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因而在提倡节约用水的同时,城市水资源的发展规划中也要注重对水资源浪费现象的解决,而市政给排水工程对城市水资源的节约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市政的工作者和管理者们要加强对城市水资源的管理,实现城市水资源的节约以及浪费水资源现象的解决,本文主要探讨了市政给排水工作中水资源节约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博兴县水资源贫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为有效缓解地下水资源问题,通过制定实施博兴县地下水节约水源转换方案,实现地表水替代地下水,以此来缓解和修复因超采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社会生活离不开水资源。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的组成的部分。我国地下水资源丰富,不仅分布广而且水质好,不仅供水保证程度高而且调蓄能力强。经过长时间的大规模开采,我国地下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地下水资源被超量开采,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在一些地区还诱发了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地下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环境的基本要素。为了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必须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外国发达国家在地下水资源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它们的相关经验,加强和完善我国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本文介绍了地下水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和我国地下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外地下水管理经验,提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农村发展的基石,也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一项必要条件。饮用水安全既包含人均用水量的基本保障,也包含饮用水水质达标,农村地区水环境问题制约着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笔者通过对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白杨沟村、海岱沟村、大铺村以及西底沟村4个行政村的调查走访发现,隆化县农村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逐年减少,地下水质量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协调管理的一种交互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据大系统多级递阶优化控制理论,将水资源系统分解成地面水资源系统与地下水资源系统。在地面水系统中,给出了多目标开发利用管理模型;在地下水系统中,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经济管理模型。区域经济涉及区域内的各种工农业和城镇生活用水部门──用水系统。对该用水系统提出了分解──协调优化管理模型。据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用水系统的特点,在最高级设置总协调器来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系统与用水系统,进而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协调管理的一种交互式模式。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是我国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居生活以及生态系统供求方面起到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地下水资源受到了城市垃圾、工业三废、农业生产、采矿冶炼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地下水资源污染现象频现,而如何做好地下水资源污染的防控工作随即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从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地下水资源污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 沈阳市是一个拥用3300余个企业和500余万人口的大工业城市。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主要取自地下水,日用水量140万吨左右,污水排放量100万吨左右。长期盲目的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形成下降漏斗,同时水质污染造成部分水源和水井报废,形成  相似文献   

8.
针对咸阳市地铁建设对城市环境景观的影响分析,主要介绍了地铁线路的建设,主要包括地铁一号线3期工程和地铁十一号线,探讨了咸阳市地铁建设施工期对城市环境景观的影响,主要有对城市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给城市环境带来噪音与振动污染、对城市水土流失和地下水污染和对地铁施工和城市建设,最后对咸阳市的地铁运营期对城市环境景观的影响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集约城市空间,优化城市结构;节约土地资源与减少能源消耗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资源有限,主要以地下水的形式存在。本文就我国地下水资源的特性进行剖析,从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以及使用技术等方面进行突破,从而更加有效的利用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10.
冉全  向速林 《环境科技》2006,19(3):35-37
以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平台,结合遵义市地下水资源的特点与水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遵义市地下水资源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11.
连云港碱厂通过实施一系列技术改造项目,努力减少污染并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首先,他们把节水放在重要位置。该厂投资100多万元实施了循环水闭路系统节水改造项目,年节水40万m^3,节约电费及清洗费用200多万元,水重复利用率由89.2%提高到91.3%。去年以来该厂已先后完成了10余项有关节约水资源的技改项目,累计节约资源消耗近1000万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充分调查与统计,阐述了区内降水、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价了区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出区内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供水工程标准低、水资源配置不合理、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饮水安全保障率低、水资源管理和监控能力不足五个方面的问题,结合目前国家关于水资源管理的要求以及卧龙区实际情况,从规范资金管理、地下水源补给、提高用水效率、污染控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1 沈阳市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1 .1 地下水资源状况沈阳市有较好的供水水文地质条件 ,全市地下水埋深较浅 ,易于开采且水质良好 ,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入渗、河流侧渗、地下径流补给及稻田渠系回归、修建水利工程等。全市多年平均地下水综合补给量为 2 3 .7亿m3,其中降水渗入量占地下水总补给量的 44 .7% ,水田水回归入渗量约占水田总用水量的 30 %— 40 %。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 1 9.3亿m3,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 83 .4% ,由于自 1 999年以来连续遭受干旱 ,2 0 0 1年降水量仅为多年平均值的 65 % ,受大气降水量减少的影…  相似文献   

14.
对甘南县甘井子农业综合开发区的灌溉用水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本开发区地下水资源可以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资源禀赋及开发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战略资源,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资源研究对于促进"一带一路"的科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世界银行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水资源数据库,从水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入手,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资源自然禀赋、利用状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水资源开发潜力。结果表明:(1)从水资源禀赋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表水、地下水和水资源总量均以俄罗斯、中国、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相对较高,中亚、西亚等地区相对较低;人均水资源量则以中东欧、俄罗斯和东南亚地区较高,西亚、南亚地区较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来水依赖率整体表现为跨境河流下游高,上游及海岛国家低。(2)就水资源利用而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用水量整体呈现"东多西少"的格局,人均用水量表现为"中亚最高,周边较低"的特点;用水结构亚洲国家多以农业用水为主,中东欧国家则多以工业用水为主。(3)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发现,阿拉伯半岛地区各国水资源开发潜力很低,中东欧及东南亚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很高。  相似文献   

16.
松辽流域水资源区域补偿对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为了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分析松辽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水资源的区域补偿对策,指出流域上、中、下游的用水量应统一调配,当上游地区超配额使用水资源时,超标使用地区应赔偿下游因此而受到的消极影响;跨区域调水时应对供水区进行资源与环境的补偿;流域上游进行生态恢复与建设,下游应对上游给予受益补偿;建立全流域排污权市场,促使企业产生节约水环境资源的动机,有效控制水环境污染;受益地区和受益者应对蓄滞洪区分洪的损失进行补偿,以实现对流域水资源的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相似文献   

17.
1.水质状况 1.1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质量通常认为地球上的水资源有97%是在海洋中,3%在陆地上。在陆地的水资源中有77%贮存于冰冠和冰川中,22%属于地下水,只有很少部份是在湖泊,河流和溪流中。绝大部分地下水都贮藏在地下800米以下,人类目前还无法开采和利用它们。目前,地球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可分为三大类:农业灌溉(占73%)、工业用水(占21%)和公共生活用水(占6%)。但是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在各个国家不同。发达国家工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40%以上,而在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水是用于农业灌溉。在1980年,全球年用水量估计为2600~3000立方公里,1985年已达到3500~4000立方公里,年平均增长率为6%。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北干旱区的地下水资源及其特征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分析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自然地理环境、水资源形成和分布及其利用状况,重点讨论了该区地下水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与赋存特征。该区平原地下水资源是山区水资源(包括降水和雪冰融水)在平原区内的转化;山区水资源是内陆河流和平原地下水的惟一补给来源;盆地平原地下水和地表水构成一个统一的水资源系统、独立的水文单元和完整的水生态体系。充分了解干旱区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资源链的特征,正确认识干旱区“三水”转化自然规律,合理利用“三水”,对该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文的目的是调查水资源利用状况,分析地下水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民通过机井私有化而改变水资源利用的一些反应状况。研究中以河北省农村地下水资源利用为例,论文中所用到的数据主要来自2006年在河北省随机调查的20个村。研究结果表明,河北农村地下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分为3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早期,农民开始打井利用地下水资源;从70年代开始,地下水资源的利用进入了加速期;而从80年代中后期,地下水资源被过度利用,随着机井数量的继续增加,一些环境问题不断出现,例如水位的下降等。研究发现,伴随着水位的下降,农民也逐渐做出了适应性反应,他们开始将一些机井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私有化。而机井的私有化将导致高附加值的作物面积增加(例如,蔬菜和水果等),同时机井的私有化也同作物产量提高之间还存在着积极的关系。最后,研究提出,在设计地下水资源管理政策时,政策制定者需要充分掌握农民的反应,通过正确引导农民的反应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图1表6参11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区域经济、社会和水资源的协调持续发展,查明区域水资源实物量,选取水资源生态极为脆弱的吕梁山连片贫困区的南部地区,基于2008—2017年的水资源数据,编制区域水资源实物量表,分析水资源实物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吕梁山南部贫困区水资源实物存量在研究期内呈明显增加趋势,增长值(含重复计算量)高达6101×104m3,其中地表水实物存量期间增长最快,地下水实物存量期间增长较慢;第一产业用水增加明显,这与区域高耗水的经果林大面积推广种植有关。(2)居民生活用水增长明显,人均生活用水量增加较快,居民生活用水是当地水资源实物存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3)研究区各县水资源实物量空间分布差异大,县域间水资源平均存量最大相差3971.4 m3;单位面积平均水资源存量及单位面积平均水资源实际使用量均为隰县最多,吉县最少;隰县人均生活用水量最多,汾西县人均生活用水量最少。(4)实际用水量与水资源总量相关程度高,水资源的存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资源的实际使用量。研究结果对于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吕梁山连片贫困区早日实现脱贫攻坚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