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口、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调发展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点.本研究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36个市(区、县)面板数据,构建了人口-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利用综合指标评价法、耦合模型、耦合协调模型等测算了2010—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据此分析研究时段内三元系统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特征及规律,并对子系统发展差异性进行初探.结果表明:整体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耦合协调度和经济、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呈不断升高趋势;时序上各市(区、县)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呈良性向上发展趋势;空间上呈现“两核突出、中部塌陷,外围高于内部”的分布格局和“外围包围中部、由西向东推进”演变特征;研究时段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市(区、县)子系统滞后问题得到极大改善,呈“无序-有序、同步滞后-局部滞后”发展演变趋势和“U”型发展空间格局,但发展过程中人口子系统依旧存在较严重滞后问题.  相似文献   

2.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TOPSIS法及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对上海市2003~2012年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的时间演变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上海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在逐步提高,其协调发展类型从初期的失调衰退类过渡到亚协调发展类,进而步入到协调发展类。(2)2004年与2007年是上海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年份,2004年是上海市从失调类转为亚协调发展类的过渡年,2007年是上海市从亚协调发展类转为协调发展类的过渡年。(3)在经济-环境系统的内部关系中,2005年之前,环境发展优于经济发展,其后环境发展劣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山地大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如何实现山地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 基于我国西南地区三省一市(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的31个地级市2004—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揭示了山地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特征. 结果表明:①西南地区综合城镇化指数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均呈稳步增长趋势,二者差距逐渐缩小,但由于发展水平较低,仍处于低度耦合协调阶段. ②在空间格局上,都市圈内城市属于高承载、高发展、中度耦合协调度地区,但重庆市、昆明市以及一些工业型城市由于人口和财富在城市高度集聚,其资源环境承载力显著低于西南地区平均值;以高山大川为界的省际交界地区,由于自然地理上的“分割”,城镇化发育不足,属于高承载、低发展、低度耦合协调度地区. 研究显示,山地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日趋紧密,应推进以人为本的绿色城镇化道路,使两大系统处于良好的耦合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地区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  杨肖  陈彤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9):4444-4456
在2005~2018年中国西部地区水-能源-粮食系统综合发展评价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西部水-能源-粮食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水资源和能源子系统在2011年后长期滞后于粮食子系统,成为西部地区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短板.(2)2005~2018年,中国西部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度从勉强耦合协调进入初级耦合协调阶段,且耦合协调度呈现“南高北低”的时空特征.(3)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口规模对甘肃、内蒙古等西北地区的系统耦合协调度具有正向影响,对重庆、云南等西南地区具有负向影响,影响程度在地理空间上均呈现出“北正南负”的空间特征;地方财政环保投入的影响程度从北到南逐渐增大,广西、贵州、四川、陕西的系统耦合协调度受该因素的影响最大;R&D投入强度对系统耦合协调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小,影响程度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多资源系统联合发展视角下的区域资源管理方式,减少对有限资源间的依赖性,改善人口规模及环保科技投入等因素,构建具有西部区域特色、体现资源优势、富有竞争力的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山西资源型城市创新环境与产业结构转型空间耦合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03年和2016年山西资源型城市创新环境与产业结构转型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优势的城市创新环境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高水平创新环境骤降,中等水平稳步升高,而低水平创新环境并未实现突破性的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均呈增大趋势,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较高且变化相对复杂;原创新环境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耦合度指数均较高且均为高度耦合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城市逐渐下降;协调发展度较低,整体始终表现为“南北中度失调、中间严重失调”的格局;大部分城市相对发展度指数逐渐上升,山西“南北”区域属于创新环境超前型或同步发展型,而“中间”区域主要为创新环境滞后型的格局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应当充分依托城市创新环境或产业结构转型现有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分类指导其资源型城市建设发展,从而实现创新环境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并进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仿真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武汉市为例,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主成分分析和协调发展度模型计量得到的武汉市1988~2004年协调发展度值作为输出,以偏最小二乘法筛选出协调发展度的重要影响因子作为输入,尝试采用支持向量机对武汉市总体规划期间(2005~2020年)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88~2004年武汉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耦合状态由严重失调逐渐趋向勉强协调,这期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和基尼系数是协凋发展最重要影响因子.根据预测结果,武汉市在总体规划期间城市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协调发展态势,但2010和2020年的协调发展度值均小于总体规划目标值;即按照目前的状态发展下去,武汉市到2010和2020年不能达到规划既定的目标.针对仿真结果,提出了武汉城市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人口、经济、社会、压力、状态5个方面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测度指标体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和权重系数法对伊宁市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进行计算,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伊宁城市化经历了缓慢发展期、高速发展期、快速推进期3个阶段,城市化子系统和各系统要素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系统各要素之间具有较高的趋同性,处于波动上升趋势,总的发展态势呈现"M"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状态呈现指数函数增长,城市化发展长期滞后于生态环境水平,导致耦合协调度较低,在耦合类型上经历了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和勉强协调4个发展阶段,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差距逐渐缩小,耦合协调度趋向良好状态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广西白色为例,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民族生态脆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耦合协调度演变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2016年,百色市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演变趋势,生态环境系统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中上升的趋势,两者的发展状态由经济滞后失调型演变为较高水平的生态环境滞后协调型。  相似文献   

9.
根据指标构建的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构建了城市群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测算出经济与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以秦唐沧城市群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2011年间秦皇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高于唐山和沧州,协调发展类型由初步协调向良好协调转变;唐山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呈波浪式上升,由中度失调向中等协调转变;沧州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处于末位,由中度失调向中等协调转变。  相似文献   

10.
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体系是一个由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与经济5个子系统构成的开放巨系统。通过提出综合衡量系统“协调性”和“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人居环境复合系统内5个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度情况。并运用灰色预测理论构建GM(1,N)动态模型,预测未来几年各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资源环境基础论: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出发点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张雷 《自然资源学报》2008,23(2):177-184
尽管已经跨入现代化发展的门槛,但是作为地球表层的一个物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求依然是最大限度地获取物质消费的满足。实际上,随着社会财富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已经成为各国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这种协调既是可持续理论也是人地关系研究的核心所在。作为世界上人类文明发育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实践再次表明,资源环境的空间格局变化始终是决定国家人口活动基本方向的基础所在。资源环境要素综合评价和人地关系模式的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偏南)地区始终是中国国家人文活动的重心所在,而决定这一空间格局变化的正是国家和区域的资源环境状态。因此,认识资源环境的基础作用,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GDP的中国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分析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基尼系数内涵的扩展,提出了资源环境基尼系数的概念,计算了中国2002年水资源消耗、能源消耗、SO2和COD排放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提出了以绿色贡献系数作为判断不公平因子的依据.结果表明,中国资源环境的分配差异较小,不公平因子主要集中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缩小中国资源环境分配的空间差异,中、西部地区需要转变发展模式,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镇、农业和生态功能组成整个国土空间功能系统,分析国土空间功能质量状况,揭示它们的耦合协调关系,是实现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探究西南喀斯特地区国土空间功能的发展状况,分析其质量分布特征,以西南喀斯特典型区广南县为例,基于城镇、农业和生态功能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借助综合评价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国土空间的功能质量与空间特征进行了评估,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国土空间功能的耦合协调状况。研究发现:(1)城镇和农业功能质量以低值为主,生态功能质量以高值为主,综合功能的高低质量的数量结构较平均,不同功能质量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2)四种国土空间功能质量均具有正相关性,以“高—高”和“低—低”集聚为主,并呈地域分布差异;(3)喀斯特地区各类功能相互影响较大,低耦合区和高耦合区分布差异显著,在建设用地中耦合度最低;(4)喀斯特地区国土空间功能的耦合协调关系可分为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和轻度协调,它们的空间分布差异与综合功能质量相似,国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区管控措施的提出可有效推动喀斯特地区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国土空间功能质量的提高。研究结果可为西南喀斯特地区国土空间的均衡发展和优化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持续发展与资源对策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持续发展与资源对策李文华(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北京100101)随着人口迅速增长、消费的增加和人类对地球影响的规模空前加大,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尖锐的矛盾,引起了人们忧虑与不安。1972年在斯...  相似文献   

15.
借鉴陆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路,结合海岛的特征,从生存支持、环境支持、社会支持、发展支持、智力支持五个层面选取指标,构建海岛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并以长海县作为样本,进行海岛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长海县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在不断增强;在长海县可持续发展支持系统中,可持续发展实现程度最高的是社会支持系统,实现程度最低的是智力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发展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长海县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的提高,是造成目前长海县可持续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乡统筹绩效评估与城乡统筹趋势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中国2000—2009年的城乡统计数据,从人口、经济、社会、生活、资源5方面构建城乡统筹绩效评估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综合评判法、关联性分析和关联度计算等方法,测算了中国城乡统筹绩效,定量评价了中国城乡统筹趋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中国城乡统筹总绩效系数偏离1的程度大,中国城乡差距明显并有逐渐扩大趋势。从城乡统筹单项绩效看,城乡人口统筹和生活统筹绩效逐渐趋好,城乡经济统筹绩效不甚明显,城乡社会统筹绩效波动变化,城乡资源统筹绩效较差。通过正负关联性的计算可知,城乡统筹绩效指数的总体发展趋势与城乡人口、经济和资源统筹绩效指数的发展趋势相一致,而与城乡社会、生活统筹绩效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反。从综合指标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发现城乡统筹总绩效与城乡资源统筹绩效、城乡经济统筹绩效和城乡人口统筹绩效的关系密切,资源经济和人口是中国城乡统筹的重点。此外,中国城乡统筹还存在较大的内部差异,比如总量和平均量的差异、投入与产出间的差异、大区域之间的差异以及省际差异。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互动关系探讨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青藏高原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特殊地理区域 ,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是否相互协调 ,关系到我国、西部及整个高原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论文简要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意义 ,认为可持续发展模式是青藏高原现实与未来的必然选择。从高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互动关系的定量分析着手 ,提出人口增长较快、素质不高是高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基础性障碍 ;资源较为富裕 ,但人口对资源压力逐步增大 ,是制约高原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 ;人口与资源、经济匹配不当 ,承载力相对不足 ,构成高原持续发展的巨大负担 ;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严重威胁着脆弱的环境和生态系统 ,是高原持续发展的潜伏危机 ;最后指出适度控制人口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优化经济结构 ,保护生态环境 ,是实现高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8.
After 30 years of economic reform since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1978, China'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has increased by 150% over the past 15 years. The sustainability of such intense economic activity has been question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dimensions of sustainability. In this study, we assesse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trends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wo sensitive agricultural areas of China: Dezhou district, a well-developed region, and Guyuan district, an underdeveloped region. We used the 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 model and a participatory approach that involved local experts to select and evaluate 27 area-specific indicators, then calculated changes in their values from 1985 to 2002. We aggregated these indicators into dimension- and PSR-specific indices to assess the sustainability of development in both regions. There two regions differed greatly in sustainability, but the current statu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aises concerns in both areas, especi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alancing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sustainability. In 2002, Dezhou district performed well economically, with an index value of 0.78 (where 1.0 = sustainable), followed by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sustainability (both with index values of 0.48). All three indices have increased since 1985 (by 0.17, 0.25, and 0.13, respectively). In Guyuan district,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was highest (with an index value of 0.73), followed by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ility (values of 0.55 and 0.37, respectively), but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has decreased by 0.04 since 1985, whereas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sustainability increased by 0.18 and 0.12, respectively. To promote sustainable regional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priorities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considering both the region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in the three sustainability ind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