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针对频发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阐述了在风险预警系统建立的基础上,如何依据水体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基本方程进行合理简化和数学推导,得出用于鉴别环境危害状态、表征环境危害程度、描述事故危害等级、估算事故危害区范围和危害时间的风险评估模式。该模式可为环境风险管理以及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卜伟  陈军 《环境科技》2007,20(3):65-66
建立环境应急机制,要加强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支持信息系统研究,开展危险源及其化学危险品调查,编制重点危险源单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抓紧建立由重点危险源信息库、化学危险品信息库、污染事故预案信息库、专家支持信息库等组成的全市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支持信息系统,为全市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和应急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浅谈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预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福岛核电厂由于地震引起的海啸发生放射性物质外泄事故,从而引发对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处置的关注,以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救援工作和应急处理处置的关键——应急监测入手,阐述了应急监测的基本、特殊要求和任务,具体说明了制定应急监测预案及预案的基本步骤和相关组织机构的职责,进一步明确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案在应急监测中的重要性,拟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及应急监测预案的编制今后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概念、特征及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开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环境风险评价和应急监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介绍了环境风险评价和应急监测的具体内容及其在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的作用,并针对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不断发生,从而环境监测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应急预案以及多部门相互配合等方面尤为重要,对如何预防和应对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对及时应对污染事故的发生提出了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突然性和危害的严重性的特点,探讨环境监测部门如何做好环境应急监测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迅速、有条不紊地进行应急监测,为及时、正确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应急监测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中的首要环节,是对污染事故及时、正确地进行应急处理、减轻事故危害和制定恢复措施的根本依据。文章从制定应急监测预案、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摸清污染源状况、加强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等方面对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快速响应作了简要的阐述,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8.
未来上海市面临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描述了未来上海市面临的几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并简要提出了应对这些事故的策略方针等,从而为上海市的环境风险管理及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主要介绍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为今后迅速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石化工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类型、污染途径以及不同装置设备生成的不同污染物质进行了分析研究,为石化工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了信息来源,为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提供有力的保障。在日常监测工作中我们要建立健全各行各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体系,扎实做好应急监测准备工作,以应对各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相似文献   

11.
针对化工园区内各装置次生环境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一套区域次生风险识别方法,并且以成品油储罐区和7万吨苯抽提装置为例对研究区燃爆类风险源和泄漏类风险源分别进行次生环境风险分析,识别化工园区内对环境有潜在威胁的风险源,结果表明:有8个危险源存在次生风险事故,且对可能发生的次生事故类型进行分析,为化工园区的次生环境风险的监控和防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化工企业生产和储运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以及化工园区存在的环境风险,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环境风险防治对策,通过有效的防范,从而降低化工项目风险事故的发生率和对环境的影响,为化工项目风险事故的预防和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饮用水源地突发事故环境风险分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从源头降低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建立了用于识别环境风险源、划分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级别的方法体系.本研究采用数学模型量化突发事故潜在影响及环境风险水平,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指标体系法确定分级指标及风险因子.方法基于风险化学品数量与理化性质分析了环境风险源源强特征,研究了针对不同受体的环境风险表征方式,利用分级阈值体现饮用水源地突发事故环境风险水平,形成包含"环境风险源初步筛选"、"风险评估"和"风险分级"三步的分级方法.最后,依据本方法评估了南京某化工园区饮用水源地突发事故环境风险,筛选分级结果表明,通过模型评估可表征饮用水源地突发事故环境风险水平,同时实现风险分级,应用例中水源地突发事故环境污染风险值为6128.3,根据分级矩阵可知该饮用水源地为一级突发事故环境风险饮用水源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突发性环境应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叙述,阐明树立全过程应急管理新理念,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观点以及全过程应急管理所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与人口的密集度、环境风险源类型的逐渐增加,导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频发。为能快速有效地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理,加快刑事侦查效率,针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刑事侦查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对2010年-2016年发生的规律以及危害变化的趋势进行揭示,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产生的原因与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对预防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体系构建、有效环境问责制的建立、加强突发事件信息的公开与环境污染责任险制度的建立等四方面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环保部门如何打造一支管理有序、装备精良、业务精通的监测队伍。从而在突如其来的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有效完成应急监测任务,为上级部门快速、准确处理污染事故,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集中阐述了突发性污染事故的类型以及具有的基础特性,分析了环境污染事故的严重性与危害性。论述了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体系的建立,应急监测工作的开展,应急监测的要求,为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构建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参考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PA)的化学品事故防范风险管理指南,提出了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并将企业风险分级的思想应用到化工区风险管理中,提出了三级风险管理方案。以河南省某化工园区为例进行风险识别,将园区内企业分为3个风险级别,结果表明,在该化工园区内的19家企业中,一级风险源有2个,二级风险源有1个,三级风险源有4个。对于风险级别较高的企业,除了日常的风险管理工作,还应该从环境受体调查、公众参与、完善应急预案编制等方面加大风险管理的力度,更好地实现将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遏制在孕育期,有效预防环境风险事件、减轻环境危害。  相似文献   

19.
张立  钱瑜  蔡云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3):569-575
将多米诺效应纳入化工区环境风险评价中,采用扩展概率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计算多米诺事故的概率,运用大气和水扩散模型模拟污染事故的后果,进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在多米诺事故情景下的区域环境风险水平.结果表明,研究区域67.5%的风险源能引发二次事故,平均每个初始事故引发9.58次二次事故、17.21次三次事故.二次事故情景和三次事故情景下的区域环境风险值分别是一次事故的6.40倍和12.33倍,多米诺效应明显放大了区域环境风险值,应成为今后风险防范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The chemical industry is a major source of various pollution accidents.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risk sources for pollution accidents has become an urgent demand for most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In pollution accidents, the released chemicals harm the receptors to some extent depending on their sensitivity or susceptibility. Therefore, identifying the potential risk sources from such a large number of chemical enterprises has become pressingly urgent.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of the whole accident process, a novel and expandable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risk sources causing water pollution accidents is presented. The newly developed approach, by analyzing and stimulat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a pollution accident between sources and receptors, can be applied to identify risk sources, especially on the nationwide scale. Three major types of losses, such as soc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losses, were normalized, analyzed and used for overall consequence modeling. A specific case study area, located in a chemical industry park (CIP)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Jiangsu Province, China, was selected to test the potential of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four risk sources for pollution accidents in this CIP. Aniline leakage in the HS Chemical Plant would lead to the most serious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water environment. This potential accident would severely damage the ecosystem up to 3.8 km downstream of Yangtze River, and lead to pollution over a distance stretching to 73.7 km downstream.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asily extended to the nationwide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risk sour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