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天津地区土壤中六六六(HCH)的残留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56,自引:4,他引:52  
2001年5月采集并测定了天津地区188个土壤表层样品的α-HCH,β-HCH,γ-HCH和δ-HCH等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与1981年的残留量相比较,各区县土壤中親CH有较大幅度减少,但4种HCH异构体的残留仍然较高.其中-HCH是最主要的残留污染物,最高浓度超过1000ng/g.1970~1980年HCH施用量较高的地区如今土壤中的残留量仍然较高,城区样品中HCH的残留浓度高于非城区,而污灌区与非污灌区土壤中的残留水平差异不显著.土壤TOC含量与親CH有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2002年10月—2005年11月采集广东省典型区域(汕头市、湛江市、东莞市、惠州市、中山市、珠海市和佛山市顺德区)的农业土壤表层(0~20 cm)样品444个,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对土壤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进行分析,初步揭示广东省农业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及残留情况. 结果表明:HCHs的检出率为95.9%,w(HCHs)为未检出~104.38 ng/g,平均值5.90 ng/g;DDTs的检出率为95.7%,w(DDTs)为未检出~157.75 ng/g,平均值为10.18ng/g. HCHs的4种异构体中,w(β-HCH)最高,平均值为2.96 ng/g,而p,p′-DDE是3种DDTs异构体中含量最高的,平均值为5.09 ng/g. 不同土壤利用类型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总量为水稻田>菜地>香蕉地>旱坡果园地>甘蔗地,汕头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总量明显高于该研究区的其他地方. 与国内外其他地区农业土壤中的DDTs和HCHs含量和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相比,广东省典型区域污染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雷州半岛南部典型农用地土壤-作物有机氯农药(OCPs)的残留含量,探究8种作物对有机氯农药的生物富集特征,并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0种OCPs均有不同程度地检出,其中六六六(HCHs)和七氯是研究区主要污染物,在土壤中残留含量分别为23.83~111.51 ng·g-1和11.01~25.97 ng·g-1,在作物中分别为7.54~61.28 ng·g-1和3.96~30.97 ng·g-1,少部分土壤和作物样品中该两类OCPs存在超标情况.有87.50%土壤样品α-HCH/γ-HCH小于1,且β-HCH/α-HCH大于1,表明HCHs可能来源于近期林丹的使用和历史施用残留污染,而七氯推测主要来源于地下虫害和白蚁防治药剂的施用.不同作物对OCPs的富集能力差异较大,蔬菜类作物的生物富集能力较强,水果类较弱,且鳞茎类蔬菜(韭菜)明显强于其他蔬菜类别.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表明,土壤与作物中OCPs对区域内人群基本不会造成明显的健康风险.但韭菜和辣椒作物复合污...  相似文献   

4.
六六六在饲养鸡体内的残留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器法测定了北京郊区某养鸡场不同生长期的饲养鸡的肌肉、表皮、肝脏、胃、心脏以及鸡蛋、饲料和粪便中HCH的残留浓度.分析结果表明,饲养鸡体内肌肉、表皮、肝脏、胃和心脏的∑HCH湿重浓度分别为(0.35±0.37)、(3.91±2.52)、(1.78±1.26)、(1.00±0.85)和(1.35±0.75)ng/g,脂标化浓度分别为(64.3±171)、(19.6±7.33)、(64.9±27.2)、(74.5±74.1)和(17.8±4.42)ng/g,远低于国家<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肝脏∑HCH脂标化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器官,而未观察到HCH各异构体残留水平在肌肉、表皮、心脏与胃之间具有显著差别.除饲料、胃和粪便内各HCH异构体成分中以δ-HCH为主外,β-HCH是鸡体内与鸡蛋中残留最高的异构体.β-HCH在鸡体内各器官都体现出富集的特性,肝脏对除δ-HCH以外的3种异构体也都体现出显著的富集特性.对成年绿柴鸡(雄)和绿壳蛋鸡(雌)样品中HCHs残留水平的对比分析显示,雄性较雌性具有更强的HCHs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5.
广州部分区域表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在冬、夏两季对广州市部分市区和远郊区的表层土壤样品中OCPs(有机氯农药)的采样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分析,对OCPs残留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w(HCHs)为0.29~14.90 ng/g,未超过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一级自然背景值.w(DDTs)为nd~697.70 ng/g.海珠区和黄埔区部分地点w(DDTs)超过一级自然背景值.DDTs为主要残留有机氯农药,平均占w(OCPs)的85.1%.所观察到的较低的w(α-HCH)/w(γ-HCH)(小于1)和w(γ-HCH)>w(β-HCH)的结果,有可能是林丹输入所致.一些地点可能有新的DDT输入.按土地利用类型划分,表层土壤中w(OCPs)为工业区>农田>果园>未利用地>居民区绿地>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6.
对杭州某农药厂废弃场地土壤及纳污河道底泥中HCH和DDT含量分布状况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土壤中HCH和DDT的含量随土壤深度而增加,呈现明显的垂直迁移特性.历史上的生产车间区域土壤HCH和DDT含量较高,为下一步场地详细调查监测的重要区域.该废弃场地α-HCH和γ-HCH的渗透能力较强,α-HCH发生了较大转化,且α-HCH转化能力比γ-HCH强,表层土中β-HCH残留比例较高;DDT及降解产物在0~20 cm表层土壤分布规律为ω(p,p'-DDT)>ω(p,p'-DDE)>ω(o,p'-DDT)>ω(p,p'-DDD),且P,P'-DDT比o,p'-DDT降解显著.该废弃场地100 cm以上土壤处于相对好氧环境,场地没有新的HCH和DDT输入源,但表层土中的DDT可能有新输入源.纳污河道底泥受到HCH和DDT的污染不严重,但排污口下游底泥中DDT对生物的潜在风险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3,(3):199-204
采集江西鄱阳湖地区020 cm深度水稻土样品40件,分析样品中DDTs和HCHs的四种异构体及衍生物,绝大部分样品中均不同程度检出HCHs和DDTs,其中HCHs残留量为0.3720 cm深度水稻土样品40件,分析样品中DDTs和HCHs的四种异构体及衍生物,绝大部分样品中均不同程度检出HCHs和DDTs,其中HCHs残留量为0.377.52 ng/g,异构体以B-HCH为主,次为A-HCH;DDTs残留量为07.52 ng/g,异构体以B-HCH为主,次为A-HCH;DDTs残留量为043.04 ng/g,衍生物中p,p’-DDE占主要优势,次为p,p’-DDT。水稻土中的DDTs平均残留量高于HCHs数倍,但总量均小于国家一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限量值,总体上是安全的。通过样品中AHCH/C-HCH比值,确定该地区HCHs来自历史污染的工业HCH,无新的HCH污染源。DDTs是在有氧环境下降解,0,p’-DDT/p,p’-DDT比值大多数小于1,说明整个地区DDT来源以工业品DDT为主,极个别样品来自三氯杀螨醇。DDE+DDD/DDT比值表明大部分样品为历史遗留的DDT污染物,但是少量地区仍有新的污染源输入,其来源既有土壤风化产物,也有新的工业DDT污染。  相似文献   

8.
太湖梅梁湾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现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采用GC/ECD分析了梅梁湾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现状.所测样品中有机氯农药总浓度为1.78~64.74ng/g,其中,HCHs、DDTs在几乎所有采样点都有检出,含量分别是0.23~1.81ng/g、1.78~63.08ng/g.HCHs中,α-HCH与γ-HCH残留水平相当,未检出β-HCH.DDTs中p,p'DDE残留水平较高.数据表明有机氯农药中HCHs可能有新的污染源输入,DDTs在多数采样点发生好氧生物降解,与国内不同水体表层沉积物中HCHs、DDTs的含量相比,梅梁湾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9.
某林丹生产企业搬迁遗留场地土壤中六六六的残留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峰  王利利  赵浩  尤奇中  刘林 《环境科学》2013,34(2):705-711
为了解有机氯农药生产企业搬迁遗留场地土壤的污染状况,于2010年11月对原新乡市某林丹生产企业搬迁遗留场地进行了调研,采用索氏提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SE-GC-ECD)法对其污染土壤中六六六(HCH)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在所有采样点位中,六六六的4种异构体的检出率均为100%.0~20 cm表层土壤中六六六的浓度变化具有波动性,总残留量(ΣHCH)范围在0.034 3~19.560 8 mg·kg-1;前后院中心0~80 cm垂向土壤中六六六浓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总残留量(ΣHCH)范围在0.031 3~0.294 7 mg·kg-1.通过对污染物的组成分析发现,4种异构体的含量顺序符合β-HCH>δ-HCH>γ-HCH>α-HCH,β-HCH异构体的平均含量在50%左右,远远高于其它异构体的含量,表明该场地并没有新的六六六输入.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对污染场地土壤残留六六六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经过十几年的降解,大部分采样点位六六六的污染浓度(67.9%)低于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0.5 mg·kg-1,处于安全级别,厂区后院西部及东部靠近生产车间的土壤污染仍较为严重,超出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1.0 mg·kg-1)1.5~20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相似文献   

10.
改性硅藻土去除水中4种HCH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改性剂,采用浸渍法对硅藻土进行改性.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该有机硅藻土对水中α-HCH、β-HCH、γ-HCH和δ-HCH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能有效地提高硅藻土吸附水中4种HCH的能力.根据HCHs分配系数(Kow)的不同,改性硅藻土去除水中4种HCH的性能依次为:δ-HCH>γ-HCH>α-HCH>β-HCH.采用4种等温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了模拟,Redlich-Peterson方程能更好地用于拟合HCH在改性硅藻土上的等温吸附曲线.  相似文献   

11.
广西岩溶洞穴大气中有机氯农药分布与传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广西桂林大岩洞穴为例对岩溶洞穴大气环境中有机氯农药污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洞外大气中OCPs含量为1.82~2.01 ng.m-3,远高于洞内大气中总OCPs含量(范围为0.27~0.83 ng.m-3).大气中有机氯农药浓度呈现从洞口到洞内逐渐降低的趋势,尤其HCHs表现更为明显,表明外界大气传输对洞内污染贡献占主导作用.洞内大气OCPs浓度与两极相当,可作为有机氯农药的背景点.洞穴大气中HCH同系物浓度分布与其本身降解速率大小相吻合,表明在洞穴特有的原始环境下HCH类化合物可较好地反映出自身性质的差异.同时,异构体分布表明周围有新近使用的三氯杀螨醇,HCH类农药以历史残留为主.  相似文献   

12.
有机氯农药在天津耕作土壤剖面中的分布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研究了天津耕作区典型土壤剖面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典型剖面的表层土壤中,六六六在菜地中的质量分数最高,其次是在高粱地、水稻田和玉米地;DDTs在菜地中的质量分数最高,其次是在高粱地,在水稻田与玉米地中的质量分数差别不大。有机氯农药质量分数在土壤剖面的纵向分布总体上是随着土壤剖面的加深而降低,有机氯农药的各个组分(α-HCH,β-HCH,γ-HCH,δ-HCH,DDE,DDD,DDT)质量分数也有类似的分布趋势。有机氯农药的物化性质、土壤黏粒含量、有机碳和微生物影响着它们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六六六的4个异构体与原粉中各个异构体的质量分数相比有较大差异,这与4个异构体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不同和各个异构体之间的转化有关。在表层土壤中w(DDT) w(DDTs)为0 033~0 188,远小于0 5,说明在这些耕作区中没有新的DDT污染。   相似文献   

13.
典型污染场地六六六残留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历史上受某六六六(HCH)生产企业污染的场地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和研究土壤中HCH的污染水平和污染分布趋势.结果表明,∑HCH值最大为271.72 mg·kg-1,HCH污染主要集中在表层(深度:0~20 cm)、亚表层(深度:20~40 cm)土壤,表层、亚表层土壤中HCH含量远高于深层(深度:40~150 cm)土壤中HCH含量;β-HCH含量最高,远高于其他3种异构体;通过Kriging法插值,画出表层土壤中∑HCH的等值线图,可清晰地看出HCH的分布趋势.本污染场地表层的硬化阻止了雨水的浸润作用,使HCH向下迁移缓慢,HCH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HCH污染深度较浅.  相似文献   

14.
有机黏土对污染土中HCH的固定及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温室条件下,利用黑麦草盆栽实验研究了有机黏土对污染土壤中六六六的吸附固定效果及其对黑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有机黏土可以有效固定污染土中的六六六,降低其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减少六六六在黑麦草中的积累.与对照相比,添加1%~8%有机黏土可固定土壤中50.4%~78.5%的六六六,当添加比例为8%时,黑麦草地上部分和根系中六六六的含量分别降低了53.9%~87.6%和37.4%~56.6%,各种处理的效果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显著差异(P < 0.05).添加1%~4%有机黏土,能有效促进黑麦草茎叶部分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HDTMA-凹凸棒土的制备表征及其对HCH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超声改性法制备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Br)修饰的HDTMA–凹凸棒土,并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DSC)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超声分散后,凹凸棒土的棒晶分散均匀;HDTMA+成功进入到凹凸棒土的表面和层间.吸附实验表明,HCH在HDTMA-凹凸棒土上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动力学Lagergren方程,3种HCH异构体的速率常数K大小顺序为: Kα–HCH < Kγ–HCH < Kδ–HCH.HDTMA–凹凸棒土层间存在HDTMA有机相,使其对HCH的吸附量比未改性凹凸棒土增加了近40倍,由于吸附过程中存在HDTMA有机相和所吸附的HCH的协同作用,其吸附机理较复杂, 吸附等温线不能用Langmuir、Freundlich、Linear 3种吸附等温方程模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6.
北京东南化工区土壤有机氯农药污染特征和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集北京原东南化工区表层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有机氯农药(滴滴涕、六六六和六氯苯)残留浓度,结果表明化工区土壤有机氯农药浓度较高,滴滴涕和六六六平均浓度高达5470ng/g和2110ng/g,比一般农业和城市土壤中的浓度高出很多;某些点位甚至超过国家土壤三级标准,高浓度的点位主要集中在原农药厂的生产车间和存储点。六氯苯由于来源和挥发性跟滴滴涕和六六六不同,所以六氯苯残留在化工区土壤中的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化工区土壤滴滴涕和六六六的异构体组成特征表明工业区土壤的有机氯农药降解速度较慢,滴滴涕残留来源于工业滴滴涕和三氯杀螨醇,而六六六主要来源于工业六六六。化工区的有机氯农药污染主要来自于原农药厂的生产和存储,重污染点位对周围化工厂的有机氯残留有一定的影响。由于高残留浓度和较低的降解速度,化工区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的环境风险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7.
余世清  唐伟  卢滨 《环境科学》2011,32(9):2645-2653
研究了某农药厂废弃场地土壤中六六六(α,β,γ,δ-HCH)和滴滴涕(p,p'-DDT,o,p'-DDT,p,p'-DDD,p,p'-DDE)的污染分布特征,并对其进行了风险评价.从该场地72个点位的0~400 cm深度土壤中共采集了232个样品,分析表明六六六残留含量为2.6~80 130μg/kg,滴滴涕残留含量为...  相似文献   

18.
松叶中有机氯农药HCH、DDT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GC-ECD)方法对我国华北、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松叶中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的残留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松叶中HCH 4种异构体(a,b,g,d)的含量以b-HCH为最高,占HCH总量的38%~46%.HCH、DDT和滴滴伊(DDE)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4.7~35.5ng/g干重,2.4~7.0ng/g干重,2.4~2.8ng/g干重.DDE的含量趋势为华北>华东>华南>西南.总HCH为华东>华北>华南>西南.华北和华东地区DDE/DDT>1,华南和西南地区DDE/DDT<1,这表明在华南和西南地区大气中新近有DDT的输入.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共缩聚法,成功地原位合成了碘改性的阶层多孔氧化硅纳米球(SiO2-I),研究了其基于卤键作用对典型有机氯污染物六六六的吸附性能,并考察了改性剂I-硅烷含量和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纳米材料对六六六表现出优异的吸附富集性能,吸附速率快,60 min内对六六六的去除率为71.6%,24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去除率可达98.3%,最大吸附量为178.6 mg·g-1;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碘物种的加入提高了阶层多孔氧化硅的吸附速率和吸附效率.另外,为了便于纳米吸附材料的分离,本研究对SiO2-I纳米球进行了磁性化.研究发现,磁性化修饰后,SiO2-I纳米材料仍然保留对六六六优异的吸附富集性能,240 min时的吸附去除率达90.3%.  相似文献   

20.
土壤及果树中HCH和DDT残留及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索氏提取、弗罗里土固相微萃取小柱净化结合GC-ECD测定了苹果园土壤和果树样品中4种六六六(HCH)和4种滴滴涕(DDT)的残留量,并对果树的根、枝、叶中HCH和DDT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和果树样品中均有HCH和DDT检出。土壤样品中两类农药的含量分别在0.51~3.97ng/g和1.46~15.55ng/g之间,其中β-HCH是六六六残留的主体,滴滴涕类的含量以p,p'-DDT为最高,并且(DDE+DDD)/DDT<1表明近期果园中有新的DDT输入。果树样品中,HCH和DDT的残留量分别在0.22~2.01ng/g和0.38~6.08ng/g之间,都要低于相应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浓度。果树中总OCPs的含量在4.88~17.94ng/g之间,是土壤和大气中OCPs污染共同作用的结果。根部的OCPs的含量明显高于枝和叶,其分布规律为根>叶>枝,这主要取决于根、枝、叶各组织的结构以及农药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