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西北地区砂岩石窟数量众多,由于岩性条件及赋存环境等原因遭受着严重的盐害。现场调查发现,盐害特征具有一定的区域性规律,采样后通过离子色谱法测试可溶盐的含量及成分,结合岩性、环境等因素分析盐害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陕北、陇东地区盐害发育严重,陇中、河西地区盐害相对较为轻微,仅在局部发育;石窟风化层含盐总量分布于0.11%—5.73%,各离子含量差异较大;含盐量影响盐害的宏观表现形态,含盐种类影响盐分的微观结晶形式,其中NaCl、CaSO4结晶形式为片状盐壳,Na2SO4为酥粉状,KNO3表现为絮状结晶;石窟岩体的孔隙率影响盐害发育程度,水分的迁移活动影响盐害的出露位置。研究结果可为砂岩石窟的盐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腐蚀环境因子分布和钢结构腐蚀事件分布,分析影响火力发电厂钢结构腐蚀的主要环境因素,探讨火力发电厂钢结构腐蚀的机理。方法 以东南沿海某火力发电厂为例,对电厂厂区进行网格化,利用便携式温湿度计进行逐网格温、湿度监测,逐网格收集结构物表面灰尘,并分析其中氯离子、可溶盐、酸碱含量等,开展腐蚀环境监测。统计从2012年至2022年10年间该电厂每一网格内的腐蚀防护工程,如腐蚀防护器件、装备、材料购置等项目的施工或应用次数。结果 温度、湿度及钢结构表面灰尘中氯离子含量、可溶盐含量、灰尘浸渍水p H等因子受海洋环境、厂区结构分布、生产活动多重原因的影响,随距海距离增加呈带状分布,或围绕生产设施点呈辐射分布。结论 环境因子对钢铁结构腐蚀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结构物灰尘含盐量>结构物灰尘浸渍水p H>相对湿度>结构物灰尘氯离子含量>温度。电厂钢结构腐蚀机理为雨水或大气凝结水溶出结构物表面灰尘的可溶性盐,含盐水经涂层缺陷输运至金属表面,成为钢铁腐蚀原电池的离子导路,导致钢结构发生电化学腐蚀。  相似文献   

3.
黑河下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植被长势和分布与土壤水盐及有机质的含量和分布存在相关性,本文对研究区各采样点各土壤层水分、盐分和有机质含量和分布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统计了各点植被种类、分布及长势情况,然后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为该地区生态治理和恢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三江平原河水中铁的形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潘晓峰  阎百兴  王莉霞 《环境科学》2010,31(9):2042-2047
采集三江平原河流(主要河流和沼泽性河流)水体,利用切向超滤和玻璃纤维滤膜技术分离铁的形态,研究了三江平原河水中铁的含量、形态和潜在络合竞争能力,以揭示湿地开垦对铁形态和输出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典型沼泽性河流中可溶铁和酸性不稳定铁平均含量高达1.16和0.81 mg.L-1,是主要河流铁的重要补给来源,主要输送络合态铁(占可溶铁70.9%)和离子态铁(占可溶铁9.3%).河流中可溶态铁均以低分子量铁为主要迁移形态,在主要河流中低分子量铁占可溶态铁的68.7%,含量为0.13 mg.L-1,在典型沼泽性河流中占可溶态铁的82.2%,含量为0.88 mg.L-1;典型性河流中Fe3+含量是主要河流的3.1倍,Fe2+含量相差不大.通过菲咯嗪的配位竞争实验发现,络合态和胶体态铁中也存在Fe(Ⅱ)的结合形态;在典型沼泽性河流中,络合态铁具有更高的潜在络合竞争能力,更容易形成稳定不易分解的络合态铁.因此,三江平原湿地开垦导致沼泽性河流铁输出的减少,稳定络合态铁输出的减少直接影响铁的迁移距离,对近海铁的输送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影响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行为的因素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介绍了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附,渗 滤,挥发和降解等行为过程。探讨了吸附与解吸附机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类型,水分含量及温度对此过程的影响。依据某些典型的化合物行为模型,论述了影响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渗滤的因素。有机污染物需要先从土壤深层迁移至地表,然后挥发至大气,在土壤中迁移的速率较慢,控制着整个挥发过程,可用Fick第二定律来描述。  相似文献   

6.
含磷污水淋滤条件下土壤中磷迁移转化模拟实验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以土柱实验为基础,结合磷在土壤中的化学转化机理,将磷在土壤中的形态分为可溶态磷、吸附态磷和沉淀态磷,根据磷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模拟实验,分析了这3种形态的磷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规律:可溶态磷进入土壤中,主要随水分作溶质迁移,在迁移的同时,不断转化为吸附态磷和各种沉淀态磷;吸附态磷由可溶态磷生成,并与可溶态磷一起发生沉淀反应生成沉淀态磷,但固着于土壤颗粒上,不发生迁移;沉淀态磷由可溶态磷和吸附态磷生成,在土壤中主要参与化学转化;沉淀态磷在土壤中有随水分迁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松嫩平原西部稻田回归水中污染物的输出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百兴  邓伟  汤洁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10):583-587
对松嫩平原西部稻田回归水中盐分及N、P的可溶态、颗粒吸附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洗盐水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相比灌溉水均明显增加,特别是Na^ 、HCO3^-等;随洗盐次数增加,洗盐排水中盐分等污染物浓度呈降低趋势。第2次洗盐排水中盐分、NO3^--N、TP、PO4^3--P浓度相比第1次分别降低了4%-50%、72%-92%、805-98%、9%-84%;洗盐水中盐分以可溶态为主,P以悬浮态为主,N的规律不明显,且N、P的形态变化受洗盐水中悬浮颗粒物及胶体多少的影响很大;洗盐回归水中污染物含量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含盐量,耕作历史对其影响不明显,河水灌区回归水中Na^ 、HCO3^-一般低于井水灌区;生长季稻田回归水中污染物浓度受降雨、施肥等影响变化较大,但生长季回归水中可溶盐离子含量均明显低于泡田期。  相似文献   

8.
张思  何江涛  朱晓婧 《环境科学》2016,37(12):4651-4661
有机质胶体与有机污染物的相互作用会影响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迁移转化等环境行为.为研究有机质胶体对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在土壤环境中迁移的影响,本实验以卡马西平(CBZ)为目标污染物,用商用腐殖酸制备有机质胶体,分别选择石英砂、标准土和野外所取土样为研究介质,通过室内土柱模拟实验探究有机质胶体存在时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行为.结果表明,描述一维溶质运移的两点化学非平衡模型能够较好模拟CBZ在各介质土中的运移过程,说明污染物运移过程中与介质间发生了化学非平衡吸附作用;石英砂柱中加入胶体后,对CBZ的吸附过程无明显影响,但在解吸时阻滞因子及滞留量变小,可见胶体与石英砂间作用微弱,解吸过程中胶体与污染物结合形成复合体后对污染物有增溶作用;胶体存在时,标准土和自然土对CBZ的吸附量和迁移阻滞强度均明显大于石英砂,其中有机质及黏土矿物的作用最为明显,有机质中的低能/高能吸附位点以及黏土矿物极性表面均能够固定污染物;由于有机质含量较高,自然土对CBZ在吸附-解吸过程中的阻滞截留强度大于标准土.针对本实验中CBZ的迁移情况,提出了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在含有机质胶体土壤中的迁移过程中各种作用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9.
高温热水解是促进低有机质污泥厌氧水解过程的有效方法,探讨不同含固率下低有机质污泥高温热水解后物质溶出规律,可为实现其高效厌氧发酵提供基础理论依据。通过序批式实验和相关性分析研究了含固率、温度和时间对高温热水解污泥中物质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中物质溶出特性与温度、含固率的相关性均较高(P=0.272~0.757,0.249~0.774)。除含固率6%的污泥外,8%、10%及12%含固率污泥中可溶糖、可溶蛋白质、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溶解性有机碳(SOC)浓度随处理温度提高而增大,而pH则相反。除含固率的8%污泥外,氨氮(NH+4-N)和游离氨(FAN)浓度亦随含固率、热水解温度的提高而增大。当处理温度相同时,可溶糖、可溶蛋白质、TVFA、SOC、NH+4-N、FAN浓度总体上随含固率的升高而升高,而含固率变化对pH无显著影响。同时,含固率6%~10%的污泥中可溶蛋白质的溶出率高于可溶糖,随着含固率的增加,可溶蛋白质溶出率增幅有所降低;含固率为6%和12%时,TVFA增加不明显;SOC与SCO...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发展环境保护水质及土样分析时,对浑浊水样及土样可溶盐的澄清和过滤是一个难题,如果能使土样可溶盐液澄清而又能直接在一两份溶液中测定可溶盐的十二个项目,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报导。过去常采用的无机盐电解质沉降分层的方法不但速度慢,而且还改变了溶液的氢离浓度,同时引进部分待测离子,干扰测定。徐志毅同志建议用磁化水凝聚土样可溶盐胶体的办法,经试验效果还不太明显。据资料介绍(1),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艾比湖湿地内土壤盐结皮(SSC)与土壤特性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影响SSC厚度的自然要素。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湿地内选取30个具有代表性的样点,并在其周围选取无SSC的样点(30个)作对比,对研究区内有SSC和无SSC覆盖的土壤特性(有机质、容重、质量含水量、总盐、全氮、全磷和p H)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气候要素(风速、气温、湿度和降水量)探讨其对SSC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 SSC覆盖的土壤总盐平均含量为27.7 g/kg,质量含水量为16.8 g/kg,显著高于无SSC覆盖的土壤总盐(17.8 g/kg)和质量含水量(10.7 g/kg),有SSC覆盖的土壤有机质、全磷和全氮含量分别为6.9、0.88和0.63 g/kg,低于无SSC覆盖的土壤有机质(8.8 g/kg)、全磷(1.05 g/kg)和全氮(0.87 g/kg),有SSC覆盖的土壤碱性更强、容重更大;(2) SSC覆盖下的土壤总盐、容重和p H随深度增加而下降,质量含水量、全磷和全氮随深度增加而增加。SSC厚度与土壤总盐(0.676**)、质量含水量(0.513**)和容重(0.484*)成正相关,与有机质(-0.426*)、p H(-0.402*)、全磷(-0.233)和全氮(-0.303)呈负相关,随深度增加相关性逐渐减弱;(3)主成份分析表明SSC厚度3 cm时,土壤总盐、质量含水量和风速对其影响最大,权重分别为0.42、0.25和0.17。总之,SSC可以提高土壤保水性,增加土壤容重,但不利于养分的积累,会使土壤碱化、盐化更强烈。SSC的厚度受土壤总盐、质量含水量和风速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我国北方城市地区地下水硬度升高的机理,我们除进行现场调查和室内模拟试验研究外,还根据有关化学原理对调查中所得的典型资料进行了理论计算.下列计算有助于说明盐污染物和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对碳酸盐沉积物地区下水硬度升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苏北某市垃圾填埋场周围地下水氮污染及其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氮污染状况的监测,分析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水质特征及其对地下水氮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含有高浓度的NH4+-N,渗滤液进入土壤后,大量共存离子的竞争吸附减弱了土壤胶体对NH4+-N的吸附能力;土壤中有机质增加后,土壤胶体对NH4+-N的吸附性降低,吸附量减少;且高浓度NH4+-N的存在抑制了硝化作用,从而使大量的NH4+-N未能被土壤胶体吸附转化就随渗滤液继续迁移至地下水中,导致地下水的氮污染主要以NH4+-N为主。  相似文献   

14.
垃圾渗滤液水溶性有机物对土壤Pb溶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付美云  周立祥 《环境科学》2007,28(2):243-248
研究了不同填埋年限(0 a、4~5 a、12 a)的垃圾渗滤液水溶性有机物(DOM)对2种污染土壤重金属Pb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DOM具有促进土壤Pb溶出的作用.填埋年限不同的垃圾渗滤液DOM对土壤Pb溶出的影响不同,填埋年限短的垃圾渗滤液DOM对土壤Pb溶出率最高.因为填埋年限越长,垃圾渗滤液DOM中高分子组分(相对分子质量>25?000)所占比例越高,而高分子组分相对于低分子组分(相对分子质量<1?000)对土壤Pb溶出能力较弱.红壤中,渗滤液DOM的低分子组分对Pb的平均溶出率高出高分子组分123.8%;潮土中也表现出类似的结果.与无渗滤液DOM的对照相比,垃圾渗滤液DOM的加入明显提高污染土壤Pb的平均溶出率,并且随体系pH的升高,DOM这种促进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陈峰  陈丹  胡勇有 《环境工程》2020,38(1):141-145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是解决我国"高含水、高有机质"生活垃圾干化的有效技术手段,而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的微观机理及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在进行多组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试验的基础上,指出影响生物干化的内外因素有机质含量、微生物菌种、通风风量、仓体构造、氧气浓度、颗粒粒径、仓体保温性;初步确定了高温好氧生物干化主要影响因素的适宜范围为垃圾中有机质含量>15%,接种适宜的高温好氧微生物菌种(活菌数为106~1010 CFU/mL,接种量约为1.5 L/t),垃圾粒径控制在95%<160mm,通风风量应同时满足有机质分解过程中O2的需要量和除湿的空气需要量,可为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工艺机理研究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WAO/CWAO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催化湿法氧化 (CWAO)是用于处理有机废水十分有效的物理化学方法 ,本实验将该方法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使用CWAO处理垃圾渗滤液 ,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因此本研究着重研究温度对污染物去除效率、降解速率的影响 ,建立了温度与速率常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并初步考察了催化剂 (Co/Bi)在降解垃圾渗滤液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中利用高压反应釜并使用催化剂 ,在封闭条件下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 ,研究温度对降解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有、无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随着温度的升高 ,总有机碳 (TOC)和COD的去除率均显著增大 ;用Elovich方程可以描述垃圾渗滤液降解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速率常数k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并建立了速率常数k与温度的定量关系式 ;反应液 pH值在反应过程中先迅速降低 ,之后缓慢上升 ,主要由于反应初期生成了大量的有机酸 ,而随着有机酸逐渐被降解 ,反应液 pH值缓慢上升 .通过本研究可知 ,以Co/Bi作催化剂 ,利用CWAO降解稀释后的垃圾渗滤液 ,可以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但本研究仅探讨了温度对催化湿法氧化降解垃圾渗滤液有较大的影响 ,其它反应条件如氧化剂、催化剂用量以及垃圾渗滤液浓度等对CWAO法降解效率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工业废盐安全填埋过程常因包装不到位而产生高浓度渗滤液,从而增加了尾排处理难度.本文探究了模拟降雨情景下包装方式差异对工业废盐填埋过程的具体影响.结果发现,工业废盐填埋过程中使用内膜袋有效密封包装作为填埋场前处理十分必要,其对工业废盐填埋过程的保护作用非常显著.有内膜包装情形下,盐分的溶出量仅为无塑料内膜保护下的0.15%.然而一旦包装或隔离设施不到位或者未达到标准,可能引发显著的高于预期的二次污染风险.同时,研究发现工业废盐填埋过程中有机物的迁移速率显著快于其他污染物,盐分释放主要表现为氯离子的迁移.包装方式不同导致模拟填埋柱的沉降高度差异十分明显,因此,工业废盐的不完全包装预处理不仅可能引发严重的二次污染,还可能引发填埋场的滑坡和塌陷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为了考察不同水分调控下污染场地中土壤有机质和溶解性有机质(DOM)的演变过程,以2种冶炼厂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恒温恒湿培养实验观察不同水分调控下土壤有机质和DOM的含量变化,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了土壤DOM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水分调控180 d后,2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有机质和DOM含量呈不同程度降低趋势,且随着水分含量增加,其降幅明显增加,最大降幅分别为33.28%和89.35%.水分调控过程中,土壤DOM中类蛋白物质最易发生降解,导致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的占比相应提高;随着水分含量增加,土壤DOM的芳香性提高,腐殖化程度升高,分子聚合度和分子量增大,最终导致DOM稳定性增强,上述结果有助于揭示水分诱导过程中DOM的变化对污染场地中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7个典型滨海湿地土壤(0~20cm)中总汞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气候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的测定收集,研究了滨海湿地土壤中汞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对不同介质环境内汞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滨海湿地土壤总汞的含量范围是1.26~169.94ng/g,平均值为(33.82±3.09) ng/g;滨海湿地土壤汞含量差异是由土壤理化性质、社会经济以及气候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其中土壤理化性质中pH值、有机质、总铁、总氮为关键影响因素;在汞的输入途径中,河流输送对中国滨海湿地土壤总汞含量的影响要高于大气输送.  相似文献   

20.
土壤环境中活性X-3B红染料的吸附行为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土壤吸附活性X-3B红染料的速率进行了测定,表明可以划分为高速吸附、减速吸附、缓慢吸附和0(平衡)吸附4个阶段;但各土类在各不同的阶段,其吸附速率差异较大.通过对活性X-3B红染料的土壤吸附等温线的研究,发现其吸附行为与Langmuir方程相吻合;在此基础上的计算表明,该染料在土壤上的最大吸附量为:水稻土>红壤>棕壤>褐土.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论,模拟结果显示:当土壤有机质较低或气温下降,当土壤处于中性状态或水分过多和过少,均能通过减少其吸附量达到降低活性X-3B红染料在土壤环境中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