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二叠-三叠纪生物绝灭事件在地史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灭绝加速了物种的进化和更替。本文简要总结了近几年来全球地球化学、地质和古生物等学者关于P-T生物绝灭事件的研究,包括事件的测年研究进展和事件原因的种种学说,其中详细阐述了地外碰撞(小行星或彗星)、火山学说、缺氧学说以及海洋酸性化假设的研究进展,并对该绝灭事件研究意义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 在白垩纪/第三纪(K/T)界面的沉积物中,现已发现两种不同类型的、可能是某次重大撞击事件遗迹的矿物,即冲击石英和尖晶石。冲击石英是在美国蒙大拿州布劳尼比尤特某非海相剖面内(B.F.Bohor,1984)以及意大利蓬泰达佐和彼得里西奥等地的海相地层中  相似文献   

3.
用裂变径迹法对广西百色盆地右江河谷发现的玻璃陨石的年龄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为0.732±0.039Ma。这一年龄值与地球磁场从松山负极性世向布容正极性世反转的年代(0.73Ma)吻合。这一测定结果支持了如下论断:玻璃陨石是由地球外巨大物体冲击地球形成的,同一冲击事件导致了地球磁场反转和玻璃陨石形成。这一冲击事件发生于0.732±0.039Ma前。  相似文献   

4.
编者的话     
<正> 长期油气勘探的实践证明,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石油和热解天然气在我国当前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我国海相油气的勘探和开发,在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积极倡议下,出版了本专辑。  相似文献   

5.
关于全球规模的白垩纪-第三纪(K-T)边界沉积物中铱富集的问题,似乎在Alvarez等(1980)提出的冲击说中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然而,某些批评者则倾向于完全排除地球外物质影响的另一种设想。他们将这种铱的异常富集现象归因于全球规模的火山作用。本文将这个关于K-T边界沉积中出现异常沉积而引起争论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其中包括了铱的富集、球粒和冲击石英的出现、在微化石中观测到的~(87)Sr/~(86)Sr比值异常和黑烟灰的存在等问题。这样一种异常沉积使作者得出如下概括性要点:1)白垩纪-第三纪边界粘土中铱的富集,部分来自海水的有机物和微生物的活动。这样,根据全球K-T边界粘土中的铱含量来估计,即使有铱来自地球外的物体,但其规模也是很小的。2)球粒不是来自地球外物质的蚀变玄武岩的微滴,其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及结构都表明这些球拉具自生成因性质。3)冲击石英中层状变形和定向排列显然有别于爆发式喷发物中观测到的变形特征。因此,该边界沉积物中冲击石英的存在,有力地支持了地球外物质冲击说的观点。4)K-T边界粘土主要是由地球物质组成的。所以,即使有地球外物质冲击形成的物质参与,其数量也是微不足道的。5)酸雨强度的增加和全球性海平面降低,都能引起K-T边界的锶同位素(~(87)S/~(86)Sr)出现异常。6)迄今为  相似文献   

6.
黄土中微玻璃陨石和微玻璃球的发现与意义(摘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1 引言玻璃陨石是地外物体撞击地球时形成的玻璃物质。微玻璃陨石是指在地层或沉积物中找到的微细玻璃陨石,其粒径常小于1mm。无论就数量还是就重量而言,微玻璃陨石都远远大于狭义的玻璃陨石(粒径>1mm),它更能反映玻璃陨石群和地外物体撞击事件的原貌。  相似文献   

7.
<正> 6500万年前,一次巨大的灭绝危机袭击了地球生物界;在地层层序上,这正好是发生于白垩系与第三系的交界处。在这次危机中,海洋爬行动物、会飞的爬行类、恐龙,以及菊石类、箭石等都绝迹了;灾难性的灭绝也发生于微型浮游动、植物之中;钙质浮游有孔虫和钙质微型浮游植物也几乎被一扫而空。Russell指出,在灭绝事件的整个过程中,大约50%的生物属或估计达75%的生物种从地球上消失了。 这样一次巨大的事件在地球演化历史上是极其引人注目的。许多科学家对导致该事件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大量的假说。由于人们不断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在白垩系/第三系(K/T)界线沉积物中含有异常高的Ir和其他亲铁元素,这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地外物体落于地球上而引起白垩纪时期主要生物群的大量灭绝所致。有关白垩纪末期事件现有的各种模型均认为,亲铁元素的异常是由于沉积作用或火山喷溢作用使其发生富集而造成的。为了了解K/T事件的性质,重要的是确定K/T界线处沉积物中亲铁元素及其同位素的比例,尤其是铂族元素的比例,因为它们在地外物质中的含量很高,并且这些元素间的比值也与典型地球物质的不同。本文提供了首批K/T界线上Rh含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是由孙巴尔-SM-4剖面(土库曼SSR)获得的,分析方法采用超灵敏激光电离光谱(LAPIS)。在所研究的样品中Rh的最高含量为24.2ng·g~(-1),Rh/Ir比值为0.34±0.06,接近于宇宙丰度比值。LAPIS技术效果好,并能用于测定地质体中所有亲铁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自1980年Alvarez等[1]提出地外物体撞击地球造成白垩系/第三系(K/T)边界生物绝灭的理论以来,各国科学家对世界各地80多个K/T边界剖面进行了研究,并发现了程度不同的铱异常。但是,对同属铂族元素的钱、钌研究甚少[2,3,4]。本课题用放射化学中子活化分析法及激光共振电高质谱法研究了边界层中锇、钌的丰度及其与铱的相关性,发现了K/T边界层中Os/Ir、Ru/Ir与地外物质的接近,与地内物质的相差甚远,为K/T边界事件的地外成因提供了新的判据。  相似文献   

10.
永凎 《环境》2008,(12)
长期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6500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恐龙大灭绝,然而日前,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古生物教授乔治&#183;波尔纳却在新书《谁在咬恐龙?昆虫病菌和白垩纪之死》中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理论:虽然小行星撞地球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然而,恐龙事实上却是被带有病菌的吸血昆虫给灭绝的,也就是说是昆虫引发的瘟疫造成了恐龙大灭绝。  相似文献   

11.
产在吉南元古宙石英岩内的宇宙尘是一个宇宙尘系列 ,由 4亚型 4小类组成 :①金属球粒 :a .纯铁球粒 ;b .FCN(Fe、Cr、Ni)球粒 ;②氧化物球粒 :c.普通磁性铁质球粒 ;d .FCS(FeO、Cr2 O3、SiO2 )球粒 ;③玻璃质球粒 ;④氧化物 -金属过渡型球粒。其中FCN球粒和FCS球粒为富铬球粒 ,在地球上属首次发现 ;FCN球粒为天然的奥氏体不锈钢球粒。FCN球粒的发现表明冶金学与地外源事件地球化学有一定联系。富铬宇宙尘的发现 ,预示着地球上可能有铁铬镍型铁陨石存在。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一年春,笔者和郑知一、霍秀峰、范洪源等在江宁县天宝山踏勘石炭一二迭纪地层削面时,采集了各时代的岩石标本。在岩石薄片鉴定过程中,发现在下二迭统孤峰组离底部六米和上二迭统大隆组离底部一点六米、二点二米处的灰黑色硅质岩中有少量保存较好的放射虫化石切面(孤峰组剖面位于天宝山主峰以西约500米的公路西侧之山坡上;大隆组剖面位于一号竖井以北40米处),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迄今所知,南京龙潭范家场为下扬子区晚三迭世煤系地层最发育的地区,地层厚度大,富含动、植物化石。但由于绝大部分为第四纪所覆盖,以及以往在地质勘探中又对古生物化石缺乏足够重视,以致在有关报告或文章中只列举了少数属种,从而使地质工作者对该地层(即范家塘组)的动、植物组合面貌长期认识不清。  相似文献   

14.
恐龙的奥秘     
<正>恐龙最早出现在2.3亿年前的三叠纪,灭绝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目前科学家们仍没有定论,不过人们普遍认同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当时地球可能与其他星球相撞并发生了爆炸,大气层充满了灰尘,遮住了阳光,导致地表温度下  相似文献   

15.
湘西古丈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出露着奥陶系牯牛潭组红色石灰岩地层,含角石化石,被认为是海相红层.野外观察地层红色深浅与其层理/层次变化关系判断为近于同期形成,属原生色.水生化石存在红层中,前者反映水下缺氧条件,而红层指示着氧化环境,两种指示尖锐对立,意味着可能至少一方存在认识偏差.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赤铁矿和针铁矿是其中可以被检测到的磁性矿物;地层碳酸钙含量介于20%?—?24%,粒度以粉砂为主显示双峰与风积物高度相似而与海相红层差别大;因此,红石林地层可能不是海相化学沉积,而是强氧化条件下形成的以粉砂为主的红色钙质胶结碎屑沉积物.红石林地层稀土元素标准配分模式与风积物类似,与海相红层差别甚大;红层中存在同一层位红色和灰色共存的网纹构造,指示着同期氧化与还原条件共存状态;红层中发育着网纹状瘤状钙结核既顺层也垂直层面同时发展,这些现象在海相环境均难以形成,似乎只有地表成土环境才能得以发生.表明红石林地层可能是风积物为物源,在地表成土过程形成的沉积序列.红石林沉积环境可能与澳洲干旱区现代临时性湖积碳酸盐环境较为接近:短暂积水不仅留下动物脚印、海相化石和泥裂,同时将半干旱条件下碳酸盐胶结粉砂沉积物变成现代泥灰岩-石灰岩,实质上是钙质胶结粉砂岩,在地表氧化成为红色.因此,古丈红石林地层可能是一套记录着奥陶纪地球冷暖变化的海陆边缘相风积粉砂粒级为主的钙质胶结碎屑沉积物地层.  相似文献   

16.
江西弋阳铁砂街中元古代海底火山喷流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西弋阳铁砂街铜矿产于中元古代晚期海相火山岩中,矿床在大地构造环境、含矿地层建造、矿体形态、喷流岩组合、喷流岩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方面都具有海底火山喷流沉积的典型特征,是扬子板块、华夏板块边缘中元古代裂谷海底火山喷流沉积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在具有金的地球化学异常和矿化现象的北哈萨克斯坦金矿区,仍然尖锐地存在着评价查明其中的工业矿床问题。已知的和首次被发现的金的地球化学异常和矿物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可用该区现时已知的金矿床的矿物和地球化学分带知识来帮助评价。  相似文献   

18.
在晚上新世一颗小行星冲击地球,其碎屑物分布于南太平洋洋底至少600km的范围内。根据6个深海岩心沉积物中的铱浓度推算,这颗小行星的直径至少为500m,它可能是最近几百万年以来冲击地球的最大冲击体之一。这次冲击事件的地层学年龄与推测出北半球冰川作用的开始时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正> 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应用,现已成为提高地质勘探效率的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实质在于发现和解释地球化学异常。所谓地球化学异常通常是指岩石、土壤、水、气体析出物或植物中任何元素的含量与其背景值的差异。据此,可将方法分为岩石地球化学法、水地球化学法、大气地球化学法和生物地球化学法。按完成的工作任务和所获得成果而论,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应排在首位,差不多任何一个勘探队都要在不同程度上开展  相似文献   

20.
一种认为球外天体的一次灾难性冲击造成白垩纪末期恐龙、浮游有孔虫和其它生物种属大量灭绝的假说,目前随着白垩纪-第三纪(K-T)边界粘土中铱元素的富集在世界各地的发现而逐渐被人们所承认。在西班牙卡拉瓦卡K-T边界粘土的底部纹层中,发现了大量细结晶的、属高温透长石构造状态的相当纯的钾长石球粒。这里可以断定,这些球粒是由某种熔体凝固成的,并且可能是由冲击体衍生的。由于在陨石的全分析资料中未见过高钾含量的报道,这就向人们提出了一些问题。某些铁陨石中钾长石斑晶的存在表明,该天体可能是一种金属-硫化物-硅酸盐微星,或者是一种慧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