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修·连恩     
马修·连恩是一位出生于圣地亚哥,寄居在加拿大,对大自然十分热爱而又四海漂泊的歌手和作曲家,也是一位热衷环保事业并用音乐来唤起人们环保意识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2.
张新 《世界环境》2014,(1):91-91
<正>人类自从出现在地球上,就开始了探索大自然、适应大自然和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征程。东西方学者和哲人们在追寻自己先祖的生命足迹、思考自己的来路和归途时,研究探索途径虽略有不同,但是都获得了一定的生命密码、自然规律,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如何共处的奥秘。"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中国古圣先贤对于宇宙和地球的起源发展有着自己朴素的辩证认识。《道德经》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相似文献   

3.
杨伟利 《环境》2006,(5):44-45
植物用它的绿色赋予地球以生机,千奇百怪的形状、万紫千红的颜色、或淡雅或浓郁的芳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种馈赠.由于自然进化规律的支配,这种馈赠以其多样性致胜,使天才和艺术家为之汗颜.  相似文献   

4.
王贞虎 《环境》2015,(4):70-73
<正>一部记录短片:"奇迹水村庄"——海维·巴扎村,讲述了印度的一处偏远小乡村,从一个绝望的干旱贫乏之地,翻转成为沙漠中的绿洲,书写了繁荣兴旺的传奇。这一转变给予人们一个启示:问题,未必得靠昂贵的高科技解决。当人类回到根本,把生态治理好,大自然就会为人类效力;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投资,自会带来经济上的成长、社区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阿友 《环境》2014,(1):52-55
正"只有让鱼儿回归大自然并安全生存适应大自然,这才是我实现拯救淮王鱼的最终目的!"安微凤台县刘集乡硖山口村离县城3公里,地理位置独特,为千里淮河第一峡,上游淮水受硖山口峭石阻拦,迂回冲刷而下,水流湍急。这里有种驰名中外的宝贝叫淮王鱼。淮王鱼亦称淝王鱼,或鮰皇鱼,是淮水中特有的珍稀物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水中活化石"之美誉。  相似文献   

6.
雪淞 《环境》2011,(9):70-74
海南的确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碧波荡漾,林木丰茂。而正因为大自然有无穷奥妙,才令我们生奇、生趣,生出求知之心。  相似文献   

7.
《世界环境》2009,(1):87-87
2008年12月2日,阿尔斯通基金会与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在北京动物园宣布启动“滇西北·梅里雪山-老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该项目涉及梅里雪山地区3个乡镇、老君山地区4个乡镇共计2万多民众。未来5年内阿尔斯通基金将为该项目提供100万欧元资金,联合大自然保护协会在当地社区及居民中大力推广可替代能源,  相似文献   

8.
一、脑力疲劳综合征与干体力劳动为主的蓝领相区别,白领阶层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包括政府公务员、公司职员、科研人员、医生等。白领一族如长期用脑过度,或工作量过大、力不从心,脑神经介质消耗过多,易引起头晕、头痛、倦怠、胸闷、食少、失眠等症。预防重在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有张有驰。莫常熬夜,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出现脑力疲劳症状时,宜以冷水洗脸、听听轻松音乐、投身花香鸟语的大自然、参加娱乐活动或体育运动等消除之。二、低头综合征白领族由于长期伏案低着头工  相似文献   

9.
我是林业工程师,常和树木打交道。在林区,每当大树伐走之后,伐根上便裸出一圈套一圈的年轮。它令我凝神注目,引发联想:表面看去,它很像投石静潭后的晕纹,在环环扩展余波;用科学眼光审视它,那绝不是零的环生、空白的拓展和放大的复演,而是潜能在显示和生命实体在外延;它化无形的时间和灵魂为有形的体态,标写生物履历;它是大自然镌刻在它全部作品上的象形文字,是记录生者与逝者的考勤表。天文学家发现:树木可在自己的年轮中保存太阳大爆发的“记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所提供的生活方式正使人越来越远离自然:过度的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等倾向剥夺了大量人与自然的接触机会。汽车、高楼、快餐、电脑、股票消耗了人们的绝大多数时间。不管人们愿不愿意,大自然的神秘、美丽似乎成了被拒斥于日常生活之外的东西。然而,全球气温上升、土地沙化、物种灭绝等环境、生态危机终究还是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现代的自然环境何以持续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怎么了?人应该怎样对待自然?企图在短时间内回答甚至消解这些问题,无疑是不现实的。但我们仍旧  相似文献   

11.
到大自然中去,享受绿色的熏陶,或漫步林中,或采蝶摘花,或登山探险,其乐无穷。多年来,人们通常把旅游业誉为“无烟工业”,许多国家的旅游业甚至跃居主要国民收入来源,森林旅游倍受青睐。例如,日本每年到森林旅游的游客超过8亿人次,法国达6亿人次,美国也有3亿以上。近年来,不少游览区的游人骤增,加之管理措施不力,使“无烟工业”变成了“污染工业”。由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还我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就是指在大自然生态体系内,以保护自然景观为主体,将人文特色、风土人情的社  相似文献   

12.
城市是一个“建筑群——人海”世界,是以人为中心的,以人工环境基调为主体的生态体系。作为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是人类进化发展、繁荣昌盛的总体标志。因此,城市建设首先应为人的生存环境创造适生、优生条件。人类发祥于大自然,人的生存不能脱离大自然。所以。城市环境必须借助特殊手段使之接近于大自然。所谓城市绿色工程,说到底无非是在城市横向与纵向可能的空间领域,发展生物绿色,拓展绿量空间,尽可能  相似文献   

13.
执着的萌芽     
自然与人类本就应当亲如母子,亲近自然可以说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欣喜地发现,大家对于环保早已不似过去那般冷漠,只是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的人们距离大自然实在有些远。不久以前,在祖国南海之滨的一座大都会,响起了保护生态,关爱大自然的微弱声音……  相似文献   

14.
正雅安·阿瑟斯-伯特兰(Yann Arthus-Bertrand),1946年出生于法国,法国纪实摄影大师,环境保护主义者。摄影作品曾被刊登在《LIFE》、《国家地理杂志》等刊物,出版《鸟瞰地球》摄影集,足迹遍布100多个国家及地区。伯特兰自幼酷爱大自然,他在30岁的时候和妻子安妮(Anne)搬到非洲肯尼亚,在那里研究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中的狮子。就是在非洲,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一个用摄影捕捉绝美风景的独特方  相似文献   

15.
<正>大自然是人心灵的归属,与生俱来的荒野基因呼唤着我们回归自然。如何让脱离自然已久的城市人重归自然?如何把自然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自然笔记是用书写和绘画的方式,给大自然书写日记。在记录中感受大自然中的生命,在记录中把自我融入自然万物。有关大自然的一切:鸟鸣花落、草长莺飞、草丛里的昆虫,四季变化……时时处处皆自然,只要我们有  相似文献   

16.
当我写这篇文字时,书房里放的音乐是美国 音乐家丹·吉布森的《独自一人》。这部组曲的主题分别是草原、海滩、山岭等等,每个曲子都将幽远的乐调与大自然的风声、鸟声、海浪、泉水相融合,真是静坐冥想的好伴侣。但此刻,听着这天籁般的旋律,我的心在动,笔在动,脑海里想的却是另一个人——珍·古道尔,要理解这位二十几岁就深入非洲原始森林,为观察黑猩猩度过38年野外生活的英国动物学家,我似乎一定要借助音乐。只有如此,我才能体会到为什么一个人在险象重重的原始森林中从不感到孤寂,因为她与四周的一草一木皆可沟通,更何况有…  相似文献   

17.
原始之绿--成功复制大自然的精髓 想象一下,大自然是怎么让一座建筑凉快下来的?看看日本大阪大学的做法吧!在这里,营造商、建筑师和设计者们都在尝试寻找一种更好更佳的"建筑绿化"模式,他们的关注迅速地转向大自然本身--原始的绿意,而这样的方案显然已被证实在真实世界里是的确可行的:在该大学的前沿理论研究中心,设计者们"偷"来了森林的"魔法",直接把树叶用作建筑遮荫的"衣裳".  相似文献   

18.
从我做起     
受尽浑浊空气的困扰、隆隆噪声的煎熬以及污泥臭水的侵袭,富裕了的人们幡然觉悟,渐渐摒弃那对灯红酒绿的追求,厌恶那对权力与金钱的膜拜,人之本性开始回归,乐于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劳碌终日,难得偷闲,双休假日,要么举家大小,要么邀朋聚友,或野餐,或垂钓,或漂流,或漫步。更有甚者,当上个“业余农夫”,亲尝一下“锄禾日当午”的滋味。返璞归真,向往环境美,已成为一种绿色的潮流,绿色的享受。  相似文献   

19.
万绿情浓     
曲文 《环境》1997,(11)
广东有个万绿湖,位于河源市。有人称,其与鼎湖山、西双版纳齐名,谓之“沙漠腰带”北回归线上“东三奇”。奇在一个“绿”字。如果说,鼎湖山、西双版纳是大自然的恩赐,那么,万绿湖则是河源人创造环境美的硕果。湖水碧绿,汪洋恣肆370平方公里;湖内湖外,簇拥数百座大小山头,山山滴翠,林木森森,覆盖1600平方公里。虽无太湖之无涯、泰山之无极,但洋溢着  相似文献   

20.
黄晓卉 《环境》2009,(6):52-59
原始之绿——成功复制大自然的精髓 想象一下,大自然是怎么让一座建筑凉快下来的?看看日本大阪大学的做法吧!在这里,营造商、建筑师和设计者们都在尝试寻找一种更好更佳的“建筑绿化”模式,他们的关注迅速地转向大自然本身——原始的绿意,而这样的方案显然已被证实在真实世界里是的确可行的:在该大学的前沿理论研究中心,设计者们“偷”来了森林的“魔法”,直接把树叶用作建筑遮荫的“衣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