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孢原毛平革菌过氧化物酶及其对污染物的降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黄孢原毛平革菌由于其所产胞外过氧化物酶系(主要由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组成)的独特酶降解机理,能降解多种有机污染物,在环境工程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通过产酶研究,极大地提高了过氧化物酶活力,并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氮源,铁、铜、锰等金属元素以及Tween 80等有机添加剂对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源是黄孢原毛平革菌生长的必需元素,铜元素和锰元素对苯酚降解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铁元素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各种微量元素的最佳浓度分别为:氮0.1 g/L、铁0.5 mmol/L、锰1.0 mmol/L、铜0.3 mmol/L、Tween 80 0.01 mmol/L。  相似文献   

3.
以白腐真菌的中的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为实验菌种,考察不同环境条件因素对P. chrysosporium降解磷酸三苯酯(TPhP)的影响以及TPhP降解过程中菌体细胞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孢子液的接种量为4%(V/V),葡萄糖浓度为5g/L,pH值为5~6时,经过6d的处理P.chrysosporium对5mg/L TPhP的降解率可达到60%以上.菌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在TPhP的降解转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抑制P450酶的活性会导致TPhP降解率下降.在降解反应的前期,为加快TPhP的代谢转化,菌体胞内蛋白含量以及ATP酶活性出现明显升高.在TPhP胁迫下,菌体SOD和CAT的活性随降解反应的进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种抗氧化酶协同作用维持TPhP降解过程中菌体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  相似文献   

4.
在氨氮浓度0.0308-0.924g/L下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在空气环境中进行自由悬浮振荡培养.在氨氮浓度0.0308-0.308g/L下可检测到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酶活为42.8U/L;在氨氮浓度0.0308g/L和0.154g/L下可检测到漆酶活性,最高酶活为35.0U/L.在氨氮浓度不低于0.154g/L时,葡萄糖消耗速率大致相当,明显高于在氨氮浓度0.0308g/L下的葡萄糖消耗速率;氨氮在葡萄糖耗尽时达到最低值,然后开始增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的活性峰与葡萄糖和氨氮的最大消耗基本对应.实验结果对木质素降解酶发酵和白腐真菌在环境工程中的直接应用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白腐真菌的中的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为实验菌种,考察不同环境条件因素对P.chrysosporium降解磷酸三苯酯(TPhP)的影响以及TPhP降解过程中菌体细胞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孢子液的接种量为4%(V/V),葡萄糖浓度为5g/L,pH值为5~6时,经过6d的处理P.chrysosporium对5mg/L TPhP的降解率可达到60%以上.菌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在TPhP的降解转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抑制P450酶的活性会导致TPhP降解率下降.在降解反应的前期,为加快TPhP的代谢转化,菌体胞内蛋白含量以及ATP酶活性出现明显升高.在TPhP胁迫下,菌体SOD和CAT的活性随降解反应的进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种抗氧化酶协同作用维持TPhP降解过程中菌体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  相似文献   

6.
与黄孢原毛平革菌协同降解稻草的混合菌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纤维素筛选培养基中加入黄孢原毛平革菌稻草固态发酵的浸提液,用这种培养基从自然环境中筛选出与黄孢原毛平革菌相容的菌株,在PDA和MEA平板上进行相容性测试,选择出生长稳定,可以与黄孢原毛平革菌较好共存的6株真菌.考察了6株真菌分别与黄孢原毛平革菌混合培养降解稻草时的酶活和对木质纤维素类组分的降解,筛选出3组更优的组合,其混合培养时,对于纤维素酶能产生较好的协同效果,纤维素降解效果较好.对于木质素降解效率的显著提高,可能是由于发酵体系内的胞外酶和一些活性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孢原毛平革菌用于煤炭脱硫的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Tween80、碳源浓度、初始pH值、孢子浓度和煤浆浓度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煤炭脱硫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孢原毛平革菌具有较强的脱除煤炭中硫的能力.该菌株的最佳脱硫条件为0.5%Tween80,20g/L葡萄糖,10%煤浆,孢子浓度1×105个/mL,pH4.5.在此最佳条件下,第3d的菌丝球生长均匀,生物量最大,第6d的煤样脱硫率达到78.11%.  相似文献   

8.
黄孢原毛平革菌吸附铅离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对Pb2+生物吸附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该菌种对Pb2+的吸附过程是一个以表面络合反应为主要机理的物理化学吸附过程,同时也存在着离子交换机理,但它并非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9.
黄孢原毛平革菌细胞固定化技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黄孢原毛平革菌细胞的载体结合和包埋固定化研究表明:各种多孔材料可以有效地固定菌体,并克服由于动培养产生的机械剪切力对降解酶系统的破坏;海藻酸钙固定化小球,在合适的包埋条件下,可达到相对的最佳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0.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6种染料的脱色降解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42  
在黄孢原毛平革菌与6种染料的液体静培养体系中,不同浓度的染料均发生脱色降解。共培育30 d时,刚果红、直接冻黄G和活性翠蓝KN-G达到92%~99%的脱色率。10,50,100 mg/L活性翠蓝KN-G,50,100 mg/L金莲橙O与天青蓝A,100 mg/L活性艳蓝KN-R的降解率达70%以上;18个样品中60%的降解率超过50%。生物吸附和生物降解是2个重要过程。研究表明,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各种染料类群具有广谱有效的脱色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1.
周成  文湘华 《环境科学》2009,30(6):1797-1801
在非灭菌条件下维持白腐真菌反应器连续运行是在水处理领域实际应用白腐真菌的前提.采用臭氧控制白腐真菌反应器中的污染细菌,以连续运行方式考察了自由悬浮培养的白腐真菌体系中控菌、产酶、pH变化及对酸性蓝45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在白腐真菌反应器系统的控菌单元,以0.0144 mg/min臭氧投加速率,可成功将白腐真菌反应器内污染细菌控制在1×106 CFU/mL以下,其去除率接近99%;成功实现了白腐真菌反应器连续合成锰过氧化物酶(最大剩余酶活50 U/L)和对酸性蓝45 的持续降解(40%~80%);发现pH值在6左右时,白腐真菌培养体系仍然具有合成锰过氧化物酶和对酸性蓝45的持续降解的能力;提出在控制污染细菌的前提下,如何维持白腐真菌的持续生长及高产酶是进一步实现白腐真菌反应器连续运行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黄孢原毛平革菌与10、50、100mg/L碱性紫5BN的共培养体系,研究菌种和培养条件对脱色降解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液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的改变,确定染料的脱色率及降解率。结果 (1)OGC101菌株的降解能力明显强于BKM-F-1767菌株,培养液最大吸收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说明染料的N-去甲基化和降解中间物的形成;(2)琥珀酸钠缓冲液、04mM藜芦醇(VA)、浅层静置培养的参数组合较佳;(3)共培养30d后,各样品的脱色降解率为54%-98%;(4)染料浓度与脱色降解效应的相关性,因菌种而异。  相似文献   

13.
原毛平革菌堆肥处理有害废弃物的可行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原毛平革菌等白腐真菌对多环芳烃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本研究以花园土、玉米芯加入蒽配成模拟含蒽废弃物,接入培养好的原毛平革菌后投入2器,保持温度20℃,通气量0.1m^3/h的条件作堆肥处理。经42d处理,蒽含量从5800mg/kg降到1967.36mg/kg,却除率为66.08%,表明原毛平革菌可有效用于有害废弃物的肥处理。  相似文献   

14.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Effect of different nitro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mediums on growth and enzyme production of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was studied when glucose concentration was l0 g/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dium contained 0.8 g/L ammonium tartrate is the best. It not only supply abundant nutrients for the growth of Phanerochaete chrysospodum, which make mycelia the best grow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medium, but also produce higher manganese-dependent peroxidase(Mnp) and laccase(Lac) activity. In addition,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variation of mycelia surface is related to ligninolytic enzyme secreted by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When the surface of mycelium pellets appeared burs, it predicts secondary metabolism begin. This experimentation demonstrated that when the ratio of carbon and nitrogen in nitrogen limited medium is equal to 100:8, growth and enzyme production of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is the best, it could achieve the maximum Mnp and Lac activity.  相似文献   

15.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2,4-二氯苯酚的生物降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39℃有氧条件下,50、100、200m g/L的2,4-二氯苯酚(DCP)与黄孢原毛平革菌OGC101 动静态培养30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共培养液中DCP量的变化,表明:各样品的DCP去除率高达93~99% 以上。菌体仍保持较为良好的生长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