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化学荧光溶氧仪法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测定方法,用该方法测定生化需氧量标准样品,得到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好.通过与传统碘量法进行实际样品比对,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两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对于地表水和污水的测定,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建立的化学荧光溶氧仪测定BOD5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可以满足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生化需氧量是水质有机污染常用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水质监测的重要参数。本文对稀释水、驯化接种液、样品前处置、稀释取样量等影响测定生化需氧量的因素进行探讨,并结合长期工作经验,给出方便、简洁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膜电极法测定五日生化需氧量将逐步替代碘量法。本文简述了实验室用膜电极法测定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影响因素,如样品采集,仪器的校准,稀释倍数等,并提出了一些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相似文献   

4.
生化需氧量(BOD5)是—个重要有机污染指标,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参数之一。BOD5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受到许多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样品温度、环境温度、搅拌速度,仪器校正等。采用膜电极法测定BOD5时,不可忽略这些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五日生化需氧量是反映水环境受有机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准确评价水环境质量状况,准确测定水中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准确测定水中的五日生化需氧量,确定合适的稀释倍数则是关键。文章介绍了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过程中确定稀释倍数的不同的方法和步骤,并作出了经验总结,可用于指导基层环境监测中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生化需氧量(BOD5)作为环境监测重要参数之一,是一项重要的反应有机污染的指标。 BOD5分析过程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受到许多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样品温度、环境温度、搅拌速度,仪器校正等。采用膜电极法测定BOD5时,综合考虑,做好质量控制,可获得满意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7.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测量的关键是用碘量法测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经过分析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认为测量的重复性的不确定度分量最大,其次是样品中溶液的体积,滴定溶液的体积和滴定溶液的浓度等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得到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为6.4mg/L,扩展不确定度为12.8mg/L.  相似文献   

8.
对于生化需氧量(BOD5)测定中确定稀释倍数的问题,通过多年实践经验,摸索和优化了确定水和废水样品BOD5的稀释倍数,从而达到提高测定BOD5的准确度,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五日生化需氧量是一种表间接表示水体中有机物含量,是水质监测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对水样的保存、溶解氧、pH值、温度、接种稀释水和稀释度等影响测定五日生化需氧量成败的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化学耗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都是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多少的重要指标。目前测定COD一般采用重铬酸钾迴流法。此法虽然可靠,但存在操作烦琐、药品浪费、占用空间大等缺点,不适于大批样品的测定,近年来不少人对此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1.
BOD快速测定传感器的微生物膜固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别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醋酸纤维素夹层法、戊二醛-牛血清白蛋白交联法等几种物理、化学方法制备固定化微生物膜,并采用自制的微生物BOD传感器试验了各种膜对电极响应灵敏度,线性范围,响应时间,稳定性和寿命等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不同pH,温度和交联剂,包埋剂用量下该传感器的性能,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实验表明,以交联法制备的传感器性能最佳,电极寿命达40d,测定BOD值时间为10-15min,方法的重视性和  相似文献   

12.
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全程质量控制才能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合环境监测工作实际,应用最新修订国标方法-稀释与接种法(HJ505-2009)对水和废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进行了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探讨。概述了方法原理,简介了方法所需仪器与试剂,深入探讨了运用该方法进行水和废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全程质量控制技术问题。指出在最新修订国标方法基础上,正确进行水样干扰消除和预处理操作,准确确定水样稀释倍数,严格控制测定和培养温度,优先选取电化学探头法测定溶解氧浓度,准确进行测定结果数据处理,切实规范监测数据结果填报,能够在确保水样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同时简化大批量成分复杂水样测定过程。  相似文献   

13.
采用稀释与接种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BOD5,并结合CODcr的测定结果,分析影响BOD5测定的因素如稀释倍数、接种液配比等条件进行试验后,得出了最佳试验条件,从而达到提高测定BOD5准确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底泥生物与化学需氧动力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底泥生物和化学需氯的动力学模式,并用生物抑制试验对该模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静止和完全混合状态下,底泥的生物需氧过程符合Lawrence McCarty模式。静止状态下,底泥的化学需氧过程可以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来描述:而完全混合条件下,则可用零级反应动力学表示。底泥性质和扰动程度是影响底泥需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生化需氧量是评价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相对耗氧指标。此生物氧化全过程进行的时间长,如在20℃培养时,完成此过程需100多天。BOD5标准测定方法采用稀释接种培养法,缺点是测定周期太长(需5天),不能及时反映水质指标,因此人们一直在研究BOD的快速测定方法。文章从BOD的特点研究BOD2和BOD5的关系,摸索了一种BOD5的快速测定方法;根据菲尔甫斯定律,找出了BOD2与BOD5的相关关系,通过BOD2与BOD5的拟合,建立相关方程,推导出BOD5速测公式,根据BOD2的值能够快速测定BOD5的值,缩短了分析周期,符合环境管理的要求。本方法较严密,省时,可供大家研讨。  相似文献   

16.
生化需氧量(BOD5)测定方法的改进和数据的图解法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图解法的原理,实验条件,实验方法,并采用图解法和标准法,通过对国家标准样品和有代表性的实际水样进行BOD5测定和比较,所有试验样品的测定值均在标准样品的已知值范围内。图解法与标准法相比,两者误差不超过±5%,证明了图解法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图解法是标准法的改进,它简化了实验操作,减少了误差,使测定计算更准确。  相似文献   

17.
太湖化学耗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2009年2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全太湖32个站点的化学耗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溶解性总氮(DTN)、溶解性总磷(DTP)、浮游植物色素数据,分析了太湖COD、BOD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影响COD、BOD时空分布的因素.结果表明,2009年太湖COD值为3.40~6.16mg·L-1,平均值为(4.38±0.72)mg·L-1;BOD为0.64~5.93mg·L-1,平均值为(1.91±1.63)mg·L-1.COD值在秋冬季节较高,其值显著大于春夏季(p0.001);而BOD值冬季较高,其它季节都较低.COD与BOD的空间分布格局相似,呈现出自竺山湾、太湖西北沿岸区向梅梁湾区、湖心区、东南湖湾区依次递减的趋势.分类统计结果显示,河口沿岸区COD、BOD值显著高于开敞水域区(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OD、BOD与DTN、DTP、浮游植物色素的相关性存在季节性差异.夏季浮游植物色素浓度与COD、BOD相关系数最高,说明夏季浮游植物降解对水体内COD和BOD的贡献要高于其它季节.COD与BOD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受降雨量、河流输入、"引江济太"及太湖浮游植物活动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萝北县环境监测站采用TL-1(A)型污水COD速测仪测定企业排放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此法在强酸性介质中,复合催化剂存在下,恒温消解水样只需10分钟,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克服了重铬酸钾法耗时长,每次只能同时测定几个样品的缺点.通过与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仪器测定的结果与标准法测定的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COD速测仪在企业污水排放监测中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低成本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型BOD传感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锋  刘志  周顺桂  王跃强  黄赛花 《环境科学》2009,30(10):3099-3103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是表征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传统的检测方法为5 d 20℃培养法,费时费力,不宜现场实时监测.以MnO2代替金属铂作阴极催化剂、以阳离子交换膜代替昂贵的质子交换膜,构建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型BOD传感器,考察外接电阻、阳极液pH值、检测时间和清洗时间对检测效果的影响,并用该传感器检测实际水样BOD值,与传统BOD5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以廉价MnO2为阴极催化剂,阳离子交换膜为隔膜,构建的单室MFC型BOD传感器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用于BOD的在线检测;②该BOD传感器的适宜运行条件为样品pH7.0,外接电阻12 kΩ,检测时间2 h,清洗时间2~10 min;③实际水样检测结果显示,传感器最低检出限为0.2 mg/L,测量线性范围为BOD浓度5~50 mg/L,最佳测定范围为BOD浓度20~40 mg/L,精确度为0.33%,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达0.999 2,与BOD5比较,相对误差在4.0%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