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探讨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基本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分类 ,并发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方法 ,提出目前适宜的方法是从城市现状出发 ,将城市综合性分类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等级相结合 .以黄淮海地区城市为例 ,估算了该地区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等级 ,计算结果表明 :黄淮海地区城市最小和最优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 39 34亿m3 和 187 82亿m3 ,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在城市供水中的比例为 5 2 7%.  相似文献   

2.
河口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出了河口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计算中考虑了水循环消耗、生物循环消耗、生物栖息地等不同类型需水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根据“加和性”和“最大值”原则计算了河口生态环境需水年度总量,以保持河口径流自然状态为目标确定了生态环境需水量年内随时间的变化率.根据“生态环境需水量阈值性”的要求,将计算结果划分为最低、适宜和高3个等级.对海河流域主要河口的计算结果表明,海河口、滦河口和漳卫新河口最低等级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5 97×10 8m3、6 81×10 8m3和4 96×10 8m3.河口径流量的减少将首先影响泥沙的输运,进而改变河口生态系统的盐度平衡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探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陕西省渭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矛盾十分突出,生态环境需水量往往被国民经济需水量挤占,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不仅已成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紧迫要求,而且是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一环。论文立足于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目标,探讨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定义,提出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外部优先级”和“内部优先级”思想,首次系统地分析了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界定范围。在此基础上,从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未来需求出发,建立了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流域2000年、2010年、2020年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成果,丰富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理论研究,可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沈阳城区南运河为例,从生态学理论和水水功能区划分的角度出发,结合南运河水质现状,通过所建立的水质模型模拟提出了南运河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和水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景观河流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从而为城市景观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128,自引:8,他引:1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内涵和临界阈值。探讨了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和相关指标,对湿地生态需水量和环境需水量各种类型的主要特点,存在特征和关键指标进行了系统剖析,特别对湿地植物需水量,土壤需水量,野生生物栖息地需水量,补水需水量,防止盐水入侵需水量,防止岸线侵蚀及河口生态环境需水量,净化污染物需水量等计算方法和理论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目标的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涛  杨志峰 《环境科学》2005,26(5):43-43-48
以生态目标的确定为基础,通过建立目标参数与径流间的关系计算得到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其中生态目标由关键期生态目标和时间变化目标2部分组成.考虑不同功能生态环境需水量间的兼容性,以最高等级为标准确定关键期生态目标.采用河道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年内时间变化率作为生态环境需水量时间变化目标.海河流域永定河官厅水库下游河道计算中,以生态、生产需水矛盾最突出的4月生物繁殖初始时期对流速的要求作为关键期生态目标,根据河道断面实测资料确定目标参数与径流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最小、适宜以及理想等级年度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1.56×108m3,5.97×108m3和11.02×108m3,分别占河道天然径流量的7.19%,27.51%和50.78%,年内汛期8月及春季生物繁殖期(4月~6月)需水量需分别达到年度总量的20%.  相似文献   

7.
河道生态环境分区需水量的计算方法与实例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为真实反映流域各区间的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差异 ,同时解决流域上下游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重复计算问题 ,提出了河道生态环境分区需水量的概念 ,对流域分区、河道功能确定和河道生态环境分区需水量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 .以黄河流域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黄河流域的河道需水分区需水量差异显著 ,黄河下游区间的河道分区需水量最大 ,为 14 8 93× 10 8m3·a- 1 ,上游兰州—河口干流区间最小 ,为-5 0 12× 10 8m3·a- 1 ,龙羊峡—兰州干流区间和黄河下游区间河道分区需水量超过区间的自产水资源量 ,需要其它区间的水量补充 ,才能维持其河道的生态环境功能 .黄河流域的河道分区需水量之和为 2 3 0 6× 10 8m3·a- 1 ,约为流域地表水资源量的 3 9% ,说明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的最大利用率应低于 61% .  相似文献   

8.
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69,自引:2,他引:69  
中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湖泊面临不断干枯、萎缩和水质污染严重的局面。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使用,造成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维护湖泊和水库的合理水位及其水体的自净能力已经成为淡水资源科学配置和永续利用的基本保证。确定和保证湖泊生态系统必需的最小水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前提,计算湖泊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方法有:①水量平衡法;②换水周期法;③最小水位法;④功能法。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受损严重的湖泊,功能法无论从理论基础、计算原则和计算步骤,还是从需水量的分类和组成,都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现状和湖泊生态系统需水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为防止湖泊生态系统日益恶化的趋势和生态恢复提供技术支持。针对不同类型湖泊、生态环境特性和生态系统管理目标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在确定了湖泊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和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北方地区湖泊生态系统将进入科学管理和生态恢复阶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频繁发生,在各大中型城市建设备用水源地,对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和城市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备用水源地分为发展预留水源地和应急水源地,探讨了备用水源地分别作为预留发展水源地、应急水源地、预留发展和应急同时兼顾水源地时对城市水量的要求以及与城市需水量间的平衡关系,并对城市生活需水量和工业需水量计算模型进行了修正;同时,将上述理论应用于扬州市区,通过城市需水量计算来论证备用水源地水量要求,并验证了拟将夹江河段作为扬州市备用水源地的可行性。该研究结果可为备用水源地的选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保护目标的太子河下游河道生态需水量计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河流生态需水量计算是进行生态水权分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配置的依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域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针对太子河下游河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确定生态保护目标的基础上,采用月保证率法和生态水力学法计算下游河道不同等级生态需水量,既可以从各月角度反映河道生态需水是一个与自然径流相适应的过程,又注重水生生物的关键期和生境需求.通过Tennant法验证月保证率法和生态水力学法计算结果可靠,最终确定太子河下游河道最小、适宜和理想等级年生态需水量分别为:5.31×108m3、8.52×108m3和12.17×108m3,而且现状流量可以满足最小生态需水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河流生态需水研究的不断深入,河流生态需水成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环境影响评价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这一基本概念出发,对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2.
黄河流域典型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科克兰(Cocnran)Q检验法,将黄河流域湿地分为河道湿地型、河滨湿地型、河口型3类.基于生态水文学方法,计算了黄河流域典型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提出了“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时应主要关注湿地消耗水量”的观点,并进一步将黄河流域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分为最小、适宜和理想3个等级.计算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湿地最小、适宜、理想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2 0 .3×10 8m3、3 7.6×10 8m3和5 4.9×10 8m3;黄河流域典型湿地与河道重复量为1.9×10 8m3.研究结果显示,要维持湿地基本的生态环境功能,需每年最小向湿地分配水量2 0 .3×10 8m3.为使黄河流域湿地恢复到理想状态的需水量为5 4.9×10 8m3.  相似文献   

13.
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量及环境功能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宗海是典型的高原湖泊,为实现阳宗海流域的生态功能与水资源最优管理,通过环境背景调查及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功能计算模型,从湖泊蒸发需水量、湖泊自身存在需水量、生物栖息地需水量、湖泊净化需水量、湖泊渗漏需水量、沿湖绿地需水量6个方面,对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50%、80%三种保证率条件下,湖泊净化需水量占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量的95%左右,说明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主要用于满足湖泊稀释自净;从湖泊环境功能角度分析,即阳宗海目前主要环境功能为稀释净化其入湖污染物,不符合其目标环境功能。同时,由阳宗海生态环境需水量与其对应蓄水量可知,阳宗海流域只有少量的可供水量,附近居民区及各种产业的发展,降低了整个湖泊的可供水量。  相似文献   

14.
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钦建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4):152-155,160
九龙江流域降雨量和径流量在流域空间和年内分配上明显不均,使枯水季节生态环境用水量在局部河段无法得到满足,导致局部河段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根据研究需要,将流域分为12个计算区域。将生态环境需水量分为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和旱地环境生态需水量进行计算,分别为60.431×108m3和84.622×108m3,流域生态环境需水总量合计145.053×108m3。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35.856×108m3,盈余量为90.803×108m3,总体可以满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需要。但是,生态环境用水量保证程度不但与天然径流量有直接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吉林西部植被生态环境需水量供需平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吉林西部地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水资源的紧缺已成为制约生态环境修复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对已往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该区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植被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即保证植物正常、健康生长,同时能够抑制土地沙化、碱化,乃至荒漠化发展所需的最小水资源量.采用统计年鉴资料,并利用TM卫星影像解译数据进行修正,计算出了农田、草地和林地面积.分别采用面积定额法、水量平衡法、潜在蒸散量法求得农田、草地和林地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60.698亿,42.942亿和32.852亿m3.通过供需水平衡分析,得出该区植被生态环境需水量为136.492亿m3,尚缺水19.25亿m3.   相似文献   

16.
流域生态需水量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生态 需水量的研究是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需要,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可缺少的一环。本文对生态需水量的研究,首先是确定生态系统的研究目标及其结构和功能,其次找出生态系统的致损因子,并研究生态系统的受损强度。在致损因子和受损强度的基础上,根据对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确定生态需水量的大小,从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流域生态需水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需水量的研究是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需要 ,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可缺少的一环。本文对生态需水量的研究 ,首先是确定生态系统的研究目标及其结构和功能 ,其次找出生态系统的致损因子 ,并研究生态系统的受损强度。在致损因子和受损强度的基础上 ,根据对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确定生态需水量的大小 ,从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松花湖是吉林省的重要水源地,辉发河是松花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其水环境状况影响着松花湖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前,辉发河沿岸水土流失及水环境污染都十分严重,其入湖污染负荷约占各入湖河流污染负荷的50%.以辉发河下游河道为例,计算了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输沙需水量、自净需水量,并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界定了总生态环境需水量.辉发河下游河道全年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0.73×108m3,占年径流量的84.8%.在现状条件下,要使辉发河下游水环境符合其功能要求,不再恶化,其径流量的约85%要留作生态环境用水,而这种情况目前是无法得到满足的,因此必须加大辉发河的污染防治和坡耕地治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西安市过去若干年生活用水量的统计资料,分别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生长曲线、G(1,1)灰色系统模型和人均综合生活用水定额法对西安2010、2015年城市生活需水量进行预测,并对各种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认为生长曲线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合理,确定西安2010、2015年城市生活需水量分别为3.4658亿m^3、3.6964亿m^3。  相似文献   

20.
以涧河新安县城区段为例,在统计分析1959年-2010年新安水文站水文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水文学中的Tennant法和水力学中的R2CROSS法分析计算了河道内基本生态需水量,另外还计算了河道水质净化需水、河道蒸发渗漏需水、河道最小输沙需水.按照不重复计算的原则,在几个方面需水量中取最大值,得出涧河城区段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为3 010.0 m3/s,此水量是该河段恢复河流生态结构与功能健康的最佳需水量,这一结果对河道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平衡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