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环境在城市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城市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提升环境竞争力,以优良的环境质量和利用环境资源创造价值的能力来参与国际竞争.而城市的整体环境竞争力是在各区、县环境竞争力的基础上形成的,提升各区(县)环境竞争力有利于提升城市环境竞争力.首先论述了环境竞争力的概念及内容,构建了广州区县环境竞争力评价模型,然后对评价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环境竞争力是国际大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还没有公认成熟的评价指标。本文构建了简明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国际大城市环境竞争力评价模型,对广州与8座国际大城市2011年度的城市环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排序,进而明确各城市的优势和劣势指标,为我国城市提升环境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环境》2015,(9)
<正>"评价的意义不是得出一份排名,如何帮助区县提升环境竞争力才是关键。"——广州市环科院博士、高级工程师李明光"要想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现实,就要充分发挥环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提升环境竞争力来吸引高端发展要素,创造经济价值。""广州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提升环境竞争力以发展先进生产力,各区县环境竞争力排名的公布,有助广州未来全面提升环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蒋昕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2):164-166,171
高压输变电工程进入城市中心地带是发展的趋势,而工频电磁环境是居民关注的问题,根据目前广州城市电网建设的现状,对广州城区110 kV、220 kV各类型变电站、多种形式的输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电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对比国家现行标准限值,评价广州城市电网工频电磁环境影响的总体情况,认识电网的未来发展趋势,并结合输变电电磁环境影响特点提出相应广州电网建设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利用集对分析方法,将评价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多个指标系统合成一个与最优评价集的相对贴近度,用来描述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运用集对分析方法,以北京、大连、上海、武汉、厦门、广州等城市为例,对1995~2003年间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排序有所变化,但厦门和广州一直名列前茅.此外,对北京1992~2003年间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6.
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生态环境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构建了面向生态环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并以山东省17城市为例,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市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竞争力排名前三的地市为临沂(0.1894)、日照(0.1705)和烟台(0.1676),而德州(0.1191)、济南(0.1232)、枣庄(0.1274)、滨州(0.1285)和淄博(0.1289)表现相对较差,其他地市处于中游水平.分别从资源禀赋竞争力、污染物减量排放竞争力、环境治理竞争力和能耗竞争力4个子维度对典型城市进行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于天津构建生态宜居高地、建设生态城市的总体目标,在进行大量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天津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指标值与其他三大直辖市(北京、上海、重庆)相同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及综合评价,得出四大直辖市中环境竞争力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北京,其次是天津、重庆最低;影响天津市环境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天津市自然禀赋最低(主要表现在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最低)、单位产出对能源的消耗以及单位产出污染物排放仍相对较高造成的,本文就影响天津市环境竞争力的不利指标,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   总被引:134,自引:1,他引:1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着重探讨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提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模糊评价模型;并以广州市为例,北京、上海为参比城市,对3城市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评价,明确广州市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制约因子,为广州城市生态规划提供可靠的背景状况和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掌握安徽省城市竞争力的现实状态,基于可持续消费与舒适性理论,构建了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模型。选择了安徽8个城市以及苏浙沪6个城市进行对比,利用熵值法与协调发展度模型来处理数据,最后得到如下结论:安徽的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正在上升,但是仍然落后于苏浙沪;与苏浙沪相比,安徽的经济舒适性、社会舒适性与环境舒适性仍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安徽的社会可持续性与环境可持续性都低于苏浙沪,但是这两种可持续性之间更加均衡,未来可能会有助于安徽省吸引人才。  相似文献   

10.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应用是环境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可用于城市环境规划与决策、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模拟与预测等方面的环境管理工作,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对城市环境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内容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城市环境管理的优越性、GIS在城市环境规划与决策、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模拟与预测中的应用,最后,以城市环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为例介绍了GIS在环境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广州城市生态系统能值分析研究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3  
本研究应用H.T.Odum创立的最新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观角度对广州城市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一系列能值指标,定量分析了系统的基本生态流,评价了广州城市生态系统自然环境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其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2.
由于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排入河涌,使广州城区河涌变成纳污通道,生态遭受严重破坏。文中详细分析了河涌水环境整治的有效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并对河涌水生态修复等谈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3.
郑州市城市生态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变化较大.基于遥感技术,利用遥感生态指数对郑州市城市生态环境变化进行评价与检测,以对城市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2006年-2017年,郑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其中绿度指标与干度指标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郑州市生态环境变好的区域占18.43%,生态环境变差的区域占42.54%,变差的区域主要为新建成区,这些区域应是今后生态环境改善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4.
城市环境规划设计动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中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人们渴望着能有一个安静、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对城市环境规划设计在城市老区、居住区、城市园林、城市商业环境、城市灯光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动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南部拓展区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规划需要新的理念和原则作指导。生态优先作为指导生态城市建设的崭新理念和原则,要求城市环境规划应该以保护和完善城市生态功能为重点。结合广州市南部拓展区大气环境规划,探讨生态优先原则在城市大气环境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董越  徐琳瑜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9):3171-3179
随着城市的发展,其对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社会经济等各种承载的需求同步增长,单一承载力逐渐无法满足对城市发展可持续状态的综合全面评估.城市综合承载力是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协调作用和协调程度的具体表征.综合承载力与人口规模、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带来的压力之间存在动态互动关系,只有承载力和压力维持动态平衡,才能实现城市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双向复合动态可持续评估方法,量化负向城市压力(UP)和正向城市综合承载力(UCCC)及其二者之间的复合动态关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蒙特卡洛模拟,从经济、资源、社会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和相互作用,实现逐个单点时间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概率分布模拟,进而通过复合动态关系判断模型实现单个区域单点时间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判断.最后,以广州市为例,对所提出方法进行应用.结果表明,2004—2016年,广州市的综合承载力和城市压力相互协调、相互适应,城市发展整体呈可持续状态.但2012年以来资源环境承载力有一定的下降,尤其是水资源承载力和大气环境承载力下降,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水环境是城市形成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文章从水环境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出发,提出亲水生态城市的概念以及亲水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态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生态地球化学是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各要素中元素或化合物的组成特征、来源、含量、形态、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对人类和其他生命体的生态(环境)效应的科学。随着城市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城市生态地球化学成为环境保护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在研究城市土壤及降尘中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来源、时空变异性、形态分布、迁移转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文章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