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陈俊卿 《环境保护》2012,(18):55-56
发展低碳生态经济、建设绿色宜居都市是南昌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所在、义务所在,也是南昌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使命所在、出路所在。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的核心城市,南昌有责任、有义务摒弃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的老路,走出一条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为"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作出自己的贡献,为我国大江大湖区域综合开发提供良好示范。作为泛珠三角地区的中部欠发达省会城市和全国低碳经济试点城市,南昌有责任、有义务加快低碳经济发展,努力保护生态环  相似文献   

2.
"海上苏东"绿色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苏海洋经济的有效发展、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整体的协调发展及其推广价值等方面阐述了实施"海上苏东"绿色发展战略的意义,从海洋环境、海洋初级生产力、海洋渔业资源、沿海滩涂湿地等方面较全面分析了"海上苏东"工程建设的生态效应。文章提出了实施"海上苏东"绿色发展战略的战略措施,一是制定和实施"海上苏东"绿色发展战略行动方案,二是调整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三是调整海洋经济发展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区域战略: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在分析了发展低碳经济与新型工业化必要性的基础上,立足于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生态学等多个角度,阐述了低碳经济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相关概念与理论,通过大量翔实的数据、丰富的内容,有力地论证了发展低碳经济与新型工业化,实现区域生态安全,转变粗放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实际性以及有效性。《区域战略: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一书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生态文明建设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2013,(23):60
11月28-29日,2013年中国低碳发展战略高级别研讨会暨第四届地坛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中国低碳发展战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和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徐熙等出席会议并致辞。本次论坛涵盖低碳发展、国际合作、碳交易、适应气候变化与绿色金融5个方向,包括华沙会议后的气候谈判与国际合作、中国低碳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中国低碳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中国与低碳发展示范行动、中国碳交易元年、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建设等11个分论坛。本次活动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北京市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压力的加剧,节能减排将成为国家长期战略。低碳发展将成为我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两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形式。节能减排将成为低碳发展的切入点,低碳发展将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全方位为实现节能减排创造良好氛围,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天津市将紧抓"两个核心、一个连接和两个辅助"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建设,实现国家低碳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
王继斌 《环境保护》2011,(16):41-42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制定实施中国城市的低碳发展战略,加强城市公共治理力度,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近年来沈阳市发展低碳经济工作的进展情况,介绍了沈阳市发展低碳经济具有的深厚基础以及政策、机制和体制机遇,并从建设大浑南低碳发展样板区、实施低碳交通体系建设工程、建设低碳电力供应工程、开展低碳社区建设工程等方面出发,提出了沈阳市实现低碳发展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8.
对近年来沈阳市发展低碳经济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介绍了沈阳市发展低碳经济具有的深厚基础以及政策、机制和体制机遇,并从应该建设大浑南低碳发展样板区、实施低碳交通体系建设工程、建设低碳电力供应工程、开展低碳社区建设工程等方面,提出了沈阳市实现低碳发展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9.
生态适用理念指导下的低碳城市建设有着广阔的空间和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连云新城的城市建设、生态发展条件、低碳建设途径,以及通过实际调研总结的符合连云新城区域特色的低碳实践类型,不仅能为连云新城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为江苏沿海小城镇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区域性案例。  相似文献   

10.
<正>低碳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它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唯一选择。低碳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现代化实践的必然选择。推进低碳发展,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战略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新的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推进低碳发展,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低碳发展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生态经济原理回顾和分析南宁市城市工业生态经济战略实施的过程和途径及所取得的重大效益,旨在为各地区在大力推广和实施生态经济战略,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全面发展目标的实践和理论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近代产业革命推动人类从经典低碳经济农牧业生产,走上以化石高碳能源为基础的高碳经济和传统工业化道路,高碳经济和传统工业化道路促进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但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气候变暖生态文明三项负效应;文章阐述了美国和前苏联建成人类第一座规模化水电站和第一座原子能电站开辟低碳能源的历史贡献,以及英国创建低碳经济、日本建设低碳社会和联合国环境署实施绿色低碳发展主题行动对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深刻影响,归纳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征,最后论述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对中国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为推进战略。本文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指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五个方向:顶层设计、建立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体系,完善体制、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实施的合力,建立机制、激发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实施的动力,开启众智、凝聚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实施的共识,多措并举、强化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实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李蕾 《环境保护》2020,48(10):39-44
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点任务,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先导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即要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大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六大任务中发挥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加快国民经济绿色化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把"绿色化"纳入我国现代化推进战略中,并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文章提出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内涵,并从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城镇建设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三个方面,给出了构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城镇化、培育绿色消费模式的对策建议,为深化改革、建立起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法治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多个城市都对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或低碳城市非常热衷,已经掀起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浪潮,这是因为“低碳城市”这张名片将会为城市发展带来许多机遇。首先,发展低碳经济与国家正在开展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其次,发展低碳经济,通过与节能减排和生态城市建设相结合,促进和协调各地的优先发展领域,强化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创造国际合作的机会:目前在中欧战略合作框架下,能源与气候变化问题是合作重点,  相似文献   

17.
通辽市野生动植物资源总量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和结构完整,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通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具有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较强、过渡性区位生物多样性战略地位突出、生态类型与物种丰富、政府高度重视等优势;受到生态系统本底的脆弱、生产和生活方式传统粗放、水资源短缺,湿地资源总量急剧下降、保护资金投入不足等制约;面临全球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成为国际新潮流、全国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机遇和内蒙古"十二五"规划建设全国生态屏障的战略机遇;全球气候变化、历史上经济粗放和资源过度开发引发的生态危机,以及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生产将对通辽生物多样性保护将构成一定威胁。通辽市必须科学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生态经济市建设是今后城市建设的模式,在城市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城市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19.
"甘青新重点区域和行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的工作成果显示,推进新疆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需要将区域环评提出的主要战略对策体现到地方产业规划和政策法规的制定中;以工业园区管理为抓手,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实施循环经济试点、示范战略;将生态敏感区的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全力建设生态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20.
日照因“日出先照”而得名,地处山东半岛南翼,东临黄海,是一座新兴的沿海开放城市,现辖东港区、莒县、五连县,人口275万,面积5310平方公里,以“碧海、蓝天、金沙滩”蜚声海内外。为建设好美丽的日照,日照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生态建设战略,建设生态市,从而促进经济长久持续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