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泰国沿海各府确定将红树林转为商业性养虾用地的经济学和人口学因素.因此红树林的转化取决于给养虾人的回报(即虾的价格)、养虾投入的成本(即饲料价格和工人的工资)和红树林地区的"可利用性".另外,人均收入、人口增长和人口的迁入(即养虾场的数量)等外在因素也是很重要的.我们通过对1979~1996年期间泰国沿海21个府进行的分组调查,对红树林的转化和养虾场的扩大进行了实验性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养虾业的发展,虾的价格、最低工资、离市场的距离、饲料价格、人口增长、人均收入以及养虾场的密度都对泰国红树林的转化造成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在可持续生产领域已经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法律、政策体系以及多种实践工具和范式.其中,中国环境标志计划是环境保护部门经过长期探索、不断完善并日趋成熟的一套推进可持续消费的政策措施和实践工具,已得到各级政府、企业,消费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并已纳入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政府绿色采购体系,发挥非常积极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3.
榆林市依托丰富的煤气油盐资源,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煤炭开采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五大支柱产业。本文尝试建立一套评价行业发展的环保绩效体系,评价五大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的环保绩效,并从环保角度给出产业发展优先序列,为榆林市产业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全球国际水域评估53号亚区--孟加拉湾的研究成果.文章介绍了该地区情况,指出孟加拉湾区的发展指标有很大的差别,生活在南亚地区的大量贫困人口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因子.文章选择了3个地理区域进行详细分析:①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梅加拉亚河河流系统;②马来西亚美保(Merbok)河口红树林区;③孟加拉国的萨德班斯(Sunderbans)红树林区.水资源综合管理要依靠孟加拉国、印度和尼泊尔国为了共同利益进行地区间相互合作,文章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文章还分析了马来西亚城市化和孟加拉国养虾业无序扩展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要通过改进管理方法,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安全同时提高养虾业经济效益.总之,这些措施需要成为各国为实现联合国制定的世纪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肉产品的技术、营养和感官品质在屠宰前后可能会受到多种交互作用因素的影响.从文献来看,以创造猪肉可持续生产体系为目标的各种变革,通常对肉的最终pH值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一些研究表明,可持续生产体系降低了猪肉的持水能力.与常规饲养体系相比,户外生产被认为更能增加猪肉的剪切力值.肉色的影响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猪肉颜色更暗、色素含量增加,或猪肉颜色更浅淡、结构有所变化.在使用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饲料的生产体系中,肉产品所含类脂的不饱和性更强,肉产品的营养价值更高.一句话,必须考虑各因素间的组合效应如:饲养、生产体系、遗传型、性别和宰前处理等对肉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十三五"发展的主线,说明这项改革具有全局性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改变现有生产体系的制度结构,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优化。显然,使经济体系更加绿色化是结构性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加强环境保护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或者说,环境保护可以在以下方面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高产业发展的环境准入门槛,可以限制或遏制落后产能诞生,  相似文献   

7.
苏维埃体系解体之后,原苏维埃共和国之间森林管理的分歧变得明显.在波罗的海国家的林业部门已经发生根本变化的时候,俄罗斯却没能形成一个能适应社会-生态恢复力先决条件的制度框架.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需要一种能够具有适应和学习能力,因而能够以实验的方式对政策不断地进行评估和再调整的制度框架.但是,这需要有参与机制,我们相信波罗的海国家在这方面正在走出一条更有希望的路子.最后,得出结论,只有建立了可持续的制度框架,社会-生态恢复力才能成为前共产主义国家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李志坚 《环境保护》2006,(24):53-55
台风、洪灾、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每年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一问题,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生存发展,更事关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稳定.只有尽快建立国家生态调控体系,从生态体系的宏观调控入手,使人们的生活、生产与自然的生态实现和谐相处,才能从根本上减轻自然灾害频发的现象,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生产”与“清洁生产”内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可持续生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而言,厘清可持续生产的含义并对可持续生产与清洁生产的内涵进行辨析十分必要.阐明可持续发展的确切含义,将其定义为与人、自然、社会相和谐的生产活动或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清洁生产含义,指出了可持续生产与清洁生产在实施层面、目标指向和内容维度三方面的区别:①清洁生产的实施层面仅局限于企业层面,而可持续生产却涉及到整个社会层面;②在生产活动对人和社会的影响方面,可持续生产的目标指向比清洁生产更为全面;③可持续生产是在“技术”、“制度”2个维度上的双向拓展,而清洁生产仅是在“技术”维度上的单维延伸.   相似文献   

10.
生态工业是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模式,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使人类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生产组织方式。介绍了区域光电产业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发展的必要性,并从产业链和废物代谢链两方面探讨了生态工业链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居民消费模式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速度过快,而我国资源匮乏,人口众多,加速可持续消费进程迫在眉睫。目前国家已积极倡导转变消费模式和生产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但缺少政策法规的进一步促进和保护,此方面欧盟起步较早,且发展较为成熟,具有丰富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可持续消费政策地完善提供参考。欧盟可持续消费政策宏观政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钢铁工业是目前内部矛盾十分突出的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产品转型和产业升级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本文从钢铁工业突出的流程化特点入手,在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钢铁工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中国钢铁工业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创新思路,力争以此为突破口来推进钢铁工业改革,也为钢铁工业技术研发、资金投放和项目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就像人体的动脉的和静脉的循环运动一样,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也存在着一个循环。我们不妨将企业的生产活动称为“动脉产业”,将废弃物处理业和物质的再利用称为“静脉产业”。 在大量生产、大量浪费型社会里,整个社会成为一个过度重视动脉产业而忽视静脉产业的紊乱有机体,因而也就导致了失衡,并逐渐发展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从产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在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生产足量的健康食品对未来世界农业是一个严重挑战.瑞典"21世纪的食物"研究计划已经研究了可持续耕作体系的经济的、环境的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本文列举了瑞典"21世纪的食物"研究计划以及其它相关的国际研究计划中注重改善养分利用效率的一些研究,特别是氮和磷.它表明有许多可持续性解决养分利用效率的方法,有些很复杂,但有些就很简单.政府政策包括津贴、研究和技术以及公众对耕作方式的认可,所有这些都与制定这些解决方法结合在一起.需要知识转让的参与式途径,这样科学家、政策决策者、农场主、顾问以及消费者们可以交流信息,一起构建可持续的耕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天津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总结了天津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模式.证明了循环经济是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模式.并根据天津的成功模式提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和建议,促进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国家治理体系当中,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是三个相互结合的有机整体。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则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改革内容。政府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在现代"治理"理念下具有独特的中国语境,要从政党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公民治理的整体关系中把握政府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22(1):37-41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也日益突出,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一同列为基本国策,明确提出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为我国的环保产业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也为环保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走循环经济之路 实现可持续生产与消费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社会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改变,对于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实现可持续生产与可持续消费是各国面临的挑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于2003年2月6日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2届理事会举行的全球部长级环境论坛“可持续生产与消费”专题下,发表了题为“走循环经济之路实现可持续生产与消费”的引导性发言。解局长在发言中回顾了近30年来,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在保护环境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总结了中国如何妥善处理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他指出,要确保中国的环境安全,必须要转变现行的发展方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德日静脉产业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类发展理念的革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在全世界取得普遍认同,实践循环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文章详细分析总结了德日在发展静脉产业方面的经验,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提出中国发展静脉产业主要依赖与法律体系的健全、政策体系的完善、多层面多渠道的宣传教育的开展、政府绿色采购的大力推行和社会回收组织的催生,并特别强调了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以期对中国静脉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刘华 《环境保护》2012,(6):25-28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2011年12月15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的发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实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不仅是国家环境保护战略,更是推动发展进入转型轨道,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国民经济体系,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重大举措,对于实现国家“十二五”战略目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