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汞矿床与油气藏分布的地质特点具相似性。为论证汞矿床和油气藏的相似程度,对如下综合标志进行了讨论:构造位置、岩性控制、形成的温压条件、矿物-地球化学特点、矿床时代。业已查明:汞矿床和油田具有共同的构造位置、相同类型的岩性控制、相近的生成时代、相似的形成温压条件、大小矿床储量的相同比例关系,以及在所有油气藏中都有汞存在和在汞矿体中都有沥青析出物存在。根据汞和烃的稳定的亲缘关系,得出了油气田和汞矿床几乎是在相同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中按同一模式同时形成的结论。认为油气藏和汞矿体都是由两种来源形成的:通过围岩物质的再分布和由直接来自地幔的原生流体而形成,但后一种来源只有次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赤水工作区石油地质条件作为油气遥感信息关系分析的基础 ,依据烃类微渗漏理论及油气遥感信息 ,分析研究了赤水工作区油气藏和油气遥感异常之间的相应关系 ,用构造控油理论重点研究了赤水工作区构造圈闭的分布特点及规律。对比分析多源信息 ,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对研究赤水工作区构造圈闭的形成与发展极为有利 ,可为圈出有可能的油气远景区和赤水油气的进一步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库车北部山前带吐孜洛克构造油气成藏机理,通过对烃类流体包裹均一温度、单井埋藏史和热史分析,指出吐孜洛克构造内油气具有三期充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生储盖等成藏条件的研究,采用油气藏解剖的方法,确定阿合组、阳霞组、克孜勒努尔组内油气藏类型,并对吐孜洛克油气成藏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吐孜洛克构造内油气具有早油晚气的特点,以及"源岩、断裂、裂缝、盖层"耦合关系控制吐孜洛克构造油气运聚成藏,建立了源-断-盖成藏模式和源-裂-储-盖成藏模式,这对于库车北部山前带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萨迪莫拉矿床是在里海盆地地区对钾盐进行有计划的勘探工作而于1963年发现的。在1963—1972年间,在Satimla盐丘构造区打了486口勘探井,其中有74口构造井,深度达1000—1200米。盐体中的勘探井加深25—30米。 根据地质勘探工作结果,可以确定  相似文献   

5.
<正> 引言 阿拉斯加德朗山强烈褶皱和断裂的碳质燧石和页岩中发现有海底喷气Pb-Zn-Ag矿化。整个地层序列中燧石岩性多次出现、无矿床伴生的火山岩以及复杂的构造历史都对矿床勘探造成困难。  相似文献   

6.
<正> 引言 风化地表和地下样品原始岩性的鉴定,对于强风化区的地质研究和经济矿物潜势的评价都有重要意义。在风化情况下,对岩性的鉴定通常取决于保存的结构,然而在这种地区进行矿产勘探时所获得的地下样品往往是大小为几毫米到几厘米的风化岩石碎片,只根据结构进行岩性鉴定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这里  相似文献   

7.
哈得逊地区是塔里木盆地近期黑油勘探的重点地区 ,石炭系中泥岩段和东河砂岩段是勘探的两个主要目的层 ,两个层系目前均获得高产油流。笔者从烃源岩分析、构造演化、油气的运移聚集几个方面对哈得逊油田的成藏规律进行研究 ,认为石岩系中泥岩段和东河砂岩原油均来自中上奥陶统烃源岩 ,并且由于塔北的构造反转作用使得哈得逊地区原油与塔北地区具同源性质。哈得逊地区石炭系以发育低幅度背斜及受东河砂岩尖灭线控制的复合圈闭为基本特征 ,具面积大、幅度小的特点。这是在没有断层的条件下 ,不整合面作为长距离运移通道的一个典型地区 ,其中区域构造反转对后期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姜平 《地球与环境》2001,29(2):52-57
千米桥潜山构造位于黄骅坳陷北大港构造带。位于该构造的板深 7井在奥陶系地层试油 ,获日产凝析油 143 .36吨 ,日产气 2 75 30 9m3。这一重大发现标志着大港油田古潜山的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千米桥潜山凝析油气主要来自板桥凹陷Es33 段偏腐殖型烃源岩 ,油气在沙一段沉积时期进入潜山 ,明化镇组沉积时期是油气大量运聚、成藏时期。千米桥潜山属于气侵型凝析气藏 ,并具多期成藏的特点。板深 4井油气藏受到扩散作用的影响。气侵是造成凝析油高含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新疆雅克拉油气田具有多套含油层系,其中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也是重要储层之一.过去由于研究手段和方法上的限制,对于这套储层缺乏深入认识,给碳酸盐岩的勘探开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搞清这一问题,充分利用了钻井、录井、测井、地震、岩心薄片和分析化验资料,并进行了高分辨率测井约束地震反演.通过综合分析和新技术的应用,对雅克拉油气田碳酸岩储层的纵、横向的展布特征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确定了有利的储集相带主要发育在潮坪和台滩微相中,受后期改造作用,分布在构造较高部位,可作为碳酸盐油气藏勘探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主要经历了伸展构造期和反转构造期两个构造时期,形成了复杂的构造裂缝组系。裂缝以垂直和高角度倾斜缝为主,力学性质表现为张性缝。虽然存在多组裂缝方向,但以东西向裂缝占优势,其次为北东和南北向裂缝。裂缝形成时期主要在反转构造期的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裂缝的发育主要受岩性、岩层厚度和构造部位的控制。在现今地应力作用下,东西向裂缝有效程度高,成为影响三肇地区注水开发的主要裂缝组系。  相似文献   

11.
对渤海中部油气开采区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的石油烃含量进行了分析和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区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的含量介于(10.15 ~ 151.72)10-6 之间,平均值为55.9910-6;研究区多数站位为中等污染,部分站位出现较高污染和重度污染,高值区分布在渤海湾沿岸、研究区东部和研究区中南部,表明石油烃污染受到沿岸人类排污和油气开采的显著影响.研究区沉积物中的石油烃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前处于低背景值阶段,之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含量有所增加,其含量的变化与渤海石油开发勘探的历程基本相似.2011年6月发生的蓬莱19-3石油泄漏事件在附近的海底沉积物中有明显的显示,经过1 a后,石油泄漏事件的影响水平已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油藏地球化学是一个新兴的地球化学分支学科,是传统的有机和无机地球化学与油藏工程紧密结合的产物。其产生对油气勘探和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油藏非均质性、充注史和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三个方面论述了油藏地球化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并简要总结了油藏地球化学近年来的长足发展以及产生的一些新兴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东胜砂岩型铀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 ,鄂尔多斯盆地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查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 ,在盆地北部东胜地区也发现了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 ,标志着我国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取得了重要突破。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入手 ,初步总结了东胜地区砂岩型铀矿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与新疆伊犁和中亚典型的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进行了对比 ,分析探讨了铀成矿作用 ,认为东胜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虽与氧化还原过渡带有关 ,也具外生和深源双重性质的微量元素组合 ,不同于单一的外生水成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 ,铀成矿过程中有深部物质和含煤层气或油气流体参与。  相似文献   

14.
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和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解析了大庆油田聚驱后油藏的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注水井中的细菌主要以好氧的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为主,注水井近井地带以兼性厌氧的肠杆菌属为主,各采油井中的细菌则包括陶厄氏菌属、梭菌纲、假单胞菌属、油杆菌属及大量的未培养细菌;各注水井及注水井近井地带检测到的古菌主要是乙酸型产甲烷的甲烷鬃菌,各采油井中古菌则以甲烷微菌属、甲烷螺菌属及甲烷杆菌属等为主.总体上,该聚驱区块从注水井到采油井,细菌优势菌群依次呈好氧细菌-兼性厌氧细菌-严格厌氧细菌分布;古菌的分布受环境因素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影响,注水井和采油井中的优势菌群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独特的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盐间非砂岩油藏生储同层 ,盐岩封盖条件极佳 ,但储集层渗透能力极低 ,油气运移条件差。目前的众多证据表明 ,就是在渗透能力如此低下的盐间层中 ,非断裂区的原油也顺层发生了一定规模的运移。在压实作用、流体热增压、有机质生烃生气增压以及毛细管压差等应力作用下 ,盐间原油得以从烃源岩层中排除 ,并在低渗透的盐间层运移主干道中顺层侧向 (或断裂区垂向穿层 )从生烃次洼向构造高部位等低势区聚集。从动力学的角度证明了盐间非砂岩低渗透油藏中原油顺层运移的可能性 ,并指出了盐间石油的运移方向和有利聚集区。  相似文献   

16.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污染是最为严重的海洋环境损害之一,其发生带来了巨额的赔偿、补偿。因此,开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环境污染损害责任保险的专项研究十分重要,风险可保性作为确定保险标的的关键是研究的基础。本文运用法学及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环境污染损害风险基于可保性“经典定义”存在的不足,以及基于可保性“现代定义”优化的可行性。同时,运用海洋数值模拟技术,选取渤海为示例海域,分析了溢油污染损害风险影响范围的可预测性,论证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环境污染损害风险的可保性。  相似文献   

17.
瑞典的海岸与海洋环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茂峰 《交通环保》1999,20(6):35-38
简要介绍了瑞典海岸与海洋环境管理机构的情况,包括国家的管理体制,尤其是在油污防备与反应以及海面溢油监视、清理和回收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钻井、完井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油田勘探开发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需要添加了许多添加剂,由此产生大量的钻井、完井等作业废液。这类污水组成复杂,不仅含有大量悬浮颗粒和泥沙,而且含有可溶性无机物、有机小分子、高分子化合物、油类及胶体物质,是一种高度稳定的多级分散复合体系,具有一定黏度并且pH值差异大,与地层水混合不配伍。根据环保要求,对钻井、污水进行处理使水质达到回注非储层指标。  相似文献   

19.
在应用油粒子法模拟溢油运动时,特征油粒子在体积和油膜粒子化方法上可以有多种选择,文章就不同特征体积的油粒子对溢油面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溢油量相同时,特征油粒子的体积每减小一倍,溢油扩散面积增加14%-25%,减小10倍时,达到31%-43%.针对溢油扩散面积计算不足的情况,已有学者提出用"两阶段"法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