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X522 9603313重庆段长江、嘉陵江水中及生活饮用水的B(a)P调查分析/王昌珍…//环境保护/国家环保局二1996,(3)一22~24环信X一7 报导了1988~1991年枯、丰水期的嘉陵江、长江水及以其作为水源的出厂水进行的B(a)P含量调查分析,取样144件,结果表明,水源水72件,超标率18.06%;出厂水72件,超标率5.56%;出厂水B(a)P含量与水源水含量有相关性(ro.3012,P(0.05);长江水40件,超标率27.50%;嘉陵江水32件,超标率6.25%;长江水B(a)P含量高于嘉陵江,两江枯水期水源水和声厂水含量高于丰水期;并对长江北岸的主要污染源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下游最高含量为13…  相似文献   

2.
饮用水的水质对人体的健康有密切的关系,而水质好坏受到水源水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的直接影响。由于水源难免受到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因而饮用水水质常不能符合卫生要求。目前采用的常规水处理方法并不能有效地去除微量污染物,因此,如何提高饮用水水质就成为国内外着重研究的课题。水源污染的问题中,以有机物污染最为  相似文献   

3.
巢湖营养化状况评价及水质恢复探讨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巢湖水质的污染特征为营养盐浓度居高不下,局部水域藻类疯长,已属重富营养化。根据近10 a监测数据,总氮的点源污染负荷占51%,非点源占49%;总磷的点源污染负荷占60%,非点源占40%。笔者也探讨了COD、总氮、总磷的湖内空间分布及水质恢复对策。综合分析巢湖的环境特征、水质现状及流域环境经济状况,短期内巢湖的水质将很难明显改观。如各项规划中的措施到位,预计到2010年,巢湖的水质可望从富营养-极度富营养化向中富营养-富营养化转变,达到国家Ⅲ类水体标准。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沙湖港富营养化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2007年6月~2008年6月对武汉市沙湖港的水质监测,探讨了沙湖港水质变化特征和富营养化水平。结果表明:沙湖港DO一般在0~2.5mg/L范围内,为缺氧性环境。除硝酸盐氮未超标,氨氮、总氮和总磷均超标。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在各监测点的超标率,总磷均为100%,氨氮分别为86%、95%、100%、100%,总氮分别为90%、95%、95%、95%。总磷平均浓度大于0.660mg/L,为极富营养状态;总氮平均浓度大于4.60mg/L,为极富营养状态。丰水期流量大,氨氮、硝酸盐氮、总磷浓度低于枯水期和平水期。汇入沙湖港的东湖港对氨氮、总磷贡献较大,氨氮浓度偏高,最高达18.30mg/L。总氮是主要污染物,污染指数范围9.49~1.39。氮是沙湖港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素,建议重点控制氮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二龙山水库水质富营养化趋势及削减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CN,CP(水库中氮、磷的平均质量浓度)2项指标作为契入点,以狄龙模型为基础,结合二龙山水库水质污染的具体特点,设计了一套适合于预测二龙山水库水质富养化的CN,CP模型,运用其预测了水库水质营养状态变化趋势并对水质富营养化进行了预评价.结果表明:2001-2050年二龙山水库水质总氮和总磷的质量浓度同步增长,但总磷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总氮,水库水质富营养化逐渐加剧.最后,根据系统诊断模型计算了水库氮、磷营养盐的环境容量,并结合该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氮、磷污染物的削减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6.
零价铁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微污染水源水的水质特点,文章提出了零价铁微电解的处理方法。采用不同质量的废铁屑进行烧杯实验,测定了水样中总磷和总铁等指标,研究了该方法对微污染水源水中磷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总磷去除率与反应时间和废铁屑质量成正比关系;除磷优选条件为废铁屑180 g/L,腐木质量为0.5 g/L,铁铜质量比为10∶1,反应时间为6 h时,对总磷的去除率可达85%以上;除磷优选条件下的反应为一级反应,速率系数K=0.247;处理后总磷含量低至0.05 mg/L,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质要求,总铁浓度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标准限值0.3 mg/L。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提出的水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长治市某县6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进行评价,探讨了水体中所含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潜在影响。结果表明,该县6处饮用水水源所含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潜在危害均高于国际辐射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限值5.0×10-5 a-1;化学致癌物是该县饮用水中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风险来源,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风险度排序为:Cr6+﹥As﹥Cd。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较传统的水质等级评价体系能够量化表征水体中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有利于明确水体污染物治理的优先顺序,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微污染水源中的氨氮及其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饮用水水源部分呈现微污染特征.根据中国环保总局颁布的<环境状况公报>的近年来数据,可知水体中污染物之一氨氮已不容忽视.文中介绍了水中氨氮的来源、存在形态以及对水质、水处理工艺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对比了国内外饮用水标准中对"三氮"的规定,同时建议我国饮用水标准中宜逐步规定饮用水氨氮浓度的限值.并对目前处理微污染水源水中氨氮的曝气法、折点加氯法、离子交换法及生物预处理法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饮用水中的磷及其在常规处理工艺中的去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某市某水厂水源水和出厂水中磷的存在形式、常规处理工艺对总磷 (TP)和微生物可利用磷 (MAP)的去除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水源水中的磷主要以非溶解性形式存在 ,溶解性总磷酸盐约占总磷 30 % ;溶解性正磷酸盐只在个别月份检出 ,且浓度很低 ;②水源水中微生物可利用磷浓度一般高于溶解性总磷酸盐浓度 ,说明微生物也可以利用非溶解性磷 ;③出厂水中溶解性总磷酸盐占总磷的比例较水源水中溶解性总磷酸盐占总磷的比例升高 ,说明其去除较非溶解性的磷困难 ;④常规处理工艺对总磷和微生物可利用磷去除效果较好 ,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6 6 %和 6 9% ,混凝沉淀单元和过滤单元对总磷去除效果均较好 .强化混凝工艺 ,降低出厂水中的MAP ,有可能保证饮用水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武汉汉江水源地是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之一,其水质好坏关系到武汉市数百万居民生活及生产用水安全.在引汉济渭、南水北调中线和鄂北调水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运行背景下,利用2004~2021年水质监测成果,对武汉市汉江水源地水质变化趋势及风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武汉汉江水源地水体中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等污染物浓度与武汉市城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要求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总磷存在较大超标风险.水源地水体中藻类生长基本不受氮、磷和硅浓度限制,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水温适宜时(6~12℃)暴发硅藻“水华”的风险较高;来水水质对水源地影响较大,西湖水厂至宗关水厂取水口间可能存在污染物汇入;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和氨氮等水质参数浓度时空变化趋势不一致,尤其是氮、磷元素,2016年以来其比值呈快速上升趋势,水体N/P的显著变化可能会引起浮游藻类种群结构及数量改变,从而影响供水安全.水源地水体总体处于中营养至轻度富营养状态,极个别时段可能会出现中度富营养的状况,当前水体营养状态有好转趋势.有必要对水源地污染物来源、数量和变化趋势深入调查以化解潜在供水风险.  相似文献   

11.
对滇池入湖河道水深度除磷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化学的方法,可以使河道水中的总磷浓度控制在地表水类水标准(TP≤0.05mg/L)以下,从而可以通过对入湖河道水进行深度除磷处理,大幅度去除入湖总磷量而达到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发生的目的。在深度除磷的同时还可去除20%~50%的有机物、氮等其他污染物,有利于河道水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小南海水库、洞塘水库作为黔江区城区两大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点.根据水质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评价要求,"十二五"期间两大水源点的水质富营养化趋势有所上升,其中小南海水库的水质由Ⅱ类降为Ⅲ类,主要污染物是总磷.水源地水质主要受到库区养鱼、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污染、库区乡村游以及环境管理上的缺失等因素影响.为了黔江区实现"生态"绿色"发展目标,保障城区20多万人口的饮水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确保黔江区生活饮用水保持良好,提出合理保护措施供管理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珠海市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程度和富营养化状况,本研究于2017年11月(秋季)和2018年3月(春季)对该海域水质进行调查监测,并采用单因子质量指数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评价海水的富营养化水平。单因子质量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珠海市近岸海域整体水质状况极差,春、秋季劣四类海水的站位占比分别为90.28%、79.17%。春、秋季DIN超标率分别为94.00%、89.00%,DIP超标率分别为28.00%、78.00%,DIN和DIP是影响整体水质状况的主要原因。整个区域的DIN/DIP均高于Redfield值,处于磷限制状态。有机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秋季严重有机污染的站位占比为51.39%,春季为56.94%,春季污染覆盖面更广。富营养化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春、秋季重度富营养化的站位占比分别为30.56%、31.94%,严重富营养化占比分别为6.94%、25.00%,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富营养化指数与CODMn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说明CODMn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珠海市近岸海域的富营养化状况,盐度越高富营养化水平越低,间接证明富营养化主要是由陆源污染物引起的,并与径流量以及外海海流的物理混合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4.
采集太原市不同区住户的自来水和12种瓶装水,分析了水中无机离子和挥发性有机物( VOCs)成分.结果表明,无机离子和VOCs的总浓度范围分别为1.08~354.18 mg/L和0.43~13.98 μg/L;自来水中的无机离子与VOCs 含量最高,约是瓶装水中浓度的三倍.加热与过滤处理措施均可改善自来水水质,对水中无机离子和VOCs的去除效果均可达19%~100%,其中过滤可能会引发VOCs的二次污染 .根据饮用水标准,使用饮用水水质指数( DWQI)模型对水质评价结果显示,太原市饮用水水质总体较好.  相似文献   

15.
洱海营养状态一直保持在中营养程度,有逐渐过渡到初级富营养湖泊的趋势,总氮和有机物的迅速增加是洱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总氮含量以每年0.01 mg/L的速度迅速增长;高锰酸盐指数以每年0.02 mg/L的速度增长;总磷含量虽然变化不大,年平均浓度约0.02 mg/L,但仍为富营养化的限制指标。如果总磷含量开始增加,在总氮和有机物含量高值背景下,富营养化将随总磷含量的增大迅速上升,水质恶化不可挽回。  相似文献   

16.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应用改进后的水质指数评价方法,利用窑河-高塘湖水域水质的监测资料,对窑河-高塘湖水域水质进行了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整个评价区域内的水质呈现区域性的差异。高塘湖属于无污染或轻污染水域,各评价因子均达到或优于3类水质,可以作为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窑河属中污染,部分监测点属重污染水域,主要的超标因子为氨氮,总磷以及高锰酸钾指数,不能作为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七十年代以来,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很快,各种水质净化新工艺应运而生。在进行饮用水深度处理时,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改进水中污染物的检测手段。目前,饮用水源的有机物污染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水和废水处理工艺中用于评价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指标有BOD、OC、COD以及TOC等。在常规浓度范围内,这些指标能有效地评价水中有机物。但是,当污染物浓度低至几个毫克每升时,则对于它们的分析将有明显的误差。在饮用水污染治理技术中,为了保证  相似文献   

18.
X33 9902832水库水源水生物陶粒滤池预处理中试研究/吴为中…(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1999,12(1)一10~14 环信X一6 针对受污染的某水库水源水进行中试规模的生物陶粒滤池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陶粒滤池预处理能全面净化水源水的水质。在气水比为0.75~1:l,水力负荷为4一6m3/(mZ·h)条件下,对NH;+一N,NOZ一N和CODM二的去除率分别为89%~97.5%、97.5%一99%、20%~35%;对藻类的去除率为60.1%~84.3%。图9表1参2X33 9902833饮用水中的化学品向室内空气中的挥发:家用洗衣机的作用=volati一ization of ehem…  相似文献   

19.
在2010年至2012年进行的上海某水源地水质监测资料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该水源地2011年1月至10月总磷、总氮等多个分析因子的季节变化规律及点位分布状况,得出该水源地水库水体总磷及溶解氧浓度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但总氮超过相应类别的标准;水体中的总磷、总氮、水温、光照条件、叶绿素a、溶解氧、透明度等是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环境因子;水源地的水质在温度低于20℃的春、秋、冬三季藻类爆发的可能性较低,但温度较高的夏季,具有藻类爆发的可能性等结论。从而反映了该水源地的富营养化现状及对市民饮用水影响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2~2012年乌江渡水库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 《环保科技》2013,(5):24-27
为了解乌江渡水库水质变化趋势,对2002~2010年乌江渡水库水质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污染分担率法、秩相关系数法,对水库富营养化等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来,乌江渡水库总磷和总氮污染分担率之和达78%,是水库主要污染物,水库水质从大岭岗、偏岩河口到大坝,富营养程度逐渐加重;水库中总氮、氨氮、粪大肠菌群和五日生化需氧量也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建议加大乌江渡水库水质中总磷和总氮等的监测力度,加强防护与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