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一、前言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及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低;反之,区域的农业生产结构,也会影响其农业生态环境。所以,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应该包括农业环境污染状况,农业生产结构状况,经济和社会效益状况等,也即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应从生态、经济和社会这三大效益出发。  相似文献   

2.
层次分析法在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了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介绍了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方法步骤以及评价等级标准的制定,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等级划分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数量评价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层次分析法在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确定了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介绍了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方法步骤以及评价等级标准的制订,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等级划分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数据评价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石油开采在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面积的采区环境污染,严重降低了生态环境质量.为探索石油开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有效方法,通过对石油开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及综合评价现状的分析,精选指标构建了石油开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调查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相对权值,并构建了石油开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选择胜利油田某采区进行了综合评价的应用研究,对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客观评价和预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构建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00—2015年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基于GM(1,1)模型,预测了“十三五”期间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得分从0.669下降到0.387,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现恶化趋势,农村生态环境承受的污染排放压力越来越大,环境治理投入较少,尚未形成对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情形的逆转。如果继续延续过去农业经济发展模式,2020年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将会持续恶化,与“十三五”绿色发展的良好愿景目标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灰色关联分析法用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步骤,并以陕西凤县寺沟铅锌矿区为例,在实验室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对该矿区6个监测点的水样进行测试.在该矿区地表水分析测试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地表水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能较完整地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污染程度,是一种实用而准确的评价方法,且易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X822 9400535灰色关联分析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杨继东(山东省环保所)…//环境工程/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1993,11(3)一58一61环情X26 介绍了灰色关联模型和实例应用,并与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比较,结果认为:应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既弥补了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不足,同时又具有以下特点:m计算方法简便、可行;②实测得到的所有有效数据对评价结果均产生影响,评价过程没有丢失信息的现象;眨评价结果不仅反映出不同级别样本环境质量之间的显著差异,而且反映出处于同一级别的不同样本之间环境质量的优劣;④评价结果汽观,可靠。…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7年9月在江苏启东嘴邻近海域进行的水质、表层沉积物和浮游生物的调查结果,应用单项和多项综合评价法,着重分析、评价该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水质综合评价处于中污染水平,表层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处于清洁水平,浮游生物生态环境质量均处于严重污染水平;启东嘴邻近海域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处于中污染水平,涨落潮间变动幅度很小.  相似文献   

9.
东北黑土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及时快速地监测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状况,以拜泉县为例,选取1985年、1996年、2006年和2015年Landsat影像,反演得到能反映生态环境的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依据RSEI(遥感生态指数)对拜泉县1985—2015年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85—2015年拜泉县RSEI从0.645增至0.851,增幅为31.94%,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地区面积高于退化区域面积,总体上生态质量向好的方向发展;拜泉县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由3.78升至4.87,各乡镇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从空间分布来看,西南部和南部乡镇的变幅大于北部,中部基本保持不变,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的指标均为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标;绿度逐渐成为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正向作用的重要指标,说明植树造林等生态治理措施对环境质量的改善起到主导作用.研究显示,RSEI能够综合刻画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质量,同时拜泉县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不断改善,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张磊  张波 《环境科技》1995,15(2):43-49
本文在以往的单个要素灰色聚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灰色关联聚类法,用于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针对浦东新区的五个规划小区,进行区域综合环境质量和灰色关联聚类评价,确定各规划小区的评价等级以及优劣顺序,并结合各小区的规划功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生态城市是结合了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区域综合.生态城市因其追求人与人、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模式.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着种种困难.近郊生态农业具有促进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近郊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的作用,城市生态建设与近郊生态农业发展都以取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为目标.在近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促进生态城市建设进程.建设生态城市,也能够为生态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倡导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共同建设,二者相互影响,从而实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对阜阳市城郊菜地土壤土壤中Pb、Cr、Cu、Ni、Zn和Cd等六种重金属的含量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各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菜地土壤中除Pb、Ni、Zn的平均值超过安徽省土壤背景值外,Cd、Cu、Cr平均值均低于安徽省土壤背景值,除部分区域Pb超标外,其它全部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表明阜阳市城郊菜地表层土壤Ni有一定程度污染外,其它区域属于清洁区域。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研究区域有不同程度的Pb、Ni、Zn的污染。六种重金属均未对采样点生态系统造成风险。整个研究区域土壤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属于轻微水平。  相似文献   

13.
人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由漂浮植物池、沉水植物池、挺水植物池以及草滤带组成的人工湿地,对氮、磷、泥沙以及有机物有较好的吸收、吸附以及物理沉降作用,可以控制农田径流污染,具有工艺简洁,运行管理方便,生态环境效益显著,投资少等优点,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实用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4.
基于熵权法和聚类分析法的成都市空气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方法在评价大气环境质量中存在因素较为单一等缺点,文章综合考虑多评价单元的多种指标,运用熵权系数法对成都市各区域AQI进行计算,以区域AQI年均值,区域年污染天数两个评价参数,构建成都市现阶段各区域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标体系。同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成都市21个区县,根据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进行结果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郫县,青白江区和新都区综合评价等级最高,均在8.5以上,体现出这三个区域空气质量状况较差,综合评价等级较低的都江堰和蒲江县AQI年均值也较低,污染天数很少,其余区域的评分和其AQI以及污染天数均相符合,可以得出该综合评价模型可以很好的很客观的反映出各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聚类分析呈现出较好的聚类效果,整个成都市各区域空气质量均值分布分为四大区域,较符合实际结果,可以为其他城市的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分析区域环境经济系统变化,在分析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环境质量相互关系的理论基础上,构建了经济发展水平指数、环境污染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的三维立方体评价模型,划分了8个块区,分别表达低污染-低质量-低经济发展水平等8种状态,提出了模型的状态评价、发展阶段划分、演变趋势分析功能,以及相对含义、绝对含义评价途径和计算公式.以宁夏银川市为例检验模型,以广州市为目标参照区域进行了相对含义评价,该市1996~2010年内中长时段处于高污染-低质量-低经济发展水平状态,2007年以后转入了高污染-高质量-低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处于环境质量趋好、污染压力大、徘徊于环境低质量与高质量"拐点"附近状态.绝对含义评价结果:1996~2010年,该市始终处于高污染-低质量-低经济发展水平.研究表明,因目标参照区域选择和相关国家标准值等主要参数不同,使模型评价具有一定的弹性范围,无量纲的数据处理增强了指数耦合性,评价结果的空间可视化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了直接依据,改善了多指标模型评价结果抽象、数据口径不匹配、发展阶段划分不明确等问题,验证了该模型的应用合理性与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区域大气重污染应急减排效果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估长三角区域大气重污染应急减排方案的效果,依据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的2015年长三角区域高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设计了3级减排方案,利用本地化的WRF-CMAQ模式对长三角区域一次重污染过程进行了模拟验证,并评估了各减排方案的效果.结果显示:①如各城市单独进行减排,在一级、二级和三级减排方案下ρ(PM2.5)分别降低0~7.2、0~20.6和0.1~34.8 μg/m3,降幅分别为0~11.7%、0~19.5%和0.2%~28.0%,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优良率未见明显上升.②如进行区域协同减排,在一级、二级和三级减排方案下ρ(PM2.5)分别降低0.5~10.0、2.7~30.2和4.3~51.8 μg/m3,降幅分别为1.8%~12.8%、9.3%~23.5%和14.7%~37.0%.对于多数城市,区域协同减排效果比单独减排效果显著,其中舟山市、连云港市和常州市的区域协同减排效果最突出.在三级减排方案下的区域协同减排会使空气质量优良率明显提升,空气质量优良的城市从6个升至10个,中度以上污染城市从12个降至2个.③工业源减排是应急减排的重点,其减排效果可占整体减排效果的50.0%~93.0%.研究显示,要在重污染期间达到较好的减排效果,需要进行区域协同减排,但针对不同城市需要协同进行污染控制的范围具有明显差异,因此,为实现精准管控,未来在开展重污染应急区域协同控制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同控制关系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与改进IPAT方程模型,对重庆市1995年-2008年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除工业废气总量外,其他主要工业污粢物的排放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SO2的生态效率相对偏低,说明未来重庆市工业污染管理的工作重点应是工业废气总量指标,同时,对SO2的控制也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宝鸡市冬季一次持续性重污染过程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污染气象成因和污染物区域传输作用对本地污染影响较大,研究不同地区污染气象成因和污染物区域传输作用对本地污染的治理有重要意义.利用污染物浓度监测和气象要素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特征雷达图和HYSPLIT-4后向轨迹模型分析宝鸡市2018年12月29日—2019年1月8日一次持续性重污染过程的气象成因和污染特征.结果表明:①此次重度污染持续时间长、强度大,污染过程中有6 d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AQI>200),ρ(PM2.5)平均值达205.4 μg/m3,有2 d达到严重污染(AQI>300).②气象条件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显著,高低空环流形势形成稳定层结,容易造成污染物累积.东南大风将污染气团远距离输送到宝鸡市,西北静小风使得污染物在本地聚集加重污染.③重污染维持阶段,ρ(PM2.5)/ρ(PM10)在0.9左右,说明此次污染过程PM2.5占比较大,污染物的二次转化作用明显;ρ(NO2)/ρ(SO2)为6.2,表征移动源贡献率高于固定源;ρ(CO)/ρ(SO2)呈先增后减的变化特征,表明静稳天气持续,本地源排放对重污染的贡献逐渐凸显.④特征雷达图结果表明,此次重污染过程的污染类型由发展阶段的污染特征不明显和燃煤型污染特征,逐渐转化为偏二次污染类型,重污染过程结束后污染类型以偏扬尘型为主.研究显示,气象条件和传输扩散对宝鸡市重污染影响显著,宝鸡市重污染应急需优先管控移动源,汾渭平原应加强区域联动,共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环节. 利用统计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结合实地调研,综合分析评价了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地质灾害、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 农业用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峻,高效生态农业有利于稳定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两面性. 未利用土地对于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针对实际,提出建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并提出进行土地利用的环境影响程度分级研究、加强生态环境研究与监测、优化区域土地利用布局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根据深圳市地区特点。首先,划分光环境功能区,针对每个光环境功能区,再分成子区域,并提出区域光环境质量标准制定模式;然后,根据光环境的区域划分,结合具体区域功能,对不同光污染源进行划分和规范。提出光污染防护标准制定模式。通过区域光环境质量标准和光污染防护标准的制定,建立相应光环境监管模式,以达到防治光污染,保护和改善光环境,保障人类健康以及生态平衡,保证光的有效利用,构建一个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光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