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积极发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绿色核能,是新时代中国建设美丽国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及能源革命的重要任务。新时代核能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公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充分认识新时期中国核能公众沟通工作面临的形势、挑战、任务和存在的问题,推动社会公众科学理性认识中国核安全状况,构建核能行业公众沟通工作新格局,协力共创核能  相似文献   

2.
高敏 《环境保护》2008,(2):69-72
在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的压力下,发展核电事业是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有效手段.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核电发展规划和核能安全法律规范.核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但是核电厂因为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可能威胁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应当尽早预见和解决核电厂的环境和安全问题.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是核电厂许可阶段的首要考虑因素.1989年美国修改了核电厂行政许可制度内容,本文拟对该修改作简要介绍,并探讨美国核电厂行政许可制度中值得借鉴的合理内容.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2013,(Z1):15
核能是一种低碳能源,发展核能是确保我国能源供应安全的有力保障,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举措,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力量。核安全是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保障核安全是实现核能核技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核电是一种经济、高效、清洁、低碳和环境友好的能源。我国是核能利用大国,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12月,全国47台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3481.31亿千瓦·时。核能利用是一把"双刃剑",核能发展也伴生着安全风险和挑战。在全球核能发展进程中曾经发生过三里岛、切尔诺贝利和福岛三次大的核事故,一次次为核能的安全利用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5.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提效率、控总量、调结构",推动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中共十九大报告要求"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本文探讨了"美丽中国"背景下能源低碳转型困境的法律根源,分析了我国现行能源法律制度存在的基本法缺位、单行法缺失、法律规范之间不协调等缺陷,并从健全能源法律体系和完善"低碳+能源"法律规范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以期为支持能源结构调整和低碳转型的实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无话不说     
放射性污染防治有法可依今天,2003年10月1日,又一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开始实施,标志着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全面纳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给我们提供能量的同时,还有助于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有效地保护环境。我国核与辐射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放射性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果不加强管理,会成为环境和公众健康的潜在威胁。因此,有必要立法,依法强化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必须对放射性污染防治实行“从摇篮到坟墓…  相似文献   

7.
李干杰 《环境保护》2013,(Z1):16-22
核能作为一种低碳能源,代表着能源优质化的方向,是目前唯一可大规模发展的替代能源。国务院审议通过和发布实施《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核安全规划》),是我国核能开发和核技术利用领域的一件大事,对于推动我国核能开发和核技术利用事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邻避冲突已成为核能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我国近些年核能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强,在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将核能作为重要发展方向。作为一种优质能源,核能的开发利用备受青睐,但是基于安全考虑,质疑甚至反对核能利用的声音也不绝于耳,特别是在经历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福岛核电站事故等灾难之后,质疑与反对之  相似文献   

9.
正公众对核能的接受性已成为核能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这与法律制度缺位而使相关问题得不到规范化的解决有关。因此,通过立法来构建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以保护公众在核能利用活动中的权益显得尤为必要。我国正在制定《核安全法》,应当坚持以公众权益保障为立法本位。首先,保障公众权益应为《核安全法》的主要立法目的。综观  相似文献   

10.
正发展核能事业对保障能源安全与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核能事业应当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核能事业成就斐然,已成为核能和核技术的大国。然而,伴随着核能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放射性废物的产生量和储存量也不断增加,相关安全风险和生态风险日益引起核能界的关切,对中国政府积极有序推进核能发展的政策实施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1.
何延军 《陕西环境》2003,10(3):8-11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在发达国家广为运用的一种效率型环境经济法律制度,其经济价值在于将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其法律价值首先在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立法目标,其次在利益追求上达到企业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统一,在价值追求上达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环境》2014,(7)
正为让香港各界充分、系统、全面了解我国核能事业发展和核安全核应急情况。6月5日,由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主办的核电安全发展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核电发展形势在运和在建核电机组安全是有保障的研讨会上,国家能源局核电司项目官员王海指出,"核能是世界上最清洁的能源,尽管福岛事件后对不少国家的核能事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发展核能的世界大趋势并未改变。福岛事故后,我国  相似文献   

13.
环境安全视阈下尾矿库监管体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矿山企业堆存生产废弃物的场所,尾矿库在建设、生产经营及闭库阶段,都存在一定的环境安全风险.近年来,尾矿库事故时有发生,监管乏力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随着环境安全成为法律追求的价值目标,提高尾矿库监管能力势在必行.本研究对尾矿库监管现状、尾矿库监管体系的价值转变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该对尾矿库监管体制进行拓展和创新,建议应建立环境安全独立监管制度,保障现场检查常态化、制度化,创新以行政监督为主、社会监管为辅的多元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现行矿产资源相关法律的价值诉求、规范内容、适用性方面的考察,发现资源价值公平分享、保护成本妥善分担的完善的矿产资源安全法律支撑体系尚未形成,认为应以矿产资源系统安全观指引相关立法活动,并整合分散的价值诉求,补强规范内容的薄弱空缺环节,增强法律的适用性,采用立法外的多元制度供给路径,以保障我国矿产资源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环境》2009,(5):64-65
面向21世纪核能部长级国际大会4月20日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中国将坚持实施积极推进能源节约和优化能源结构的能源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核电,提高核电等清洁能源的比重,加强与世界各国及国际机构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世界核能和平利用事业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鲁明波 《环境》1999,(5):43-43
众所周知,作为新型能源的核能是最清洁最安全的能源之一,核能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之低仅次于太阳能和风能,是煤、油、气等化石能源所无法相提并论的。尽管如此,在核能的利用中,我们还是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就是铀矿资源开发的问题。尽管核元素蕴涵巨大的能量,但真正能被利用的核元素是有限的目前,民用核能主要是使用铀元素(U235),这种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仅为0.7%。一座装机容量  相似文献   

17.
宗和 《环境》2003,(11):6-7
确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思想《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确立了如下指导思想:认真总结我国50多年来放射性污染防治的实践经验,借鉴国际成功经验,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和核工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和完善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强化对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在立法中坚持的原则:一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安全第一(第三条);二是既要防治放射性污染,又要促进核能和核技术开发利用;三是建立严格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四是明确法律责任,从严查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8.
美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制定能源监管立法。依据集中程度和立法主题,美国能源监管立法可分为电力管控、核能监管、能源安全、放松管制等4个发展时期。根据现行美国能源立法.美国能源管理体制分为联邦和州两个层次。在联邦层次,对能源进行监管的部门有美国能源部、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核能监管署、环境保护署、国会内政部等。其中,能源部主要负责能源发展和安全的大政方针的制定,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的使命在于通过管制和市场的手段执行能源立法及能源政策。在州层次,一般由州能源委员会、州公用事业委员会以及州环保局负责州的能源监管。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煤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提高工业能源效率、发展低碳农业、发展低碳交通、加快“城市矿产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推进低碳制度创新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开发碳汇潜力、培育全民低碳意识等九个方面论述了实现低碳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从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煤炭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提高工业能源效率,发展低碳农业,发展低碳交通,加快"城市矿产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推进低碳制度创新、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开发碳汇潜力,培育全民低碳意识等9个方面论述了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