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峰 《环境导报》2002,(5):21-23
现代环境文化建设,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具有深远意义,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实践具有重大影响。环境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环境意识的观念更新,推动了环境保护事业的迅速发展。搞好环境文化建设、提高全体人民的环境意识,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江镕 《环境》2015,(Z1)
环境文化是近年来日益受到普遍关注的一种文化形式,对推进环保工作,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践行绿色生活,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作用。本文就环境文化建设的概念及基本观点以及环境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对环境文化建设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有利于开阔我们的视野,帮助我们从文化的背景来审视环境问题,以环境文化建设的思想来设计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3.
环境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环境文化是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意识、习惯的集中反映。针对我国企业、社会公众环境意识薄弱,环境文化建设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等问题,提出加强环境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马瑞 《环境保护》2006,(4A):32-41
2005年上半年,四川省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四川”的宏伟目标。要通过20年的时间,把四川省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文化繁荣的生态经济强省。四川正在朝着由传统增长模式到循环经济模式转变的方向迈进.利用“天府之国“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士壤.培育善待生命,尊重自然的伦理观.树立珍惜资源.珍爱环境,珍视资本的价值观,确立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建设生态四川.生态是基础.文化是灵魂.生态文化建设是和谐精神的回归。这项宏伟的系统工程已经全面启动。巴中、雅安、眉山。自贡、广元.阿坝6个州(市)委,州(市)政府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翔实的材料,囿于篇幅,本刊选编了各地有特色的典型经验,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从教育学的角度把体育文化环境分成七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社会环境、体育生活环境、信息环境、比赛环境、体育教学环境、绿色体育环境与法制体育环境等。提出“高校体育文化环境”,并论述了体育文化环境的组成、特点、作用、在育人方面重要的价值,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提出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及基本要求,强调体育文化环境重要意义,建议在认识到重视体育文化环境对高校及大学生的重要影响的同时,逐步营造出适合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真正的体育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6.
环境文化建设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峰 《环境导报》2002,(3):21-23
现代环境文化建设,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具有深远意义,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实践具有重大影响。环境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环境意识的观念更新,推动了环境保护事业的迅速发展。搞好环境文化建设、提高全体人民的环境意识,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当代企业建设环境文化的必要性,提出了塑造企业环境文化的途径,旨在为企业加强环境文化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要有坚实的公民环境教育作支撑。公民环境教育的文化价值是环境教育价值的内在表现形式之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不可断裂的天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环境教育的文化价值体现。环境教育的文化价值能够促进生态文化的生成与人文资源的开发,能够发挥环境教育的文化选择与批判功能,促进价值观念转型,能够发挥环境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促进人文理性精神的活化。  相似文献   

9.
樊小贤 《陕西环境》2001,8(4):23-25
该文论述了西部大开发应重视环境文化的功能,通过政府行为,宣传教育、民间环保组织、环境标志等途径加强文化建设,促进西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文沐 《环境》2011,(Z1):34-37
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并出台《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吹响了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进军号角。环境文化是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生态政区建设的抓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高国民生态素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部署,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体用共荣,纲常相济,这就是生态文明的社会内涵和概念框架,环境活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富强是生态政区建设的前提,社会文明是生态政区建设的灵魂,而生态健康是生态政区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环境》2011,(12):46-46
11月15、16日,省环保厅宣教处处长蒋宏奇率调研组到肇庆市开展环境宣教工作调研,与市环保局潘锐波局长等举行了座谈,了解肇庆市环境宣传教育和环境文化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3.
钟斐 《环境保护》2013,41(15):71-72
环境文化是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意识习惯的集中反映,它是包涵思想观念、生活行为、民俗传统的综合性立体性概念。大力发展环境文化是我国现阶段生态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根据各地民俗特点、环境特色的不同,环境文化建设的表现方式极为多元。茶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它以朴素的人与自然合一的观念集中反映了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与意识习惯,与  相似文献   

14.
“环境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文精神为先导、以科学为依托的新型文化。它在本质上要求根据社会结构体系内部的有机联系,将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协调统一发展纳入环境发展的总体设计中。环境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它的发展对我国的未来有着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绿地保护”的思考,分析了欧美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差异,并进而提出了发展自己的环境文化:“中国式”环境文化。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弘扬环境文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环境,已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文化是幼儿园的办园之魂。幼儿园文化是在幼儿园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园风园貌、制度规范和精神气氛等。它决定着幼儿园的精神面貌,是凝聚和激励教职工的精神力量;是幼儿园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内驱力。幼儿园文化建设既要关注环境、制度、管理方面的建设,也要根据自身的实践需要选择发展不同的文化,共同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一、环境文化建设——发挥育人功能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不断营造"文化育人"的园所氛围,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镜,可以知己;以古为镜,可以知今。在环境问题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巨大挑战的今天,毫无疑问,借鉴西方社会应对环境问题的知识和经验,结合中国文化与国情,创新环境理念和环境意识,对促进实现小康建设目标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安全文化建设是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基础,是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保证。本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加大安全文化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力度的建议,并指出安全文化建设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马瑞 《环境保护》2006,(7):32-41
编者按 2005年上半年,四川省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四川"的宏伟目标,要通过20年的时间,把四川省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文化繁荣的生态经济强省.四川正在朝着由传统增长模式到循环经济模式转变的方向迈进,利用"天府之国"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土壤,培育善待生命、尊重自然的伦理观,树立珍惜资源、珍爱环境、珍视资本的价值观,确立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建设生态四川,生态是基础,文化是灵魂,生态文化建设是和谐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在当前全国教育工作的重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素质教育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