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参与光化学反应的物质对UV能量吸收的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北京紫外辐射(UV)观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参与光化学反应的物质对UV能量具有吸收作用.计算了1990年12个月实际天气比晴天UV能量的减少值在64~109 W/m2之间,这一减少受臭氧、"水汽"、气溶胶等因子的衰减分别为39.1~66.3,21.5~36.5,3.2~5.5 W/m2(12月除外),12个月的平均值分别为48.3,26.6,4.0 W/m2.计算结果表明,云天大气对UV能量有衰减,其衰减能量中有26.6 W/m2是"水汽的作用",即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物质对UV能量吸收所造成的,此计算值同国外观测与模式的研究结果比较接近.由于现有模式中还没有考虑这一部分能量,所以造成模式结果与观测结果间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能量方法研究紫外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4年9月~2006年10月,在华北地区4个站点开展了太阳辐射、气象参数等综合观测,得到了紫外辐射UV、总辐射Q等的变化特征.水汽和散射因子对于UV/Q和UV有明显影响.建立了实际天气UV小时累计值(时累)的经验模式,得到了较好的计算结果.水汽因子对于UV在大气中的传输有一定的作用,应给予重视.计算表明,华北地区受水汽因子衰减到达地面的UV以及占地面UV的比例分别为15.00W.m-2和37.45%,受散射因子衰减到达地面的UV以及占地面UV的比例分别为23.89W.m-2和62.55%.华北地区受水汽因子和散射因子影响损失于大气中的UV分别为19.30、35.31W.m-2,这一能量损失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差异.敏感性实验表明,地表UV对于水汽和散射因子的变化有不同的响应,UV对散射因子的变化比对水汽因子的变化更敏感.水汽因子与UV之间的关系与水密切相关,水汽项的真正含义是大气中各种物质成分(气、液、固态)对于UV的直接吸收和间接利用(通过化学和光化学反应,包括均相和非均相过程)的总和.利用经验模式计算了大气顶的UV,计算误差为+7.83%.未来研究中应重视和考虑消耗于大气且与水汽有关的这部分能量.以能量观点分析实测资料并研究大气中的物理化学过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华北地区紫外与可见光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对华北地区2年观测资料的分析以及实际天气条件下紫外辐射(UV)和可见光辐射(VIS)的经验模式,研究了UV、VIS在大气中的传输,得到了大气中物质成分与不同波段太阳辐射相互作用的不同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对于UV传输,水汽因子的重要性远大于散射因子;对于VIS传输,散射因子的重要性大于水汽因子.受水汽和散射因子衰减的影响,到达地面的UV、VIS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华北地区到达地面的UV、VIS均以散射因子的贡献为主,在紫外、可见光波段,散射因子的贡献分别为62.55%、95.76%.经水汽因子衰减到达地面的UV大于VIS,经散射因子衰减到达地面的VIS远远大于UV.整体上,华北地区SD/SQ(散射辐射/总辐射)年均值由南到北逐渐降低,地面UV、VIS由南到北逐渐增加.仅受水汽因子影响,华北地区损失于大气中的UV、VIS能量分别为19.30、16.54W.m-2;仅受散射因子影响,华北地区损失于大气中的UV、VIS能量分别为35.31、311.07W.m-2.华北地区UV和VIS的能量损失季节变化明显,并表现出由南到北减小的趋势.UV、VIS在大气中传输时,一部分能量被大气中的物质成分在化学和光化学反应中吸收和利用,这一能量影响到大气中的各种基本过程,在未来研究中应予以高度重视.利用能量方法并结合对测量数据的分析来研究大气中物质与辐射能量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能量在大气中的利用、分配、时空变化等是一种有效、客观的方法.UV对水汽的敏感性远大于VIS对水汽的敏感性,UV和VIS对SD/SQ的敏感性大于对水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光合有效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4年9月~2006年10月,在华北地区的4个站点开展了太阳辐射、气象参数等的综合观测,得到了光合有效辐射PAR、总辐射Q等的变化特征.水汽和散射因子对于PAR/Q和PAR有明显的影响.基于能量观点,建立了实际天气PAR小时累计值(时累)的经验模式,获得了较好的计算结果.水汽因子对于PAR在大气中的传输有一定的作用,应给予重视.计算表明,华北地区受水汽因子衰减到达地面的PAR以及占地面PAR的比例分别为7.99W.m-2和4.24%,受散射因子衰减到达地面的PAR以及占地面PAR的比例分别为172.36W.m-2和95.76%.华北地区受水汽因子和散射因子影响损失于大气中PAR分别为15.33、309.30W.m-2,这一能量损失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区域差别.敏感性实验表明,地表PAR对于水汽因子、散射因子的变化有不同的响应,PAR对散射因子的变化比对水汽因子的变化更敏感.水汽因子与PAR之间的关系与水密切相关,水汽因子项的真正含义应该是大气中的各种物质成分(气、液、固态)对于PAR的直接吸收和间接利用(通过化学和光化学反应,包括均相和非均相过程)的总和.利用PAR经验模式计算了大气顶的PAR,计算误差为-3.5%.在目前及未来研究中,应该重视和考虑消耗于大气中的且与水汽有关的这部分能量.基于能量观点分析实测资料并研究大气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及其规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白建辉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5):1347-1354
基于北京1990年晴天太阳辐射和气象观测资料的分析,考虑了影响紫外辐射(UV)的主要因子——臭氧、光化学、散射等对UV能量的吸收、利用和散射作用,发展了晴天UV的经验模式.研究表明,1990和1991年UV计算值与UV测量值吻合较好,二者相对偏差的平均值分别为3.68%、3.83%.利用此经验模式计算了大气上界的UV,计算结果较为合理.采用经验模式及考虑太阳活动、轨道参数、大气成分等因素的订正,计算了北京1979-1998年晴天的UV,其表现为下降趋势,年均下降率为0.20%.1979-1998年晴天,受臭氧、光化学和散射等因子影响,损失于大气中的各个UV能量都表现出增长趋势,年增长率分别为6.93%、7.56%、7.13%;损失于大气的UV能量以吸收和利用作用为主,并表现为冬季最大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X一12(X) 2()194()我国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问题与研究对策/黄俊…(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保护/国家环保总局一2(X)l,(11)一3一6环图X一7X一12田201941大气中二恶英研究进展/周岭(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稀土中心)…//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刀,3(1)一8一14 环图X一4X一12(X犯01943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进展/徐满…(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2(X犯,15(1)一45一47.环图X一6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一QSAR)研…  相似文献   

7.
利用MODIS和OMI卫星遥感数据估算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顶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了大气顶辐射强迫和气溶胶光学厚度(AOT)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R和RMSE分别为0.89和5.50.大气顶辐射强迫的区域月平均变化范围大约在-10~-70W/m2之间,一年中最大值(-53.97±6.14W/m2)和AOT一样出现在6月,最小值(-16.41±2.10W/m2)出现在12月.4个季节的大小依次是:夏季(-44.30±9.09W/m2)>春季(-42.00±7.83W/m2)>秋季(-28.02±6.32W/m2)>冬季(-20.40±5.00W/m2).在6 月,大气顶气溶胶辐射强迫空间差异最明显,在太湖沿岸的城市地区,如上海、杭州,辐射强迫可达-70W/m2,而在千岛湖地区大约为-10W/m2.在12月,空间差异最小,北部城市地区大约为-20 W/m2;南部地区大约为-10 W/m2.  相似文献   

8.
环境气象学     
X16 2(X)么犯661硫酸盐气溶胶直接和间接辐射气候效应的模拟研究/吴涧…(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犯,22(2)一129一134,环图X一9 将大气化学模式引人到区域气候模式中,实现同步计算大气化学成分和气象要素,以中国地区1994年1、4、7、10月为研究对象,模拟了4个月的气候变化,通过分析发现:硫酸盐气溶胶的直接和间接辐射效应都使大气顶产生负的辐射强迫,使地面气温下降;间接效应的引人加剧了辐射强迫和地面降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过程,在模拟中同时考虑直接和间接效应是必须的。图5表l参11X162田202…  相似文献   

9.
X5l2(刃2(X) 831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容载力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李新琪(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早区资源与环境/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早半干早地区研究委员会一2田1,15(3)一17一24 环图X一12 在分析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大气污染的特征及其原因,并计算出4种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降尘和氮氧化物的环境容载力。同时,结合乌鲁木齐市现阶段发展水平和清洁能源的资源优势,提出切实可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方法及解决途径,以达到明显改善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的目的。表2参12Xsl么X)以X)832北京市…  相似文献   

10.
X1692(X)2叨713面源模式反扩散参数研究/谷清…(中国环科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2001,14(5)一54一56环图X一6 笔者对我国大气环境界普遍采用的面源模式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概念—面源反扩散参数。采用反扩散参数的方法可以解决各种不同的扩散参数反演,准确模拟面源模式计算。文中给出了计算的范例和计算机程序。表1参5X169 2(X)2(X) 714大气封闭型扩散浓度估算模式细探/石剑荣…(苏州城建环保学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2加l,14(5)一51一53环图X一6X1692印2(X)715香港海风条件下的内边界层结构二Intel二…  相似文献   

11.
X820.1 2002以万59中国西部本底大气中CO的连续测量/周粮稀(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1,22(3)一1一5环图x一5能源消费占近70%,低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正常能耗水平。生命周期评价结果涉及到了原料选择、能量管理、工艺设计、原料供应、承包商管理及环境政策制定。图6表3参16(黎宏译)X820 .3 .2(X犯以万印用于道路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基于GIS的图形叠置法/李修刚(同济大学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研究中心)…//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田1,21(4)一叫8一453环图X一9x820 .32(X) 2D0561东南亚…  相似文献   

12.
XZI X16 9501462行星代谢:对碳循环的理解一Planetarymetabolism:understanding the earbon eyele[刊,英〕/B .Moore…// AMBIO一1994,23(1)一4一12中信X一150 生物体系与行星周围的能量和物质传递有密切关系,它影响大气、土地表面、海洋及其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和其它物理性质。化石燃料燃烧、土地使用和其它人类活动正在破坏这些天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过程,并可能造成深远后果,诸如大气成分的变化影响全球的热平衡。碳、氮和硫循环对生物圈的功能特别重要,它也与自然界的气候系统有密切关系。在国际岩石圈生物圈计划内,全球模拟工作开…  相似文献   

13.
环境监测     
X83O.1 9500566用大气复合源模拟法优化监测站位/朱小鲁…(绍兴市环保监测站)//环境污染与防治/本刊编辑部(杭州)一1994,16(2)一40一42 环信X一3X830.1 9500567硫酸盐化速率采样方法的改进/白强(江苏苏州环境监测站)//中国环境监测/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一1994,10(2)一41~44环信X一73X83O.1 95r)n568空气环境半挥发有机化合物的采样设备一A阳tn-pling deviee for semivolatile organie eompounds inambient air仁刊,英〕/G.Umlauf…// Chemo-sphere一]993,27(7)一1293一1296 环信6168 介绍一种过滤/吸附采样器,这种采样器可简化操作.减少与…  相似文献   

14.
环境气象学     
X162(X) 103208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大气臭氧变化特征/祁栋林(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青海环境/青海省环保局一2(X)1,11(2)一55一59 环图X一57 利用拍MS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地区大气臭氧近十几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79一1992年期间,共和地区臭氧总量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平均气候倾向率为一O.65DU/a、各月臭氧总量均为减少趋势,各月臭氧总量的气候倾向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春季最大,秋季次之,夏季最小,春、夏、秋和冬季臭氧总量的气候倾向率分别平均为一1 .ooDu/a、一O.33DU/a、一O‘38DU/a和一0.103DU/a;夏季出…  相似文献   

15.
环境化学     
以及光化学反应三方面,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图3表6参87X 13 9802497有机化合物动态定量结构一一生物降解关系(QSBR)模型研究/戴树桂…(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环境科学进展/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8,6(1)一1~10环信X一4 通过分析一般QSBR模型应用的特点、不足和影响有机物生物降解的基本因素,指出QSBR模型应综合反映影响有机物生物降解的四个方面(以氯代芳香化合物为例):氯代苯系物的摄入、氯代苯系物的诱导作用、毒性物质的形成和基础酶的缺乏。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动态QSBR的概念模式及方法学基础。图2表2参44X 1 3…  相似文献   

16.
车尾气污染、保护城市环境方面一般有着较好的表现,认为大力发展代用燃料是提高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图4表l参11X382 .1 200101382生物柴油的研究与应用/范航…(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工程所)//上海环境科学/上海市环保局一2000,19(11)一5 16一5 18环图X一l(X)X382 .12(X) 101383一种适合西南地区的清洁燃烧技术/廖曙江(重庆大学(B区)城市建设学校)…//重庆环境科学/重庆市环保局一2000,22(5)一54一57 环图X一70X38‘200101379发展绿色经济是21世纪的必然抉择/涂修忠(空军后勤学院)…//重庆环境科学/重庆市环保局.一200(),22(5)一12…  相似文献   

17.
环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139603189动力学看,2步反应分别为〔二;s+WZs〕和〔二25+凡s〕反应,热力学上也是允许的。通过本项研究,试图提供一种不计算反应过渡态,将热力学分析和Woodward一Hoffmann规则相结合研究复杂反应的方法。图2表4参13大气臭氧损耗中双自由基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孙华斌(济南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环境一32~34,53 用量子化学自由基NH在3一21GCH 环信X一5RHF理论方法研究了单重态双CC12与大气臭氧03的反应机理。 9603190N,。3萃淋树脂吸萃汞(l)机理的研究/程德(杭州大学化学系)//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6,17(2)一12…  相似文献   

18.
X51 2()0202088西安市燃煤中铅的排放量及其环境效应/雏昆利(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2,23(1)一123-125环图X一5XslZ(X犯仪犯89美国切萨皮克湾大气中的多抓联苯和颗粒有机及元素碳二Polychiorinatedbi帅enylsand拌Lrticulateor-ganlc/elementale公比n in the ati”OSphere of Chesa详akeBav,usA〔刊,英]/ P .A.B~iak…// Atmos.Envi-mn.一2(X)l,35(32)一5肠3一5677环图6161X512(X)双犯仪刃用一般环境浓度计算东京都内有害化学物质的总排放量=一般环境浓度奋用‘、九有害化学物质刃都…  相似文献   

19.
X16 9602610大气痕量气体与全球温室效应/杨震(南京理工大学)//环境导报/江苏省环保局一1996,(1)一s一6环信x一24 近年来由于大气中人工排放的物质不断增加,全球大气中痕量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氟氯烃类等)的浓度明显上升,其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长明显快于其他痕量气体。这些痕量气体浓度的增加,有可能破坏臭氧层,导致全球温室效应。作者阐述了这些气体导致温室效应的机理,分述了这些痕量气体近年来的浓度变化及其原因。提出了应在多发展大气中寿命短、对大气中红外线吸收较弱的制冷剂,减少C02、CH;的释放等综合技术方面投入…  相似文献   

20.
X512(X)3《1)779济南市大气燃煤污染诊断/王愕一(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2(X)2,15(4)一16一19环图X一6x510.22的3(X)780生物质和煤混合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刘豪…(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2,22(4)一484一488环图X一9 在试样的质量以及其他的试验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在恒温下对一种典型的煤和两种典型的生物质以及它们以一定的比例所得的混合燃料进行污染物排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用煤中加人生物质(质量比为l:l)后,燃料Nox转变率降低了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