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简单粗放的电子垃圾回收活动给周边环境带来了一系列污染问题,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累积最终将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为了解广东省清远市电子垃圾拆解地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在该市龙塘镇和石角镇电子垃圾拆解区域内采集22个农田土壤样品,并分析了土样中重金属的含量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和化学形态.结果表明,与广东省土壤背景值相比,农田表层0~20 cm土壤中Pb、Cu、Cd、Zn、Ni和Cr元素含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富集.从单项污染指数来看,72.7%的表层土壤样品存在一种或几种重金属超标,以Cd、Cu、Pb和Zn污染为主,其中Cd污染比例最高,其次是Cu,最后是污染比例相当的Pb和Zn.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发现68.2%的土壤样品受到重金属污染,其中更有53.3%为重污染等级.大部分重金属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简单粗放的回收活动成为电子垃圾拆解地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Cd、Pb、Zn和Cu在表层土壤中含量较高,深层土部分(20~100 cm)并未表现出随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的趋势.Cr和Ni元素在整个采样剖面中含量基本一致,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重金属化学形态分析结果显示Pb、Cu和Cd的活性形态比例范围分别为36.9%~90.6%、39.6%~93.9%和43.7%~99.6%,平均值分别为61.3%、65.3%和80.7%,绝大多数土壤样品中3种重金属活性形态在总量中的比例占到一半以上,具有极大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3.
4.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了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论述当前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提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6)
以电子垃圾拆解区浙江台州温岭地区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从事电子垃圾拆解时间较短和较长的A和B拆解点以及未从事电子垃圾拆解的C对照点,采集土壤剖面样品,测定不同深度土壤中重金属Cr、Ni、Cu、Zn、As、Cd、Pb的含量,评价污染状况,分析污染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重金属在各不同深度土壤中的含量均为电子垃圾拆解点高于对照点,土柱B比土柱A污染严重,在最上层土壤(0~5 cm)已有重金属为中度或重污染。电子垃圾拆解造成了该地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污染程度与从事拆解时间长短有关,不同深度土壤受污染情况不同。各重金属在土壤中垂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一般为土壤最上层含量最高,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6.
垃圾压城及其防治对策刘俊生(河北省衡水市人民政府研究室,衡水053000)城市日益发展,垃圾与日俱增。这个不容回避的现实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城市。有资料说,我国三分之二的城市已陷入垃圾围困之中,处于“垃圾压城”的尴尬境地。垃圾压城,不仅占用城市空... 相似文献
7.
选用粉砂、粘土和土壤为材料,通过3个系列的静态实验研究了三种岩性的垃圾渗滤液污染场地中6种重金属污染再释放能力的时间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在模拟三种岩性的垃圾渗滤液污染场地中Cr、Cu、Mn、Ni、Zn的直接污染能力和污染再释放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而Pb则不明显。其中,Cu和Mn在粉砂、粘土、土壤中的直接污染能力分别比背景值增大了4.8倍、2.3倍、3.1倍和24.8倍、22.9倍和2.5倍。Ni在粉砂中的直接污染能力比背景值增大了11倍。Zn在粉砂和粘土中的直接污染能力和污染再释放能力分别比背景值增大了1.4倍、1.7倍和1.4倍、1.5倍;Cu在三种介质中的污染再释放能力:土壤>>粉砂和粘土。Cu、Mn和Ni在三种介质中的直接污染能力:粉砂>>粘土和土壤。 相似文献
8.
9.
10.
本研究利用ICP-OES对西北干旱区某规模化电子垃圾拆解厂拆解车间内外空气不同粒径的颗粒物(PM_1. 0、PM_(2.5)、PM_(10))及上风向对照点PM_(2.5)中的6种重金属(Cd、Cr、Cu、Ni、Pb、Zn)的浓度进行了分析测定,基于该数据对拆解车间内外颗粒物中重金属污染浓度水平、粒径分布特征、职业暴露风险以及呼吸系统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拆解车间内外颗粒物中重金属Zn(室内4 890 ng·m~(-3),室外1 245 ng·m~(-3))、Pb(室内1 201 ng·m~(-3),室外240 ng·m~(-3))、Cu(室内1 200ng·m~(-3),室外110 ng·m~(-3))均表现出较高的污染水平,且室内浓度远高于室外数倍,表明拆解活动是造成室内空气较高浓度重金属的主要原因,室内外空气环境污染特征与电子垃圾拆解种类密切相关.粒径分布特征为:车间内空气环境中重金属主要吸附于PM_(2.5)中,车间外主要是赋存于PM_(10)中.职业暴露风险评估显示:Cr的非致癌与致癌风险最高;拆解厂车间室内外6种重金属总非致癌危害指数为1. 62×10~(-3)和3. 60×10~(-4),远低于U. S. EPA规定的限定值(1. 0);车间室内外致癌总风险值为2. 69×10~(-7)和2. 59×10~(-9),小于可接受范围(1×10~(-6)),表明由重金属所导致的职业健康风险相对较小;评估结果表明按国家环保要求规模化建厂的电子垃圾拆解厂空气环境颗粒物中重金属对公共健康造成的风险处于相对安全的水平.颗粒态重金属在人体呼吸系统的不同器官的沉积特征表现为粒径越小,在呼吸系统的深处的沉积百分占比越大,建议企业应针对细颗粒物给职业工人造成的呼吸健康风险采取相应的减排对策. 相似文献
11.
12.
电子废弃物的大多处置方式不仅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还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为了寻找最佳电子废物的处置方式,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概念,提出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来回收利用电子废物,从根本上解决电子废物的处置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国内的电子垃圾产生及污染情况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电子垃圾管理法规及处置技术现状进行了综述.根据国内电子垃圾的特点,特别针对哈尔滨市电子垃圾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16.
研究通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改进的美国EPA人体暴露风险方法,评价中国西南地区某钨锡矿区土壤环境质量及土壤-人体的健康风险,其风险评估的结果具有指导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南侧、东侧土壤重金属对周边居民健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重金属砷对矿区居民健康构成威胁,这与当地多年钨锡矿采选活动中重金属的传输、扩散、积累密切相关.建议在土壤重污染区域开展土壤修复治理,改种非食物链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7.
主要针对中小城市的垃圾污染现状,根据其经济状况、垃圾成份,从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管理措施制度、法治建设3方面入手,提出分两步实施的污染防治对策--近期积极发展生物处理技术,中(远)期开展各种方法并用的综合处理方式,最终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正在经历着从工业向农业转移、从城市向农村转移、从地表向地下转移、从上游向下游转移、从水土污染向食品污染转移,由逐步积累的污染进入突发性、区域性、连锁性的爆发阶段。但现有环境立法在应对重金属污染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探索重金属污染治理新道路,完善重金属污染防治法律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20.
根际重金属形态与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际是受植物根系及其生长活动显著影响的土壤微域环境,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根际环境影响着重金属的形态和生物有效性。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的根际环境重金属地球化学行为及其生物有效性方面的一些主要研究进展,并指出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