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生命周期评价看白色污染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我国发泡PS餐盒及其替代品的发展状况和国内外的相关政策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 ,讨论了从原料开采 ,生产加工 ,使用 ,到回收或废弃全过程不同产品的环境负荷 ,指出简单替代并不能真正解决污染问题 ,而PS餐盒的“回收再利用”更有益于治理白色污染和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2.
塑料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废弃塑料也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因此,废弃塑料的回收及再利用的研究就成为环境保护研究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废弃塑料的回收及再利用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世界环境》2006,(4):1-1
在我国,党和政府多次强调中国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是在一些地方和一些企业,置国家环境政策、法规于不顾,大肆破坏、污染环境的现象并未得到彻底遏制。“先污染后治理”之风依然存在。在理论界。甚至有学者以发达国家曾经历。先污染后治理一才解决环境问题为由,欲将“先污染后治理”归纳为社会经济发展中带有普遍性的规律,称其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强度高、防水、成本低等特点,已被各行业广泛采用,但也使得大量的“白色垃圾”充斥于大自然的各个角落,其危害性是相当严重的,随风飞杨的废弃塑料和到处丢弃塑料餐具,破坏了市容、景观的整体美感,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了不良刺激,丑化了环境。抛弃在自然中的废弃塑料制品,由于自行降解的时间很长,有的甚至100多年也不降解,使其不能及时回归自然,当混在土壤之中时,从而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的减产,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据有关资料分析:塑料垃圾若长期堆放,会给蚊蝇、鼠类等提供适宜的繁殖场所,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若将其填埋,则会占用耕地,造成土壤板结,使大片土地失去使用价值,同时还会污染地下水,阻碍植物根茎生长;而若将塑料包装袋等制品抛弃在水中、陆地上,动物将其误食后,则会难于消化而积贮于胃内,轻者会患消化系统疾病,重者死亡。另外,应该看到,混有废弃塑料的生活垃圾也不适于堆肥使用,如果将其焚烧又会产生二恶英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环境。面对“白色污染”的危害,人们提出种种的治理措施。但都收效甚微,有的地方经过几年的努力,“白色污染”的状况有所控制,但也未从根本上好转,因此,从社会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法规的相继实施,电子废物的回收处理工作又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第14条(电子电器产品、电子电气设备的生产者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限制或者淘汰有毒有害物质在产品或者设备中的使用……电子电器产品、电子电气设备的生产者、进口者和销售者,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回收系统,回收废弃产品或者设备,并负责以环境无害化方式贮存、利用或者处置)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第4条(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电器电子产品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履行基金缴纳义务)分别规定了电子产品生产商的回收处置责任,由此可以看出国家试图通过“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贯彻来规范我国电子废物回收处理市场。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塑料使用量急剧增长,塑料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带来严峻的塑料和微塑料污染.为全面加强塑料污染控制,提出从“原料—生产—分销—倾倒—回收(处理)”5个环节实行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对我国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在各环节均采取了相关的管理措施,包括立法、开展专项行动等,但仍存在塑料污染管理尚未实现生命周期全覆盖、某些法律法规缺乏实施细则以及部分政策难以落实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的经验,提出我国加强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①在塑料原料管理方面,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微塑料泄露、废水排放等,应完善相关行业标准,鼓励减少化纤等容易造成泄漏的材料在衣物生产中的使用;②在设计生产方面,进一步贯彻落实涉及塑料加工、循环利用的管理规定,提出具体的微塑料循环指标和专项回收目标,同时对可生物降解塑料对环境的影响开展研究,并进一步完善其降解性能;③在分销使用方面,在严格执行“限塑令”的同时,对需求量大、与民生关系密切的塑料制品应分阶段逐步禁止,更加注重绿色产品的替代和新模式的探索,避免“一刀切”的管理模式;④在塑料垃圾倾倒方面,严格落实相关管理条例,并加强国际合作;⑤在塑料垃圾回收及处理方面,应完善含有塑料的垃圾回收处理工艺,在降低环境负面影响的同时实现二次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南非政府、南非塑料包装企业和工会关于禁止使用塑料包装袋的讨论尘埃落地 ,南非第一部限制使用塑料制品的法案现已正式出台 ,新法案将于 5月 9日正式生效。该新法案规定 :从 5月 9日起 ,南非所有超市、商店将不允许为顾客免费提供目前广泛使用的手提塑料包装袋 ,取而代之的将是其他“绿色”包装制品 ,如果继续使用塑料包装制品 ,则产品必须达到南非政府规定的新环保标准 ,同时承担政府回收塑料制品所需的费用。塑料是 2 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 ,尽管它的优点十分突出 ,但由于塑料难于自然降解 ,因此成为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之一…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我国包装工业获得了迅猛发展。各类包装产品名目繁多,现在使用发泡聚苯乙烯(EPS)的包装制品数量十分惊人,不算电器、仪器防震用的泡沫塑料包装制品,光是国内目前普遍使用的泡沫塑料快餐盒,每年消费量已达65~70亿个。这种泡沫塑料快餐盒由于其化学稳定性好,废弃在自然界中长期不能降解,形成“白色污染”。若焚烧它则会产生有毒气体而“二次污染”,若要回收利用,其成本很高且目前也不易回收。由于泡沫塑料快餐盒严重污染环境,因此世界  相似文献   

9.
川笙 《沿海环境》2001,(12):26-26
塑料的问世,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当我们惬意地接受“白色革命”带来的欣喜时,却又被“白色污染”潜伏的危机所烦恼。所谓“白色污染”是指废弃的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它主要包括塑料袋、塑料包装、一次性聚苯乙烯快餐饭盒、塑料餐具杯盘,农用塑料薄膜以及电器充填发泡塞物,塑料饮料瓶、酸奶杯等等。这些普通塑料制品废弃后上百年不腐烂、不降解,形成的垃圾重量轻、体积大、数量多,有的满天飞舞高挂树梢,给治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其实很简单:只要使用一种被称为“绿色…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已经不容忽视,本文介绍了我国废弃塑料的产生及处置现状,及对环境的影响.塑料废弃物是一种宝贵的可利用资源,所以在废弃塑料的处置过程中,如何回收利用及减少污染已成为其中关键环节,此外,可降解塑料是减轻白色污染的重要手段,希望在社会的大力宣传下,使可降解塑料走向大众生活,成为在用塑料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Thedisposalofwastetolandfillisthedominantmethodofdisposalfordomesticandmostotherwastestreams .However,nonlandfillingwhichhaspreviouslybeenthemethodofchoiceformanycitiesisatacrisispointforthereasonsofshorterlife ,spaceavailability ,costandpol…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了乡镇经济的发展,但乡镇的环境问题并没有随之解决,而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成为解决当前乡镇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乡镇垃圾现状分析表明,其组分以有机易腐成分为主.不适用于城市垃圾的处理方式。乡镇垃圾经合理分类,其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有三条,包括可回收垃圾一回收一循环再利用,有机垃圾制肥-肥料-回田,餐厨垃圾、人畜粪便、秸秆等有机垃圾厌氧发酵-沼气-热能或电能。该途径可最终实现乡镇垃圾的资源化和能源化。  相似文献   

13.
李春萍 《环境工程》2012,(Z2):296-298
为解决丰台北天堂垃圾填埋场600~700t/d矿化垃圾筛上物的处置问题,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矿化垃圾筛上物中以塑料、砖瓦灰土及木竹3类为主,可燃组分达65%以上,不可燃组分为33%左右;湿基热值为11806.6kJ/kg,灰分含量达40%左右,挥发分仅为25.19%;C、H、O含量较高。矿化垃圾筛上物各组分中:塑料、木竹、织物、细土的含水率均在20%以上;塑料、橡胶的热值均为16736kJ/kg以上,木竹和织物的热值为10460kJ/kg左右;塑料、织物、木竹、橡胶等可燃物的挥发分含量均在50%以上;塑料、橡胶中的N含量较少,但含氯量均较高,织物中C、H、O含量较高。矿化垃圾筛上物仍需要进一步的处理,将可燃组分与无机组分分离,可燃物焚烧利用,无机组分建材利用。  相似文献   

14.
城市垃圾污染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城市拉圾产生的机制入手,分析了城市垃圾污染产生的原因,并对目前所采取的主要处理方法人季简要评述,在此基础提出了实现城市垃圾最小量化,推动垃圾资源化产业、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中化监督管理等几点城市垃圾污染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This Australian study presents the findings of a life-cycle assessment (LCA) that examined whether a re-use and recycle strategy for a plastic-based packaging that substantially reduces the quantity of waste to landfill would also reduce the overall environmental burden.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assessed over the life of each of the packagings included fossil fuel consumpti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photochemical oxidant precursor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recycle and reuse strategies for plastic-based products can yield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benefits. The study also includes some interesting findings regarding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transportation and construction energy, and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adjusting the impact assessment results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spatial variation in the significance of some environmental effects.  相似文献   

16.
城市垃圾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危害巨大,加强城市垃圾分类,如何进行资源化、产业化、无害化处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域填埋场中存余垃圾组分含量以及存余垃圾中废旧塑料性能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存余垃圾中塑料占比较高,且填埋时间小于7a时,其力学及热学性能与未经填埋处理的原生废旧塑料性能基本无差异,具有较高的资源属性,但污染程度较高,难以直接进行高值化利用.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国内现有清洁提质和处理处置技术,并针对存余垃圾中废旧塑料特性,提出一条由多效组合洁净技术与直接挤压成型工艺相结合的新型适用性清洁与高值化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问题,以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桥沥垃圾填埋场矿化垃圾为例,多点采集样品经人工分拣和不同粒径段筛分后,对其物理组成和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矿化垃圾中腐殖土主要在40mm粒径段以下,占47.3%,塑料、织物及木竹等可燃轻质垃圾主要在大于80mm粒径段,占40.1%;工程筛分粒径可选40mm,筛上物主要为可燃物,筛下物主要为腐殖土;按照有机肥堆肥腐熟标准,筛下物腐殖土基本可达到腐熟,营养物质含量达到《城市生活垃圾农用标准》(GB8172-1987)要求,但部分重金属含量超标;矿化垃圾经筛分后的轻质垃圾,热值约为6000kJ/kg,可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其制备成垃圾衍生燃料(RDF)后,热值可达10000~24000kJ/kg.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及物流管理方案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广州市为例,运用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以层次分析法(AHP)进行综合效益的评估取值,经计算得出各个时期生活垃圾焚烧、制肥、资源化回收和填埋的比例与数量的优化方案,预测了各个规划期中设施的需求量,在此基础上运用最小费用规划模型,选取运输费用与处理费用为因子,同时把经济收入作为负费用从中扣除,计算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最低费用,市属八区到各处理设施的垃圾流量的优化方案,为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上海部分地区市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季萍  汪菁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6):383-385
根据上海市曹杨街道垃圾分类收集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社区市民的环境与环境行为的现状和特点。从中发现67%的人了解垃圾分类收集的方法;89%的人认识到垃圾分类收集的必要性;市民通过不同的媒体获得环保信息来提高环境意识。分析表明市民的文化程度、收入、职业等背景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他们的环境行为,但人们的环境意识对他们的环境行为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此环境教育和环保宣传应作为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