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维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环境质量越来越成为社会的迫切需要。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在中国空气质量超标的城市中,68%都存在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监测数据实证分析,总结了近五年全省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变化趋势,研究了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变化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褐煤与烟煤燃烧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别对燃烧褐煤与烟煤两个电厂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度分布、显微结构及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在可吸入颗粒物中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不同煤种燃烧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态都以球形颗粒为主,表面比较光滑,同原状飞灰相比,可吸入颗粒物以实心结构为主,多孔和空心结构较少;随着可吸入颗粒物粒径的减小,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褐煤燃烧排放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总量要高于烟煤燃烧排放重金属总量,尤其是褐煤燃烧排放As含量明显高于烟煤燃烧排放As含量,原因是由于褐煤中As含量大于烟煤中As含量;褐煤燃烧排放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总量要高于烟煤燃烧排放多环芳烃总量与煤种的挥发份有很大的关系。研究旨在为大气颗粒物的源识别、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控制与资源综合等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的研究与源解析技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国内外在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国外对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的研究集中在排放特性的研究、模型的建立、内聚力/分离力的研究和物理-化学特性研究上,国内主要进行了有关可吸入颗粒物基本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主要论述了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理化性质、大气化学过程以及对气候的影响 ,并从流行病学方面讨论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 ,也指出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研究工作的薄弱环节 ,很多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5.
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阐述了可吸入颗粒物的一般特性,其主要物理性质大多数取决于粒径;城市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组成是可溶性无机盐、矿物颗粒、有机化合物和元素碳四大类。同时,详细阐述了国外对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现状,确认了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程度与死亡率增加之间的关系。以上海为例,介绍了我国对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基于ELPI的南京城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电称低压冲击器(ELPI)对南京城区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分布和质量浓度进行连续在线测量,得到了南京城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变化特征,表明其呈现双峰、双谷分布,夜间高,白天低,上午高,下午低;结合气象参数,研究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变化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此外,对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也进行了研究,可以看出,南京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成分是细颗粒(PM2.5),粒径在0.028~2.31μm的颗粒物占可吸入颗粒物的98%~99%。  相似文献   

7.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简述了国内外有关大气颗粒物中的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 10 μm)的研究进展 ,主要围绕可吸入颗粒物的基本特性、可吸入颗粒物与健康的关系、可吸入颗粒物的源解析 ,对其研究动向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主要论述了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理化性质、大气化学过程以及对气候的影响,并从流行病学方面讨论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可能行成的影响。同时,也指出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研究工作的薄弱环节,很多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9.
孙瑛  程学丰 《能源环境保护》2007,21(3):53-56,62
由于可吸入颗粒物严重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对其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我国北京、南京、重庆等城市对可吸入颗粒物均做过系统的研究,而目前在淮南市仍是空白.总结近年来可吸入颗粒物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淮南市在此方面的研究提出若干建议,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分析,并对工业燃烧源和小型燃烧源的排放因子、排放测量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最后进一步探讨了燃烧源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未来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根表铁膜作为污染物进入植物体内的门户,对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底泥起着重要作用.有机物降解消耗DO导致的底泥厌氧环境会显著影响根表铁膜的形成,并改变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从而影响重金属污染底泥的植物修复效果.为了探讨底泥厌氧环境中植物根表铁膜对重金属积累和转运的影响,采用向底泥中投加蔗糖模拟底泥厌氧条件的方法,测定不同底泥厌氧水平下挺水植物美人蕉(Canna indica)的生物量、根表铁膜和植物组织内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①底泥厌氧环境不利于美人蕉对Cd、Cr、Cu、Ni、Pb和Zn的吸收,随着厌氧程度的增加,美人蕉对重金属的吸收量逐渐减少.②底泥厌氧环境能促进根表铁膜的形成及其对Cr和Ni的富集,重度厌氧环境中根表铁膜的含量为(10.40±0.30)g/kg(以根干质量计),但厌氧环境抑制了铁膜对Cd、Pb和Zn的富集.③底泥厌氧环境不利于Ni从根表铁膜转运至植物组织,但轻度厌氧环境能促进Cr和Zn从根表铁膜转运至根系,且底泥厌氧环境对Cd、Pb和Cu的迁移转运无显著影响.研究显示,底泥厌氧环境促进了植物根表铁膜的形成,根表铁膜对重金属积累和转运的影响因底泥厌氧水平和重金属元素种类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太湖地区农村黑臭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分布特征及各形态磷之间的相关性,本文以宜兴市周铁镇掌下浜(北段)为例,沿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河口共采集了13个表层沉积物样,应用SMT法(The Standards,Measurements and Testing Programme)对柱状沉积物中磷形态进行了分析,并对有机质与各磷形态及其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垂向分布上,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随深度加深总体均呈现下降趋势;总磷(Total Phosphorus,TP)的平均含量为659.33~4379.31 mg·kg-1,无机磷(Inorganic Phosphorus,IP)构成沉积物中磷的主要部分,占TP的66.59%~88.25%;盐酸提取态磷(Hydrochloric acid extractable phosphorus,Ca-P)占TP的44.17%~71.47%,占IP的62.17%~83.70%,是构成IP的主要部分.有机质含量与各形态磷之间皆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反映出垂向沉积剖面上有机质是磷形态含量的重要影响因素.IP、Ca-P、OP(Organic Phosphorus,有机磷)与TP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沉积物中TP含量的增加,主要来自Ca-P,其次是OP;沉积物中OP与Fe/Al-P(NaOH extractable phosphorus,铁铝磷)、Ca-P含量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OP含量对Fe/Al-P、Ca-P的含量均有影响;Ca-P与Fe/Al-P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说明沉积物中Fe/Al-P的还原释放对Ca-P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扎当冰川雪坑中不同粒径微粒元素和矿物组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余光明  徐建中  康世昌  黄杰  任贾文 《环境科学》2011,32(11):3264-3270
为了研究雪冰中不溶性微粒的矿物和元素组成及其来源,2009年5月和7月在念青唐古拉山扎当冰川垭口采集了2个雪坑样品,采用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PIXE)和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方法(XRD)测定了不同季节粗细微粒(d〉10μm和0.22μm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上游沉积物中磷含量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欧洲标准测试委员会框架下发展的磷含量测定法(简称SMT法)和H2SO4-HClO4消化法对黄河上游段青海玛多、甘肃西固、宁夏中卫等六处的黄河表层沉积物中无机磷(IP)、有机磷(OP)及总磷(TP)含量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IP含量范围为288.66-742.27μg.g^-1,OP含量范围为17.53-83.18μg.g^-1TP含量范围是350.52-781.44μg.g^-1;无机磷含量变化规律并不明显,有机磷的含量从青海玛多至石嘴山大致呈现降低趋势,总磷中无机磷的含量占80%以上,因此总磷的变化趋势与无机磷的相似;从TP的测定结果可知H2SO4-HClO4消化法比STM法的测定值略大些,总磷提取的较为完全,但SMT法也可用于测黄河沉积物样的的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应用大功率激电法对深部隐伏矿体的探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激电中梯对承德槽子沟金矿区进行激电面积性测量,圈定出与金矿伴生的金属硫化物及氧化物引起的激电异常分布区带,利用激电测深查明地下极化异常体的展布,而后结合已知地质、物性资料布置验证钻孔,并取得了较好的勘查效果。本文总结出利用大功率激电方法勘查隐伏金矿的行之有效工作模式,该找矿模式可广泛应用于同类隐伏金矿的勘探之中,必将有力提高物探方法寻找隐伏金矿的勘探水平。  相似文献   

16.
通过正交实验、单因素温度影响实验,利用SMT磷分级提取法研究了高温热水解后高含固污泥中磷的形态转化.结果表明,120℃~160℃的高温热水解可以将高含固污泥中14.80%以上的有机磷转化为无机磷,影响因素对无机磷/总磷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热水解温度 > 热水解时间 > 氧化剂含量 > pH值,随着温度的升高,高含固污泥中无机磷/总磷也从79.13%增加至95.87%;当热水解温度为160℃、时间为40min时,高含固污泥中无机磷含量由原泥的18.30mg/g增至20.49mg/g,无机磷/总磷由80.83%增至96.97%.结果为实现污泥中磷的回收利用奠定基础,同时为“高温热水解+高含固厌氧消化”工艺的优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洪泽湖不同湖区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七步连续提取法对洪泽湖9个不同湖区的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有机磷(OP)及各种无机磷(IP)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测洪泽湖表层沉积物中TP含量范围为630.6~1403.4mg.kg-1,以IP为主,占TP含量的67.7%~83.6%;OP含量占TP含量的16.4%~32.3%。受淮河、濉河河水注入的影响,所研究沉积物中TP、IP和OP含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靠近入湖口的临淮乡区。IP分为6种形态磷,即交换态磷(Ex-P)、铝结合磷(Al-P)、铁结合磷(Fe-P)、闭蓄态磷(Oc-P)、自生钙磷(ACa-P)和碎屑钙磷(De-P),其中以De-P为主,其次是Fe-P,分别占TP的25.1%~37.3%和18%~35.5%,Ex-P、ACa-P和Al-P含量相对较低,Oc-P含量最低。Ex-P、Al-P和Fe-P作为洪泽湖表层沉积物中潜在的生物可利用磷,其总量占TP的22.5%~41.7%。相关分析表明,TP与IP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与OP的相关性较差,表明沉积物中TP的含量主要是由IP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海洋生态系统中PH3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产生机制,2006年12月对苏北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磷化氢(PH3)、总磷(TP)、无机磷(IP)、有机磷(OP)及有机质(OM)的分布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PH3在苏北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普遍存在,含量在[(2.63±0.38)~(39.35±5.49)]×10-12之间,最大值出现在长江口,最小值出现在辐射沙洲海域。辐射沙洲海域TP和IP的含量较低,长江口及吕四一带含量相对较高,且沿着长江入海方向逐渐减少。OP和OM分布的总体趋势是由南至北,由西到东含量逐渐减小,长江口及吕四港一带含量较高。区与区间PH3与TP、IP及OP的相关性分析表明,IP作为PH3的生成前体物可能性比OP高。  相似文献   

19.
湛江湾是典型的口小腹大型海湾,早期研究表明,湛江湾呈中等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化。沉积物磷释放能增加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本研究对春季和夏季湛江湾表层沉积物中的无机磷(IP)、有机磷(OP)和总磷(TP)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探讨了不同形态磷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情况,并对其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湛江湾的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春季,湛江湾表层沉积物中IP、OP和TP的含量分别为236.2 μg/g、111.3 μg/g和347.5 μg/g,夏季,IP、OP和TP的含量分别为168.8 μg/g、92.4 μg/g和261.2 μg/g,3种形态磷的含量均为春季高、夏季低;两个季节的IP、OP和TP含量均在湛江湾支湾最高,沿岸海域次之,中部海域最低;IP占TP的比例在湛江湾沿岸海域和中部海域较高,OP占TP的比例在支湾较高。湛江湾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有机质降解、河流输入、沿岸废水排放、水产养殖、沉积物粒度组成、水动力条件等是造成湛江湾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含量空间和季节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吴未  路平山 《自然资源学报》2012,27(11):1860-1869
资源型关键地段对于维护和控制区域土地生态系统安全具有关键性作用。通过构建一套资源型关键地段识别的指标体系,在以次一级行政区为基本识别单元的基础上,识别出行政单元内地类斑块尺度的资源型关键地段。将无锡市划分为3级6类地段:关键地段、关键地段保护区、一般地段、干扰地段、干扰区以及交汇区,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19.70%、12.03%、39.62%、16.36%、12.28%和6.35%。关键地段斑块面积偏小、破碎化程度明显,空间分布不均匀,宜兴市境内关键地段占全市总量的85.26%;干扰地段斑块面积较大,空间分布不均,但相对集中,从面积和强度来看城区都较明显。干扰地段的形成受城镇空间发展影响明显;次一级行政区交汇区空间分布特征与形成原因不完全一致,空间分布也不均。城区50.48%、江阴40.91%、宜兴33.63%的关键地段保护区有被进一步破坏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