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探论了矿物在生命起源前化学中的可能作用.强调了涉及生物要素从无机形态转化为简单的有机分子的反应.详细讨论了3个中心问题①矿物可能促进的反应类型;②地球早期具有催化潜力的矿物的存在;③用于评估矿物在地球早期生命起源前化学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可行的研究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地球化学     
<正> 地球化学是研究组成地球的化学元素以及产生和改变这些元素的化学反应的科学。因此,地球化学的首要目的是测定地球的主要部分(地幔、洋壳和陆壳,以及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气圈)的化学组成。然而这只有通过测定组成地球的岩石、矿物和水的组成才可以达到。这样,地球化学的这个方面就成了一个  相似文献   

3.
研究塔吉克斯坦萤石矿床后建立了矿物-地球化学准则,矿床中的伴生矿物具有垂直分带特点:上部为重晶石,下部为方解石;下部为Cu-Bi矿物组合;中部为多金属;上部为Ag-Pb-萤石-重晶石组合。可以确定侵蚀深度和指导深部找矿评价。萤石形态和分布,热发光及其矿物中杂质元素(Sr、Ba、Pb、TR、Rb)可以作为萤石矿化成因、建造和矿物类型的标志。对区域普查找矿,特别是对枯竭矿床外围找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滨海地区一个金矿结为例,研究了矿石的物质成分及其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着重研究了自然金的成色和金粒中的杂质成分,研究了矿石、围岩的人工重砂中以及残积层-坡积层重砂中黄铁矿(及其表生产物)的含量、形态以及黄铁矿中的杂质成分。应用重砂的矿物-地球化学方法可预测和寻找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有各种各样的实验方法已被用来测定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化学计量常数和稳定常数。溶解度法为测定在有地球化学意义的条件下各种各样的金属-有机配位作体系的化学类型和热力学数据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氢电极电位测量法已被证明是一种获得高温下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的最精确方法。在选择研究特定的金属-有机配合物体系的适当方法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所期望的信息典型、配合物的化学计量和强度、温度、氧化态、溶解度测定过程中适宜相的可获量以及处理原始实验结果时热力学数据的可获量.  相似文献   

6.
<正> 矿物相平衡的研究对于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和地球化学都有重要的意义。作矿物平衡相图常用的有三种方法: 1.实验测定。优点是直观,大部分结果的可靠程度较高;缺点是需要大量昂贵的设备,实验所需时间很长,而且实验条件难以控制与自然界条件一致,因此有些实验结果与自然界的观察不符。  相似文献   

7.
<正> 引言和重点目前,由于理论和实验方面的重要进展,矿物物理学和涉及熔融矿物性质的有关领域正在茁壮成长。特别是存在着这样一种趋势,即包括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在内的许多学科与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相应领域之间的相互促进正在增长。这一方面可以从近年来有关高压研究的国际会议论文集(Schilling 和 Shel-ton,1981)、矿物结构和键合(M.O'Keeffe 和Navrotsky,1981)、激波研究(Nellis 等,1982)以及高压研究在地球物理问题上的应用(Aki-moto 和 Manghnani,1982)等一系列著作中  相似文献   

8.
<正> 离子占位是矿物学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这类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元素在矿物中的存在形式和分配特点,进而解释元素在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以及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晶体化学特性和生成条件。 近十多年来,由于固体物理理论和近代实验技术引进地学研究领域,使这类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如果说以前的研究只是依据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元素的物理化学参数作推测,那么谱学手段可获得更加直观的和可靠的结果。在各种谱学方法中,红外光谱是能  相似文献   

9.
<正> 在地球化学研究中,由固相矿物和流体(特别是含水流体)组成的体系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岩浆热液过程、沉积过程以及风化过程都与固相矿物-含水流体体系有关。虽然目前已发表了一些关于重要造岩矿物与水之间的同位素平衡分馏方程,但有关它们的同位素动力学分馏性质的研究工作却做得不多,这主要  相似文献   

10.
<正> 地表地球化学作用是专指在地球最外层的地球化学过程,它和内生过程的地球化学作用一样,其规律形成本质可用化学热力学知识加以解释。与实验室内的化学反应相比,地球化学作用的规模要远远大得多,而且影响的因素也复杂得多。它受气候、生物、地理、岩石类型及地质构造严格控制。内生矿物的解体及外生矿物的形成都是在具体特定的地球化学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探究绿泥石对CO2-水-岩石相互作用的影响,结合鄂尔多斯盆地深部地层的黏土矿物组成,利用先进的数值模拟软件TOUGHREACT,研究了绿泥石缺失条件下盖层封闭性的变化规律,并揭示了其封闭性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绿泥石缺失使盖层中的地球化学反应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矿物体积分数的变化量减小,盖层的自溶蚀效应减弱;矿物的化学行为(由沉淀为主转化为以溶解为主或由溶解为主转化为以沉淀为主)发生了逆转;CO2-水-岩石的地球化学进程大幅减缓;CO2的矿化捕集作用明显减弱,且CO2矿化捕集量一直小于0,不利于CO2地质封存。  相似文献   

12.
<正> 地球热力学(Geothermodynamics)是介于地球科学与热力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用热力学的理论、实验和方法研究地球科学(主要是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中化学平衡和相平衡的有关问题。在研究矿物、岩石和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方面,以及在研究元素迁移、富集和同位素分馏机制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地球化学动力学实验研究中的三种反应器类型,即间歇反应器、活塞流反应器和混合流反应器,概述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速率方程测定方法,最后对比了三类反应器的性能,指出混合流反应器最适合于测定矿物-水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4.
<正> REE地球化学研究为岩石成因、成岩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地球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信息。作者曾对REE地球化学研究方法作过概括介绍(《地质地球化学》1982年第1期)。在许多地球化学文献中,为了定量地描述REE地球化学特征,采用了一些特征参数,现择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地球化学意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勘查地球化学,或地球化学探矿,是理论地球化学原理在矿物勘探中的实际应用。采用的方法包括对各种可得到的地球物质(土壤、岩石、水、植物、空气和其他介质)的一种或多种化学组分进行系统的测量。目的是鉴别与矿物的存在有关的化学模式。 这一应用学科最近25年来已发展成整个世界范围内矿物勘探计划的标准组成部分。在石油和地热勘探以及环境评价中,它的应用也日渐增多。勘查地球化学对于政府资源估价计划,特别是在铀的潜在储量评价方面,以及对它们的工业利用所做的后续评价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 1987年6月15日至29日我们在苏联进行了学术交流访问。苏联接待单位是苏联科学院地球化学与分析化学研究所。在莫斯科期间,侧重在地球化学与分析化学研究所进行参观交流,并访问了苏联科学院矿床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研究所和苏联科学院实验矿物研究所及大地物理研究所;在伊尔库茨克期间,主要在科学院东西伯利亚分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进行参观交流。现将各研究所的研究方向,研究课题等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内生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借助电子计算机模拟复杂体系,这种模拟建立在体系中所进行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基础之上。在具有充分的热力学资料时,类似模式的建立是可能的。所以,相对简单体系的精确实验研究便具有重大意义,虽然这些体系按自己的成分和参数都离天然的很远,但它允许计算出所必需的物理化学常数。(1975)所做的、黄铁矿在200—400℃的盐酸中的溶解度测定就属于这样的实验研究。根据在CM-6型电子计算机上的物理化学模拟实验结果,我们进行了FeS_2~HCl  相似文献   

18.
对横切鄂霍次克-楚科奇火山带主构造的拗陷范围内的某矿床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矿床的矿物-地球化学找矿模式。据此模式拟定了找矿-预测准则:根据综合的地球化学晕、交代晕和矿物晕,可以确定潜在矿田和矿床的位置;根据区域和局部近矿交代蚀变、细脉-浸染状矿化和非金属矿化的成分,可以确定矿化的建造类型;根据地球化学晕、交代晕和矿物晕的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以确定在横向上接近矿床的程度和矿化的侵蚀切面。  相似文献   

19.
矿物的地球化学即矿物的成分特征可反映矿物(变质成因矿物)对母岩成分或矿物(岩浆成因矿物)对母岩浆成分的继承性。在找矿工作中利用矿物的成分,首先是利用矿物对成矿介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继承现象,可以较有效地确定一些特征相似的变质岩的正副性质;可判断近断裂交代岩成矿物质的最可能的来源;可划分火成岩的变种,据此极有可能发现岩浆期后稀有和成矿元素的富集;可揭示地层剖面中那些最有利于形成变质成因层状矿床的层位;可查明未出露地表的盲矿体。作者得出结论:反映成矿介质中成矿元素含量高的矿物成分,可以作为重要而可靠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正> 为了深入研究铜、钼两种元素的实验地球化学行为,作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高温高压实验近八十次,取得了一批具有创新意义的实验结果。实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铜、钼溶解度实验研究和铜、钼分配系数实验研究。前项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溶解度的测定来确定铜、钼在热液体系中的存在状态及配离子生成自由能,为讨论铜、钼两种元素的主要工业矿物即黄铜矿及辉钼矿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提供实验依据;后项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分配系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