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污染源监测是环保部门了解企业生产活动中污染排放情况的重要途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数据的传输质量关系着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文章介绍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作用,分析了系统数据交换的主要要求,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数据传输交换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主要论述了车载GPS导航定位技术的系统原理以及车载监控导航系统在环境应急监测车辆导航、监控等方面的应用和对环境应急监测车中的车载监控导航系统和监控车载系统设计,并重点介绍了车载监控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将400 m超短波通信网与GPS相结合,利用超短波方式、扩频电台数据传输功能,实现环境应急监测车辆与环境污染源监控中心的双向数据传输,以实施对监测车辆运行状态、安全状态、技术状态的监控,以此提升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及时准确地完成应尽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是实施环境监管的先进手段,具有自动、实时、在线等特性,可以使环保部门实时掌握企业排污的动态信息,有利于规范排污企业治污设施的运行管理,有着传统环境监察、监测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该文结合阿拉善盟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就自动监控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同设备品牌技术性能比对及设备稳定性,数据传输有效性等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对策建议,为保证自动监控系统稳定运行、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完整性、准确性,促进自动监控系统规范化、合理化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和根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门对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的考核力度越来越大,不仅要求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数量上的完整,而且对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的质量也有了明确要求。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数据传输的连续、稳定、准确,为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考核达标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就常见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方式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对污染源企业合理地选择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方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应用是环境执法、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依托环境监测、自动控制、计算机、电子通讯等多个领域的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环保自动监控系统的应用于各企业内废水废气的监测,使环保部门更为便捷的了解各企业监测因子的排放数据,提高环境监察机构的效率,有目的的去监察。提高了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污染源自动监测监控在环保工作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环保工作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日照环保工作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对日照市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的建设进行了分析,对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探究,以满足环境管理、总量减排、以奖代补、环境执法等各项环保工作的要求,为日照市荣获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山东省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各类品牌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控提高环保工作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是提高环保工作水平的技术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对污染源进行实时在线监控,达到防止污染、应对污染事故发生和环境执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薛军 《环境导报》2002,(9):25-26
日前,由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赛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开发的新一代污染源远程自动监控系统——天称环境监理污染源远程自动监控系统(见图1、图2)通过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环境保护方面,不仅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有关人员在保护环境工作中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有关部门引进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仅可以自动监控周围环境,而且可以做到实时在线,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江苏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以及在自动监控方面的一些工作进展,同时结合江苏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中现存的一些问题,就江苏重点污染源名单设定、如何保障自动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加强数据应用等方面给出了建议,以期进一步发挥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江苏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此文提出了一种有限元网格重新划分时新旧网格数据传递的新方法,该方法简化了新旧网格系统的包含测试并且有适当的精度,可用于三维网格重新划分时数据的传递。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加大危险废物监管力度,江苏省实施了危险废物市内转移网上报告试点工作,开发了危险废物动态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环境监管,简化审批环节,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通过分析危险废物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应用,阐述申报登记、经营台账、查询统计、信息预警、网上转移、日常监督等模块内容,针对系统在危险废物转移实时监控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开发电子联单的二维码标签和系统的手机操作软件,并共享交通部门GPS监控数据的优化建议.优化后的系统有助于降低危险废物转移过程中的环境风险,真正实现危险废物的全过程安全监控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GPRS在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采用电话拨号方式进行数据通信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所存在的实时性差等问题,通过分析比较目前环境监控系统常用的几种通信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GPRS技术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通信系统,此系统主要由监测子站、传输网络和监控中心等部分组成,采用GPRS无线网络和Internet网络为通道来实现监测数据的远程传输和状态监控,以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采用GPRS进行数据通信具有经济适用、永远在线、实时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非接触式读卡模块ZLG500A数据传输时序和传输协议,并采用ARM微处理器LPC2103的GPIO方式,根据ZLG500A的数据传输规范模拟相应的SPI时序,设计非接触式IC卡控制器软硬件系统,完成了非接触式IC卡数据的读写,在此基础上开发出非接触式IC卡门禁应用系统,系统实际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目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构成进行了阐述,详细介绍了监测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方式,并分析了每种方式的优缺点和改进办法,且对该类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张家港水环境调水实验研究及数学模型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张家港地区河网水环境,尤其是污染严重和常年淤积的城区以及南部水系,引长江水对张家港河网进行冲洗。为确定引水能力和张家港河网的水质改善效果,在张家港进行一次调水实验,对监测成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使张家港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得到可靠验证。  相似文献   

17.
船载式监控系统通常是地面监控系统的衍生品,在海洋的环境下存在信号阻隔以及监控传输缓慢的现象,并且传输过程没有报警系统,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套在船载CCTV海洋环境下的实时监控系统.选用BMG-COZ-NDIR传感器减少来自海洋环境对监控质量的影响,MSP430F149型号微处理芯片处理监控数据时能够分析出异常数据,并发出报警信号,重新修订传感器信号数据压缩编码,完成实时监控指令,设置报警传输编码,执行报警命令.通过编码信令的搭配实现船载海洋环境下的实时监控.通过设计仿真实验得到结论:(1)设计的船载CCTV海洋环境下实时监控系统在海洋环境下能够保持无阻隔的实时监控;(2)实时监控数据的传输质量以及传输效率优于传统监控系统;(3)对异常数据发出警示.  相似文献   

18.
城市垃圾中转站选址优化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寻求一种城市垃圾中转站优化选址方法,根据城市垃圾收运系统的特点,引入逆向物流系统选址规划的理念,选用集合覆盖模型对中转站的位置进行初步优化,确定了垃圾中转站的待选点;在此基础上,运用整数规划构建整个城市垃圾收运系统费用现值最小模型,对城市垃圾中转站的初步规划进行二次优化,从待选点中选出垃圾中转站的最优组合,并计算出其分别接纳的垃圾量.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城市垃圾中转站二次优化选址的可行性、实用性,可为垃圾收运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HG-45b宽温区环控装置研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载运装备宽温区人机环控的需要,在HLD-45b环控装置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高温混合工质流动和传热特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认为优化蒸发器结构、强化室内侧换热能力可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根据应用需求研发了HG-45b宽温区环控装置,基于HLD-45b的室外机配套设计了壁挂式的室内机,改进蒸发盘管结构、增大换热面积和蒸发风量,并优化热力膨胀阀的匹配。新款HG-45b与HLD-45b的检测对比数据表明,制冷量提高约10%,压缩机功率降低约5%,能效比提高约14.5%,系统性能稳定,压缩机排气温度、排气压力均在安全范围内,达到了系统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的完善是深化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解决生态转移支付政策尚未充分改善环境质量这一现实问题,基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决策机理提出相应假设,选取山西省96个县域的环境和社会经济相关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评估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的环境效应. 结果表明: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的实施总体上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改善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在县域的环境质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环境效应逐渐变差. 生态转移支付资金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改善了环境质量,每增加1 000元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环境质量就得到2.285个百分点的改善,且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的环境效应呈现出功能区类型、民族聚集程度的差异化特征. 进一步研究发现,贫困程度是导致不同地区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环境效应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 基于此,建议坚持实施生态转移支付政策,逐步扩大生态转移支付规模,强化生态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导向性和差异性,完善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的市场化,多元化投入机制和完善补偿资金考核机制等,从多角度完善生态转移支付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