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提高油田废水的处理效率,降低滤后水中油和悬浮物的质量浓度,通过系统优化改造开发了微絮凝加药过滤工艺。筛选确定聚合氯化铝铁和改性淀粉作为本工艺的絮凝剂,最佳投药量为3mg/L,经现场试验考察了本工艺对油田废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微絮凝加药过滤工艺滤后水中油和悬浮物去除率平均提高了50%和30%,远优于传统的直接过滤。说明油田废水经本工艺处理可达到油田回注水标准。  相似文献   

2.
X780.3200601658用氧化———絮凝法处理DSD酸还原废水的实验室及工业实验/李国柱(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2005,25(9).-30~33环图TQ-80采用Fenton试剂氧化、Ca(OH)2和FeSO4·7H2O絮凝的办法处理DSD酸生产中的还原废水。通过实验找到了优化的废水处理条件:水样初始pH值为1~4,温度在70~80℃左右,30%的H2O2用量为1.0mL/L,分三批投加到待处理废水中,氧化反应进行30min。氧化后絮凝两次,第一次絮凝使用上批第二次絮凝的滤饼,第二次絮凝加入FeSO4·7H2O6.25g/L,两次絮凝共用石灰7.5g/L。同时,根据实验室实验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SAF-化学絮凝-微滤分离膜组合工艺对高浓度生活污水进行处理.SAF处理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良好,CODCr,BOD5,SS和NH4 -N的去除率分别为92%,93%,90%和98%.SAF生物处理系统的出水再经化学絮凝和微滤分离膜深度处理后,CODCr,BOD5,NH4 -N,PO43--P的浓度分别低于40 mg/L,10mg/L,4mg/L,0.3mg/L;浊度小于0.5NTU,色度小于10度.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处理后的污水水质优良,可满足生活杂用和市政杂用.  相似文献   

4.
某染料厂采用预处理-水解-A/O组合工艺处理染料废水.染料废水收集后,首先进行微电解、Fenton催化氧化、絮凝沉淀预处理,其出水和厂内生活污水在水解池内混合后,经A/O生化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送至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达到所在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入水水质要求.废水处理工程总投资100万元,运行成本为10.6元/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化学絮凝法和微电解法预处理酯化废水的工艺条件。首先考察了原水p H值、絮凝剂投加量及絮凝剂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复配对化学絮凝效果的影响;然后考察了p H、停留时间、填料量、曝气时间对微电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化学絮凝在原水p H值为7.5、PFS+CPAM(360 mg/L+60 mg/L)时对酯化废水处理效果最好,COD去除率为17.23%;微电解法在最佳工艺条件(p H为2,反应时间为2 h,填料量为30%,曝气时间为5 min)下对酯化废水COD去除率达到30%以上,且在不调酸不曝气的情况下也可获得良好处理效果,COD去除率达20%以上,故酯化废水的预处理中采用微电解法。  相似文献   

6.
刘继凤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3):131-132,194
化工废水中含有机物、烃类、石油类、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成分复杂,难于生物降解,并且对微生物代谢产生抑制和毒害作用.文章通过研究石化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后回用的工艺技术,提出以絮凝、氧化、膜分离等组合工艺为主体的石化废水深度处理流程,并对设计参数、工艺调试进行优化分析,为石化废水处理回用开辟途径.  相似文献   

7.
利用改性粉煤灰絮凝、高效吸附作用和活性污泥法组合处理洗涤剂废水,通过实验考察改性粉煤灰和SBR方法的一系列参数对洗涤剂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情况,得到了整个工艺的优化实验条件。处理后废水COD、LAS去除率可达86.52%、86.10%。处理后水的各项指标均接近或优于工业回用标准,实现了"双废"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8.
印刷线路板厂有机显影废液具有有机物含量高、成分复杂、难以生化降解等特点。采用酸析混凝-板框过滤-复合铁碳微电解-高级氧化-絮凝沉淀-SBR组合工艺处理该类废水,并通过实验调试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工程设计处理能力80m3/d,处理后废液CODCr从10000~15000mg/L降低至300mg/L以内,综合去除率达98%。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滤-两级反渗透组合膜系统处理电镀废水,在膜系统前根据不同废水分类分别设置不同的预处理工艺。系统运行4周,各类废水的RO产水均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含铬RO浓缩液浓度2000~2400mg·L-1,含镍RO浓缩液浓度4800~5600mg·L-1。  相似文献   

10.
X760.3200703798集成电路产业含氟废水处理工程/戴荣海(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环境工程/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2007,25(1).-29~30环图X-26X760.3200703799硅藻精土用于线路板厂废水处理/谢丹平(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给水排水/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2007,23(10).-65~67环图TU-20X760.31200703800装涂油漆废水的处理工艺研究/邹东雷…(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吉林大学.-2007,37(2).-367~370环图N-108在对微电解、H2O2氧化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装涂油漆废水提出利用微电解化学氧化…  相似文献   

11.
铁碳微电解法去除石油废水中化学需氧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石油开采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探讨和分析了pH值、Fe/C比、铁碳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微电解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试剂的最佳条件为:pH值为3;铁屑投加量为50 g/L,铁碳质量比为1∶1,微电解反应时间为120 min,化学需氧量去除率最高可达39%.本实验优化了铁碳微电解法对石油开采废水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大大降低了石油废水预处理的成本和负荷,为石油废水消减化学需氧量的初步处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在比较分析国内处理洗车废水回用的主要工艺基础上,根据珠海洗车场的现状及废水的特点,选择化学物理处理方法。实验结果验证混凝-砂滤-活性炭工艺组合对洗车废水具有良好处理效果,处理后水质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结合珠海市的洗车业用水和废水处理现状,设计出一套适合珠海洗车场使用的废水回用处理系统。造价、占地面积、运维成本等经济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套系统具有成本低廉、资源节约、操作简单、便于维护的特点,为未来实行小型一体化洗车废水回用设备提供了可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X780.3200701216香精香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金盛(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沼气/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2006,24(2).-25~30环图TK-14香料废水作为一种有毒有害的高浓度有机化工废水,COD浓度高达几万mg·L-1,对环境危害极大,其处理工艺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研究的难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香精香料废水处理技术发展沿革、技术现状与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物化处理、生化处理特点以及工艺的组合应用,探讨了应用前景.根据我国现阶段情况,高效、低能耗、操作简单、易于管理、多种工艺结合处理香精…  相似文献   

14.
利用混凝沉淀法和所研制的氧化絮凝复合床法联合处理了高浓度的油漆废水。实验了多种化学混凝剂及多种催化剂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选取了最佳催化剂和最佳化学混凝剂。对油漆厂原有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大的改造。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混凝沉淀法及氧化絮凝复合床法与后续生化法串联处理该废水后,出水水质符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付丽亚  李敏  周鉴  吴昌永  朱晨  于茵  宋玉栋 《环境工程》2021,39(11):159-165
为强化石化生化出水COD的去除,采用微絮凝砂滤-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处理石化生化出水,比较了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不同氧化方式和不同回流比组合方式下COD的去除,开展了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单元小试、中试和生产性规模研究,确立了以双级臭氧催化氧化Ⅰ级自回流工艺(回流比100%)为双级臭氧催化氧化推荐的优化工艺。生化出水ρ(COD)为70~120 mg/L时,微絮凝砂滤出水ρ(COD)达到65~113 mg/L,Ⅱ级氧化出水COD平均去除率达到35.0%~42.6%,出水满足GB 31571-2015《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限值要求。生产性试验条件下,优化工艺装置去除单位COD消耗臭氧量平均为1.04 g/g,比对照组现阶段生产工艺(仅Ⅰ级臭氧曝气)降低了21.2%。  相似文献   

16.
采用絮凝-树脂吸附组合工艺对嗪草酮农药生产环合废水进行物化预处理.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絮凝-絮凝剂为10%硫酸铝溶液(W/W),投加量为8%(V/V),废水pH为6~9,快速搅拌1 min(150~180 r/min),慢速搅拌15 min(80~100 r/min);(2)树脂吸附-双柱串联吸附:上柱液p...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混凝-微滤组合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考察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及电混凝作为微滤进水的预处理对微滤膜污染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出水浊度为0.07~0.19 NTU;ρ(BOD5)、ρ(NH_3-N)、ρ(TP)分别为2.5~4.9,3.3~4.5,0.14~0.44 mg/L,可满足GB/T 18921—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标准》和GB/T19923—2005《工业用水标准》。另外,电混凝预处理能够减轻微滤膜的膜污染,改善微滤膜的膜通量,提高膜的产水率,可以作为膜前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8.
x52.以刃加28的混凝一超滤去除腐殖酸的试验研究/王晓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中国给水排水/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一2(X犯,18(3)一18一22环图TU一20 进行了直接超滤和混凝一超滤组合工艺对腐殖酸的去除效果和膜污染状况的试验。结果表明,超滤前加混凝预处理对腐殖酸的DOC和tw加的去除率分别从28%、4o%提高到53%、78%。同时高效液相色谱(印兀C)分析表明,混凝一超滤组合工艺对分子质量<6《刀)u的有机物的去除率提高幅度更为显著。混凝一超滤组合工艺的最佳声值条件为哪二7,通过卷扫混凝使小分子有机物结合成微絮…  相似文献   

19.
化学沉淀法处理线路板厂含镍废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郭琳  查红平  廖小刚  尹丽  柳正葳 《环境工程》2011,29(4):50-53,66
为使某线路板厂含镍废水达标排放,模拟该厂含镍废水处理工艺条件,采用硫化钠和硫酸亚铁相结合的化学沉淀法进行小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药剂投加量。结果表明:处理该含镍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是pH=2,FeSO4.7H2 O投加量为1.29 g/L,Na2 S的投加量为0.52 g/L,LIME的投加量为1.12 g/L,PAM...  相似文献   

20.
针对含铜废水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问题,提出了电絮凝法处理含铜废水中的Cu2+,讨论了溶液初始pH、电流密度、电极间距、电絮凝时间等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电絮凝条件,即在初始pH=5.0,电流密度为6 mA/cm2,电极间距为1 cm,处理时间为30 min的工艺条件下,含铜废水中Cu2+去除率为9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