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地质勘探行业粉尘作业的多样性,以呼吸性粉尘检测结果作为指标,提出了对现有不同防尘技术措施的呼吸性粉尘控制效果评价的几种方法,并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2.
在现阶段、粉尘、毒物和噪声对地勘系统职工的危害最为严重,且具传统性.近年来,湖北地勘局在已经过多次工业卫生普查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对局系统内可能产生危害的产尘点展开了呼吸性粉尘和总尘的对比检测,以期通过进一步地研究,抓住要点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3.
根据劳动部关于在全国推广呼吸性粉尘监测技术及其危害程度分级要求,结合湖北局的具体情况,经地勘局安环所全体同志一年的努力,基本上完成了全局呼吸性粉尘监测试点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有些作业现场,却遇到了按规程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在工作中不能忽视的。l受测人员的选择问题根据呼吸性粉尘监测技术要求,在接尘工人群中币能重复地选择受测人员,且每个采样点采集的呼吸性粉尘样品数不得少于10个。然而很多部门的粉尘作业特点是作业面小、种类杂、且分散,所以很多作业点的受测人员数难以满足监测技术要求,必…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关部门也提升了对煤矿井下呼吸性粉尘的治理的重视程度。对呼吸性粉尘进行有效的监测可以降低矿井内部施工人员吸收粉尘的程度,降低煤矿井下呼吸性粉尘对施工人员的危害。在对煤矿井下呼吸性粉尘的产生分布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当前煤矿井下呼吸性粉尘的现状和治理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质勘察行业粉尘作业的多样性,以呼吸性粉尘检测结果作为指标,提出了对现有不同防尘技术措施的呼吸性粉尘控制效果评价的几种方法,并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促进地质勘探行业安全科学管理的深入开展,增强地勘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科学性,探讨研究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新形势下的地勘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地勘经济的发展,地质勘探安全学会管理科学专业委员会拟今年下半年适当时候协同学会举行学术交流活动,并拟编印出版论文集。现向全国地质勘探行业征集论文。一、征稿范围:安全管理科学技术方面的理论与应用成果(理论探讨、应用研究、经验总结等人包括在工程施工、交通运输、机电加工、防火防爆、工业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运用的现代安全科学管理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地质勘探安全学会章程的工作任务,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地质勘探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也为了进一步促进地勘行业安全科学管理的深入开展,增强地勘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科学性,促进地勘经济发展,地质勘探安全管理科学专业委员会拟定1994年工作要点如下;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科学专业委员会的组织体系,充实调整委员会组成人选,聘请名誉主任,审定落实委员会所属各专业学组负责人名单及挂靠单位。分工协作,明确职能和工作任务。二、建立安全科学学科专业委员会的工作程序,积极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地矿部门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也受到较大的冲击。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使部门内的计划任务不断减少,大量的富余人员需转向其他行业。为发挥本部门的优势,目前全国各地矿局、厅多数建有非金属加工厂,如膨润土加工厂、珍珠岩厂等有粉尘危害的企业,为国家和单位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安排了一部分富条职工。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企业车间所产生的粉尘危害十分惊人,有时超过国家标准几十至数百倍。若不采取措施治理,矽肺病的发生和增加在所难免。下面仅从河南某队非金属加工厂的粉尘情况看该行业粉尘危…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粉尘职业危害,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方法运用于水泥行业粉尘职业危害管理。在分析水泥产业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基于HACCP方法的预防性管理思想和操作流程,分析确定了水泥生产过程的粉尘职业危害关键控制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降除尘措施,实现对关键控制点生产性粉尘职业危害的监测与有效防控,从而保证工人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0.
地勘系统的职业危害可分为:粉尘、毒物、噪声、辐射、冷热力、累积性肌肉骨骼损伤等。通过预防和治理,职业危害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尤其是固定作业场所,达标率较高。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地勘系统职业危害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些过去曾经叫苦不迭的工种被新的工种所取代,职业危害程度或者减轻,或者加剧。现分述如下:(1)粉尘粉尘常见于:矿山坑探、凿岩、放地与出渣;实验室碎样、棒磨、球磨、筛分、磨片、切片、车炭律等;矿粉厂和泥浆粉厂碎料、传输和装包过程;木工房锯木、创木;金属车床刀具打磨;…  相似文献   

11.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地质勘探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从安全监管、制度建设、安全培训和事故处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对改进地质勘探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提高勘查成果质量和地勘单位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 0 1年 3月 2 5日至 2 8日 ,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地质勘探安全分会在西安市召开了《地勘安全工作研讨会》。陕西省经委民延平处长在会上介绍了陕西省安全生产有关情况。会议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地勘队伍属地管理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勘探业安全生产标准与法规体系、地质勘探安全分会等进行了研讨。会议代表回顾和总结了地质勘探安全工作的历史和成绩 ,分析当前地质勘探安全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大家认为 ,地质勘探队伍由原来的中央直接管理改为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管理后 ,应主动、积极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取得联系 ,接受地…  相似文献   

13.
冶金行业环境污染物的特征与监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凡 《环境工程》2013,31(1):108-111
冶金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在其制造体系中大量的物质、产品流、废弃物、能量转换过程、多形式的排放过程都对环境造成不同层次和程度上的影响。针对不同工艺产生的污染物特征及主要污染物的种类,综述了环境监测运用的各类监测技术、监测方法,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监测空气中的粉尘状况,过去仅有测出全尘浓度的仪器,尚无测定分散度的仪器设备,无法正确评价粉尘对人体的严重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北京劳保研究所和承德仪表厂共同查阅了一些先进国家所用的粉尘测定方法、评价及呼吸性粉尘标准,结合国情和实际需要,成功地研究了DCH 83型  相似文献   

15.
专业煤港粉尘总量核查方法及控制软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确定煤港粉尘总量控制监测核查因子的基础上,对降尘与专业煤港粉尘排放总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煤尘总量控制计算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控制软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毛虫害天基空间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森林食叶害虫,具有危害面积大、暴发周期短、成灾极严重的特点,有效地开展马尾松毛虫害监测是开展森防检疫与森林资源持续经营管理的必然要求。空间技术尤其是3S技术的发展为继续推进马尾松毛虫害的卫星遥感监测工作,构建预警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综述了马尾松毛虫害传统监测技术现状以及虫害空间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在介绍马尾松毛虫害适发因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马尾松毛虫害在空间监测技术研究、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CBERS、HJ-1系列国产卫星数据的诞生为马尾松毛虫害天基空间监测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带来了新契机。  相似文献   

17.
在煤矿井下作业面,由于采掘过程中扬起的大量灰尘和受通风条件的影响,粉尘和CH_4、CO_2、H_2S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均比较高,直接影响作业面职工的身体健康。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微山煤矿井下作业环境有害物质连续九年(1981~1989年)监测结果的分析,意欲了解对煤矿工人危害最大的污染因子,并对其防治方法进行探讨。 1.井下有害物质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入河排污口监测监管部门存在职责交叉和缺位的现象,机构改革后,亟待重构入河排污口监测体系。构建入河排污口监测体系的关键是实现入河排污口监测与污染源监测制度的融合,厘清相关责任主体的职责分工,明确企业排污口和入河排污口的关系,并按照衔接融合的思路进行监测技术要求的整合。基于对关键问题的分析,按照污染源监测与入河排污口监测管理制度、技术整合的总体原则,分别从入河排污口自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2个维度,对监测范围、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频次、监测技术、监测信息报送等重点内容进行研究,形成入河排污口监测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石灰生产系统中粉尘产生的原因,着重介绍了布袋除尘器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从而在源头上控制了粉尘给职工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矿山企业粉尘控制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尘是矿山生产中的主要职业危害。粉尘所造成的尘肺病不但给国家与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而且严重威胁矿工的健康与生命,日益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来,随着矿山粉尘治理技术的研究工作正在逐步发展,矿山企业粉尘控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主要对矿山企业粉尘控制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