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对桂林市公路护坡植被类型以及植物种类进行了较全面调查,运用"百分初选法"对桂林市公路边坡生态绿化植被进行了优选,结果选出优秀边坡生态绿化植物13种,其中乔木树种5种,灌木种类2种,草本植物5种,藤本植物3种;良好边坡生态绿化植物31种,包括乔木树种9种,灌木种类15种,草本植物6种,藤本植物3种;结合筛选结果和护坡现状,对护坡植被选择与配置提出一些建议:以桂林市区为中界,对桂林市区以北和以南分别提出了4种配置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逐渐重视起来。生态型公路边坡绿化也成为完善生态效益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本文对生态型公路边坡植被绿化进行了浅析并阐述了植被恢复技术创新的进展,以求为生态型边坡植被的恢复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对当前常用的边坡加固型式和植被防护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提出了在边坡治理中将加固与植被防护有机结合的思想及边坡加固与植被防护体系的总体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其边坡防护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边坡生态防护研究进行归纳分析,指出中国边坡生态防护研究明显滞后。就边坡生态防护相关理念进行分析,总结了公路边坡生态防护设计的三个原理,生态位原理、群落演替理论及生态多样性原理和边坡景观生态设计原理。最后,针对不同的案例,阐述了这些原理在实际边坡防护中的运用,指出其在边坡防护具体措施中的优势。本文期望为今后的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灵泉露天煤矿即将关闭转入斜井开采,该矿位于高寒地区草原植被带,植被生长期短。露天矿坑边坡及外排土场土壤贫瘠,综合考虑露天矿闭坑后的防灭火及边坡稳定,以及依据区域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了"整体规划、阶段实施、因地制宜、科学高效"的总体思路,对灵泉露天煤矿进行了近期、中期和远期生态恢复规划。其中,将生态恢复区分为植被自然恢复区与人工生态植被恢复区。在规划设计中以当地草本植物为主,适当配种景观植物。同时,本文利用价值量估算法,对规划区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测算,灵泉露天矿每年的生态价值为873.53万元,生态恢复后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对实现露天矿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青藏公路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类型多种多样.本文针对高寒草甸生态、高寒草原生态、沼泽湿地生态、砾漠戈壁和高寒荒漠生态、河流生态植被、高寒灌丛生态等类型地区不同生态环境类型,从工程防护、植被恢复和景观恢复等角度提出不同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措施,缓解青藏公路改建完善过程中对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煤矿区废弃矸石山生态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矸石山作为矿区主要废弃地类型之一,严重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通过对平煤集团矸石山实地调查、理化特征分析,最终提出了治理矸石山生态恢复的方法,包括边坡整形和边坡植被重建。通过该治理方法的实施,逐步实现了煤矿区废弃矸石山的生态恢复,解决了煤矸石污染问题。此方案的实施,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
废弃采石场严重影响城市周边的生态景观,极易导致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以文登某一采石场破损山体的绿化工程为例,运用团粒喷播生态修复技术对废弃矿山进行生态性治理,并探讨其生态恢复方法,以期为今后废弃矿山的残损山体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林伟 《交通环保》2003,24(Z1):181-182
湖北省襄十高速公路在鄂西北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对不同地质、地貌地段,在常规路堑边坡防护设计基础上,采用锚杆挂网喷射砼及锚杆地笼框架结合各类浆砌片石绿化窗口;平台、碑落台设置绿化种植槽,对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进行坡面防护、绿化、景观综合设计.  相似文献   

10.
应用(改良)香根草等高植物篱技术治理与稳固昆明九乡喀斯特(岩溶)地区石漠化病害边坡.试验结果表明,与周边30m范围内发生大量山体滑坡的边坡相对照,该生态恢复工程明显发挥出了防止侵蚀、稳定边坡的作用,且大大改善和恢复了喀斯特石漠化病害边坡的生态环境,突破了土石方工程方法单一、造价高、景观差且阻断该区域植被系统形成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大连石灰石矿矿坑边坡绿化植物种类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连石灰石矿矿坑边坡绿化生态修复工程主要采用厚层基材喷附和液力喷播两种工艺,喷播植物种类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其生态修复效果。以该工程为例,根据工程区地理及环境特征,基于边坡绿化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适宜的边坡绿化植物。  相似文献   

12.
以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遥感和GIS技术,用TM遥感影像反演植被覆盖度,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地形因子并进行子流域的划分与构建;首先借助空间叠加分析,研究了区内植被覆盖度分别随高程、坡度及坡向变化的规律;然后从数理统计的角度分析区内不同植被覆盖度与地形等级因子的相关性,并就相关强度进行排序。研究表明:1、在赤水河流域,中度以上植被覆盖度与坡度、高程与之间,并不是单一的正比关系,其随坡度和高程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存在着临界坡度区间和临界高程区间。2、不同植被覆盖度下各地形因子的影响程度明显不同。对各级植被覆盖,坡度和坡向对其的影响都明显高于高程;中度植被覆盖受坡向影响较为显著,但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高坡度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该研究对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的评价和改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也为喀斯特地区的植被保护和石漠化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河道植被护坡技术的应用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护坡是生态护坡中最重要一类,是植物和土壤的有机结合,除了有防洪、排涝及保持水土等护坡功能,还有一定的景观效应和生态修复功能,防止N、P及重金属等化学物质进入河道进而污染受纳水体。文章介绍了目前植被护坡技术主要的应用类型,系统地归纳了各个技术的构建方法、适用范围及技术特点,同时,文章较详细的总结了植物的作用机理及选择情况。一直以来由于缺乏对植物护坡的定量化研究及效益分析,造成建成后的植被护坡得不到更好的管理及后期维护建设,所以为了更好的管理植被护坡,为护坡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评价标准,文章提出了植被护坡构建成后的一些评价方法,包括植被护坡的稳定性评价、水土保持性评价、净化能力评价以及生物多样性评价。  相似文献   

14.
爬山虎在高陡边坡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喷混植生绿化法在边坡绿化中存在的造价高、易退化等问题,在对爬山虎习性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采用爬山虎绿化高陡边坡的可行性,并将爬山虎绿化法与喷混植生绿化法进行比较,得出爬山虎绿化法具有造价低、施工方便、维护简单和对环境要求不高等特点,有效地克服了喷混植生绿化法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北京市妫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平台和ERDAS空间建模平台,利用水土流失综合指数法,分别以坡度、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为主要背景因子,分析了北京市妫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空间背景特征.结果表明,妫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空间背景特征是缓坡、低植被覆盖度和疏林灌草地,而这些特征正是妫水河流域山前洪冲积扇地区的主要特点,缓坡、低植被覆盖度(不考虑城市建成区)和疏林灌草地也主要集中在流域内山前洪冲积扇地区.并提出防治妫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元磨高速公路边坡生物防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云南元磨高速公路的边坡生物防护的植物筛选技术和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探索了湿法喷播中草灌的比例问题,发现了短萼灰叶(山毛豆)是适宜的灌木种,并提出了“两步施工法”。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水土流失及水资源污染等问题,北京市提出三道防线的思想用于指导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目前,以浆砌石为代表的河(沟)道护坡技术难以满足生态清洁小流域的需求,近自然的生态护坡措施已逐渐成为维护河(沟)道水土保持功能、减少水资源污染的重要生态措施.本文基于北京市昌平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区建设中采用的4种生态护坡工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护坡工程的稳定性、经济性、生态性、适用性等指标进行综合效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护底的生态多孔砖护坡综合得分为0.3766,为4种生态护坡技术中的最优方案.在坡度适用范围内,相较于其他3种生态护坡技术,混凝土护底的生态多孔砖护坡技术能够大幅提升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提高66.3%以上),同时保持较好的经济性(约400~550元·m-2).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目前喷射混凝土边坡植被恢复技术的现状,研究了一种适合于喷射混凝土边坡上进行植被恢复的结构措施-连通混喷法。通过在边坡砼喷层上布置的根系引导孔,使得部分植物的根系可以深入岩土层进行养分的汲取;同样在砼喷层上开设的物质引导孔使得营养袋内的物质,岩层内的水分、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以随时流入基质层,进而补充基质层的养分,解决了喷射混凝土边坡面的绿化持续效果以及降低养护管理成本的问题,对边坡植被恢复的维护具有启发性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原有混凝土结构面的抗压、抗剪影响研究及工程实践证明可以进一步大规模推广和使用,为业界提供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监管成为自然生态保护的重要议题,考虑监管体系的全面性和实用性,社区参与自然生态保护监管是必要和有意义的。本文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研究区,梳理近年四川省与重庆市在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绿化提升及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取得的成效,指出生态退化仍未根本改变、行政区划隔断生态保护的连通性、自然生态保护监管能力有待加强等自然生态保护困境。从社区参与的角度,对社区参与自然生态保护的现状、社区参与自然生态保护监管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分析,并从适应新要求新定位、注重操作实施、构建参与流程办法以及系统评价评估和典型区域试点示范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自然生态保护监管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20.
试论城乡开发自然生态补偿的植被还原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城乡土地开发带来的植被破坏建立一种作为生态补偿的植被还原机制。本文列举国外的若干实例,说明在我国实行这一机制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并提出植被还原的“绿当量”概念和针对开发项目造成的植被减少实行种植补偿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