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现如今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受到了全球的关注,高级氧化过程(AOP)有高的化学稳定性或低的生物活性,可用于清除用常规方法不能清除的有机污染物,它被认为是一种有高度竞争性的水处理技术.用化学氧化法要使得污染物完全矿化(有机态化合物转化为无机态化合物过程)常常是比较昂贵的,因此把它与生物处理法结合使用以降低运营成本.本文评论了近几年来AOP和生物处理法相结合以处理工业废水的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有机污染物土地生物处理过程动态规律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凌  崔广柏  夏自强 《环境科学》2001,22(2):101-105
应用土壤颗粒内部有机污染物屏蔽理论,说明土地生物处理过程中残余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滞留现象,提出描述有机污染物在土壤及相连的水环境中生物降解过程的数学模型.其中,污染物的扩散过程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表示,可逆的吸附和解吸过程用线性吸附等温线表示,不可逆的土壤颗粒内部屏蔽过程用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表示,生物降解过程用Monod动力学方程表示.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拟合,表示模型基本可靠.利用该数学模型,可以定量预测有机污染物进行土地生物处理所需的时间、处理的程度及动态规律.  相似文献   

3.
废水生物化学处理方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除去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废水生物化学处理方法,简称生化法或生物法。采用这种方法处理有机废水,关键在于提供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使微生物得到大量增殖,提高其氧化分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效率。用生物化学处理方法处理有机废水,不仅适于处理呈溶解状态  相似文献   

4.
引言十年来,有很多研究领域涉及到对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并已取得重大进展。随着分析仪器的灵敏度、选择性及分析技术不断发展,分析家和工业卫生学家可以用这些处理设备来检测并鉴定出许多有机污染物的微小含量。许多研究领域里,对表面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和鉴定都是有重大意义的新课题。人们已认识到,由有机物污染物造成的表皮和表面污染,对很多工厂是个严重的问题。因而要求有关部门使用一些实用而灵敏的仪器与技术对表面的有机物质进行鉴别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5.
一、绪言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为固体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有毒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中的一些亚类,如固体污染物中的悬浮物,有机污染物中的油类,有毒污染物中的重金属离子、放射性物质和生物污染物中藻类、细菌、病毒等,都可用磁分离法或微生物一磁分离法(细菌磁选)有效排除,这是近年来废水处理技术的新进展。工业废水磁处理的目的是净化废水和污染物的利  相似文献   

6.
焦化废水的处理及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I)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叙述了焦化废水的来源及处理,讨论了GC-MS条件以及用L-L萃取和C18与硅脱微柱层析法对水样进行前处理,测出了244种有机污染物,指出了各种类有机污染物去除难易的顺序。  相似文献   

7.
焦化废水的处理及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焦化废水的来源及处理,讨论了GC—MS条件以及用L—L萃取和C18与硅胶微柱层析法对水样进行前处理,测出了244种有机污染物,指出了各类有机污染物去除难易的顺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去除地下水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新技术—循环井工艺。通过运行机理、成本比较、技术优势分析和案例研究,揭示了该技术在处理地下水挥发性有机物方面高效、快速、经济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处理有机污染物是一种费用低,效果好,无二次污染且操作简单的处理方法。综述了国内外几种微生物处理有机污染物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SBR技术在有机农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中和微碱解-厌氧水解-SBR好氧生化工艺处理氧化乐果,久效磷有机农药废水,与国内同类其它处理技术相比较,其COD、BOD5、P等主要污染物去除率以及处理成本,工程投资,占地面积等项技术经济指标优势明显,可在同行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温州市某电镀厂,在电镀表面前处理过程中产生一股有机前处理废水,该类废水有机物含量高,CODcr≥800 mg/L,可生化性差;用微电解组合ABFT生化工艺处理该类有机废水,经调试运行表明该物化生化法处理该有机废水效果稳定可靠,处理效果优良,主要污染物去除率可达90%以上,处理后出水水质全部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二标准有机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矿井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深度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华北地区某矿务局进行矿井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外城市生活饮用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处理研究的资料,初步分析和介绍了矿井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来 要污染物的种类及目前国内研究已较的处理方法,为矿井水的深度处理衣资源化提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高级光化学氧化技术被认为是在处理有害有毒、难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比较有效的方法,主要的光化学氧化技术包括:真空紫外(VUV)光分解;紫外(UV)/氧化剂氧化;UV-Fenton氧化和感光材料的高级光化学氧化。高级光化学氧化技术对卤代烃污染物、含硫有机污染物、染色废水及其他有机污染物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在工程上得到了应用,是一项有效的废水处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电化学处理目前用电化学法处理工业废水的越来越多。在无隔膜电解槽中阳极氧化有机杂质很有效。有机污染物可通过原子氧、氯以及电化学法进行氧化。电解槽的阳极一般用石墨、钛、氧化钌钛涂层,而阴极一般用不锈钢和钛涂层,此时多数情况下不生成沉淀。在以石墨或涂钌钛氧化物的电极为阳极无隔膜电解槽中进行了净  相似文献   

15.
焦化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特性及处理工艺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焦化废水中有机物的特性及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的发展动态和新方法。研究表明 ,生物法和物化新方法的联合工艺是处理焦化废水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钢铁厂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DX-502树脂富集等前处理方法。毛细管气相色谱和色—质联用等检测手段,分析钢铁厂废水有机污染物组成。定性出以芳烃类、酚类为主的73种有机污染物。采用多污染物环境影响评价系统,就其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的潜在危害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甲酚、萘、苯、酚是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的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17.
压裂液和地层组成共同影响着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的污染组成,导致返排液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为了能选择合理的水处理方法,对国内、外返排液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对比,对国外返排液中的金属元素和有机污染物组成等进行了分析,发现国内对金属元素和有机污染物组成可供参考的资料很缺乏。目前国外对于压裂返排液主要有2种资源化处理方法:循环利用和处理再利用。金属离子、盐份、细菌和有机物是返排液处理的重难点。针对不同的处理方法和不同的特征污染物,对现行的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行的主要处理工艺虽能使水质达到相关标准,但存在结垢、膜污染、成本高等问题。提出要从源头优化压裂技术,在末端加强水处理工艺,最大程度地实现压裂返排液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18.
再生水中优先控制有毒污染物的筛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再生水中优先控制有毒有机污染物筛查的方法.针对样品前处理方法中的固相萃取柱的选择和洗脱剂条件等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保留时间锁定和谱图解卷积技术分辨复杂系统中的目标污染物,并利用有毒化合物数据库进行有毒污染物甄别.结果表明,采用C18柱串联HLB柱的方法进行富集,用1:1(V/V)的正己烷/二氯甲烷混合溶剂和4:1(V/V)的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溶剂进行分级洗脱的前处理方法,对分配系数(logKow)在1.48~6.41之间的30种化合物平均回收率在52.1%~13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值均<13.6%.将该方法应用于天津空港地区再生水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筛查,2007~2008年度2次采集样品分别筛查出30种有毒有机污染物,其中有7种属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列入监管范围的污染物,11种未列入排放标准监测范围.比较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以及地表水中检出污染物,发现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对筛查出的优先有机污染物处理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9.
焦化废水属于高毒物质,其中的大部分多环芳烃都具有"三致作用"。为保护生态环境,焦化废水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阐述了焦化废水的生物危害性及生态毒性效应,分析了处理焦化废水的A1-A2-O生物法,并分别对焦化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去除规律,难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生物污泥相中的吸附累积效应,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生物学原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形稳阳极电解处理有机废水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对用形稳阳极电解处理有机废水的机理进行了研究,表明在电解过程中能够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HO·自由基,可以氧化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即有机污染物以间接氧化的方式降解,这是电解催化氧化技术的主要机理。由于上述原因,电解催化氧化技术也属于高级氧化技术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