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随着我国电力负荷的增长,火电厂氮氧化物(NOx)排放总量日益增加。煤粉炉是我国火电行业最常规、应用最广的发电锅炉,尤其是600MW以上的大机组,基本都是采用煤粉炉。因此,有效控制煤粉炉氮氧化物排放水平是十分重要的。文章介绍了我国煤粉炉主要脱硝技术路线,重点阐述了低氮燃烧技术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技术。  相似文献   

2.
氮氧化物对人类和环境影响巨大,如不加以控制,将带来巨大危害。针对日益严峻的形势,氮氧化物减排已刻不容缓。而火电厂作为氮氧化物排放大户,且全国火电装机容量仍在不断增加,首当其冲。国家在2010年、2011年陆续出台针对控制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的新政策。而后国内火电厂SCR烟气脱硝项目陆续上马,且SCR烟气脱硝机组容量不断增大,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量迅速下降,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在2011年达到顶峰后也逐年下降。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火电厂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着重介绍了其中应用最广的SCR烟气脱硝技术研究进展、工艺原理、系统工艺流程,强调了火电厂SCR烟气脱硝是当前氮氧化物减排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3.
燃煤电厂氮氧化物产生浓度监测是计算排放浓度的基础,要实现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控制,研究其产生浓度的影响因素很重要.因此,本文选取了187组燃煤电厂的现场实测及历史实测氮氧化物数据,装机规模覆盖12~1000MW,通过敏感性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对不同类型燃煤机组氮氧化物产生浓度的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敏感性分析发现,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的发电锅炉中,影响氮氧化物产生浓度的因素依次为机组规模、空气过剩系数、机组负荷率、煤中挥发分、煤中含氮量;未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的发电锅炉中,影响氮氧化物产生浓度的因素依次为煤中挥发分、空气过剩系数、机组规模、机组负荷率、煤中含氮量.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对于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的发电锅炉,在置信水平为99%的情况下,氮氧化物产生浓度与机组规模呈负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412;与空气过剩系数呈正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265;与煤中挥发分呈负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355;与机组负荷率呈正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245;与煤中含氮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对于未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的发电锅炉,在置信水平为99%的情况下,氮氧化物产生浓度与机组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345;与空气过剩系数呈正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325;与煤中挥发分呈负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543;与机组负荷率及煤中含氮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随着氮氧化物(NOx)排放量的逐年递增,我国酸性降水已由硫酸型向硫酸和硝酸复合型转变。本文根据钢铁企业生产工艺的特点,在分析钢铁企业NOx产生环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了消减NOx排放总量的途径和措施,并针对目前钢铁行业脱硝措施尚不完备,指出现阶段钢铁企业NOx减排不宜追求过高的脱硝效率,应将减排的重点放在落实脱硝政策、鼓励低氮燃烧和脱硫脱氮一体化技术的研发等方面,并进一步严格控制NOx的排放。  相似文献   

5.
燃煤发电企业必须按规定安装环保设备,并执行脱硫、脱硝和除尘电价加价等环保电价政策,对2015年度符合国家建设管理规定可享受脱硫、脱硝、除尘电价的燃煤发电机组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浓度小时均值超标情况,以及因客观原因导致环保设施不正常运行时段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环保电价政策落实以来,有效减少了燃煤发电机组污染物超标排放情况的发生,为环境管理提供抓手。  相似文献   

6.
随着环保管控力度的不断加大,部分铝熔炼行业排放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不能满足国家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的最新要求。结合当前铝熔炼行业的烟气排放现状,对其脱硝改造的工艺选择、设备组成、布局形式及控制系统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给出可行性改造方案,为熔铝炉烟气脱硝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钢铁行业面临的氮氧化物的减排背景以及新颁布实施的钢铁企业污染物减排标准对烧结烟气污染物治理措施的影响,对烧结烟气的特性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活性炭吸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氧化等烧结脱硝技术路线及其特点,对各种脱硝技术路线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对烧结脱硝设施建设时需引起关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揭示了烧结脱硝的独特性。无论采用何种烧结脱硝技术,其建设投资或/和运行成本都很高,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伴随脱硝过程的是能源的消耗和新的污染物的产生。提出通过对生产工况的调整、采取合理的烧结配矿技术以及辅之于一定的末端治理措施,来减少烧结工序氮氧化物的产生与排放,使烧结机头排放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基本控制在国标规定的排放限值内的设想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NOx控制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NOx污染呈现总量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主要内容.从NOx的控制制度、排放指标上对我国现行NOx控制体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进一步完善NOx控制制度及标准提出了建议.主要建议有(1)降低NOx控制标准适应当前环境状况;(2)应用科学方法,制订合理的NOx总量控制标准和制度;(3)制订氮氧化物排放标准;(4)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结合.总量控制的实施要注意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的政策取向;总量控制法的基本原理和程序;总量控制结合排放标准控制.  相似文献   

9.
结合苏州市环境质量报告与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臭氧与其前体物氮氧化物浓度变化趋势之间的关系,认为有效控制氮氧化物浓度是抑制臭氧生成的有效手段,为此建议:提高锅炉脱硝水平,推进交通运输业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带来的能源消耗使得火电厂排放了越来越多的氮氧化物,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出台了更为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文章首先介绍了云南全省氮氧化物排放情况和趋势,概述了云南各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现状及采取措施,然后根据不同的锅炉类型分别对常规煤粉炉、W形火焰炉及CFB炉机组进行脱硝改造分析,这对找出合理的达标脱硝技术路线、控制烟气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大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采用SNCR控制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垃圾焚烧发电系统的脱硝。文章从脱硝系统的选择和控制方案进行了论述,阐述了采用氨水作为还原剂的SNCR系统在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应用效果与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12.
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火电厂燃煤锅炉NOX的生成途径、目前国内外各种脱硝技术方法、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特点及不同催化剂型式性能比较等研究成果。火电厂的脱硝措施可在NOX产生和排出的主要环节中采用,应将各种脱硝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以最低成本获得最高的NOX脱除效果。  相似文献   

13.
烟气污染物大致分为气态污染物(SOx和NOx)、颗粒物和重金属.烟气综合治理的研究基础应先研究三类污染物之间、污染物与常用处理工艺之间以及不同污染物处理工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烟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思路可归纳为工艺直接组合、集成控制与同时处理,其中以同时处理为最优.同时脱硫脱硝的研究趋势为等离子体技术与活性炭吸附技术,同时除尘脱汞的研究趋势则为汞在除尘过程中的迁移转化和汞的氧化剂和氧化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垃圾填埋场填埋气回收处理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单介绍了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并对填埋场的垃圾成分和垃圾量进行了分析,得到该填埋场填埋气的实测组分.依据经典EPA产气模型对填埋场潜在填埋气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2005-2039年的运行期间,预计该填埋场填埋气的平均产量约为33.7×106 m3/a.比较研究了填埋场填埋气的回收利用技术,指出并网发电是该填埋场填埋气的最佳利用方式.通过对填埋场填埋气发电项目进行的技术经济分析表明,该工程总投资为3 394×104元,项目年直接经济效益达230×104元.   相似文献   

15.
我国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控制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火电行业的迅速发展,其氮氧化物排放量也呈迅速增长的趋势。氮氧化物控制(脱二氧化氮)成为继二氧化硫控制之后,我国环保产业中迅速形成的又一个热点。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的应用情况,并简要分析了我国火电行业烟气脱硝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查阅国内脱硝领域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简要地介绍了国内外目前的污染防治措施和脱硝技术,分析国内防治措施不足之处,针对目前的污染治理现状及脱硝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IPCC与可生物降解两种预测模型对安徽省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气甲烷产量进行预测,并分析比较模型预测结果;进而通过填埋气发电项目对安徽省垃圾填埋气二氧化碳减排潜力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预计到2020年,安徽总的生活垃圾清运量可达到758.9万吨,可产生的生活垃圾填埋气甲烷产量约45.5万吨,若这些甲烷气体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相当于排放约900万吨的CO2,因此,安徽省垃圾填埋气CO2减排潜力巨大,其基于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减排潜力可达1.46×109吨。该研究对促进安徽省CDM项目的开发,充分利用CDM资金促进安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工艺,结合某垃圾焚烧厂实际情况,对酸性气体净化工艺、半干法脱酸塔工艺、脱硝工艺等工艺方案进行了比选分析,最终确定采用带SNCR脱硝系统的"半干法循环流化吸收反应塔脱酸+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器除尘"组合工艺对焚烧烟气进行净化,可同时脱氮、脱酸、除尘、除二噁英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能满足《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浅析废烟气脱硝催化剂环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十二五"期间国家对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越来越严格,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火电厂的脱硝工程。本文介绍我国目前废烟气脱硝催化剂的产生情况、存在的环境风险以及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从而提出我国将废烟气脱硝催化剂纳入危险废物管理,推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加强产生和经营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从而促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燃煤电厂采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过程消耗大量的氨,同时存在氨逃逸和氨排放问题.为了掌握超低排放燃煤机组的氨排放程度、脱硝氨逃逸情况以及各环保设施对氨的协同脱除能力,为燃煤电厂氨减排政策制定和氨减排技术研发提供支持.在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中选取11个城市中的14台机组,采用例如DL/T 260—2012《燃煤电厂烟含脱硝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的标准方法用稀硫酸吸收烟气中的氨再结合分光光度测试方法,对环保设施多个位置的烟气中氨进行浓度测试.结果表明:①氨排放浓度介于0.05~3.27 mg/m3之间,平均约0.95 mg/m3,通过烟气排入大气中氨的浓度不高;②测试的14台机组中有7台机组(约50%)脱硝氨逃逸值高于设计值(2.28 mg/m3),说明脱硝氨逃逸超过设计值呈普遍现象,个别电厂脱硝氨逃逸严重,氨逃逸亟待解决;③环保设施对逃逸氨具有较好的协同脱除能力,平均脱除率约为64.86%.建议对于SCR脱硝氨逃逸严重的机组,对SCR出口烟道截面氮氧化物(NOx)实施网格式测试,在此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精准喷氨、优化流场、提高SCR脱硝运行水平(或采用专业化运维),从源头上减少氨耗量,降低系统能耗和氨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