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略环境评价的工作程序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包存宽  尚金城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5):214-215,240
介绍了战略环境评价(法规、政策、计划和规划层次)工作程序的三个环节:评价方案的制定、评价实施和评价总结。并提出了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的原则、战略环境评价的具体步骤及战略环境评价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
旅游安全评价研究已经成为旅游安全研究的重要领域。为了解和掌握我国旅游安全评价研究的进展,从相关理论基础、评价对象、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系数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旅游安全评价总体发展迅速并逐年向好,初步形成了以事故致因为导向的理论框架,评价对象主要集中在旅游地系统和旅游生态方面,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初见成效,主观权重研究较多、客观权重研究少,评价方法研究简单应用多、改进创新少。最后,根据文献分析结果和我国旅游安全评价发展趋势,结合旅游科学和安全科学知识对旅游安全评价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从明确风险评价人员、确定风险评价范围、选用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过程实施、风险评价结果核实与汇总、风险控制的策划以及风险评价的持续与改进等方面,阐述了企业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过程中如何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从而实现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4.
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价程序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价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是现代环境管理的基础。评价程序分5个部分:源分析、受体评价、暴露评价、危害评价和风险表征。生态学原理是评价的指南,生态毒理试验结果是评价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下空间安全评价方法的的研究现状,本文综述了地下空间安全性影响指标、评价对象、安全评价方法的评价体系,并提出安全评价的难点及发展趋势。介于地下空间复杂性的特点,影响安全性指标复杂多样,评价对象分单灾种和多灾种,评价方法也不是单一确定。比较不同评价对象及使用的评价方法。介绍主要的安全评价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TOPSIS法、灰色关联度分析、神经网络、仿真技术,并对各评价方法进行优缺点对比。此外研究了安全评价难点和热点,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预测。地下空间安全评价的结果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不能唯一确定地下空间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后有效性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如何量化评价建设项目环评事后有效性进行了理论和方法学上的初步探索,重点研究了评价基本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界定了建设项目环评事后有效性评价的含义,提出理论框架和工作流程,设计了1套指标体系.比较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建设项目环评事后有效性的内涵,由此实现了对建设项目环评事后有效性的量化评价。并通过上海市某区项目案例研究,验证了文章中评价理论和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地质公园规划实施评价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其评价理论和方法、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体系、时空动态评价模型目前都处于探索阶段,其中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地质公园规划实施评价的基础和关键。本文在分析地质公园规划研究概况和地质公园规划实施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理论研究、实地考察和系统工程分析方法提出了地质公园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并从规划实施结果、规划实施效益和规划实施的影响因素三大子系统构建了地质公园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该体系包括1个目标层、3个准则层、15个指标层),最后提出了开展地质公园规划实施评价的几点建议,以为完善地质公园规划修编及其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风险评价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对于如何开展安全风险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未见有具体和详细的指导性建议。在许多的建设项目报告中,两类评价混淆严重,不利于突出两类评价各自的重点,也不利于风险评价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文章从基本概念入手,对两类风险评价在评价内容、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上的相关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同时阐述了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风险评价间的相关性和相异性。为环境风险评价和安全风险评价在实践评价过程中指明了各自具体的内容和重点,促进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的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赵前信 《环境工程》2014,32(3):113-116
利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灰色评价法和模糊数学法对2012年六安市水库监测数据进行全面、客观的水质评价。分析评价结果发现:综合污染指数法符合实际水质,但是不能反映水质类别;灰色评价法和模糊数学法分辨率低。四种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中,单因子评价法是最合适的方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可作为补充,灰色评价法和模糊数学法,可作为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定量风险评价的风险可接受准则和石油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的一般程序。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准备、资料数据收集、危险辨识、失效频率分析、失效后果分析、风险计算、风险评价及建议和风险评价报告和结论。此外,提出了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1.
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各有其优缺点,本文把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起来,以结构化思维设计评价量表,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可操作性、快捷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剖析传统的物理教学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课程的背景的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体系以学生成绩为标准,以单一的选拔为目的。新课程改革下的物理教学评价标准将更加多元化,更加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新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此基础上,我从评价方式、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评价主体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益性建设项目是国家投资,不以盈利为目的基本建设,因此此类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一直不被重视,而且缺乏适当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文章综合考虑费用-效益、费用-效果评价、城市竞争力效果评价和社会效果评价的因素,运用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用灰色聚类决策方法进行评价和探讨。用灰色评价和层次分析相耦合的方法对益阳市梓山湖生态公园建设项目进行具体评价。  相似文献   

14.
在课堂评价中,教师往往形成关于学生的各式偏见。对于这些偏见不应无视、更不应拒斥,反而有必要将之整理为一种公开的知识。从形成看,教师课堂评价偏见通常源于"评价理念—评价实现"进程中具体环节和维度的偏差和误判。从效应看,教师课堂评价偏见对学生造成的负性影响主要包括投射效应、标签效应、晕轮效应和权威效应。教师课堂评价偏见的矫正在于使评价靠近学生而非把学生"框入"评价,对教师课堂评价知识与理论进行查漏补缺,课堂评价范式从"经验式评价"向"证据式评价"转变,课堂评价策略选择与运用从随意性过渡到专业性以及教师凭借课堂评价倾向反思实现评价行为优化。  相似文献   

15.
应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线性加权变换方法评价火灾爆炸危险度是危险性评价的新途径。本文提出评价程序和建立数学模型,确定评价因素、评判标准、隶属函数和危险度分级等。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化工单元的危险度评价,方法合理、方便和简明,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提出了需注意的问题和尚待进一步探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生态技术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理论模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生态技术研究缺乏科学系统的评价方法和模型,在对常用的评价方法和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三阶段评价法",设计了生态技术评价的理论模型。通过设置虚拟变量、Lasso指标选择和数据纠偏处理等方法,分别解决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属性指标数字化、指标信息重叠和数据不平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生态技术评价的回归模型。这对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客观评价生态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为生态技术评价提供思路、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生态技术研究缺乏科学系统的评价方法和模型,在对常用的评价方法和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三阶段评价法”,设计了生态技术评价的理论模型。通过设置虚拟变量、Lasso指标选择和数据纠偏处理等方法,分别解决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属性指标数字化、指标信息重叠和数据不平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生态技术评价的回归模型。这对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客观评价生态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为生态技术评价提供思路、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欧洲国家基本都建立了全国性高校科研评价制度,并不断改革与完善,形成了一些共同特点和主要趋势。结合当前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任务和高校科研评价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建议尽快建立规范化、专业化、独立性的外部评价机构,逐步向第三方评价制度转变;加快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分类评价体系,构建合理的成果质量与影响力评价标准形成同行评价与计量指标相互补充的评价方法,逐步引入利益相关者评价。  相似文献   

19.
模糊综合评价就是根据给出的评价标准和实测值,经过模糊变换,对待评价对象给出总的评价的一种方法。在水质评价中,确定评价因子集、评价集、隶属函数,然后通过计算确定水质级别。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锦州市大凌河3个断面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是一种以定量的方式评价人暴露病原微生物后发生健康不良风险的可能性,它包括危害识别、危害表征、剂量-反应评价、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通过危害识别和危害表征识别和量化病原因子后,利用剂量-反应评价确定病原暴露水平(剂量)与相应健康不良结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度(反应)之间的关系。在剂量-反应评价中,指数模型和β-泊松模型是最常用的剂量-反应模型。风险表征是在整合危害识别、危害表征、剂量-反应评价和暴露评价的基础上,利用静态微生物风险评价模型或动态微生物风险评价模型定量估计在特定暴露条件下相关人群发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包括伴随的不确定性。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有助于理解和管理病原危害,获得的定量信息能更好地确定病原微生物风险的大小,权衡和改进病原风险控制措施。文章评述了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过程和模型,并以三峡库区万州饮用水隐孢子虫风险为例介绍如何实施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期望为我国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