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以环保部门财政支出预算资金项目支出为研究对象,以项目层次开展绩效评价为核心,结合国际绩效评价政策与实践、财政部绩效评价最新进展及环保部部门预算项目绩效评价实践经验,提出构建环保部门财政支出预算项目绩效评价体系需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完善绩效评价技术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系统解析了高质量发展下生态环境保护的定位,认为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将对生态环保地位提升、环境治理进程加速、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等带来战略机遇。并从供给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强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加大污染防治攻坚与环保督察力度等角度,设计了生态环保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机制,为生态环保主动适应、融入、推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绿色复苏和增长成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对生态环保国际合作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环保国际合作将有助于接轨国际融入全球绿色发展,妥善承担好环境国际责任将有利于提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象,主动对接全球低碳创新体系和绿色标准体系将有助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一带一路”建设绿色化水平也将为实施更大范围的宏观调控提供可能。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生态环保国际合作要深刻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要求,以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环境治理体系为目标,以促进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为要求,以支撑绿色低碳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为重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4.
高校引智工程是提升我国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高校引智工作绩效评价目前还存在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估方法不科学、评价范围不全面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引智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将有利于引智工程项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绩效评价考核与问责制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环境保护科学》2015,(5):43-48
文章梳理了生态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的实践进展,分析了建立生态环境绩效评价与问责制度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生态环境绩效评价考核与问责制的主要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我国经济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通过对钢铁行业落后产能淘汰、超低排放改造、环保督察巡查、标准规范制定、清洁生产改造等多项持续性举措,有力推动了行业低碳绿色转型、市场供需平衡与盈利水平提升。通过与国际对标发现,我国重点大中型钢企绿色发展绩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当前钢铁行业仍面临"东重西轻""北高南低"、环保"两级分化"、产能基数不准等问题,需要持续发挥环境政策引导作用,以环保倒逼产业布局与结构优化,加大环保节能技术研发投入,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结合石油库的特点,建立了以人员因素、设备设施管理、储存介质状态、环境因素及管理因素等5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的安全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为克服安全管理绩效评价的主观随意性,采用“熵权+TOPSIS”法构建了评价模型,以10家石油库企业所采集的信息为算例,对石油库安全管理绩效评价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熵权+TOPSIS”法评价模型有效改善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度,可帮助石油库企业及时发现安全管理短板,明确改进方向,提升安全管理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把“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有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市场空间持续释放,带动了环保产业快速发展。本文基于对环保产业的现状分析,认为存在营商环境亟待优化、政策机制不完善、创新和质量存在短板等突出问题,并提出了改善环保产业营商环境、优化环保产业发展政策机制、提升环保产业创新能力和质量水平的针对性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环保产业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工作目前还存在绩效评价战略性不强、评价指标不全面、发展性评价不足等问题,将平衡计分卡引入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将有助于克服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中指标覆盖面不足、指标间的因果互动关系不明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环境影响评价自引入我国以来,经过40多年发展,已形成一套具有我国国情特点的成熟制度框架体系. 为探究过去40年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发展与演变特征,以1980—2020年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收录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Space文献分析工具,绘制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知识图谱,对比分析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力量、时空演变特征等信息,重点分析得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研究热点;结合聚类分析实证结果,从研究方向、指导理念、制度完善、技术体系四个方面总结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演变特征和重点领域发展趋势,并提出新时期环境影响评价的展望与设想.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国际学术界对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热度持续上升,我国对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关注度正在下降,学术影响力不够、学科交叉研究不足,一定程度制约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纠错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为切实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能力,一方面需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对标国际先进技术,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与公共管理等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完善经济、技术政策环境评价顶层设计,加强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融合研究;另一方面,应推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经验走向国际学术界,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国际学术话语权,不断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社会发展新形势要求加快环境管理战略转型。基于环保标准是环境管理的基础,为推进建立完善的环保科技标准体系,从分析环境保护标准的作用入手,分析了环保标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其5大发展方向:一是提升标准的质量;二是加强流域、区域等地方级标准的制定;三是完善体系,形成解决重点环境问题的标准簇;四是实施标准制修订、落实、评估等全过程工作模式;五是加强环保标准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的绩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广东省环保专项资金项目为研究对象,拟通过总结广东省近年来开展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的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我国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把落实“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作为总要求。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从“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一体化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制度体系。将降碳要求纳入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在源头防控上,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结合;在过程控制上,与清洁生产制度、排污许可制度结合;在末端治理上,与生态环保督察制度、环保激励制度结合,统筹减污与降碳的目标、政策和制度,推动构建减污降碳协同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4.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把落实“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作为总要求。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从“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一体化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制度体系。将降碳要求纳入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在源头防控上,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结合;在过程控制上,与清洁生产制度、排污许可制度结合;在末端治理上,与生态环保督察制度、环保激励制度结合,统筹减污与降碳的目标、政策和制度,推动构建减污降碳协同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论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定量、科学评价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成效,本文基于逻辑框架方法,建立了中央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的绩效评价模型,提出从投入、措施、产出、作用和影响等方面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以模型为基础,结合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原则、项目管理需求和项目具体实施情况,构建了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治理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金投入与保障、项目实施与管理、项目产出、效益与可持续影响四类指数,每类指数下设4个指标,共16个评价指标。研究结论显示,基于逻辑框架法建立的绩效评价模型适用于分析不同类型环境保护项目的指标体系;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对不同项目内容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本文研究思路可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如何正确评价我国经济发展的真实价值是一个需要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现实重大问题。《低碳环保双重约束下的中国发展评估报告(2005-2011)》利用构建的低碳环保发展指数对我国区域和城市进行了全面评价,详细分析了不同区域和城市低碳、环保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得到了如下重要结论:一是坚持低碳与发展的协同,满足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二是坚持环保与发展的协同,在发展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三是坚持低碳与环保的协同,大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四是重视空间统筹,推动区域低碳环保发展协同;五是低碳环保发展协同重点突出,加快发展仍然是我国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7.
以劳动法的出台为契机,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应运而生,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环保行业正是高技能人才聚集的行业,从加快环保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考虑,从推进污染减排工作的高效完成、全面提升环保工作整体水平的重大使命出发,应尽快推行全国统一的国家环保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健全环保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进而全面提升环境管理工作全方位开展,从体制机制上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鉴于地方财政口径的省际节能环保支出不仅未能持续增长、反而于部分地区下滑的严峻背景,本文从节能环保支出的财政收入来源、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盈亏关系、节能环保占地区财政支出的份额视角探究了为什么地方财政收入难以促进节能环保支出上涨、并不能成为节能环保支出的有效来源。实证研究表明,要建立常态化、稳定的节能环保投入机制,应从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等方面入手:一是优化中央转移支付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投入结构,提升中央财政对节能环保的转移支付力度;二是鼓励民营和社会资本进入节能环保领域;三是提升地方财政节能环保支出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王艳  王彪  卢士强  雷坤 《环境保护》2022,(11):44-47
长期以来,长江口生态环境问题凸显,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短板。文章分析了长江口生态环境存在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系统问题突出、海洋突发事故风险仍然存在、公众亲海空间及品质有待提升等问题,提出要强化流域—海域污染协同控制、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推进海洋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体系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整体看来,财政节能环保支出总体上升,增速逐年下降,未明显向污染防治倾斜。分区域看,全国除港澳台以外31个省区市财政节能环保支出省际差异显著,稳定性不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分化严重,相对地方财政支出增长不稳定。因此,建议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的财政节能环保支出科目名称要统一规范,公开数据应全面、完整,防止在对地方政府节能环保投入情况进行评估时出现概念混淆和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同时为贯彻落实相关要求,强化公众监督,建议定期对31个省区市政府节能环保投入情况进行评估,对未实现"两个确保、一个力争"的省份进行排名,并将全部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