环境农药激素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匡少平  张书圣 《环境保护》2002,(7):25-26,41
农药激素在环境中的残留可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严重损害动物和人类的生理、生殖机能,其危害具有持久性。为了控制农药激素污染的进一步扩展,应对已污染的土壤采用生物技术及时修复,同时加强农药管理,发展生态农业。广泛开发、生产和使用生物农药,减少或完全淘汰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是一项有效防治环境农药激素污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